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9-20日,由南京市江北新區管理委員會、江蘇省政府投資基金管理辦公室、投中信息主辦,南京市江北新區財政局、南京江北新區中央商務區、江蘇省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公司承辦,投中疌孚、投中網協辦的,以「新金融、新科技、新江北」為主題的「2020中國投資年會?投資人峰會」在南京市江北新區拉開帷幕。憑藉投中信息在中國股權投資和創新經濟領域的強大影響力,峰會吸引了國內資本端和產業端的頭部資源集聚南京市江北新區,打造資本高地,助推產業騰飛。
毅達資本董事長應文祿在峰會上發表主題演講「山高路遠,縱橫奔馳——創新資本的三度空間」。應文祿表示,不管現在中國的風險投資行業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都是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更應該樂觀的看待未來。在支持科技創新,支持產業轉型方面,VC/PE是無可替代的。
應文祿認為,未來十年中國將充滿投資機會,作為GP投資要有「三度」。
首先是角度,未來投資最主要的主線是科技投資,科技創新有四個內核,分別是能源、交通、通訊、醫療。
其次是厚度,產業為基,業績為王。如果對產業沒有足夠的理解和深厚的積澱,在產業裡的布局可能還比不上LP。
還有一度是溫度。考量一家投資企業,絕對不只是看它的行業、財務指標、分紅,還要看企業的管理、人文關懷、社會責任。
毅達資本董事長 應文祿
以下為應文祿發言實錄:
大家上午好,我是毅達資本的應文祿。我是南京人,在這裡長大,我的第一份工作就在江北新區,當時是南鋼股份(600282,股吧)的總會計師;今天江北新區已經成為一片投資熱土,也成為毅達資本近年重點布局的區域。
因此,作為總部在南京的投資機構,我也想代表我本人、代表毅達資本、代表江北新區,歡迎各界朋友來到這個主會場,謝謝大家。
創新、創投、創業是這個時代的主題。10月14日,總書記在深圳參加了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慶祝大會,並做了重要講話。深圳的發展大家可以看一看,有幾組數據真的非常震撼。40年來,深圳創造了從2.7億元到2.7萬億的GDP增長,孕育了接近1.7萬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孵化了400多家上市公司,總市值接近15萬億,相比1997.47平方公裡的土地面積和資源稟賦,這樣的經濟成就堪稱奇蹟。這樣的奇蹟在我看來正是背後持續40年的制度創新、科技創新和金融創新,是科研、人才、和資本同頻共振的成果。不知在座各位知不知道,僅僅深圳一地,就聚集了4492家私募基金管理人,佔全國私募基金管理人的18.4%,管理規模高達1.9萬億,佔深圳GDP規模的比例超過70%,這一比例已經和美國相當接近。
江北新區是創新熱土,也是產業沃土,擁有極佳的政策利好和絕佳的發展機遇。為支持「晶片之城」「基因之城」和「新金融中心」——兩城一中心的建設,毅達資本已經在這裡落地團隊、落地項目,還落地了6支累計規模達85.56億元的各類股權投資基金。不僅有覆蓋多產業、多階段的VC、PE基金,我們還結合新基建機遇,在江北新區落地了IDC數據中心、長租公寓基金以及綜合醫院基金等,全力以赴地打造這片熱土。
VC/PE是金融皇冠上的明珠 樂觀的看待未來
今天的主題是宏觀趨勢以及未來投資方向。在這一主題下,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看法。
在整個金融體系中,VC/PE收益率最高,對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貢獻度最大,是金融行業金字塔尖的明珠。VC/PE有兩個最重要的功能,一是支持科技創新,二是支持產業發展。目前科創板上市企業中,90%在上市前都獲得過VC/PE的投資,投資本金達到了704億元,相當於科創板全部首發募集資金的25%。
另一方面,中國的創投行業與美國相比,無論是體量還是GDP佔比上仍有很大差距。採用可比口徑,截至到去年12月底,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的數據顯示,本土的私募基金管理機構24,771家,管理基金規模13.7萬億,平均每家的管理規模在5億元人民幣左右,私募基金規模在GDP佔比13.8%。對比美國的數據來看,到2019年12月底,美國的私募基金管理機構3,225家,管理基金規模15.03萬億美元,平均每家管理規模在47億美元,整個行業規模在美國GDP的佔比達到70.1%。納斯達克上市的頭部的科技型企業背後,無一例外的都站著VC群的身影。
既然我們能用40年的時間追趕發達國家200年的經濟差距,VC/PE也能迎頭趕上,不斷縮小與美國在創新資本支持科技發展方面的距離。
雖然整個行業仍然面臨著長期資金來源問題、稅收制度問題,以及創投機構上市的問題,但是大門正在徐徐打開,縱橫奔馳的時代已經來臨。資本市場是整個金融體系改革的突破口,牽一髮而動全身,這是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央政府大量文件支持創投行業發展,社會各界對創新資本在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支持科技創新、服務實體經濟等方面的期待越來越高。
這個行業的發展是要用時間去換的。在支持科技創新,支持產業轉型方面沒有可以替代的。我相信這個行業儘管會有挑戰,會有困難,但不管現在中國的風險投資行業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都是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應該更樂觀地看待未來。
產業為基,業績為王 做有溫度的管理人
從我們的投資來講,投資有「三度空間」,是什麼?一是投資要有角度,方向不能搞錯。
實際上這條主線已經非常清楚。2018年,我在北京的一個論壇上分享過一個觀點,越是黑暗的時候,越是看不清未來,越不能停止腳步,當前最大的風險就是不投資的風險。未來投資的主線一定是科技投資。我們也看到這兩年所有的機構都在往科技這條線上加速布局。
科技是推動人類社會不斷進步和發展的重要源泉,科技投資必須符合人的需求。回顧人類發展的歷史,一直在四個領域中不斷地突破和進步,那就是:能源、交通、通訊和醫療。從第一次工業革命到第三次的工業革命,都是沿著這條主線在走。這四個領域就是我們科技投資的四個內核,我把它們比喻成一輛車的四個輪子。
比如交通,從蒸汽驅動的火車、輪船到汽車、飛機再到自動駕駛、車聯網的發展,到現在的自動駕駛、車聯網、新交通,能源使用方式的改變和效率的提升,使得交通方式也在發生改變。我們非常看好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航空航天領域、以及物流科技的投資機會。
比如醫療,基因技術、生物工程、精準醫療正在不斷進步,這個行業發展得也非常快。在投資方面,我們十分看好醫療設備、分子診斷、醫療信息化幾個細分賽道。今年我們上市的幾家企業,像艾迪藥業、聖湘生物、康泰醫學都是在這些行業早期布局的結果。
比如說能源,從蒸汽機到化石能源、清潔能源、可再生資源。我們一直在新能源和清潔技術領域廣泛布局,2004-2014年,我們在光伏發電、風能發電、核電等新能源領域全產業鏈投資了超過50家企業,推動了從生產研發到核心組件等一大批企業登陸資本市場。2014年之後,我們又在節能環保、資源循環利用等方面加大投資力度,僅2020一年,已經有萬德斯、華騏環保、通源環境等三家企業IPO過會。
通訊行業的變化更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已經在深刻地改變整個生產和生活方式。圍繞A(人工智慧)B(大數據)C(雲計算)I(物聯網)S(網絡安全)的投資思路和策略,毅達資本持續投資布局,支持這些技術在產業中的應用。
交通、醫療、能源、通訊,這四個發展方向主導了人類社會科技的進步。現在是網際網路時代,5G時代,雲計算時代,大量的新興產業或者交叉性產業都在興起,包括科技和消費升級的結合,科技和服務的結合等等都產生了大量的投資機會。
二是投資要有厚度,我們講產業為基,業績為王。
LP為什麼願意把錢交給我們來管理?這個時代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如果VC/PE對產業沒有足夠的理解和深厚的積澱,那麼在這個產業裡的布局可能還不如LP和財務投資人。我們投資汽車產業鏈,從上遊的材料、設計、產線,再到零部件製造、整車製造,以及下遊的汽車銷售以及車後市場,完成了從生產製造到消費服務全行業的覆蓋,同時根據這條投資線我們搭建了汽車產業企業家CEO俱樂部,將產業、政府、資本市場連結在一起,形成協同發展。我招聘員工,也希望他們真正是來自於產業裡的人。
股權投資行業不同於證券投資,股權投資必須講絕對收益。基金投資人把錢交給我們,都是有期待的。我一直認為,也在各種場合反覆說,做好的投資不僅要創造IRR,更要創造DPI,在投資人心中的口碑遠勝於金杯,過硬的業績,才是投資機構最過硬的通行證。
三是投資要有溫度,投資機構要有溫度。
投資機構要有溫度,投資人不是門口的野蠻人,做投資其實是一個非常辛苦的事,也是一個非常智慧事,投的錢都是一樣的,但背後的東西是不一樣的。作為一個投資項目,決策時間可能很短,跟蹤時間卻至少是一年左右的時間。對企業沒有深入的了解,你根本沒有辦法去做。
考量一家投資企業,絕對不能只看行業怎麼樣,財務指標怎麼樣,分紅怎麼樣。更重要的還是關注它的社會效應、社會責任。今年毅達資本在業內發布了第一本《社會責任報告》,主題是「資本向善、未來可期」,並首次公開了公司ESG責任的投資評價體系。我們在對投資標的進行考量時,除了觀察業務、財務指標,研判行業之外,那些短期不會形成經濟效益的社會效益指標,包括人文關懷、企業管理、企業文化、實控人畫像等,在我們的投資決策中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未來我也很希望行業能夠更多關注ESG投資的發展,做善意投資人和有溫度的管理人,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但這個行業需要一批優秀的機構站出來,把這個行業帶向更加健康、更好的發展。
當前,全球疫情尚未平息,中美關係撲朔迷離,未來不會是一片坦途,但依然充滿機遇。雖然山高路遠,更值得縱橫奔馳,以創新資本的角度、厚度和溫度,助力自主創新,賦能產業升級。
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