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三局第二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戰役英雄譜》

2020-11-21 光明網新聞中心

中建三局第二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戰疫英雄譜

(編輯/王 智 審核/程莞茹)

中建三局第二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企業文化部

2 0 2 0 年 4 月

有一種身影,叫做逆行出徵;

有一種感動,叫做有召必至;

有一種力量,叫做眾志成城;

築「山」戰場上沒有超人;

只有平凡又偉大的建設者!

致敬每一位在抗「疫」前線奮戰過的英雄!

——題記

「在線」時間最長的火神山醫院維保團隊

一群人和一座「山」的75天

  他們親歷醫院從一片荒蕪黃土上拔地而起,逐步滿艙,又緩緩騰空,直至最後一個病人出院,也許將成為和「兩山」相守時間最長的一群人。

  他們穿著防護服,備著維修箱,穿梭在病房、戶外、屋頂、配電房。他們不是醫護人員,卻同樣面臨著風險和高壓,從巡查電路、修復風管,到維修空調、疏通馬桶,隨叫隨到,有求必應。

  他們眼裡,守護醫院、服務醫院的醫護人員,就是守護著疫情中武漢人民的平安與希望。

  他們就是中建三局二公司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維保團隊。其中「在線」最長的職工尹典,已駐守75天(截至4月7日)。

  從建到保他們堅守崗位

  33歲的尹典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武漢人,是中建三局二公司一名項目經理。大年三十早上,他正在家煮著餃子。突然接到領導電話,得知援建火神山醫院,他深情看了一眼年幼的女兒,便走出家門趕赴現場。

  「如果當時能想到這一走就是兩個多月,還是會和女兒好好告別。」尹典說。他的家離醫院驅車只需要15分鐘,但他卻不曾再走進一次家門。

  兩個多月裡,他先是投身醫院建設,與萬名建設者一起書寫了火神山醫院短短九天從無到有的奇蹟,之後主動申請駐守醫院,負責機電維保工作。

  尹典介紹說,機電小組負責風暖及機電系統的維護。相較於其它維保事項,這兩項是病房的兩條「大動脈」:風暖與病房負壓系統息息相關,一旦出現故障,將會造成新冠病毒的汙染;電力則維持著重症病房各類大型醫療設備。如果出現斷電,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2月19日,尹典負責病區的負壓病房壓力有所下降。他立刻帶著暖通工程師張先亮來到現場,發現因為醫院下方泥土輕微沉降,連接風管和風機的帆布軟接有些許脫落。這個小故障隨時可能引發一場大事故——一旦負壓病房壓力減弱,病房裡攜帶有病毒的空氣就會流竄至清潔區,醫護人員的安全將不再有保障。

  維修本身並不難,但風險卻非常高。故障風管連接的正是重症病房。只要打開風管設備開始維修,高密度、新鮮的新冠病毒就會撲面而來。尹典和張先亮卻來不及多想。他們給同事們丟下一句:「幫我們準備好酒精」,就立刻穿上兩層防護服,開始進行搶修。從發現故障到搶修完畢,維保團隊僅用了10分鐘。

  風雪將至他們徹夜未眠

  2月15日,武漢迎來2020年的第一場降雪。但對維保團隊而言,這場雪無疑是一場巨大的考驗。「天氣預報說有九至十級大風,我都想哭了——醫院屋面有許多凸出來的排氣管,我擔心它們扛不住啊。」尹典說。

  2月13日晚,他看到風雪天氣的預報,心裡一沉,忍不住喊出句 「糟了」。他緊急帶領工人上病房屋面,檢查排氣管,並為其焊接支腳進行加固。由於屋面屬於半汙染區,有位工人不敢上去。維保小組成員胡小進耐心講解:「我們經過部隊系統培訓,只要防護做好,安全是有保障的。」他一遍遍講解防護服的穿脫流程,講完後更是第一個爬上屋面。

  當晚,維保小組將排氣管全部排查、加固,直至天亮才得以休息。長時間的彎腰下蹲,一伙人累得直不起腰。寒風刺骨,他們四肢凍得失去知覺。但次日一早,他們卻顧不上休息,開始了其他維保工作。

  此外,以張健為首的電氣團隊,則守護配電房的安全。張健介紹,他最害怕雨雪天氣,配電房一旦漏水,可能造成設備故障。配電房同樣屬於半汙染區,他帶著工人穿著防護服一直守在配電室,每隔兩個小時就巡查一圈,一夜未曾有半刻的合眼。在他們的緊盯之下,無論是風管還是電力系統,都安然無恙地度過了這個雪夜。

  高溫突來他們運冰降溫

  到了三月中下旬,「春如四季」的武漢,送來了一份「高溫大禮包」——戶外溫度到達25℃以上。火神山醫院的走廊上,因為密不透風,體感溫度更高。醫護人員還需要穿著厚重的防護服,來回行走時常常熱得滿頭大汗,憋得臉頰通紅。

  維保團隊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們急中生智:「我們去找大量的冰塊,來給醫院降溫!」冰塊去哪裡找?尹典和同事們絞盡腦汁尋找資源,開車在武漢滿城詢問,最終聯繫到一家製冰廠,為醫院提供冰塊。有了冰塊,運輸又成了一個大問題。一塊大冰塊,重量接近50斤,不少醫生、護士都是年輕女孩,她們如何能輕鬆地把笨重的冰塊運送到病房走廊一一擺放?

  維保團隊絞盡腦汁,排除了幾個方案:如果用保溫箱,女孩們很難搬得動;如果用帶有滾輪的收納箱,只能彎腰推運,也非常辛苦。最終,維保團隊從漢口北找到一家商戶,高價採購了40個有滾輪的大號戶外垃圾桶,可以較為輕鬆地將冰塊推運起來,放置在走廊上。醫護人員們連聲致謝:有了這些冰塊,走廊的溫度降低了至少五度。

  看到有些醫生和護士抱著冰塊,露出愜意又滿足的笑容。尹典深有感慨:面對兇險的疫情,她們是守護生命的「白衣天使」,也是一群愛笑愛鬧的小女生 。

  堅守背後他們也有牽掛

  據了解,最高峰時中建三局二公司維保團隊的管理人員及工人達50餘人,負責四個病區裡200餘病患及200餘醫護人員的維保需求。不僅僅是尹典,「兩山」維保團隊的每一個成員背後,都有著一個感人的故事。

  「你太年輕了,這份工作很危險,你別上。」在維保團隊裡,中建三局二公司的郭童才23歲,曾聽到無數人如此勸阻,他卻倔強地選擇留守:「就是因為我年輕,才要上!」但到了父母那裡,這個熱血小夥卻說不出口自己的選擇。他對母親說了謊:「媽,火神山醫院建好了,我已經在公司統一組織的隔離地方住下了,別擔心............。」

  32歲的李思遠,大年初四主動請纓回漢參與雷神山醫院建設,後期又堅守維保崗位,已有兩個月未曾回家。風風火火地忙完一天的工作,他也有時悵然:「走得時候太匆忙,現在好想回家抱抱妻子和兩個孩子。」但當問及是否會請人替班,他卻拒絕:「我會堅守維保崗位,24小時待命。」

  一戰到底守到「關門大吉」

  中建三局二公司項目經理匡星,是公司在火神山醫院維保團隊現場負責人。「剛交接時,我們忙得三天三夜都待在醫院裡面,沒日沒夜地幹個不停,之後逐步與院方磨合,工作也越來越上手。」在維保組,匡星制定了「工作不過夜」的制度。無論再難的事,絕對不會拖到第二天。為此,維保小組熬夜、通宵時有發生,卻毫無怨言。他們還化「解決需求」為「主動服務」,不斷優化醫院工作環境。甚至連醫院的辦公用品,也常代為採購。醫護人員對他們評價頗高:這個維保小組不僅高效,而且貼心。

  隨著疫情逐步緩解,病人陸續出院,病區越來越空蕩蕩,維保人員也只剩下不到一半。匡星說,其他團隊都採取了輪崗換班,在崗一個月後就換了一撥人。畢竟長時間處於高壓工作之下,確實太辛苦。但他們權衡之後,仍選擇堅守,「維保的崗位太重要了,為了避免交接班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我們堅決要『一戰到底』。」 當問及什麼時候離開醫院,維保團隊的回答異口同聲:等最後一個病人出院,等部隊也撤走,我們就撤離!

  這一天,終於來到了。

  中建三局二公司戰「疫」群英譜

  2020年1月下旬,歷史罕見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暴發。

  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他們迎難而上、爭先逆行武漢,馳援「兩山」醫院建設一線。如今,舉國怒力同心,春天即將到來;那堅守一線逆行者的身影,卻依然歷歷在目。這裡,採集幾個平反而又非凡的鏡頭,獻給關注武漢疫情,關注「雷神山」「火神山」的讀者。

  陳無平:掛不斷電話的「指揮員」

  「喂,現場防水卷材供應不足,請儘快協調落實。」

  「喂,你現在儘快趕來,我們現場落實工作任務。」

  「大家不要慌,我們一起想辦法,困難一定可以解決!」

  接到一個個緊急任務,華中公司生產經理陳無平迅速行動,將建設所需的材料、工人一一安排妥當。

  1月31日,從老家荊州公安縣驅車趕赴火神山醫院建設現場,陳無平的電話就沒有停歇過。為了工作。他一人攜帶了兩部手機,但兩部手機常常「忙」得滾燙。常常一部電話還沒掛斷,另一部電話又響起,讓他應接不暇。

  華中公司負責的區域裡有近十家家單位參與建設,高峰期現場各類參建人員達1000餘人。與此同時,現場施工涉及基礎工程、土建及裝飾工程、供電系統、通風空調系統等十幾個專業,交叉施工和接口管理無處不在。

  陳無平每天會在早晚各召開一次現場協調會,結合局的統一部署安排,處理當天問題以及部署下一步計劃,統一策劃、組織、協調,做好工序和工藝的穿插流程,保證施工順利進行。

  李金華:萬夫莫開的「調度員」

  「1-1區請注意,兩車貨櫃馬上進入現場,請注意接車,安排吊裝。」在轟鳴的發電機噪音下,李金華對著手機扯著沙啞的嗓音調度指揮。

  李金華是基礎公司總經理助理兼昆明羅衙立交項目經理。他從鍾祥老家逆行到達火神山建設工地時已是晚上十點,顧不上休整,他戴上安全帽就投入到戰鬥中。在前期貨櫃吊裝工作中,由於現場道路狹窄,車輛進出場只有唯一一個通道,貨櫃運輸和吊裝稍有差錯,就會導致全線癱瘓,調度員就是打通現場「大動脈」的關鍵一環。

  為了精準調度指揮,李金華將圖紙了熟於心,遠遠看到平板車上的貨櫃,就知道是什麼型號,要運往哪個工區什麼位置。

  「現場沒有空地,這車貨櫃無法卸貨,需要拉回去。」平板車司機打來電話向李金華求助。「拉出場耽誤工期,先把車上貨櫃吊下來,放到現場其他箱體上方,有場地了再吊裝!」李金華一路小跑著趕到現場指揮。為了貨櫃進場後能夠及時吊裝,李金華不停奔波在現場,調整進場順序。

  「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危急關頭衝鋒在前,一直是我的入黨初心。」李金華說。

  左智惠:衝鋒在前的「戰鬥員」

  大年初一,華中公司岱家山莊項目經理左智惠剛剛從項目返回孝昌老家。得知公司修建火神山醫院急需支援,他沒有絲毫猶豫,第一時間驅車逆行趕赴現場。

  一下車,他便直撲現場。根據公司安排,他主要負責現場協調工作,協助完成約1100立方米砼澆築任務。

  日常很普通的工作,在這一刻因為大面積交叉作業的原因卻顯得極為艱難。有時候,他為了能讓一罐混凝土更快入場,他會蹲守在道路交叉口,跟車前行,排除每個路口的障礙。在貨櫃吊裝衝刺階段,由於道路狹窄及各施工單位集中運輸的原因,大部分貨櫃抵達時間不確定。為了不影響現場吊裝效率,他在浩浩蕩蕩4公裡車隊來回尋找公司施工區域對應的貨櫃,並與交通組溝通,採取措施,保證貨櫃及時達到現場,他這一找就是每天30000步以上。

  在醫院建設期間,他連軸轉工作16天,曾持續加班48小時。有人問及如何克服瞌睡,他打趣說到:「困了就動起來!」就是這樣的拼勁,克服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曾小勇:火眼金睛的「檢查員」

  33歲的曾小勇是基礎公司十堰市立交橋PPP項目執行經理兼黨支部書記,平時書生氣濃厚,但工作起來一板一眼、嚴肅認真。

  「我們的貨櫃規格有ABCDE三類,請師傅們下料時一定要嚴格按照圖紙,精準切割、一次性拼裝到位,病人等著入院救治,我們沒有時間返工!」在貨櫃拼裝後臺,曾小勇拿著圖紙,一趟趟來回叮囑作業工人。每加工完一個貨櫃,他都要仔細檢驗部件尺寸是否合乎標準。驗收合格後,他就在圖紙上標記銷項,再按照現場工區位置標註序號,方便前線吊裝和節省施工時間。

  為了減少誤差,曾小勇拿著捲尺和筆,穿梭在各個工區,有設計變更的地方就及時提醒,發現問題就趕緊記錄下來,密密麻麻寫滿了備忘錄。「這個傳遞窗必須馬上整改,偏差1釐米了,小縫隙也會影響病房使用功能,工期再緊也必須保證質量,我們建醫院是治病救人,不能拿生命開玩笑!」在發現現場拼裝窗戶尺寸有偏差時,曾小勇嚴厲地要求立刻整改返工。在他的一雙「火眼金睛」監督下,共整改27處,確保了每道門窗都正確安裝且嚴絲合縫。

  方健:堅守到底的「協調員」

  方健,安裝公司黃石市民之家項目執行經理,是一名90後的小夥子。憑藉紮實的技術基礎和較強的協調能力,他曾多次借調至搶工項目,助力項目交付驗收。主動請纓,連夜赴戰。雷神山徵集一出,方健第一時間主動請纓。此時正是他奶奶去世頭七。「家人都很支持我,我也不想錯過這場戰『疫』!」武漢封城,返漢通道陸續封閉,方健一路突破重重關卡,連夜驅車400多公裡從老家宜昌返漢,顧不上休息就投身到建設中。

  高效運轉,協調磨合。作為二公司工區安裝工程現場總協調,方健負責雷神山現場近8700平方米區域安裝作業。現場千餘名勞務工人、百餘名管理人員,如何協調?方健將自己比作「傳送帶」,串連起內外十幾家單位、部門,通過合理協調隔牆、門窗、氧氣、智能等施工,確保自行施工區域始終高效運轉。

  再次逆行,牽頭維保。雷神山交付後,方健再次主動申請堅守一線。「我還年輕,能繼續拼!」他承擔5個病區維保工作,帶領安裝團隊為醫生護士保駕護航,為雷神山醫院各項設施正常運行提供了堅強保障。

「疫」不容辭——

他們演繹著「超能者聯盟」

  這是一場從未有過的疫情,這是一場從未有過的挑戰;才下火神山,再戰雷神山;他們在江城武漢打響防疫阻擊戰。在這場「戰疫」中他們各顯神通,演繹「超能者聯盟」,再一次創造了人間奇蹟!

  何雄偉:堅守一線的「裁判員」

  2月5日,在知曉工業公司將參與雷神山醫院建設施工後,工業公司紀委書記何雄偉主動請纓參戰。從初期施工到後期維保,他始終堅守一線陣地,用實際行動詮釋一個共產黨員的初心與擔當。

  物資缺乏是面臨最大的困難,因為春節和疫情原因,材料和機具無法正常採購。他積極發揮「屬地作戰」優勢,採取採購與調用相結合,從周邊項目調用多臺電焊機、切割機等施工機具,聯繫多家長期合作的武漢地區材料供應商,加急採購材料。

  廠家沒有物流,何雄偉安排車輛去拖;廠家沒有加工工人和裝卸車工人,他從現場直接派人去工廠加工和裝車。沒有施工圖紙,就親自繪製,技術交底到每個人,現場指導多種辦法並行。

  「我只有一個目標——時間就是生命,確保每一個節點目標完成。」何雄偉說。同時,作為分公司紀委書記的他,既做好運動員又要當好裁判員!何雄偉按公司要求成立監督工作小組,親自部署,專人分工,督促履行監督職責,對「兩山」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就現場各個方面進行日常監督,每日監督結果報分公司黨委並進行通報,讓每個人都處於監督之中。

  許國映:攻堅克難的「刀尖子」

  如果說,安裝突擊隊是雷火兩山醫院機電施工攻難克堅的「尖刀」,那麼許國映就是這把「尖刀」的「刀尖」。

  1月28日11時,安裝公司華中經理部黨支部書記、經理許國映接到緊急援建雷神山1、2醫護區機電工程的任務。僅一個小時,他便動員組建了200餘人施工團隊。1月30日下午四時,許國映又接到緊急支援火神山醫院的命令。次日,他帶領團隊轉戰火神山醫院項目。現場指揮、部署任務、眼睛累得睜不開了,他就眯一會瞌睡,始終在現場3區庫房同工人們一起「披星戴月」、酣戰不止。

  兩天後,在啟動1、2區進場施工的基礎上,許國映帶領團隊率先完成了分配的3號病區任務,主動承攬了4號病區水電施工任務;之後又主動啃下了配電房內供電進線施工這塊「硬骨頭」。為了完成任務,他經常連續現場工作36小時以上。

  「帶隊伍不僅要有良好的組織能力,還要與大家一起摸爬滾打,時時處處為大家樹榜樣、做表率。」許國映不無自信地說道。

  周國忠:不下火線的「點燈人」

  得知建設火神山醫院的消息,安裝公司西北經理部黨支部書記、經理周國忠便主動請纓,擔任火神山醫院四區機電安裝的區長。憑藉多年在項目從事電氣工程師的經驗,他敏銳地發現:電氣工序交差方面存在問題——工程量巨大的配電房、動力風機未能提前插入。而此時,距項目交付僅剩三天時間了,再不施工肯定來不及。心急火燎的他,主動找到指揮長請求負責統籌二、三、四區配電房施工。

  「14臺配電櫃還沒就位,34個迴路電纜未接駁,時間太緊了。」 周國忠協調了九位電工師傅提前製作、安裝擴充部位的配電櫃槽鋼基礎。半夜下起了大雨,由於擴充部位結構還未就位,周國忠安排採用彩條布遮擋持續壓接線,最終24小時內完成電氣最核心的功能部位。

  周國忠每天工作近20個小時,白天和夜晚連軸轉。下雨時,他就和工程師帶著工友在低溫的夜晚冒雨測量、敷設電纜,從泥濘的地面將電纜放至屋頂風機。屋面因雨水很溼滑,加上夜晚光線差,他在沿梯上屋面時因滑磕傷了鼻子。他用紙巾把傷口處摁了摁,就又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最終,電氣團隊克服重重困難,提前三天完成了風機電纜敷設和調試電氣施工。

  劉賢棟:不懼挑戰的「鋼鐵俠」

  在火神山項目建設初期,項目接到緊急指令,急需1800米的方管,用於鋪設地基。正在家中密切關注項目建設的工業公司武漢順豐項目經理劉賢棟主動請纓,發動一切可以動用的資源聯繫貨源,在下午2時協調到第一批600米方管,並與河北一家鋼材公司達成訂貨協議,晚上9點1200米方管在河北裝車,1月29日上午成功送達武漢,24小時內成功解決了物資需求。

  鋼材解決了,但切割速度慢又成了新難題。按施工進度,留給切割的作業時間僅剩24小時,但任務量卻有日常的48小時之多。劉賢棟一咬牙:「現場需要多少就切多長,我們堅決完成!」他迅速與技術團隊研究現場用料實際情況,率先研究出優化方案,做到每根方管只需切割一道,只放一種線。這一做法不僅提升了施工標準化,還在原方案基礎上節省了24小時的作業時間。

  基礎製作完畢後,劉賢棟又帶領工人直撲現場,開始箱房的吊裝校正工作。在靠近兄弟單位施工的連廊,因道路開挖中斷,箱房無法用吊車安裝。他靈機一動調整方案,將方管做基礎,把已經組裝完成的箱房進行分解,帶領工人利用小工具;奮戰48小時用人抬手挪,終於完成了基礎和箱房的安裝。

  「疫戰」中,他們就是不服周!

  在「兩山」醫院建設中,他們勇擔重責,獨自承擔相關業務板塊的工作。他們不分晝夜,降伏了攻堅路上的一隻只「攔路虎」。他們和時間賽跑,化身成為不服周的「急先鋒」;用一身硬氣、一身膽氣,書寫了「火神」、「雷神」的曠世奇蹟。

  劉慶陽:廠家不供貨,他決不放棄

  2月4日,正在在火神山參與建設的華中公司招採部經理劉慶陽接到雷神山醫院建設任務後,立即趕赴雷神山指揮部。

  資源從哪裡來?他想到直接聯繫公司的資源。劉慶陽組織人員全面盤點了施工任務及內容,及時掌握了箱式房結構材料和安裝工具的規格型號、需求數量。同時,對可能存在缺口的物資提前進行採購部署。連續三個晚上,他都在現場蹲點組織通宵轉運,確保了三個貨場庫存的主要材料及時到達華中公司的施工區域。

  由於疫情嚴峻,供應鐵件的三個合作廠家都拒絕承接新的訂單。劉慶陽便親自跟負責人反覆溝通。廠方聽說大家已經連續熬夜超過一周,嗓子都極度嘶啞了,也深受感動,欣然同意接收訂單。物資保障組及時安排專人,帶領工人駐廠協助加工,最終圓滿完成鐵件加工任務。事後,鐵件加工廠的負責人發來微信:「感謝你們為武漢人民作出的巨大貢獻,你們真的很偉大!」

  李偉建:雙腳失去知覺,也決不停步

  1月30日早上六時,進駐火神山醫院工地開始戰鬥了,華中公司長豐項目經理李偉建就成了工地上的一名「衝鋒員」。在貨櫃吊裝時,貨櫃要從三公裡外的臨時加工場運過來,僅運輸車輛就有七八十輛,每個貨櫃的規格型號必須一一對應。

  為了提高安裝速度,每安裝一個貨櫃,李偉建需從安裝點至工地入口來回跑步接應,一個白天下來走了兩萬多步,腳底磨出了泡,腳背也腫了。晚飯後,夜班人員來換班,李偉建卻說:「還是我來;我摸索出了『套路』,保證明早完成任務!」就這樣,一整晚他又行走了兩萬多步,腳的疼痛和寒冷已全然不知,終於在早上七點前提前完成了安裝任務。項目交付時,軍方的驗收非常嚴格,每個門窗的密封、每個牆體縫隙的封堵都不放過。經過四輪驗收,驗收到最後一個病房的衛生間時,發現個別牆角滲水。這時,已是凌晨一點,軍方人員勸說:「你們回去休息,明早八點整改完就可以了。」

  「人命關天,病人們不能等!」李偉建親自動手將衛生間的防水地膠重新鋪貼了一次,最終解決了滲水問題。凌晨兩點,他才拖著疲憊的身驅回到

  邱俊:防疫和施工安全,一個也不能放鬆

  二公司安全生產管理部經理助理邱俊,接到「疫線」指令後,三次領命三赴前線,在現場連續蹲守的事跡,令人感動。

  在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戰疫」現場,四處留下邱俊奔走忙碌的身影,每天2至3萬步的行走量,是他深入「疫線」查隱患、促整改,聯動總包和專業單位,開展安全監管及防疫監督工作的細緻體現。有時,還可以看到他跟工人「較真」時的誠懇:「師傅,現在是特殊時期,口罩一定要帶好啊!」

  在火神山加蓋防雨棚施工過程中,邱俊的細心起到了大作用。他「聽聲辯位」,發現了一處洩露的氧氣管道,及時向有關單位反映,採取有效防範措施,最大程度降低了現場的消防風險。貨櫃箱體之間的填縫泡沫膠是極其易燃材料,貨櫃內都是醫療設備和病人,不能有丁點火花。關鍵部位的電焊作業,他和專業單位的安全員一起逐個盯守,滅火器、消防毯、防火泥、消防水不到位,不準動火,每一個點焊接完成後他都要一一仔細複查,確認安全才放下心。

  湯文龍:同事來交接,他犟著不肯走

  「不用安排人換我,我還能堅持,工作交接信息量太大了,會影響進度的!」在坡道和樓梯混凝土澆築中,已經連續幾日不眠不休的湯文龍紅著眼、沙啞著嗓子,婉拒了項目指揮長交接班的安排。

  湯文龍是基礎設施工程公司洪山體育館項目的執行經理。平日裡,他為人溫和厚道,但在火神山建設中卻特別倔強,渾身上下都透著一股武漢人「不服周」的勁。

  項目火速向前推進時,正準備輪班的湯文龍卻收到24小時內施工便道要挖斷改建正式道路的通知。他擔心工作交接後吊裝不順暢,果斷拒絕了前來交接的同事,整整兩天兩夜沒下「火線」,直到貨櫃順利拼接完成。

  在病房坡道和樓梯混凝土澆築中,由於現場所有道路都在施工,基本無路可走,無法正常運輸混凝土。湯文龍急中生智,利用兩臺鏟車橫跨溝渠「接力」,將砼一鬥一鬥地運到指定位置,完成澆築任務。

  從大年初一直到首批病人入住,湯文龍日行步數四萬步以上。他說:「身為一名共產黨員,關鍵時候就要衝上去!」

抗疫戰場沒有性別,只有責任

——記武漢火神山醫院項目女工長鄒慧芳

  在武漢火神山醫院的施工現場,數萬名建設者揮汗如雨,砥礪奮戰,創造奇蹟。其中,女性身影相當罕見。來自中建三局二公司的鄒慧芳,正是這「萬綠叢中一點紅」。

  施工現場,她剛毅堅守,拼勁絲毫不輸男子;溝通驗收,她積極協調,展現女性溝通能力。她成為這個殘酷戰場上不容小覷的娘子軍代表,展現大寫的「她」力量。

  夙夜不寐她是比男人還拼的「工長」

  在武漢火神山醫院項目發起召集令之後,鄒慧芳第一時間請戰進場。無奈的是,身在荊州的她無意中成為了肺炎感染者密切接觸者,因此被婉拒。直到1月27日晚上,她終於收到入場的通知。她激動地連夜開車返回武漢,趕到火神山醫院施工現場時,已是凌晨兩時。

  當鄒慧芳來到工地時,只見寧靜的黑夜亮如白晝;數千工人及工程車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深深打動了她。當時的她絲毫沒有奔波的疲憊,立刻加入到公司的「露天會議」中。原來,工地現場沒有開會場所,公司管理人員都是站在工地上開會。之後,她成為了公司副總指揮長孫志凌的助理,擔當起項目內部施工的現場協調工作。

  面對來處各異、不斷變更的管理團隊及工人團隊,鄒慧芳的協調工作量非常大:「我覺得我就是現場的一個『工長』。」

  武漢火神山醫院施行工人兩班倒的制度。工人們在交接班的過程中,難免有遺漏和疏忽。鄒慧芳就不分白天黑夜地守在現場,看工人哪裡有疏漏,就趕緊頂過去。鄒慧芳說:「工期緊張、人員複雜,協調工作的處理沒有捷徑,必須做到事無巨細,凡事自己親力親為。」

  進場後,從施工到維保的十幾天裡,她每天不斷巡視,日均步數均在兩萬步以上,每天睡眠時間不到四個小時;施工最緊張的幾日,更是連著幾個通宵熬夜。有時候到了凌晨四、五點,實在熬不住了,就到同事停在工地旁的車上打個盹,六點鐘天不亮又起來趕往工地。不少同事看到她,即佩服又心疼地說:「你比男人都拼命啊!」

  在遍地男性的工地上,鄒慧芳的堅守確實更加艱難。她說,工地上的女廁所環境不堪入目,甚至會被上鎖,她如廁需要走很遠的路。為了節省時間,她一天喝不到兩口水。「有時候感覺嗓子幹得都要冒煙了,但沒有辦法,必須堅持拼下去;」鄒慧芳說。

  鄒慧芳的拼勁也得到了領導的肯定。到了後半夜,擔心工人疲憊,各級領導也會加大巡查力度,但只要看到了鄒慧芳嬌小的身影,領導就會會心一笑,說:「鄒慧芳,有你在這守著,我們就放心了!」

  勇於擔當: 六小時整改完20餘門鎖

  工程驗收階段,鄒慧芳負責與軍方進行對接。這可不是件輕鬆的差事——軍方提出的種種需求,首當其衝就落到了她的肩上。一天夜裡11點,軍方在現場進行巡查,當場提出對醫護人員工作區門鎖安裝不滿意,要求進行整改。作為傳染病醫院,小小門鎖卻責任重大,如出現故障就可能導致病毒傳播。但前期施工中,因溝通不夠細緻,工人有所疏忽,幾千個門鎖中有20餘個鎖的方向有誤。但此時,安裝門鎖的工人早已撤場,且次日上午就有病人入駐,留給整改的時間不到六個小時。「您放心,明天一早絕對完成所有的整改。」鄒慧芳向軍方人員拍著胸脯說。但那會兒,她心裡卻直打鼓:「因為前期安裝她本人並沒有參與,她當時心裡其實真的沒譜。」

  沒有退路;鄒慧芳主動擔當起整改工作:「因為時間緊急,再轉達他人顯然會來不及。」她先與軍方細心溝通,詳細了解了軍方的需求。之後,她四處尋找裝鎖工人。打聽到二公司房地產公司,正好有一位同事帶著工人正在安裝密碼鎖,便立即找到該同事請求支援。

  幸運的是,這位工人技術熟練。鄒慧芳帶著他熬了一個通宵,成功將20餘個門鎖重新進行了安裝。次日,看到門鎖整改完畢,軍方對二公司的效率表示吃驚,對鄒慧芳更是豎起大拇指,讚許連連。「最後這事沒有讓我們挨批,反倒是受了表揚。」鄒慧芳說。

中建三局第二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48歲的鄒慧芳,現任中建三局二公司工程部副經理。她歷經武漢協和醫院外科病房大樓、武漢理工大學等十餘個項目,曾獲全國「五一巾幗標兵」、「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等榮耀稱號。擔任武漢理工大學項目經理時,她稱得上「打破記錄」——成為近20年裡中建三局二公司首個女性項目經理。

  從火神山醫院工地回到家,她倒頭大睡了三天三夜才恢復精力:「在工地上的時候,幾乎不會覺得累。過程結束了,才發現自己體力精力消耗巨大,幾乎過了一個星期才完全緩過勁來。」

  鄒慧芳說,能一直堅持在火神山醫院的建設崗位上,正是憑著內心的一份責任感。身在工程部,她始終將優質履約銘記心中。在工程建設中,責無旁貸應該作為主力軍衝鋒陷陣在最前頭。

  「特別是當我看到五湖四海的醫護人員來支援湖北,支援武漢,我內芯裡特別感動。覺得自己不拼命,對不起這麼多遠徵而來的兄弟姐妹們。所以再大的困難我們一定會熬過去。」 ( 文 /袁 喆 )

「雷火兩山」的「蒙面超人」

——他們與「白衣天使」並肩作戰,保障醫院穩定運行

  穿上厚重、嚴密的防護服,每天10多個小時奮戰在「雷火兩山」醫院最危險的病房一線。他們不是「白衣天使」,但卻和「白衣天使」並肩作戰;他們雖不能直接救死扶傷,卻穩穩託起「生命方舟」!

  2月初,隨著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投入使用,有這樣一群建設者選擇再次「逆行」,他們留守醫院,承擔起保障醫院穩定運行的維保工作,他們就是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維保工人。

  「國家有難時,我選擇了參建應急醫院覺得很光榮,後來醫院需要維保工人,我就直接報名留下了。」3月30日,是39歲的呂文濤參與「雷火雙山」建設與維保工作的第65天,已整整兩個月沒有回家。「我大年初二,就參加火神山醫院的建設,後又轉戰雷神山。目前是雷神山醫院中建三局二公司維保組的一名維保工人。」呂文濤說,他在維保組主要負責電焊、地板維修等維保工作,哪裡有需要,他就去哪裡。他回憶,第一次進入隔離病房,雖然穿著防護衣,心裡還是特別緊張,「但當看到醫生、護士們都那麼勇敢的衝鋒在前,我就想,我還怕什麼呢?為國家做貢獻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我和我的團隊一定全力以赴!」他說,希望儘自己的一份力,確保醫院平穩運行,也衷心祝願患者早日康復。由於團隊成員長時間沒有理髮,他還變身「臨時理髮師」,幫助團隊成員理髮。

  43歲的李玉林,是武漢雷神山醫院中建三局二公司維保消殺組的一名工友,因為工種的特殊性,他每天都背著一個約40多斤重的消毒霧炮機進行消毒作業,被大家習慣性地稱為「小鋼炮」。2月18日,李玉林從黃石逆行到武漢雷神山醫院,負責醫院維保組一天三次的消毒工作,距今已有42天。每天,工友們下班準備就餐,他就會用他的「小鋼炮」對工友們進行全身噴灑式消毒。「這份工作看似簡單,不起眼,但對我來說卻意義重大。」李玉林說,工友們不懼風險出入醫院,處理、維護各類設施,保障他們的身體健康是關鍵,「希望通過消毒,讓工友們在結束一天的工作後能安心休息。」

  此外,在武漢雷神山醫院的維保團隊裡,還有來自十堰市一家五口的「屋頂守衛者」。「2月初,我和我的兩個親兄弟,還有堂兄弟、親妹夫一起結伴參建火神山醫院,目前留守維保武漢雷神山醫院。」徐啟義說,他們主要負責屋面的維保工作,每當遇到大雪、大雨等惡劣天氣,就一起爬上屋頂嚴防死守,防止屋面漏水。「猶記得2月14日武漢大雪那天,我們五個人在屋頂連續堅守了48個小時。」

  才下戰場,又上火線。這樣的故事還在繼續上演,無數維保工友堅守崗位,不懼風險,用實際行動參與到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不獲全勝誓不還!

你們守護城市,我們守護你

——-記2019年「荊楚楷模」王永紅

  在全國矚目的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項目建設熱潮中,中建三局數以萬計的建設者們不畏艱險地投入到「戰役」一線。44歲的「荊楚楷模」王永紅也是其中一員,他是中建三局二公司的一名項目經理,同時也是湖北省建築業首支城市救援隊——」中建·藍天使「城市救援隊隊長。王永紅帶領其他八名隊友於1月25日從湖北各地奔赴火神山醫院項目施工現場。他們主要負責監測一線人員健康狀況,向現場人員宣教施工安全及防疫知識等。當火神山醫院項目順利交付後,他們又馬不停蹄轉戰雷神山繼續新徵程。

  「吃飯的時候口罩摘下來了,就不要說話。」即便是中午吃飯時間,王永紅也都絲毫不敢鬆懈,抓緊空隙時間不斷地向工人們宣講防疫知識。夜晚,王永紅來到工人宿舍,發放口罩、手套等防護用品,也不時與工人交流:「我們在為疫情狙擊戰添磚加瓦,但是我們也不能放鬆對自我的保護,自我保護措施一定要做好,千萬不要有僥倖心理!」

  每天早上6點及晚上6點,分批次為工人發放防護用品、測量體溫,並依次做好觀測記錄,他們全力做足防疫「功課」。隨後,他們開始使用消毒霧炮機對多個工人生活區及上千平方米的施工現場進行消毒。「工人們放棄休息和團聚參與到工程建設之中,都是這場防疫戰裡的無名英雄。」王永紅說,「他們建設醫院是為了守護武漢市民的安全,我們的工作就是要守護他們的安全。」

15名工友寫下維保請戰書

  「參與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和維保,是我一輩子最光榮的事!」中建三局二公司維保隊長陳明祥自豪地說。

  在這場「雷火雙山」的建設中,數以萬計的勞務工友默默付出,成就了這場建設史上的奇蹟。42歲的陳明祥就是其中之一,從建設到維保,他駐守工地超過兩個月,並以一己之力號召百餘位工友一起參戰,成為一位「平凡英雄」。

  全城接人徵戰火神

  大年初六,陳明祥響應中建三局二公司的號召,加入了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並在短短兩天內迅速集結了30餘工友一起參戰。「從早到晚,我挨個給認識的朋友打電話,大家都知道火神山醫院的意義,只要留在武漢的基本都沒有拒絕我。」

  之後,他轉戰雷神山醫院參加建設。在建設期內,他一共徵集到120多名工人投身「雷火雙山」建設之中。

  由於武漢的公共運輸工具全部停擺,很多工人沒有私家車,無法趕來施工現場。陳明祥便開著自己的私家車,跑遍武漢三鎮接人。那幾日,他凌晨四點不到就起床,跑江夏、跑漢陽、跑黃陂……跑遍了武漢三鎮,一趟一趟把工人接到火神山醫院。隨後,他趕在上午七點半抵達施工現場,隨後迅速投入現場施工。

  當時,正是疫情形勢最為嚴峻之時,小區封閉,工人無法出門。陳明祥就給小區門衛做工作:「我們不是出去玩,我們是去建造火神山醫院。」有的門衛了解情況後,立即放人。

  當然,也有門衛不願通融。「有幾個工友翻院牆、鑽門縫,才和我一起來了工地——但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沒有一個人放棄,都會想盡一切辦法加入。」陳明祥說。

  寫請戰書留守維保

  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順利交付之後,陳明祥聽說還需要維保工人,第一時間找到華中公司的管理人員報名。當他把醫院需要維保人員的消息轉達給其他工友,14人舉手響應,表示願意與陳明祥繼續並肩作戰。此時,陳明祥內心既有感動,也有遲疑。他對工友們說:「兄弟們,我必須跟你們說清楚——維保和前期施工不一樣,我們需要進入病房裡面,這事風險很大,甚至萬一不幸感染,你們會有生命危險。」工友們並沒有遲疑,還提出寫請願書、籤名、按手印。「我們知道有風險,但如果沒有人做,醫院怎麼運行?如果醫院無法運行,病人怎麼救治?」

  「情願繼續為武漢出力!參加雷神山維保工作。大家承諾置生死度外,做好了為國犧牲的準備。」在陳明祥的帶領下,14名工人寫下請願書,籤上名字,按下鮮紅的手印。

  這份寥寥數語的請願書,15個堅定的紅色指印,一度在中建三局二公司廣為中流傳,讓無數人默默溼了眼眶。

  無畏風險勇入病區

  陳明祥坦言,第一次進入病房裡,他也曾感到害怕。「聽到病床上病人呻吟,我感到說不出的難受。再加上穿著兩層防護服,我全身上下都汗溼了。」那一刻,陳明祥竟有點不知所措。

  此時,一位病人呼叫護士,表示想要吃飯。一位護士進入病房裡。陳明祥看得出,護士是一位年輕女孩。她拿來了稀飯,坐在病人病床前,一口一口悉心餵到了病人口中。

  看到這一幕,陳明祥感動得幾乎落淚。他心中頓時羞愧:「人家一個年輕女孩,一點都不怕。你一個大男人,怕什麼!」他迅速整理好情緒,完成了鎖具的維修。

  性格低調樸實的陳明祥不願意被稱之為「英雄」。「我是一個中國人,在國家有難的時候,必須走出來——這是我半輩子幹過的最大的一件事」。他說,無論是眾志成城的工友,忘我抗疫的醫護人員,以及沒日沒夜奮戰在工地上的中建三局二公司的領導、管理人員,都會讓他終生銘記。

  段維懿:十天跑壞兩條輪胎

  在雷神山醫院的建設工地上,有一位「大管家」——中建三局二公司工業公司紀檢監督員、後勤採購員段維懿。他的職責就是為自己所在的分公司員工和工人們購買所有生活物資和防護物資。作為一名退伍軍人,段維懿退役不褪色。在疫情面前,他時時刻刻衝在前、做在先,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與使命,展現了紀檢人的擔當,續寫著退伍軍人的忠誠和奉獻。

  衝鋒在前 保障「後方」

  到達雷神山醫院項目後,段維懿就承擔起了工業公司參建管理人員和工人們的生活物資及防護物資購買工作,同事們都笑稱他是工地的「大管家」。

  剛開始的時候,工作開展比較困難,段維懿經常要開車很遠才能買到想要的物資。特別是口罩,當時因現場需求量大,資源缺乏,一時間很難買到。後來,經過多方努力,對接了陽邏的一個口罩廠,他和同事來回跑了三四次,終於採購了一大批口罩,解決了現場的燃眉之急。

  多次採購物資以後,段維懿總結出了經驗,也變得更加的細心體貼。為了節省採購時間,每次採購他都會提前列出清單,規劃好行程。針對現場實際情況,及時補充洗髮水和沐浴露,讓大家忙碌一天後能好好洗去汗水,也會夠買一些士力架,讓大家現場奔走飢餓的時候迅速補充能量。同時,為了及時購買到急需的藥品,他留下了20多家藥店的聯繫方式,並保持溝通及時聯繫,以便第一時間拿到藥品。

  全力以赴 牢築防線

  段維懿每天接打電話200多個,大部分時間都在溝通協調、跋涉運輸的路上,從陽邏到江夏,從火神山到雷神山,十幾天下來汽車裡程數增加了三千多公裡,還跑壞了兩條輪胎。「都快趕上武漢到深圳兩個來回了,」他笑著說:「看著整齊碼放的口罩、消毒水等防護用品,我心裡特別踏實放心。」

  採購物資,給現場參建人員測量三次體溫,發放防護用品,噴灑酒精消毒,這是段維懿每天必須打卡完成的工作。為了節約時間,少上廁所,他白天幾乎不喝水。他說:「疫情就是命令,搶建就是責任擔當!跟時間賽跑,贏得的是生命。能讓大家每天都吃飽穿暖,住的安心,防護用品齊全,我就特別踏實。」

  段維懿說,讓他頗有感觸的一件事是,一次他在發放盒飯時給一個工友量體溫,溫度有點高。工友問他「我有沒有事」,段維懿回答道「放心吧,是正常的」,結果這位工友竟然給段維懿鞠了一躬。後來,段維懿才了解到,這位工友經濟條件很好,來參建不是為了賺一份工錢,而是過來貢獻一份力量;這讓段維懿十分感動,他發誓要保護好這些工友兄弟們的身體健康。

  堅守一線 展現擔當

  雷神山醫院整體完工後,本應進行醫學觀察的段維懿,又主動請纓堅持站好最後一班崗;再上前線,參加項目維保工作。

  維保期間,現場作業區域相對危險,每日為維保人員配發兩套防護服、兩雙手套、四個口罩。為了降低感染風險,段維懿會在維保人員進入作業區前檢查他們的穿戴情況,督促大家做好個人防護。因作業區域是屋頂,噴霧器體積太大,攜帶不便,上屋頂更是不可能,他就準備了小噴壺,便於在作業區域進行消殺工作。同時,為做好現場物資發放管理,他每日對現場發放的後勤及醫療物資進行核實,經常晚上忙到凌晨的他,總是笑著說「防疫工作無小事,齊心協力戰病毒」。

  「那天我跟大家開玩笑,說不管再累也要笑一笑,每天還有這麼多補助呢」!結果他們說,如果是為了錢,就不來了——這句話對我觸動很大。大家主要是一份責任感和使命感。段維懿說:三局人真的很了不起,很團結;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 文 /徐 智孟 虎龔世群)

堅守雷神山72天 與醫護人員並肩作戰

——記中建三局二公司雷神山醫院維保組程訓

  關好病房的水電開關,在房門上貼上封條,再看一眼醫院牆上的手繪……4月15日,程訓與相守72天的雷神山醫院作別,也與陪伴多日的醫護人員揮別。

  30歲的程訓是中建三局二公司員工,目前是武漢雷神山醫院機電維保組副組長。2月4日,他主動請戰參與雷神山的建設。「這個時候需要人站出來,我一個年輕小夥,我不上誰上?」程訓說。

  作為武漢雷神山醫院項目B1、B2、B3區和C11、C12區及室外機電安裝安全勞務防疫組的組長,他帶領著僅4人的小團隊,完成了8700平方米建設區域的機電安裝、安全防疫等工作。「我們每天工作16小時以上,但是感覺有用不完的力量,只希望雷神山醫院早日建成、收治病人。」程訓說。

  雷神山醫院順利交付後,他並沒有休息,而是走上了維保崗位,擔任公司在雷神山醫院的機電安裝維保小組副組長。

  增加用電插座、更換故障燈具、維護負壓系統……程訓24小時隨叫隨到,成了病房裡面的「萬能管家」。甚至病房馬桶堵塞,他也同樣義不容辭,第一時間趕去進行疏通處理。

  駐守雷神山醫院的同時,程訓也默默守護著醫院裡面的白衣天使。

  3月10日深夜12時許,他接到一個求助電話:一位年輕護士,需要緊急將病人的血樣從病房送到檢驗科,希望他帶路。病房到檢驗科步行距離大約十餘分鐘。戶外燈光昏暗、人跡罕至,而這位護士是一名21歲的小姑娘,又不熟悉環境,便為這路程犯了難。因經常與程訓打交道,她想到向其求助。

  「沒問題,我送你過去。」雖然不是自己的工作職責,程訓依然一口答應。他一路默默陪著護士去檢驗科,又回到病房。加上前後穿、脫防護服,他花費一個多小時,完成了這次「特殊任務」。

  「這些醫護工作者遠離家鄉來到武漢,幫助我們抗擊疫情,我一定會盡全力守護他們。」程訓說。

  程訓的妻子高紗同樣也是一名護士。她原本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漢南分院的兒科工作,1月底便主動請纓到最前線的新冠肺炎感染科進行支援。夫妻倆把3歲的孩子送到父母家,一家三口已經兩個多月沒有見面。雖然心中也有牽掛和思念,但程訓仍堅守崗位:「如果換班,交接中可能出現麻煩,我會在雷神山守到最後一個病人離開。」

  這一天,終於到來了!程訓說。「我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能趕快回家,抱抱妻子和孩子。

  附:中建三局二公司武漢雷神山醫院機電維保組副組長程訓的內心獨白:

  雷神山醫院今日關閉,我也迎來了在雷神山醫院的最後一天。堅守雷神山醫院的72天裡,我見證了醫院從無到有、從空到滿,再從滿到空。雖然工作非常辛苦,疫情也一度嚴重,我始終充滿了鬥志和信心。

  作為一名央企建設者,在國家有難時,我必須站出來;作為一名武漢人,在武漢有難時,我必須站出來;作為一名醫護工作者家屬,在家人奮戰時,我也決不能坐視不管。

  我的妻子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漢南分院兒科的一名護士。疫情發生不久,她主動請纓到新冠肺炎感染科支援。得知中建三局二公司參建雷神山,我也毫不猶豫報名參戰。我們奮鬥在不同的戰場,相互鼓勁、打氣。

  我們倆把三歲的孩子送到父母家,一家三口有兩個多月沒有見面。我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能趕快回家,抱一抱妻子和孩子。

24小時堅守維保崗位 直至最後一個病人出院

——記中建三局二公司華中公司項目建造總監李思遠

  32歲的李思遠,是中建三局二公司華中公司的一名項目建造總監。大年初四,他主動請纓,從荊州「逆行」回到武漢,歷經火神山、雷神山醫院項目的建設,目前,他帶著15個工人負責雷神山醫院的後期維修保護工作,已有兩個月未曾回家。

  在火神山醫院建設期間,他是項目現場協調員,負責保障後場360個貨櫃運輸至現場,疏導主幹道的交通,負責1000平方米的連廊屋面防水卷材的鋪設。在雷神山醫院建設期間,他是項目現場質檢員,負責項目C11/C12區的技術指導、驗收工作,根據在火神山的驗收工作經驗,他帶領隊員進行針對性整改,對一些重點難點反覆自檢整改直到符合院方要求,最終他負責區域的驗收最先完成交付。為了更好及時完成B區連廊道驗收交付,李思遠組建突擊小組,由他帶隊檢查每個區域的未完成項,匯總形成清單後突擊整改,既抓住了問題有,又節約了時間。在後期維保工作期間,他負責雷神山醫院5個病區的維修保護工作。只要這五個區的病人沒有全部出院,他都會一直堅守提供24小時全天候隨叫隨到服務。維保具體內容如換修鎖門,房間密封性排查維護,協助各區護士做一些便利醫護人員工作的工作等。每天早上,他會為工人做班前喊話,技術交底,一日3次溫測,2次消殺滅菌,指導工友師傅們正確穿戴隔離服。他與其他醫務人員一樣,每天身著防護服進出醫院檢查維護院內設施。為了不浪費防護服,他也儘量不喝水,不去廁所,一心保障醫院的穩定運行。

  風風火火地忙完一天的工作,他也有時悵然:「走得時候太匆忙,現在好想回家抱抱妻子和兩個孩子。」但當問及是否會請人替班,他卻拒絕:「我會堅守維保崗位,24小時待命,直至我負責病區的最後一個病人出院!」

戰「疫」前線的急先鋒

——記鏖戰「火神山」的中建三局二公司副總經理孫志凌

  在中建三局二公司,有一位人稱「實幹家」的管理者,他的名字叫孫志凌,現任中建三局二公司副總經理。關於他在「火神山」建設中的動人事跡,二公司的幹部職工都佩服得五體投地,稱讚他是「過得硬的頭頭」。

  孫志凌在建築行業打拼了20餘年, 經驗技術蜚聲業內,曾獲湖北五一勞動獎章。庚子大年初三,當得知武漢要緊急修建「火神山」醫院時,孫志凌毛遂自薦,向公司黨委請纓:掛帥出徵「火神山」建設工程。得到上級黨委批准後,他克服重重困難,從鹹寧老家奔赴武漢火神山醫院項目開始「戰疫」。

  在「火神山」醫院建設中,他不忘共產黨員的初心,主動挑起「土建大梁」,負責B區近9000平方米的道路保通、貨櫃吊裝、室內安裝等工作任務。他日均來回3萬多步、電話200多個,每天睡眠僅三四個小時。作戰時間最長的一次,孫志凌堅守在一線36個小時,眼睛都沒有眨一下,現場督導392個貨櫃吊裝。在主體結構衝刺期,他身先士卒,撩起袖子、拿起工具帶領工人用一場「大手術」打破困境。當大部隊轉戰雷神山醫院時,他不懼感染風險,留守火神山牽頭調試收尾工作。直至重症病人陸續入駐,他仍帶領維保團隊逐一複查病房。此時工人們已陸續退場,誰來幹活?孫志凌回答得乾脆:「我是企業管理者,由我上!」一夜之間,他無數次下蹲,將20餘個病房細微的防水漏洞全部補齊,確保了醫院使用安全。

[ 責編:楊煜 ]

相關焦點

  • 中建三局一公司與皇朝家私(01198)擬開展辦公室家具產品採購方面的...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訊,皇朝家私(01198)發布公告,公司已獲中建三局第一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告知,其將與公司訂立戰略合作協議,以促進雙方的日後合作。該協議將於雙方安排的典禮上訂立。鑑於國有企業中建三局一公司承接大量建築項目,其辦公室家具需求巨大。因此,中建三局一公司與公司計劃開展在辦公室家具產品採購方面的合作。公司將會根據國家及行業標準向中建三局一公司提供辦公室家具(包括設計及生產家具)以滿足其企業及項目需求,確保產品按質按時交付,以及提供現場組裝、保修及售後維護服務等。
  • 關於公布江西省2019年度第二批省級工程建設工法的通知
    16 大跨度懸挑疊層桁架結構施工工法 中建三局第一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17 超長環向封閉懸挑桁架施工工法 中建三局第一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 依託花果園白宮五大創新 中建四局六公司獲工程建設科技進步二等獎
    12月11日上午,由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主辦的「2020年工程建設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建四局第六建設有限公司憑藉《高效用地依山而建高落差傾斜建築設計與施工關鍵技術》,榮獲2020年工程建設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工程建設領域這些人獲全國勞動模範和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內蒙古第三建築工程有限公司電工組組長,中級工楊立軍 扎賚特旗宏廈建築安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項目經理,工程師於長海(滿族) 赤峰正翔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工程部砌築工,高級技師遼寧省全國勞動模範呂 雷 遼寧省城鄉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工程部職員,中級工
  • 128億元,中建、鐵建、中交等斬獲4項市政工程
    中標價(萬元)258418.128603 第二名: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武漢譽城千裡建工有限公司 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聯合體 中標價(萬元)258421.655792 第三名:中鐵隧道局集團有限公司
  • 2020-2021年度第一批國家優質工程金獎(境內)工程名單
    1、滇西北至廣東±800kV 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建設單 位: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超高壓輸電公司(*)勘 察 及 設 計 單 位:南方電網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電力規劃總院有限公司>廣東創成建設監理諮詢有限公司廣東天安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廣州電力工程監理有限公司廣西正遠電力工程建設監理有限責任公司江西科能工程建設諮詢監理有限公司參建單 位:廣西送變電建設有限責任公司
  • 湖南涔天河工程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招聘工作人員公告
    根據涔天河水庫擴建工程建設需要,經永州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同意,湖南涔天河工程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決定面向社會誠聘優秀人才。現將有關招聘事項公告如下。一、基本原則公開招聘、平等競爭,堅持德才兼備的用人標準,擇優錄取。
  • 建設公司應該如何取名
    >滬民集團有限公司 致坤地產有限責任公司 天淯建設有限公司 融匯項目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中虹創新集團有限公司 中正衡器有限公司 中恆鑫工程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黃河水利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鞍鋼集團房產物業有限公司 中國成套設備進出口大連有限公司 前海在田投資有限公司 中國金幣有限公司
  • ...三局黨委調整西南分局、中建成都軌道交通建設指揮部主要領導職務
    5月19日,中建三局召開西南分局幹部大會,中建三局黨委書記、董事長陳文健出席會議。會議由中建三局副總經理魏德勝主持。會上,中建三局黨委組織部(人力資源部)負責人宣讀幹部任免決定:唐浩任中建三局西南分局局長、中建成都軌道交通建設指揮部總指揮長、中建成都軌道交通投資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代表局牽頭成都軌道交通6號線三期、成都軌道交通27號線一期工程的管理,並負責籌備組建中建成都軌道交通建設指揮部;
  • 中建五局等38家企業公開承諾:堅決抵制圍標、串標、哄抬報價、賄賂...
    在這份承諾書上,中建五局、湖南建工集團、五礦二十三冶、湖南路橋建設集團等38家企業向社會鄭重承諾,他們將堅決抵制圍標、串標、哄抬報價、賄賂、回扣等違法投標和不正當競爭行為。38家企業名單包括:中國建築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五局第三建設有限公司湖南建工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城建集團有限公司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五礦二十三冶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中國水利水電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湖南高嶺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湖南路橋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向「火雷兄弟」致敬 中建三局總經理揭秘「兩山」建設背後的故事
    項目的牽頭單位是總部位於武漢的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項目建設總指揮是剛剛上任一個月的中建三局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陳衛國。  火神山醫院總建築面積3.39萬平方米,編設床位1000張,開設重症監護病區、重症病區、普通病區,設置感染控制、檢驗、特診、放射診斷等輔助科室。
  • 中建三局考霸秘籍一次交底
    消息傳來中建三局又有一大批員工順利考取一建證書考證達人究竟如何煉成?讓我們一起向他們求取秘籍!城市投資運營公司宜昌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指揮部建設管理部經理 張向前從2017年開始踏上考證的徵途,踏踏實實,一年一證,現擁有一級建造師(公路工程、水利水電工程、市政公用工程、建築工程)四個專業。小編內心OS:又一個四年四證,三局的考霸都這麼強的嗎?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關閉,中建集團的3萬多建設工人怎麼樣了
    總部設在武漢的中建三局是湖北第二大企業,但要在這麼短時間內建成容納1000張病床的專門醫院,即便對中建集團這樣行業龍頭來說,也是超高難度。春節停產停運期間,有限的人機物料都投入建設火神山醫院,再開闢第二戰場,可謂難上加難。 更難的是,隨著疫情的迅速發展,雷神山醫院設計幾次變更,5萬平方米、7.5萬平方米、7.99萬平方米,短短六天,雷神山醫院規劃總建築面積三次增加,床位從1300張增加至1600張。人員、物資、設備的緊缺又成了必須解決的問題。
  • 建證力量·紅色基石 | 中建八局鋼結構工程公司設計研究院黨支部...
    支部建設兩大提升行動成效提供保障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基層經驗」今天,與大家分享的是中建八局鋼結構工程公司設計所黨支部藍色火種中建八局鋼結構工程公司設計研究院黨支部中建八局鋼結構工程公司設計所成立於2013年5
  • 2018中建七局第四建築有限公司春季校園招聘
    廣東中公國企微信公眾號:gdgqzp 一、企業簡介中建七局第四建築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強排名第24位、全球排名第一的投資建設集團——中國建築下屬的大型國有獨資企業公司總部駐地西安市,是中建集團在西北地區唯一一家擁有建築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建築行業設計甲級和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資質的三級法人單位,註冊資本金5億元,年經營規模100億元,員工2500人。
  • 中貝通信、中鐵港航局、中國三冶、上海綠地建設等727家企業入北京...
    企業名稱省份統一社會代碼1安徽地礦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河北省91130982738726502L175宣化縣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江西省91360000705509712U424江西建工第二建築有限責任公司
  • 中建五局裝飾公司質量標化示範工程觀摩會在肥東大劇院項目舉行
    11月1日,中建五局裝飾幕牆有限公司第四屆「臻精緻美·匠心築夢」質量標化示範工程觀摩會在安徽省肥東大劇院文化館項目舉行,觀摩會由五局裝飾華東區域總經理、黨總支書記謝亮主持。中國建築裝飾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京躍,安徽省建築裝飾協會副會長楊超,中建五局黨委副書記、董事、工會主席江森,中建五局工程管理部總經理胡格文出席。
  • 關於公布2020-2021年度第一批北京建設行業誠信企業、北京建設行業...
    > 113、北京城投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114、華夏天地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115、中國機械工業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116、中鐵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117、中建一局集團建設發展有限公司 118、中建二局安裝工程有限公司 119、中鐵二十一局集團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120、北京安能建設公司
  • 武漢新發兩起安全事故 中建五局三公司等事故企業在建項目被停工
    關於對武漢市近期兩起房屋市政工程生產安全事故督辦的通知各市、州、直管市、神農架林區住(城)建局:2020年7月31日,位於武漢市江漢區的首地航站樓新建服務業設施項目發生一起高處墜落事故,造成1人死亡。該項目建設單位為湖北首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監理單位為北京東方華太建設監理有限公司,施工單位為中建五局第三建設有限公司,幕牆施工單位為中建鼎元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吊籃施工單位為武漢永興翔泰建築機械有限公司。2020年7月31日,位於武漢市東西湖區的新能源自動檢測裝備、數控自動裝備2#廠房項目發生一起高處墜落事故,造成1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