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兩年選秀綜藝節目的頻繁播出,不少網友都發現無論在什麼節目中,選手的質量都是越來越差。而從2018年到2020年這幾年間出道的選秀組合們,大多數都是出道之後就銷聲匿跡,立刻從一個比賽冠軍變成了綜藝糊團。從2018年播出的《偶像練習生》開始,似乎就預示了選手們出道就糊的結果。
2018年愛奇藝播出了一款偶像竟演養成類真人秀節目《偶像練習生》,這檔節目中出道的組合NINE PERCENT也是火了一段時間就悄無聲息了。而組合中除了蔡徐坤成為了流量藝人之外,其他成員雖然也有熱度,但是知名度和討論度都不敵蔡徐坤。
除了《偶像練習生》以外,還有不少選秀節目走出來的組合都是處於出道就糊的狀態。而在這些糊掉的組合中,生命力最長的可能要數火箭少女101。不過火箭少女101也在近期宣布了組合解散,選秀節目出道的組合可能再也沒有其他組合會像火箭少女101這樣熱度和討論度都一度飆升。
而看多了選秀節目的網友們也覺得這幾年的選秀節目像極了流水線工廠,選手們不停的參加比賽,從一個節目淘汰之後轉而參加另一個比賽,這樣來來回回幾年也紅不了。可是這些綜藝節目中的出道位真的這麼「香」嗎?一批又一批的組合從這些節目中走出來,卻沒多久紛紛以糊團的稱號解散。
其次就算組合真的出道,這樣被流水線造出來的偶像真的有發展空間嗎?火箭少女101在為電影唱插曲、在參加運動會、或者是成員們各自發展接通告。而這個組合真正爆火的歌曲只有《燃燒我的卡路裡》,這種通俗且廣為流傳的口水歌就相當於筷子兄弟的《小蘋果》,和那些真正的韓國偶像團體比起來,火箭少女101的唱跳實力都差的不止一星半點。
國內選秀綜藝出道的組合出道就糊的原因,歸根結底就是國內沒有一套完整的偶像產業鏈作為基礎。大多數選秀節目只想在節目播出時賺足眼球和流量,至於選手們之後的發展會怎樣,製作組從來都不會去關心。而這些選秀出道的選手們也成為了流量變現的手段,趁著還有知名度的時候賺完了錢就解散了事,根本沒有想過要長遠的發展。
也正是因為偶像組合更新換代太快,導致各大網站的綜藝選秀節目頻出,卻從來不想好好經營一個偶像組合。從節目中出道的組合一個又一個,大批量的偶像藝人產出,導致許多公司根本沒有好好去培訓一位藝人。而如今的選秀節目選手的質量越來越差,出道的組合實力也是大不如前。
近期播出的《少年之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個節目的前身是《以團之名》,曾出道過一個組合BLACK ACE。不過這個組合從出道之時就算是糊團,團裡的組員沒有一點團魂,甚至在微博上公然互撕。而近期播出的《少年之名》更是「糊」作非為,屢次參賽卻依舊不火的選手也不在少數。
除了這些選秀節目中存在的問題外,節目給觀眾們的觀感也是越來越不好。隨著選秀節目的頻繁推出,觀眾們對這類型節目興趣都已經消磨殆盡,看著那些蹦蹦跳跳的練習生們也開始審美疲勞。而節目組還是不厭其煩的製作選秀節目,只能說太不了解觀眾的口味和綜藝市場,甚至選秀節目可能再過不久就會被觀眾們所淘汰。造星不等於流水線生產,這些選秀節目太急於賺熱度,也是殺雞取卵的錯誤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