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晚安茶】教室裡的小賣部

2021-02-17 挽杏茶館

這是【一杯晚安茶】的第1篇推送。

起航班的故事開始了


我的高三是和二十一班一起度過的。

不同於其他班級,二十一班除了班號外還有名字,起航班。這是我的高中唯一的重點班,只在高三部設立,學生是高二每個班級的前幾名選拔出來組成的。

外人想像起航班的風景應該是這樣的:所有學生無時無刻不在刷題;老師上課講高深的知識;班級裡每個人都如臨大敵,不苟言笑。

實際情況才不是這樣。這一切都要感謝班任,被同學親切地叫做「才爺」的墨鏡大漢。

才爺的管理很寬鬆,甚至比平行班還要寬鬆。於是教室裡出現了很多有趣的風景:教室後面用來出板報的黑板上寫滿了老師同學的名言,教室前面的洗手池邊用罐子養了蛤蟆,旁邊擺著幾個玩偶。全然不似重點班的樣子。

水瓶種草、柜子公告欄還有後黑板小劇場(來自班任)

銥可當時的成績實屬拉胯,每次都在班級平均分以下。但我給同學留下的印象不是學習,而是另一件事。

教室裡的小賣部

銥可有囤貨的愛好,這是從高一就有的習慣。某日,銥可和往常一樣網購了6箱麵包放在教室作為早餐。

我的桌子。連課桌神器都掛了兩個。這還不是我囤貨最多的時候。(照片來自班任)


當時內心:麵包夠吃一個月啦,開心(´∇`)

但我沒想到,一周後,我就追加購買了12箱麵包。銥可一個人當然吃不了那麼多,買這麼多是因為要經營小賣部。

我的「第一桶金」是偶然獲得的。當時有同學上學沒來得及吃早飯,看到我的麵包就想要買幾個。麵包很好吃,香甜的夾心麵包很受同學歡迎。高三不吃早飯是普遍現象,於是找我買麵包的同學越來越多。

說實話,我有點小糾結。一是沒有確定價格,二是新同學之間有些陌生(起航是高三的重組班級)。我突然想到班任才爺提到過的一個學長前輩。

學長是生活委員,知道同學們沒時間吃早餐,就買了幾箱牛奶放在教室,做起無人售貨。同學們都很支持,自覺地拿貨,結帳。幾箱牛奶不難買到,卻便利了同學。

我也動了心思。但銥可既不是生活委員,又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因為是住宿生),更用不著勤工儉學,沒有任何理由負責大家的早餐。但我又不忍心自己吃麵包讓其他人幹瞅著,於是決定去做這件事。同時銥可承諾:利潤不會超過成本的20%——宰熟人發財實在不是我的作風。

準備完成後,我把麵包一箱箱拆開,用便利貼貼上價籤,旁邊放一個鐵罐收錢,也照葫蘆畫瓢做起了無人售貨。

沒想到銷量好得沒話說,夠我自己吃一個月的麵包短短兩天就賣沒了。我不得不調查同學需求,購買更多麵包,上架更多種類的商品。這一買就是12箱麵包,外加100條咖啡,150包奶茶。

銥可用心做好維護工作。為儘量壓低價格,成本價是1.6元的麵包,我會抹零定價1.5元;為方便找零,我兌換了幾十枚五角硬幣;為方便衝泡咖啡和奶茶,我在小賣部放了個保溫壺。沒多長時間,小賣部的消息傳到才爺那裡,他同意借我兩張課桌擺在教室後面,供我經營用。

準備工作完成後,起航小賣部正式開張了。

感謝才爺留下珍貴影像資料,好感動,白嫖了

小賣部是同學們津津樂道的休閒,每節課間都有同學買麵包。得到同學們的支持,銥可非常開心,也有了經營的動力。內心裡,我只是希望大家有香甜的麵包吃。遠離父母上學的我經常來不及吃早飯去上學,深知餓肚子是什麼感覺。沒人為我準備早飯,但我能讓身邊的同學吃上早餐也好呀。

有了小賣部,同學之間的關係似乎變得融洽了。小賣部給了同學們共同話題和集體記憶(其實我最初就想到小賣部或可拉近同學關係hhh)。

我用信任贏得信任,用付出贏得支持。同學們值得銥可信賴,每次我收錢的時候都能數出不小一筆。大家清楚銥可為了方便同學才經營小賣部,經常幫銥可搬貨,把20多箱麵包從一樓搬到四樓;銥可沒時間打理小賣部的時候(大多數時間都在學習www),坐在教室後面的同學就負責理貨;甚至才爺也會來照顧我的生意。這家開在教室裡的小賣部是全學校獨一無二的。

我很幸運,遇到這麼多樂於合作的同學。我感謝他們,他們讓我看到自己的價值,也讓我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經營了一個學期,期末考試前一周,隨著最後一塊麵包被買走,起航小賣部的故事告一段落。經合計,成本約為1200元,而利潤只有約200元。除去50元作為班費,我沒有食言。其實我還想賺的再少一點,畢竟我是個成就狗,痴迷於疊buff。

現在仍和我保持聯繫的同學表示,當時有了小賣部他就不用跑商店排隊了,大課間、晚自習下課都可以買麵包,的確提供了方便。他評價我「benevolent」(adj.仁慈的)。才爺課上也評價過我的小賣部,我記在了日記裡。他說「(銥可)這樣的人是很善良的,大家不能欺負他。」

我只是一面鏡子,反射環境對我的態度而已。我不是樂於奉獻,我只是願意用善良激發善良。冷冰冰的環境令人窒息,如果我的努力能夠創造更好的環境,那麼我願意做那個破冰人。與其抱怨身邊的人冷酷,不如主動貢獻些溫度,相信周圍的人也會變得和你一樣,溫暖如春。

有東西大家分享這個道理是幼兒園老師教的,那麼按照遺忘曲線的理論,我們是不是應該時常溫習一下呢?

作者:王銥可

AUTHOR:Amo Inko

相關焦點

  • 歲月清淺,尋找一杯茶裡的清歡
    苦茶苦到了底,蜜茶甜到了頂。本以為沒人願意喝那苦茶,可是苦茶卻賣得很好。有的人喜歡喝一杯苦茶,再來一杯蜜茶。老闆說。可就沒見過先來一杯蜜茶再喝一杯苦茶的人,可見,世人都喜歡先苦後甜,不喜歡先甘後苦。02歲月裡的一杯清茶四季輪迴,塵世嘈雜,做一個靜音之人,在素心中探尋鳥語花香,在清茶中尋找一份清歡
  • 《金瓶梅》裡一杯茶
    《金瓶梅》裡一杯茶《金瓶梅》是一部反映明代後期社會百態的長篇小說,其中有關飲食生活部分,其繁豐和細膩程度,足堪與《紅樓夢
  • 人間有味是清茗:一杯茶裡的日常與市井
    它在許多旅居東南亞閩籍華人華僑眼中,不只是鄉愁的慰藉,更是專治傷風感冒的「神茶」。惠安籍馬華作家朵拉的童年記憶裡,就曾深深烙印著鐵羅漢的濃釅滋味:「輕輕撕開包裝紙,一小塊四方的茶葉打開,黑黑的,倒在杯裡,加點鹽滾燙熱水衝下後,蓋要密,要穩,燜十分鐘,掀開杯蓋,倒出來,茶湯顏色墨黑。喝下後,喚去躺在床上,蓋被子蒙頭睡一覺,再起來就一身汗,神奇效果這時出來了。
  • 一杯「茶走」,唔該!
    要說最想念香港的什麼,毫無大志地說,應該是一杯港式奶茶吧。年初的時候,有一次和猴子鑫去芝加哥中國城的一家港式餐廳吃飯,驚喜地發現菜單上竟然有奶茶,趕緊喊來服務員再三確認:「這個奶茶是港式奶茶嗎?不是臺灣奶茶哦?」。得到肯定的答覆後,毫不猶豫地點了一杯。結果喝了兩口就再也不想碰了,既沒有茶味也沒有奶味,如同糖水一般。也許只有香港的奶茶才能喝到香港的味道吧。
  • 喝完這杯茶,你就是「海賊王的男人」!巡茶世茂店開業,免費送!
    精選採購的新鮮水果,現切現放,西瓜、檸檬、甜橙、金桔,喝一杯當天攝入維生素的量就夠了。現萃的茶底口感香醇,每杯水果茶裡都能找到茶包,茶味濃鬱持久。超大size,小清新的口感,沉甸甸的,一整天抱著它就夠了!水果的清爽和茶的清冽,每一口都是幸福的味道!
  • 「無需破浪的人生,只需一杯茶家的茶」
    然而,21歲的時候,她隻身到臺灣求學,與茶結緣,人生從此因茶而美。她曾跑遍各大茶山,用腳步丈量茶的天地;後來,從臺灣來到北京,創辦「晚香」、「茶家十職」,讓越來越多人以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愛上了中國茶。一路走來,對小曙老師來說,茶不止是茶,更是修行的法門,魅力的源泉。每當這時,茶的價值便體現出來——茶提供了面對生活、生命的思考與收穫。
  • 鎮元子為何對五百年前的一杯茶念念不忘?看看茶裡裝的是什麼!
    (蝸牛看西遊第2712期)文/牽著蝸牛散步這個問題有很多人探討過,蝸牛今天也來做一回答。在西遊世界中,神仙分為三類,天仙、地仙、鬼仙。天仙不用說了,就是一生下來就是神仙,天地滅,他們不滅。比如三清、玉帝等。鬼仙是雖然出生於地府,但有神通,可以自如地在人間天庭活動,比如讓孫悟空自稱齊天大聖的大力鬼王。而地仙呢?
  • 面對一杯上好的茶
    冬天走到深處時我輾轉在異鄉的南嶺北麓收一些落在梅蕊裡的雪晨曦臨幸過的雪煮一壺清澈透明的水看得見過往的水泡一杯輝映著時光的茶氤氳著禪意的茶有茉莉的味道有祁紅的色彩還有玫瑰的容顏我享受到一段恬淡閒適的光景從杯中冒出的每一縷芳香都會深入精神滌蕩心靈融化亙古以來的傷在唇間盤旋的每一種滋味
  • 民宿好似一杯茶
    說到民宿,如果將它比喻成一種美好事物,我覺得更像是一杯茶,不同的民宿所打造出來的味道也各有不同。茶,不以外觀美醜進行區分,合口感、潤心境、宜健康便是好茶,伴著身邊的山泉清水,秘瓷器皿,主次坐定,品茗交談,彼此並無鴻儒白丁之分,隨心隨願即是生活的美好——這便是民宿最獨到的味道所在。
  • 青島商場裡十幾塊一杯的奶茶店,茶系列很有意思,透明杯高顏值
    青島最不缺的就是奶茶店了,不管是連鎖的、加盟的、自營的……在小吃街,商場裡都是扎堆的。跟朋友逛金獅廣場,發現三樓有家奶茶店的名字很有意思,,感覺就像是金獅廣場自己家開的。他家的Logo相當的霸氣,特別是「獅」字!
  • 壹杯茉莉果茶,來一杯美美的下午茶
    壹杯茉莉果茶By 不想開奶茶店的奶茶店主如果你正在尋找一款花香高、但又不會遮掩水果本味的茉莉花果茶,今天所推薦的這款「壹杯茉莉果茶」或許正是你踏破鐵鞋所尋覓的。第10步、最後倒入冷凍百香果,壹杯茉莉果茶完成了!小貼士:百香果鮮味、香味非常濃鬱,入口是有著五窨茉莉的特有風味,後味香水檸檬與茉莉蜜桃醬融合,高顏值的水果茶與優雅茉莉花香的氣息不謀而合。來自 美食天下 不想開奶茶店的奶茶店主 的作品。
  • 一壺酒裡見天地,一杯茶中見人生:人生活到最後,不過是一茶一酒
    人生後半場,就像茶一樣,平淡而又清香,品嘗得多了,便會覺得「甘香四溢」。一草一木一世界,一茶一酒一人生。人生最大的樂事,莫過於年輕時像「酒」,酒過三巡人不醉,莫過於「不惑」之年後像「茶」,茶過半杯需慢品。這茶與酒,我們所品味的,與其說是它原本的滋味,不如說是從這兩者之中品出人生的味道。
  • 喜茶配方公開!如何在家做一杯正版喜茶?
    綠茶清冽的茶香和淡淡回甘,用在甜品茶飲裡都很出彩,今天以喜茶自家的茶葉「綠研」「梵青」製作三道食譜,你也可以自己調製一杯正版喜茶!1. 多肉芒芒甘露慕斯2. 喜茶同款 · 滿杯金菠蘿3. 韋嗯特調 · 玫瓏蜜瓜茶酒
  • 一個故事,一杯茶,找「道」屬於你的那杯茶.
    那我最愛的水果茶、奶茶呢,速度電話聯繫,終於找到了這家藏在麗華的小店。,有人卻覺得濃茶不宜入口…一杯清茶,喝出了萬般滋味…走在和煦的陽光下,聽到有人呼喊你的名字,抬頭一看,ta正捧著一杯初戀粉色系氣泡飲在前方的樹下等你。
  • 一杯茶,敬不甘的人生
    酒,慰籍人生風塵;茶,敬人生不甘。有人說茶是一種人生,喝茶是簡單的事,其實也是複雜的事,而我喜歡喝的是歲月裡的那份清幽、生活中的那份平淡。一味茶苦如人生,二味茶甘如人生,三味茶淡如人生,一張錢不管怎麼被蹂躪,人們都會搶著要,因為它有價值。人也一樣,不管生活怎麼摧殘你,只要你人生經驗豐富,你永遠有價值。
  • 一杯穿越時空的水果茶.
    店裡的風格就是柯梓凱按照記憶,復刻了兒時祖母的廚房,復古花窗、蠟染窗簾,每一個門店都在訴說著臺灣往事。關於鳳梨水的記憶,祖母對家人的關懷,就寫在這杯茶飲裡。這杯水果茶,在市場上難逢對手,也被稱作「水果茶鼻祖」,味道可見一斑。祖母的味道之所以動人,也因為純手工熬煮。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復刻兒時味道的一芳,卻摒棄效率和銷量,很多加工方式依然堅持傳統。黑糖粉圓,一個人要專門熬製三個小時,粉圓沾滿黑糖香氣,渾然一體,軟糯爽滑。
  • 一杯茶結下的緣分,就是一輩子!
    隨著兵變的持續,他們不得不又翻牆逃到了一個菜園中,是管園子的老婆婆收留了他們,並以一壺熱茶,在這驚懼無眠的一夜中慰藉了少年巴金的心。或許是這一壺熱茶的溫暖太過深刻,自此,巴金對茶多了幾分親切感。當19歲的巴金離開成都回到祖籍嘉興時,他印象中最深的,便是上岸後第一眼看到的那座茶館。
  • 從一杯茶中品飲生活
    從一杯茶中品飲生活曾經還略顯青澀的小姑娘,如今成了舞臺上人人敬仰的演員,宋丹丹老師的一生,給了我們太多的驚喜隨性自然的宋丹丹老師,就如同一杯溫暖的茶。面對作品和生活,有一種從容不迫的波瀾不驚;面對後輩,就像一股春日裡的暖風。就像演員劉濤評價她的那樣:為藝術全情投入,為觀眾帶來太多歡笑;為母親溫暖細膩,永遠用陶醉的眼神看著寶貝;為師為友,一路鼓勵相伴,愛著每一個人。
  • 豐樹家·攝影聖誕節的一杯茶
    《一杯茶 公益短片》--豐樹拍攝美是一種權利,孩子們到達一杯茶活動現場,此刻來籤上自己的名字。清償此刻一杯茶,緊握手心中溫暖。孩子們為在場所有人奉上這一杯茶,每位親臨現場的人都收穫了心靈的富足。同時,特殊成長環境中的兒童不應是個別家庭的負擔,而應是社會公眾的責任。孩子們純淨而友善的心靈給我的觸動回味悠遠,回程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能為這群可愛的孩子們做點什麼,不去貿然騖遠,但求平淡真誠。
  • 紀錄片《茶》導演王衝霄聊茶:一杯茶 一個世界
    紀錄片《茶》導演王衝霄聊茶:一杯茶 一個世界時間: 2012-06-11責任編輯: 古劍旅遊_中國網   聽大型紀錄片《茶》總導演王衝霄聊茶   採訪王衝霄的那一天,正是今年武夷山茶季,到處瀰漫著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