DIY-1:自製簡易結構天文望遠鏡

2021-02-15 醬油顏的星空世界


每當看到盆友圈一堆堆的曬著漂亮的星空圖,俺也好想拍啊。。。

 

但是咱也沒有望遠鏡吶。。。

 

那就先做個望遠鏡吧,嗯

 

做一套可以拍漂亮星空的流弊望遠鏡~~嗯

 

我的目標是:

 

像這樣...

圖源:光影蝕者 

像這樣的不行...

 

這麼複雜俺咋個可能做得出來嘛。。。

 

我尋思以我的腦容量,

 

算了還是先做個簡單點的能看到東西的吧·~學學當年伽利略老爺子~~

簡單說就是由一根管子當鏡筒,前面放一個鏡片當物鏡,後面放置一個鏡片當目鏡,就可以成像觀看,挺簡陋。

 

類似這樣結構其實俺在讀中學的時候就嘗試過,利用200度老花鏡當物鏡,利用文具店買的5塊錢放大鏡當目鏡,也能可以看到月亮環形山,但效果呃呃呃~~~

 

畢竟伽利略老爺子時代已經過去400多年了,那會兒咱大天朝都還處於在明朝呢。。。

 

咱還是做個稍微好一丟丟的吧,結構圖大約如下圖這樣:

物鏡:

400年前那時候望遠鏡的物鏡只是單片的凸透鏡玻璃,結構很簡單,但是成像效果非常差。現在的天文望遠鏡,是由2片(或更多)不同材質的玻璃組合成消色差物鏡,這樣可以獲得更好的成像效果。

目鏡:

如同物鏡,幾百年前那時候的目鏡也只是單片玻璃,同樣成像效果糟糕。經過幾百年的發展,逐漸的變成了2片玻璃,3片玻璃,4片。。5片。。甚至更多。現在普及型的目鏡一般由4-6片玻璃組成。這樣可以獲得更為清晰的成像效果。

好了,囉嗦了一大堆,咱再回過頭看一下簡易望遠鏡結構圖 ↓

了解瞭望遠鏡結構,剩下的事情就簡單拉,也就依葫蘆畫瓢就行~

 也就只需要三個部件:

物鏡 + 鏡筒 + 目鏡

物鏡的選擇:

第一次做嘛,選了個小號的50物鏡,成本低~用來練手玩·~

更小的就效果太差,沒啥玩的啦。更大的,等以後有經驗了再弄~~

鏡片規格參數:

兩片式雙分離消色差物鏡組,鏡片實際直徑51mm,焦距360mm,焦比 F 7

鏡 筒 的 選 擇 和 制 作

最容易當鏡筒的就是PVC水管了,大街上的五金店基本都有賣,淘寶也有很多,大致價格是十元左右/米,買一米長度都可以做2個了~

對於製作51 F 360小折射望遠鏡而言,合適的pvc水管為50mm外徑的,如果只是物鏡+目鏡的組合,長度需要360mm左右即可。

因為目鏡的成像點在物鏡的焦點附近,而物鏡焦距為360mm。


鏡 片 的 安 裝

物鏡為兩片式消色差物鏡組(一片凸透鏡一片凹透鏡)。

安裝的時候,簡單製作的話可以直接兩片疊合一起,注意凸透鏡在前面(朝向景物),凹透鏡在後面(朝向鏡筒)。

因鏡片直徑51mm左右,和50mm直徑的pvc管差不多大小,所以,如果是簡單製作,可以直接透明膠把它們纏繞粘貼即可。

雖然說是兩片式雙分離型的鏡片,但畢竟這麼小規格,做不做鏡片間隔也沒啥效果區別,咱佛系(懶惰)玩家,隨便了~咋個方便咋個折騰~

目 鏡 安 裝

物鏡端如上文已經安裝在pvc水管上,剩下則是目鏡的安裝。

這次選擇的目鏡是PL20mm目鏡,和51F360物鏡組合為18倍。

這裡要注意的是,製作的紙板要剛好可以插入PVC水管內部,不是很緊但也不鬆動,讓紙板在PVC內部有一定的伸縮性。

因為望遠鏡在觀看不同遠近的物體時候,目鏡和物鏡的距離是可能要調整的,所以要有大約3cm左右的前後伸縮空間。

用透明膠把快裝板繞了幾圈固定是pvc鏡筒上,就可以把望遠鏡架設在三腳架上了。

觀看大約就是這樣子:

嗯,不要臉果然還是帥很多

好了,咱來看看效果~~

觀看目標為河對面的方特遊樂場,谷歌地圖測量距離約六七百米距離。

拍攝設備為小米8手機,先用肉眼對著望遠鏡找到目標,然後把手機對著望遠鏡的目鏡拍攝。

畫面中的小車,這個距離近一些,估計應該也就一兩百米吧。畢竟是偷拍,所以車牌號碼我P掉了~~

小米8手機拍攝

這是對面六七百米外的遊樂場,講真,我很想去玩

小米8手機拍攝

雷...雷峰塔?

由於是簡易的物鏡+目鏡結構,因此成像是上下左右顛倒的,

如果需要成正像的話,還得要在目鏡前面增加正像鏡。

竟然是天文望遠鏡,當然是要看星星啦~

難得今晚天氣竟然還行,冒出了月亮,搬出來看看~~

50物鏡和PL20目鏡的組合,只有18倍,相對還是偏低的,並且由於快接近滿月(農曆12日),因此月面細節並不多。

小鏡子低倍數嘛·~

月亮

小米8手機拍攝

正好木星也在旁邊,順便看了眼

個頭挺小的,才18倍嘛,雲帶啥的是看不到了,不過旁邊4顆小伽利略衛星還是比較清晰可見的。

嘗試了下用手機拍攝,竟然也能勉強拍下來。

木星

小米8手機拍攝

另外目前這簡易結構,只能勉強手機對著拍,還沒辦法接單眼相機。

當然也可以深入做進一步的改裝,不過。

對於這個小鏡子就不折騰啦,練手用,完成目標啦~~

好了,有了這一次經驗,下一次,咱要做個更大一點點的,可以接單眼相機拍照的~

嗯~等著~

關於成本:

懶人,所有東西都是某寶網購的,

50物鏡+PL20目鏡價格87元,

PVC管也是網購的,很便宜,忘記多少錢了,算10元吧

總價不過百

其實挺適合帶小朋友一起動手玩兒的~

我是大朋友·~

好咯,本文暫且完結

喜歡的話可以長按下面二維碼關注本公眾號哦~~

~~不定時的各種碎碎念~~

———————————————————————————————————

喜歡星空,喜歡攝影,喜歡旅行的渣渣醬油顏

———————————————————————————————————

相關焦點

  • DIY-3:用PVC管自製70F700折射天文望遠鏡
    本文約3770+字,約58張圖片閱讀約需10分鐘左右 本文框架:1:簡介折射望遠鏡結構2:詳訴望遠鏡製作過程3:末尾附實拍效果圖 本文目標:即使完全小白新手看完也能了解望遠鏡如何製作及拍攝直接看視頻版,更簡單直觀:
  • 自製簡易望遠鏡看星星,小孩子也能做
    現在的天文望遠鏡,是由2片(或更多)不同材質的玻璃組合成消色差物鏡,這樣可以獲得更好的成像效果。好了,囉嗦了一大堆,咱再回過頭看一下簡易望遠鏡結構圖 ↓由於是簡易的物鏡+目鏡結構,因此成像是上下左右顛倒的,如果需要成正像的話,還得要在目鏡前面增加正像鏡。
  • 自製望遠鏡仰望星空 民間「追星人」欲建觀測基地
    顏明哲和他自製的牛頓式反射望遠鏡。 吳冠標 攝中新網晉江12月11日電 (吳冠標)每到晴朗無雲、星辰閃爍的夜晚,顏明哲總會走上屋頂,操控著一臺自製望遠鏡仰望星空。6年來,他已經用自製望遠鏡清晰拍攝到了月球虹灣、月坑、太陽黑子、木星雲層和大紅斑,在民間天文愛好者中小有名氣。顏明哲住在福建省晉江市安海鎮的一棟民房內,屋頂架著的兩臺黑色「大炮」,在村子裡顯得特別「突兀」,這就是他自製的牛頓式反射望遠鏡。顏明哲介紹其自製的鏡面。
  • 天文望遠鏡的目鏡種類與結構
    1.惠更斯目鏡(H)  過去,惠更斯目鏡是小型折射鏡的首選,但隨著望遠鏡光力的增大,其視場小,反差低,色差,球差場曲明顯的缺點逐漸暴露出來,所以目前這種結構一般為顯微鏡的目鏡採用。   2.冉斯登目鏡(R)
  • 天文愛好者新手必讀:三大主流品牌天文望遠鏡選購指南
    接觸天文望遠鏡已經有一段時日了,並且前前後後接觸了幾個廠家上百種型號的天文望遠鏡。應朋友之約現將市面上比較流行的三大品牌(星特朗、博冠、寶視德),入門級望遠鏡做一個評述以及對比。本文主要針對如下三款80MM口徑的天文望遠鏡,分別是:星特朗PowerSeeker80EQ、博冠天鷹80EQ、寶視德80EQ。新手選購望遠鏡常常會關注那些具體的參數,比如口徑、焦比、極限星等、鍍膜等等,這些當然是天文望遠鏡的重要參數,但是我們卻常常忽略一些重要的輔助性配件,這些配件如果質量不好將會嚴重影響我們的觀星體驗。
  • 「追星」二十年,他用自製天文望遠鏡徵服全國——小記者特別採訪行動之「追星」
    2003年,譚巍正值大二,便創立湖南天文愛好者協會。協會成員只有十幾名,都是一群愛好天文的在校學生大家一起研究天文,一起追星,一起深夜爬山看流星雨。回想起那段追星時光,仍然十分美好。市面上購買一臺專業的天文望遠鏡要十幾萬,十分昂貴,且不說購買條件十分困難,只有北上廣這樣的城市才能買到。買不到,不如嘗試自己做一臺?有了這樣的想法,譚巍說做就做。其實早在很小的時候,譚巍已經動手做過一個簡易的望遠鏡,是用奶奶老花鏡做的。高一的時候,用幾百塊錢買了一塊鏡片,用撿來的廢木棍做支架,製作了一臺簡易「望遠鏡」。
  • 天文望遠鏡星特朗80EQ
    查看日曆就會發現,2018年1月1日是農曆十五,而1月31日也是農曆十五;進一步還可以發現3月2日也是農曆十五(元宵節),3月31日同樣是農曆十五,所以也是藍月亮。紅月亮則是月全食時,地球擋住了太陽光,只有部分波長較長的紅光經過地球大氣層折射到了月球上,再從月球表面反射到地球上,因而出現了紅月亮。
  • 夜觀星象時以「人民的名義」聊聊天文望遠鏡
    不過,劇中給這位區長配置的「天文望遠鏡」,卻是被眼尖的天文愛好者看出,只是個玩具級別的低檔貨,更有熟悉望遠鏡的業內人士刨出它在某寶網站的包郵價格尚不到200「大洋」。這樣的貨色足夠讓孫區長開心愉快地「胸懷宇宙」嗎?還有不少觀眾則因為這個場景對天文開始感興趣,想買一臺望遠鏡來「胸懷宇宙」一下了。初學者在買天文望遠鏡時有什麼需要注意的?有哪些品牌款型值得推薦呢?
  • 青海冷湖賽什騰天文觀測基地首架天文望遠鏡安裝成功
    中新社西寧12月21日電 (孫睿)「通過我們多方調試,青海冷湖賽什騰天文觀測基地首架天文望遠鏡安裝成功,且具備世界一流視寧度,標誌著這個臺址可以承載中國天文觀測設備未來的發展。」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鄧李才21日對中新社記者說。
  • 天文發燒友的望遠鏡
    公司最初是由幾位30多歲的工程師組成的一支研發團隊,專攻將專業級望遠鏡設備與最新的數位技術相互結合,從而在維持同等功率的情況下將望遠鏡縮小至可輕易放置於家中的陽臺上,為天文發燒友帶來了福利。更棒的是,即使居住環境的周圍受到光汙染,也無需再到高山上去享受晴朗天空,因為該望遠鏡配備的集成放大器可以澄清所有通過該設備觀察到的星星。
  • 世界上最大天文望遠鏡的第一道曙光
    解開日冕的真實面目 直到現在,地面上的天文望遠鏡只能觀測到太陽雄偉冰山的一角。太陽發射出的強光通常會將日冕隱藏起來,除了在日食發生的時候。「磁場是最重要的,」裡梅勒說,就等井上建「揭開太陽最大的謎團,我們不僅僅可以清晰地從93英裡看到這些細小的結構(太陽米粒),還可以測量太陽表面磁場的強度和方向,並且在一百萬度的日冕之中追蹤磁場的任何變化。
  • ...賽什騰天文觀測基地首架天文望遠鏡安裝成功 具備世界一流視寧度
    青海冷湖賽什騰天文觀測基地首架天文望遠鏡安裝成功 具備世界一流視寧度 2020-12-22 09:37:02 來源:中國新聞網 「通過我們多方調試,青海冷湖賽什騰天文觀測基地首架天文望遠鏡安裝成功
  • 便宜又專業的天文望遠鏡,把整個宇宙裝進孩子心胸
    唯一的遺憾,就是恨身邊沒有像樣的天文望遠鏡,能放大絢爛的星雲,讓眼睛親近每顆天體的細節。 每個孩子都值得擁有一架天文望遠鏡。仰望星空的他們,更能體會宇宙之浩瀚,擁有更廣闊的胸懷。 騰訊公創始人馬化騰, 坦言愛上天文對他有很深的影響:我喜歡天文,會覺得自己很渺小,可能我們在宇宙當中從來就是一個偶然。
  • 手工自製望遠鏡,讓孩子看到更遠的世界(內含活動福利)
    今天,小ME想通過「DIY」的方式和大家一起分享,製作屬於我們自己的小小「千裡眼」一:天文望遠鏡光學原理首先,我們需要了解望遠鏡的原理是什麼。折射式天文望遠鏡反射式天文望遠鏡簡單說就是由一根管子做鏡筒,前面放置一塊物鏡,後面放置一塊目鏡。
  • 南京博冠光電儀器有限公司天文望遠鏡(天王折射80/500可攜式)不合格
    【每日科技網】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 據廣州市人民政府網站消息,2020年第三季度,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望遠鏡產品質量進行了監督抽查,共抽查了2批次樣品,經檢驗,有1批次產品不符合標準要求。
  • 手工DIY自製簡易創意生日禮物-許願漂流瓶
    朋友過生日總要送點小禮物聊表一下心意,然而送什麼生日禮物卻成為困擾很多人的問題,各種成品禮物對於一部分人來講已經沒有了新意,那我們何不自己手工DIY自製一個簡易的創意禮物給TA呢?今天,禮物SAY就教大家DIY自製一個許願漂流瓶,過程也很簡單,而且成品也很美哦!
  • 自製天文望遠鏡 只為一睹《星娘收藏》中老婆們芳容!
    雖然它不是正宗的天文望遠鏡,但是通過玩家們DIY製作之後,這款簡單的望遠鏡不僅擁有38mm口徑,最低35倍,最大140倍光學效果,而且其基礎售價才不到600元人民幣,可謂十分划算。而製作這款望遠鏡的材料也十分簡單,基本通過類似3D列印出來的紙板等道具,通過玩家們的一步步整合,即可製作成為一款十分牛X的「肩扛式」RPG,哦不是,是望遠鏡!當然為了穩定觀察,還是放在腳架上比較合適。
  • 天文望遠鏡,買還是不買,這是個問題
    正好,前幾天的月食和藍月又激發了似曾相識的天文熱潮,天文望遠鏡買還是不買再次的被提上了議事日程。那今天就從我的認識角度,梳理一下吧。 買天文望遠鏡的理由其實很簡單,不外乎:看星星至少是男孩,應該有一臺吧好像別人家也買了………… 確實,在很多文藝作品中,會出現天文望遠鏡,這實際上是一種「符號」,代表著「探索未知」。也確實有很多人買,其實是玩具級別的折反射天文望遠鏡,操作起來比較困難,其大多數的命運是閒置。
  • 【3月17日】千年星夢STEAM天文探索營,探秘中國第一座天文授時中心,望遠鏡製作DIY,觀察日珥太陽黑子
    這次,我們的小朋友可以利用先進的天文器材,進行太陽觀測,認識太陽上的日珥、耀斑、太陽黑子。光學啟蒙,認識光學知識,親手製作望遠鏡。還能手工內容包括古天文儀器、火箭模型、宇宙飛船模型、探測器模型等; 參觀望遠鏡內容包括了解赤道、黃道、觀測要點、如何找星、觀測太陽等相關知識。
  • 巧用折反式天文望遠鏡(下)
    通常認為,類似博冠天龍150/1800這一規格的天文望遠鏡不太適用於瀰漫星雲的照相觀測。F12的大焦比,使得系統的整體曝光效率極低。但是,瀰漫星雲最大的特點就是表面亮度低,系統曝光效率較低的問題將更加突出。另外,瀰漫星雲的視直徑一般都較大,長焦距天文望遠鏡因視場較小,在業餘天文觀測中也很少被應用於瀰漫星雲的照相觀測。不過還是有一些表面亮度比較高的瀰漫星雲,特別是在星雲的中心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