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轉瞬即逝。我們都是在十年間,目睹乃至親歷著這一座劇院,平地起高樓,過關斬將披荊斬棘,就像國產高鐵、核電一樣,用短短十年時間走過別人家歌劇院幾十年乃至上百年走過的路。國家大劇院與世界一流的馬林斯基劇院聯合製作的《拉美莫爾的露琪亞》正是這樣的試金石,是十周歲生日的成年禮。
第一,劇院系統涉獵美聲時期的經典巨作,且觀眾接受程度較高,可以說攀上了成長道路的徵途。第二,與義大利、俄羅斯、英國等國一流劇院的頻繁聯合製作,也迅速提高了視野和水平,馬林斯基金字招牌的加持讓本劇的製作有了品質的保證。第三,在指揮大師捷傑耶夫因家庭原因不能來華執棒的情況下,迅速協調成功世界一線指揮大師丹尼爾·歐倫,緊急調配檔期日程,順利完成演出,充分彰顯了應急管理能力和極高的口碑。
一襲白色婚紗裙沾滿鮮血……走出婚房的女主人公露琪亞在眾目睽睽之下旁若無人地夢遊般囈語著……這段令人窒息的歌劇史上名段「發瘋場景」讓觀眾仿佛置身於舞臺上沉浸其中,「圍觀」這驚心動魄的血腥場面。
女高音歌唱家維涅拉·吉瑪蒂耶娃用柔美圓潤的聲音,生動細緻地刻畫出露琪亞看見幽靈亡魂時的敏感、兄長逼迫時的無奈、愛人「背叛」時的心碎,將一位男權主義下痛苦掙扎的女性展現在觀眾眼前。第二幕著名的「瘋狂場景」,技巧繁難的詠嘆,吉瑪蒂耶娃出色駕馭,花腔女聲與長笛的交織讓殉情與癲狂顯得更加憂鬱、悲傷。在女高音的天籟華彩之外,劇中埃德加多著名的詠嘆調「不久,我的歸宿將是那荒蕪的墳墓」也被男高音歌唱家斯泰法諾·賽科動情演繹。男中音歌唱家馬爾科·卡裡亞則將專斷獨行、陰險暴力的恩裡科塑造得入木三分。在此之外,第一幕精彩絕倫的六重唱,旋律優美卻又氣勢磅礴,在充滿潛在戲劇張力的音樂中,將憤怒的咒罵、悲戚的禱告渲染得扣人心弦。
指揮大師丹尼爾·歐倫的激情執棒同樣燃情現場,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合唱團,也以細膩且富有層次的音樂處理,充分展現出音樂情感中的浪漫色調與義大利美聲歌劇的獨特魅力。舞臺上,富有寓意的鹿型雕塑和畫像不斷出現在觀眾眼前,仿佛在幽暗的燈光下注視著一場「捕獵」活動的悄然進行,預示著走向死亡的悲慘結局。為了烘託出瘋狂、殘忍的舞臺氣氛,導演雅尼斯·科克斯以紅色為主色調,深入挖掘多尼採蒂歌劇的情感力量。
「非常難演」的《拉美莫爾的露琪亞》演成了。演繹《拉美莫爾的露琪亞》是國家大劇院的一項挑戰,因為這部歌劇有太多的難點:著名的露琪亞發瘋場景、著名的男高音超長詠嘆調「不久,我的歸宿將是那荒蕪的墳墓」,還有第一幕的六重唱。這些場景如果演繹得完美,觀眾會跟隨劇情感動,但如果有所閃失,則會留下遺憾。兩天的演出中,維涅拉和張立萍扮演的露琪亞都有著自己的特點和優勢,特別是維涅拉·吉瑪蒂耶娃的演唱,在發瘋場景上,用她細膩的演繹唱得酸楚動人,而昨晚張立萍的表演也達到了極好的水準。男高音那段超長詠嘆調中,無論是斯泰法諾·賽科還是石倚潔都發揮出最好的音色,唱出了他對露琪亞的情感和內心的哀怨。
遊暐之(上海歌劇雜誌主編)
《拉美莫爾的露琪亞》中國首秀最後一場落幕!石倚潔沒有懸念成為最出挑的亮點,只要他在場上,就不僅能調動起觀眾的情緒,同時會帶動整個表演團隊的狀態,事實上,石倚潔的優勢不僅僅是聲音漂亮,演唱完美,他對角色的理解,表演的投入,感情的準確把握等綜合藝術素養,才是他真正激起觀眾熱情的根本所在。所以只會唱不會演,一定不是稱職的歌劇演員,這方面,石倚潔堪稱範本!從整體表現來看,樂隊合唱都很棒,昨晚外國組與今晚中國組相比,可謂各有千秋,昨晚的露琪亞年輕貌美,聲音漂亮,技術很好,但是與她搭戲的兩位老外男生明顯不是特別會演戲,唱功也不突出,所以感覺總是讓觀眾不能達到最好的興奮點。今晚石倚潔唱演俱佳自不必說,張立萍的露琪亞表現也是不錯的,同時在表演上比外國組露琪亞更勝一籌。這部作品的難度非一般人能駕馭,完成至目前狀態實屬不易!
中國組總體表現在表演方面比外國組更入戲,人物形象也好,唱功也毫不遜色,甚至更好一些。對於歌劇而言,舞美是戲劇的一部分,本劇的舞美屬於古典寫意,有著導演清晰的對於作品理解的具象表達,多媒體製作精細逼真,舞臺空間層次分明,錯落有致,維度感很強,同樣一個道具,不一樣的位置,便是不同的視角,不同的空間,可見導演對於戲劇舞臺整體布局把握準確。無論如何,《拉美莫爾的露琪亞》中國首秀是成功的,也祝賀國家大劇院囊中又收入一部歌劇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