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歌:我是一個要臉的男人

2020-11-17 騰訊網

《演員請就位2》,把陳凱歌再次推上了風口浪尖。

儘管觀眾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但他的電影無論好壞,都帶著文藝的氣質。

作為第五代導演的代表人物之一,陳凱歌的電影作品歷來備受大眾所關注。

他的電影故事總是才華橫溢,讓人浮想聯翩。

畫面構圖也遐思層疊,意象繁複,隨時有驚人的呈現和轉折,且常常有出人意料的跨越和變化。

縱觀陳凱歌導演的全部電影作品,其實不難發現他的創作大致分為了三個階段,在每個創作階段裡,都能夠看到其創作審美的變化,以及他力圖求新求變的態度。

一、作者電影的個性呈現

陳凱歌導演創作初期,《黃土地》、《大閱兵》、《孩子王》和《邊走邊唱》四部影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導演濃厚的個人色彩,誇張一點來說,這幾部電影算得上是陳凱歌的精神自傳系列。

之所以說是陳凱歌的精神自傳,是因為這四部影片總結了陳凱歌的精神歷程。

只不過,這一精神自傳是倒過來書寫的。

《黃土地》所表現的是,一個剛剛從大學畢業的電影藝術家的精神狀貌;

《大閱兵》的拍攝,則與陳凱歌曾經的部隊生活有某種精神上的關聯;

《孩子王》所寫的知青生活,則是陳凱歌更早的一段青春經歷;

而《邊走邊唱》,則是陳凱歌內心世界及其精神結構的一次勇敢的探源,然後告別。

當然,這一系列精神自傳並非以敘事為主,而是以抒發感懷為鮮明特徵。

《黃土地》是第五代乃至整個中國電影史上,最優秀也最重要的影片之一。

它的重要意義,它的出現宣告了第五代電影的光榮揭幕,同時也標誌了中國電影的一個歷史新紀元。

片中湧現的是一種對於大地和自然感嘆、震撼、敬仰和禮讚,以及由此產生熱情的聯想和不斷 湧動的人文歷史思緒。

這是陳凱歌導演的獨特之處,他敢於忠實地表現自己,敢於挑戰傳統電影觀念和方法,把自己的情感思緒和靜觀聯想準確地在銀幕上呈現出來。

二、電影市場衝擊下的轉型

受電影市場的衝擊,陳凱歌導演開始意識到觀眾之於電影的重要性。

其創作的《霸王別姬》、《風月》、《荊軻刺秦王》和《溫柔地殺我》等影片,都對電影商業化做出了明顯不同程度的妥協,將冷峻的民族文化反思與海內外市場經營狀況結合在一起。

《霸王別姬》影片的成功之處,在於影片不僅集明星效益、特異情節、商業包裝於一體,而且通過建立了多層次的藝術結構,

讓觀眾在京劇藝人段小樓、程蝶衣和妓女從良的菊仙,以及張公公、那坤、袁四爺、關師傅、小四等人物,相互糾結衝突卻又難解難分的人生命運中,自由地尋找屬於觀眾自身鏡像的情感共鳴點。

影片中京劇這一最具中國民族文化特徵的藝術形式,在20世紀中國的盛衰沉浮,梨園行的門規風氣和京劇的歌舞韻味,無不表現得生動鮮明,讓老北京、老戲迷熱淚盈眶。

《霸王別姬》獲得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無疑大大鼓舞了陳凱歌的自信心。

然而成功過後卻是跌宕,如《黃土地》之後的《大閱兵》,《霸王別姬》之後的《風月》也是一樣由高處跌落。

其原因少不了少年意氣飄然,過度自信。

三、商業大片不停地嘗試

在九十年代中後期,陳凱歌的創作之路又一次出現轉折,從《黃土地》到《霸王別姬》再到《無極》。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陳凱歌的藝術之路也匯入了中國文化的「視覺轉向」之路。

影片《無極》被評為陳凱歌最爛的影片,更有網友對故事內核淺化為一部微短片《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引來眾多流量點擊率。

當時的陳凱歌為此氣憤不已,將網友告上法庭,但最終敗訴。

可不管怎麼說,電影《無極》的失利成為了陳凱歌導演的心病。

在15年後《演員請就位2》上,陳凱歌導演依舊在為維護《無極》做著努力,為《無極》的故事做最柔情的解說。

《無極》中所傳達的主題其實格外單純,與其說是「承諾」,不如說是——對命運、對滿神、對象徵傳統的無極文化的——覺醒和反叛。

即自己要當自己的主人,挑戰命運的操控與局限,追求愛與幸福的人生。

可惜的是,影片對視覺需求的刻意強調,使導演的文化理解和思考無法得以貫徹化成了碎片,令觀眾難以理解。

可即便如此,他依然在視覺商業大片的道路上不斷嘗試。

後來的《梅蘭芳》《妖貓傳》,其光影造型都細細考究,充分體現了陳凱歌的美學追求。

《妖貓傳》中,在貴妃生日宴上為使全城一睹其貌的蕩鞦韆的那場戲中,運用了仰角拍攝的手法。

巨大的畫幅中,白雲佔據了近乎四分之三的畫面,精美別致的磚紅四角樓閣露出了冰山一角,楊玉環身著一襲白衣出現在畫面的中央。

遠處取景更彰顯出磅礴大氣之感,從而將貴妃的清新典雅與建築物的華美大氣顯露出來。

楊玉環如花般嬌豔冰肌玉骨,皓齒明眸,一展其無上風姿。

從一鳴驚人的《黃土地》到巔峰作品《霸王別姬》,及其之後所延續的文化電影《梅蘭芳》、奇幻大片《妖貓傳》等,陳凱歌迄今為止的電影創作,在總體趨向上是與時俱進。

儘管不得不與商業電影的大潮妥協,但卻始終沒有完全放棄自己的作者身份,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個性和藝術理想,只是在方法和形式上做出相應的主動改變。

陳凱歌這一路的創作大都以歷史為背景,故事回到歷史現場,顯示著陳凱歌作為一個精英知識分子對民族文化的深切關注與深入挖掘,其影像上的表達無不有強烈而又明顯的詩性。

陳凱歌導演曾說:「與其說我是一個影導演,我寧願說自己是一個文化工作者,是用電影表達自己對文化的思考」。

對於陳凱歌的電影,觀眾必然有多種不同的看法,然而他始終堅持將他的文人精神滲透在他的電影中,創作熱情至今未衰的這一份少年詩興,不僅可愛,而且可敬。

相關焦點

  • 陳凱歌:我是一個要臉的男人
    ,更有網友對故事內核淺化為一部微短片《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引來眾多流量點擊率。即自己要當自己的主人,挑戰命運的操控與局限,追求愛與幸福的人生。,故事回到歷史現場,顯示著陳凱歌作為一個精英知識分子對民族文化的深切關注與深入挖掘,其影像上的表達無不有強烈而又明顯的詩性。
  • 陳凱歌,一個氣場強大,極具人格魅力的男人
    今天小編要說的是,通過綜藝節目,我看到的陳凱歌真的是一個氣場強大,極具人格魅力的導演。他講話慢條斯語,氣質也是泰然自若。對待演員認真指導並糾正他們的表演方式。其實他和郭敬明都是屬於文化水平相當高的,但明顯陳凱歌的語言藝術更高級,郭敬明讓你直接聽不懂,通篇講出來,各種華麗的辭藻。
  • 陳凱歌智鬥李誠儒和大鵬,我給陳凱歌的機智打滿分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距離《霸王別姬》上映已經27年,我也從一個小學生變成中年大叔。期間,陳凱歌導演執導的優秀作品也一直陪伴著我,就比如:《趙氏孤兒》、《妖貓傳》、《我和我的祖國》等。對於每個人的一生而言,近30年的時間,肯定會發生很多變化,我亦如此,但是,對陳凱歌導演的欣賞、喜歡一直未變。
  • 洪晃:陳凱歌傷害不了我
    章含之去世那一年,洪晃在書裡回憶母親:「她太把男人當回事,有這種思想的女人,最後總是要找一個值得她徹底自我犧牲的男人。我很想再有一次機會,改變她的悲劇命運。」1961年,洪晃在北京有名的史家胡同裡出生。她的外公章士釗是著名民主人士,母親章含之是主席的英語教師,父親洪君彥是北大經濟學教授。四合院的大紅門裡,洪晃度過了頗具「特權意味」的童年。
  • 洪晃:陳凱歌傷害不了我
    章含之去世那一年,洪晃在書裡回憶母親:「她太把男人當回事,有這種思想的女人,最後總是要找一個值得她徹底自我犧牲的男人。我很想再有一次機會,改變她的悲劇命運。」她問自己:「我怎麼會想潑人家一臉水,怎麼會想做這樣惡劣的事情,我怎麼會變成一個惡婆那樣了?」29歲生日,洪晃一個人在紐約。她突然有種預感,自己和陳凱歌的婚姻不可能維持下去。她有一個大膽的願望,把二十多年沒有同處一屋簷下的父母叫到一塊吃頓飯。
  • 陳凱歌:陳紅就是一個江湖中人
    《楊瀾訪談錄》中,陳凱歌如是說:「陳紅就是江湖上的人,是一個拿大事當屁事,拿小事當大事的人,是一個有擔當的人,天大的事在她看來不算事。比如說:「我電影拍著拍著,投資人說這錢他不投了,如果這件事換做別的女人,他一定會久久地盯著我的眼睛,看我怎麼辦,而陳紅根本一眼就不看我,直接就說,我去辦,這就是拿大事當屁事。什麼叫拿小事當大事?一個廠工被撞翻了之後,陳紅親自跑去,我說你幹嘛還要自己去,就讓別人去吧。
  • 陳凱歌兩任妻子,一個有才氣一個有美貌,像極了男人對愛情的選擇
    在陳凱歌生命中走過的女人雖然很多,但被談論最多的莫過於洪晃和陳紅。因為這兩個女人,一個才氣過人,有著有趣的靈魂,一個有著絕色的美貌。之後,陳凱歌和倪萍談過幾年,在當年也算是轟轟烈烈了。不得不說,年輕時候的倪萍確實非常的漂亮,妥妥的大美女。後來,通過電影《風月》陳凱歌和陳紅相識,並走到了一起。此時的他們,一個是成功的大導演,一個是年輕貌美的女演員,在外界看來,他們走到一起是那麼的自然和理所當然。
  • 陳凱歌的「混亂情史」,說透了男人那些事兒
    如果把《無極》想像成一個女人,當她遭到外界的批判時,陳凱歌憤然起身,直面那些指指點點的人,然後霸氣回擊:「我的女人,不許你胡說八道。」這樣的場景,簡直不要太偶像劇。1986年,當時的陳凱歌還只是一個沒什麼名氣的小導演。
  • 玩心機,還是男人強,李誠儒不想表態,被陳凱歌爾冬陞拱火開槓
    要論心機,還是男人強都說三個女人一臺戲,就拿《乘風破浪的姐姐》來說,30個女人集中到一起,沒有矛盾是不可能的,前期,節目組把這種爭議無限放大,賺足了觀眾眼球。陳凱歌是一個在業界地位極高的導演,平時說話總是和風細雨,儘量以鼓勵為主,但他看到郭敬明亂給S卡,內心很生氣,但他也只是說出了「驚訝」兩個字,然後用調侃的方式說:「我是老實人不會這樣給S卡」。
  • 洪晃與陳凱歌5年生活很「困擾」,直言:一個女人睡5個男人才值
    所以用她的話來說:她每天接觸的,都是一些極其乏味的男人。陳凱歌的出現,算是讓她的生活增添了很多的情趣。那就是很多朋友都喜歡在洪晃面前動不動就提起陳凱歌。她想如果和一個平凡人離婚,就不會出現這些問題了。她說:「我所認識的章子怡是一個非常睿智的姑娘,很稀罕自己名聲的姑娘,不是那種為了宣傳作品去給自己製造緋聞的人,而這事情發展到今天,章子怡是最大的受害者了。」
  • 陳凱歌為他準備了一個大招
    甄嬛,死在你的手裡是我的榮幸!果郡王在喝完毒酒後,一臉欣慰地望著自己喜愛的女人。只要陳凱歌一句話,我想站在舞臺上的陳宥維就能直接崩潰大哭起來。此時的陳凱歌一臉嚴肅地望著舞臺上的三位演員,當時很多觀眾包括小遷在內都覺得陳凱歌在憋著一個大招,有種暴風雨來臨之前的寧靜。
  • 四個男人一臺戲,郭敬明、李成儒、爾冬陞、陳凱歌憑啥這麼敢說
    看《演員請就位2》最過癮的就是看四個男人懟人。李成儒、郭敬明、爾冬陞再加一個陳凱歌,一個個講話邦邦響,掉在地上有回聲。陳凱歌一臉不認同,說這是一個surprise卡,禍水東引喊李成儒接茬。可她的遺傳基因實在是厲害,三個同母異父的兒子一個比一個帥,每一個都是當仁不讓的男主臉,擱在今天,這位就是妥妥的國民婆婆。
  • 《演員請就位》男人玩起心機來才厲害,尤其老男人,陳凱歌段位高
    這場面都快男人版《花少》了,陳凱歌簡直王者段位。陳凱歌先cue了李誠儒,說他一臉迷茫,李誠儒沒說話。這個時候陳凱歌馬上輕拍郭敬明手臂樂呵說我開玩笑的別介意,說李成儒沒說話,這是他自己說的問題。這架完全基本陳凱歌帶頭推動,爾冬陞助推battle起來的。
  • 陳凱歌與無極:沒有一個饅頭能躲過陳凱歌的怒火,他前妻笑了笑
    這讓原本衝著霸王別姬名頭去電影院的觀影人群很不滿意,明明就是你陳凱歌導演了爛片還說我人民審美不行?,許多報導說陳凱歌與陳紅相遇的時候老婆孩子熱炕頭,成功男人三大件兒他全都有。而洪晃,各方面碾壓陳凱歌,她們二人從相識相戀結婚不過四年,如果說陳凱歌是渣了倪萍選擇了守著陳紅,只有洪晃是那位過著過著怎麼看名導不順眼,非要給你一腳踹開的北京大颯蜜。
  • 霸道總裁陳凱歌
    該誇誇,該虐虐,虐起來還能玩玩小心機,這樣的男人要比印象中那個一心導戲的陳凱歌要豐富很多。要說起來,陳凱歌上綜藝節目並不多,但其實關於他的個性還是能通過綜藝看出一二,因為他經常和老婆陳紅一起上。2011年陳凱歌和陳紅上《康熙來了》宣傳《趙氏孤兒》,蔡康永問兩人會因為什麼事有爭執。陳紅舉了一個例子。兩人一起出門,因為她比較慢,要各種檢查家裡門窗煤氣,以及隨身物品是不是帶全了,陳凱歌就比較快,鞋一穿就開始坐門口等。
  • 陳凱歌前妻:不懂為嘛那麼多女人喜歡他,不想為一個男人變成潑婦
    ,理智告訴我,我可以不用去介意,但是你就是有衝動想要變成一個潑婦告訴別人,這是我的丈夫,但是我受過的教育卻又時刻提醒我,不可以那麼做,那不是我!面對各路蜂擁而至的女性,洪晃一方面覺得很生氣很難接受,但是理智告訴她,陳凱歌沒有做錯什麼,他是一個導演,一個公眾人物,他應該禮貌的去對待這些女人,畢竟她們喜歡他,這本身並沒有什麼錯!
  • 陳凱歌和張藝謀:兩人是同學也是導演,卻一個比一個厲害
    這麼多年過去了,張藝謀和陳凱歌已經成為了老一輩的導演,現在的他們依然還是呼風喚雨人物,現在的他們也有了自己穩重而且幸福的家庭,兩個人看起來就好像真是一個好男人一樣。然而,陳凱歌和張藝謀兩個人年輕的時候,卻是一個比一個厲害的。
  • 陳凱歌懟李成儒,三位導演一個著急站隊一個和稀泥,他讓我很意外
    陳凱歌懟李成儒,三位導演一個著急站隊一個和稀泥,他讓我很意外《演員請就位2》第四期的老李頭,讓觀眾好一段心疼,只因說自己說了幾句實誠的話,就被陳凱歌擠兌甚至搞人身攻擊。但通過這次事件我發現,陳凱歌導演的氣度貌似有點小,根本接受不了別人對他作品有不好的評論。他自己說只要不帶攻擊性,他能接受任何人對他作品的任何評價。
  • 陳凱歌的紅黑情史
    時間過得很快,陳凱歌身上本來錢就沒有多少,很快花完,籤證也要到期。為了能讓陳凱歌留著美國,早就拿了綠卡的洪晃,人稱「名門痞女」的她想了一個鬼點子。1991年,陳凱歌和倪萍開始同居。倪萍最早在山東時男朋友是小品演員郭達。郭達是高幹子弟,母親不同意他和倪萍在一起。隨後倪萍又和一個男人進入了婚姻,到北京後,兩人經常兩地分居,然後就離婚了。
  • 1996年,陳紅挺著大肚找到陳凱歌:我懷孕了,你不娶我就跳樓
    我相信在陳凱歌的眼睛裡陳紅更漂亮。所以說話還是要留餘地,不然啪啪的打臉。婚後陳凱歌是這樣評價她的:「我跟她20多年的夫妻,她是把情感上,婚姻上鍾情於一個人的這種幸運帶給我的人,是陳紅教會了我專心愛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