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孩子後,家長最關注的就是他的身高問題,畢竟身高增長從一定程度反應孩子的發育是否健康。我家大寶從出生的時候,我就給他做了身高體重曲線圖,一個月測量一次,孩子頭三年身高變化大,等到了14、15歲,進入青春期,長得就沒那麼快了。
涵霜今年8歲了,剛上小學二年級,跟比他大兩歲的姐姐比,相差一大截,媽媽擔心涵霜是不是營養不夠,長得有點慢了?帶去醫院檢查,醫生說8歲的孩子一米三算達標了,不算矮的,年齡不到別瞎擔心。涵霜媽媽這才放下心來,原來自家娃很正常,是自己多慮了!
我們一起來看看,首都兒科研究所研製的0-18歲男童(女童)身高標準表,可以對照看到,8~10歲,孩子的身高增長在10cm左右,可不就是一大截,相差著年齡,孩子的身高也有距離,家長不要太擔心的。
不過從表格中可以看到,男孩和女孩的身高增長均值,在10~13歲之間,基本是一致的,也就是說,男孩和女孩在這個年齡段,身高增長都比較快!如果想讓兒童長個頭的話,那麼不妨在這個時間段內給他補充營養。
不知道你發現了嗎?現在的孩子身高增長,比原來我們小時候要快得多,而且很多孩子長得更高了。以前說起來自己165的身高,覺得很得意,在同齡女生裡面也算高的,但現在走出去,好像比我高得太多了,尤其是年輕女孩。為啥現在的孩子越長越高?我覺得可以從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兩個方面來分析。
優秀基因遺傳,娃想不高都難我們老家一般相親,都是要看身高是否對稱,也就是希望自己的後代能長得更高一些。我有個鄰居,自己長得不高,但看上的都是一米八以上的大小夥子。我說你不到一米六,找這麼高的,自己像個小矮人啊!她說你不懂,我找高個子對象,是想著基因遺傳更好一些,如果我的孩子也像我這麼矮,那才悲哀。
確實,現在看來,很多孩子的身高、長相都是遺傳了父母的優秀基因,媽媽的大眼睛,爸爸的大高個子,或者是其他的優秀基因。有專家說,優秀的基因被遺傳的概率更大,也就是說,只要你爸或者你媽長得高,你想不高都難!
營養供給全面,娃個頭竄的高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不管家裡有幾個孩子,都不會虧待的。簡單來說,就是吃得好了、穿的也好了。這裡的好,不僅是能吃飽了,還能吃好。家長更重視營養的搭配和孩子的身心發展情況。
從幾個月的輔食,到兒童期的營養餐,再到上學後的加餐,都是按照科學的配比來的。以前都是買一樣蔬菜或者肉,吃上一周,現在是一天吃好多樣食物,自然孩子也就能長得更快更高了。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主任醫師梁主任說,牛奶,是促進生長發育的非常重要的食物;肉、蛋、魚、海鮮等含鋅、鐵、蛋白質高的食物都能促進孩子的生長。最關鍵的是合理膳食,也就是多樣化進餐,而不能太單一。
參加體育鍛鍊,接受日光浴近日,教育部在一份關於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的文件中提到,要加強學生體育課程考核,不能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要求者不能畢業。
簡單來說,就是體測不合格,你就沒辦法從大學畢業了。現在國家對人才的要求,不僅是你要成績好,還要體質好。想要在四年的大學生涯後順利畢業,不僅要和論文死磕,還要「身體倍棒」。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明確指出幼兒每天的戶外活動時間不得低於2小時,所以,現在的幼兒園不會提前教學,而是以增加孩子的戶外運動和一些開發想像力、創造力的課程為教學重點。
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發展全面型、複合型人才,我們的孩子身體得到了鍛鍊,自然能長得更高了。還有就是,在陽光照射下,促進鈣元素的吸收,也是孩子長得越來越高的主要原因。
枕邊育兒寄語:
有的人會認為,孩子的身高增長,是不同的,尤其是男孩和女孩。但其實,即使在大環境、大數據下,男女身高增長的比例也沒有明顯的變化,而是整體身高發育會有增長趨勢,普遍都高了,不止是男孩或者女孩。但也要抓住孩子長個子的關鍵期,別等骨骺線閉合了再著急,想長高就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