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投過網絡借貸項目嗎......」
「這次大數據安全整治涉及你們投過的項目嗎......」
當某行業出現連環爆雷或黑天鵝時,相關信息就像水庫開閘,嗆了投資者,甚至使整個行業都岌岌可危。每當這種時候,毅達都會接到來自政府相關部門的電話,詢問服務業基金是否投資過此類項目。
毫無例外,對於政府引導基金投資人來說,每次電話都會以欣慰收尾。
「自服務業基金設立以來,沒有一個投資項目因為行業監管問題,導致產品下架或者企業停業整頓。」毅達資本創始合伙人周春芳在接受融中財經採訪時說。
對於政策導向的精準把握,是毅達資本相較於其他市場化機構的優勢之一。這和毅達的基因相關。2014年,毅達由老牌知名投資機構江蘇高科技投資集團內部混合所有制改革組建。
顯然,毅達資本更懂政府投資人的訴求。同時,在行研盡調、商務溝通、投後服務等市場化能力方面,又比純政府平臺更具優勢。「毋庸置疑,如果兼顧懂市場和懂政府引導基金,毅達在國內一定穩居前列。」毅達資本合伙人朱愛民說。
2015年5月,江蘇省發改委、省財政廳和江蘇高投集團共同發起設立江蘇省現代服務業發展創業投資基金(有限合夥)。基金設立初心為,助力一批符合現代服務業業態及發展技術、模式先進的企業發展,同時,力求培育出產業龍頭企業,推進江蘇省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目前服務業基金總規模為15.85 億元。
時刻在一線,是投資人保持對新興行業、優質項目高度敏感的最佳途徑
「管理每一隻基金,都會有壓力,服務業基金也是如此。」周春芳音調輕柔,但蘊含著一股力量,「雖然有壓力,但我們也有足夠的底氣。」
如果說壓力來自於基金設立的初心,來自於要給LP預期或超預期的回報,那麼底氣則來自於毅達超強的專業能力和既往的戰績。
無論是行業研究能力、資產管理規模,還是投資專業化程度,毅達都穩居行業前列。
周春芳負責管理的紫金文化產業基金第一期投出江蘇有線、幸福藍海、金陵體育等成功登陸A股主板及創業板的優質項目。2014年,又成功組建了規模為20億元的文化二期基金。因投資表現出色,曾先後3次得到國家財政部文化引導資金支持。
在周春芳看來,文化產業和服務業相似相通,「在科技的巨大影響下,這兩個行業的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層出不窮,機會很多。挑戰同樣存在,比如,新技術是否能夠快速應用落地?產品出來後,商業模式能否跑得通?未來市場空間到底還有多大?」
挑戰之下,步步為營。
在服務業基金這一新戰場上,周春芳帶領由10多人組成的專職管理團隊持續而穩定地推進基金「募投管退」各環節工作。
投資團隊首先對我國服務業現狀進行了全面梳理,並重點結合江蘇省情,確定了VR/AR、智慧物流、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新零售科技等五大重點投資領域。具體打法上,以「行研+區域」雙輪驅動,沿產業鏈開拓案源,並結合毅達資本在江蘇、北京、上海、廣東、浙江、山東、福建等區域布局,開展投資工作。
毅達內部有個生動的說法:「行業團隊是空軍,從行業高度精準發現優秀企業;區域團隊是陸軍,深耕區域挖掘項目,把一些浮在水下的好項目挖掘出來。」
服務業基金裡,第一個被「空軍」發現,被「陸軍」挖掘出來,並進行投資的項目是農村商業數位化服務平臺匯通達,這個新零售科技領域的代表性項目為服務業基金迎來「開門紅」。
匯通達創始人團隊曾是五星電器創始人。在將五星電器股權出售後,團隊出來創業,業態從傳統家電零售轉到電商,陣地也從大城市轉移到農村市場。
還沒有接觸核心團隊的時候,周春芳心裡有點疑慮,「雖然核心團隊都是身經百戰的明星創業者,但是新零售科技方興未艾,機遇和挑戰並存,從傳統零售行業轉型的團隊來做這個事情,成功概率有多大?」
接下來主導盡調,參與訪談。多番接觸後,周春芳發現,無論是匯通達董事長、總經理、財務總監,或是普通工作人員,在和毅達團隊溝通的過程中,話題皆圍繞公司業務進行,哪怕是在私下聊天中。
「如何賦能鄉鎮企業夫妻老婆店?」「如何通過口碑宣傳去發展新的會員?」「如何提高會員黏度?」……匯通達對新技術的應用、新模式的探索、新服務的思考,儼然已經進入全員學習並積極創新的狀態。
毅達團隊專門對農村B端店鋪做了調研,通過和一些店鋪老闆聊天,發現匯通達「教他們怎麼使用移動網際網路電商工具」,切實給他們解決了痛點,帶來了幫助。
「農村電商領域的真實需求存在,匯通達的產品和服務在行業提效降本方面有非常顯著的作用。同時,團隊對行業認知深刻,落地能力強,兼有創新意識和能力。」經過調研後,周春芳對匯通達的擔憂逐漸被信任取代,「這和一些技術、產品看起來不錯,但商業模式卻一直停留在空中樓閣的網際網路企業相比,孰優孰劣已經很清楚了。」
2015年,毅達投資了匯通達的A輪。匯通達成長速度、估值提升都很快。從業務和財務數據看,每年發展都超預期。後續融資也順風順水。毅達投資半年後,匯通達拿到了第二輪融資,後續又拿到了來自阿里巴巴的45億元融資。
「首戰大捷」之後,在新零售科技領域,毅達又相繼投資了生鮮電商隨易信息、B2B電商平臺正大富通、營銷科技平臺源慧信息、電商服務商速網等。
智慧物流是服務業基金重點布局的另一領域,在服務業基金的投資佔比中,和新零售科技相同,皆為20%左右。
有人將物流稱作「半山腰賽道」,賽道不在風口浪尖,沒有催生較大的市場泡沫,但交易體量不斷增大,市場的關注度不斷提升,同時存在一定的技術壁壘。
「以電商為代表的新零售,給物流帶來巨大的增量市場,物流活動滲透在生產、流通、消費各個環節;從存量看,新技術的應用從成本、效率等多方面改善了物流運營和服務水平,並催生眾多創業和投資機會。」毅達資本合伙人朱愛民向融中財經闡述了毅達布局智慧物流的邏輯。
無科技,不物流。經歷了三年多的研究,毅達投研團隊對智慧物流有了更為清晰的判斷。
「得益於電商的發展,快遞行業日單量從原先的幾千萬件到現在幾億件,隨著競爭加劇,票單價降低,必然要用科技助力來提高效率,進而降低成本。國際物流體系需要大量國際間交互,環節比較多,也必然涉及一些高科技提高效率的地方。」
通過對行業龍頭上下遊企業的調研和篩選後,毅達投資了為新零售服務的燕文物流、以科技賦能提高分揀效率的金峰物流以及盛海航運等。
「物流看上去傳統,但黑科技含量非常高。目前行業盈利主要來自於物流運輸網絡效應、一級中心倉跟二級倉的基礎設施改造帶來的效率提升,這對物流管理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過去行業靠模式創新、精細化管理提升效率,如今一定要靠科技來賦能。」朱愛民告訴融中財經,在物流領域的投資,「不能單純地就項目談項目,而是要看整個物流行業的格局是什麼樣的。新效率提升方案和科技發展將會給行業帶來怎樣的改變。」
服務業基金重點布局的領域除了新零售科技、智慧物流之外,還有物聯網,代表性案例有軟通智慧、博聯智能、天地和興、易視騰等。
在易視騰的投資中,對創始團隊的認可成為影響投資決策的重要因素。
「易視騰創始人徐長軍畢業於清華大學應用數學系,對新技術接受非常快。同時,對客戶需求研究到位,內部運營管理也比較精細,又及時抓住了網際網路電視高速成長的時機。有成功創業經歷、懂技術、對行業和市場敏感,像這樣的企業家再次創業成功概率會非常高。」周春芳認為,企業創始人及團隊是衡量其創業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2016年,毅達初次接觸到易視騰;2017年,實施了投資;2019年,實現併購退出。在這三年時間裡,易視騰業務規模成長了逾10倍,用戶規模從2017年的500萬增長到2019年近6000萬。目前已經是全國最大的網際網路電視運營平臺之一。
自服務業基金成立後,服務業投資團隊累計走訪了3000多家企業,對其中200多家企業進行了深入盡調,共投資了22個項目。
在遴選投資項目的過程中,創始合伙人都會深入一線。「最繁忙的時候,一天之內到了三個城市聊項目。在停止檢票前一刻登機已成為家常便飯。」周春芳說。
辛苦自然辛苦,但朱愛民卻「甘之若飴」。「一年和500個企業家交流得來的信息,再通過行業研究成果的交叉認證,收穫往往事半功倍。」朱愛民經常用自謙的語氣和企業家感慨,說自己的一半知識都來自於接觸過的企業家。
「新模式新技術層出不窮,固步自封的人未來沒有機會。投資人要天生敏感,在發現行業生態有問題時及時轉換賽道,在某一行業邊緣發現一些有意思的變化,就去看這個技術從哪來?有沒有可能顛覆其他行業?然後沿著這條線又可以找到很多項目。」在朱愛民看來,時刻保持在一線,是投資人保持對行業、項目高度敏感的最佳途徑。
一個成熟基金管理人的定力:有所為有所不為
11月末,蘇州略帶寒氣。不過位於蘇州工業園內的蘇試試驗會議室一派暖意祥和的氣氛。蘇試試驗是毅達服務業基金的被投企業之一,此刻正在召開一場面對服務業基金LP的投資人會議。
周春芳坐在蘇試董事長鍾瓊華的對面,服務業基金重量級投資人悉數在列。
各地工廠布局、業績完成情況,未來生產規劃......當鍾瓊華指點完投影儀後,會議室安靜了幾十秒鐘,「早點知道你們就好了,就能更早投資了。」一位基金投資人在問了幾個有關生產的問題後感慨。
「現在投資也不晚。」鍾瓊華幽默輕快地回答,「我在第一次見到毅達時就說,不希望投資者在做我們項目的時候虧錢。我們都是技術出身,不懂金融和投資,但我們一定會保證企業以每年20%的增長來回饋投資者。」
2018年6月,毅達戰略入股蘇試試驗。
通過長期的行業研究工作,毅達資本認為隨著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速度加快,第三方檢測服務行業將進入快速發展期。蘇試試驗是該行業中的佼佼者,也是軍民融合領域中具有典型意義的成功案例。以董事長鍾瓊華為首的高管團隊對技術的走向、行業的變化有深刻的認知,同時注重研發投入,無疑是一個極其優質的合作夥伴。
對於蘇試來說,「投資不僅僅是錢的問題,除了資金支持外,毅達還為蘇試提供了一系列幫助,比如宏觀環境解讀、國家相關政策的解讀、優質業務關聯企業的推薦等。」
鍾瓊華告訴融中財經,在接觸毅達前,作為一個不太懂投資的「技術人」,他對「賦能」並沒有太清晰的概念,直到接受了毅達的投資後,日益覺得「賦能,賦予能量和力量」對於企業發展來說彌足珍貴。
面對眾多投資機構遞來的橄欖枝,之所以選中毅達,除了蘇試和毅達在務實穩健的價值觀上高度一致外,「賦能」對蘇試的吸引力最大。
「賦能」這個詞也頻繁地出現在對周春芳、朱愛民等服務業基金的核心管理人員的採訪過程中。
翻開服務業基金的投資企業名冊,會發現被投企業分為兩類,一類是技術能力特別強,可以賦能服務業的發展,這類項目佔比逾80%。一類是雖然技術能力不是很強,但對新技術的應用能力特別強。當科技和各個行業及場景結合,科技「賦能」將成為趨勢,也成為行業競爭力門檻。
蘇試試驗、匯通達、睿悅信息、易視騰、天地合興、中興飛流、軟通智慧等符合國家戰略方向的新興產業項目佔到服務業基金投資項目的80%以上,這類項目的特點為,要有一定的技術含量,同時有足夠大的市場空間和成長空間。
在為企業「賦能」方面,近年來,毅達打造了兩個獨立平臺為企業嫁接資源,一個是每年春天舉辦的「GIFT創新資本峰會」,邀請專家學者、政府、投資人、投資企業共同參與交流;一個是「毅之家CEO俱樂部」,針對被投企業設立的專屬行業俱樂部,可以更加精準地為企業和企業之間、企業和資本之間搭建零障礙溝通的平臺。
「現場企業在交流對接中,可以第一時間碰撞出他們彼此之間合作的點,還有一些創業者,可能會在交流的過程中得到很多啟發。」朱愛民說,「如今市場競爭激烈,企業生存環境也沒有以前那麼平穩。毅達會為項目提供更深層次的服務。比如資本的對接,企業上下遊的對接,甚至管理能力的嫁接。」
在他看來,這是企業最需要的價值體現。當把一個產業做深做透,把所有資源整合起來之後,這種價值尤為凸顯。
「毅達帶有國有背景,我們一直試圖為整個產業、國家做一些貢獻。」接受採訪前一天,朱愛民參加一場活動時,幫助兩個企業做了對接,「雖然並不一定投它,但從宏觀角度來講,其實也是為服務業產業發展做貢獻。」
「賦能」似乎成了一種毅達精神,或者一種習慣融入了毅達人的血液中。
全產業鏈布局,生態圈打造,是服務業基金的另一特色,在對物流領域的投資中,這點體現最為明顯。
秉承著「效率在物流領域最為重要」的認知,朱愛民在和燕文物流創始人周文興聊天的過程中,得知金峰物流在所有快遞智能分揀系統中效率最高,便在第一時間聯繫到金峰物流。
立項委員會通過立項,風控、法務與項目組同時開展盡調,周春芳帶領的服務業基金管理團隊和金峰物流創始團隊深入溝通、商務談判,投決會決定投資,毅達以業內頂級投資機構的專業度和高效率很快完成了對金峰物流的投資。
「在投資燕文物流時,我們沿著產業鏈上下遊進行布局,看哪些優秀企業可幫它提高效益,降低成本。然後從中尋找投資機會,以點帶面,進行產業鏈交叉驗證後,選擇標的投資,這樣不僅可以更好地對被投企業賦能,也能找到更好的投資機會。」朱愛民告訴融中財經,全產業鏈布局已成為投資趨勢,將滲透到毅達對各個領域的投資中。
由於服務業基金是江蘇省發改委指導,作為管理方的毅達肩負著帶動江蘇省現代服務業發展,帶動整個產業生態建設及服務業轉型升級的職責,「毅達注重在本省培養扶持優秀的新興服務業企業,同時也注重在全國範圍內尋求好的服務業企業來跟江蘇相關企業聯合發展,並打造生態圈。」
毅達通過對江蘇13個地級市的產業發展特點和服務業相關園區進行梳理,篩選出標的企業,再判斷企業所處的階段,進行相應對接,以保證江蘇地區做深做精。
以2019年11月份毅達資本舉辦的5G時代VR/AR行業發展峰會為例,「參會的近60家企業中,有10家來自江蘇省內,其他企業家來自北京、上海、深圳、濟南等全國各地,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VR、AR在產業中的應用各抒己見、出謀劃策;服務業基金在支持和帶動本省企業發展同時,如果外省企業希望在江蘇落地發展,我們也會積極嫁接機會,從而促進整個生態的發展。」朱愛民說。
有所為有所不為是一個成熟基金管理人的定力。服務業基金在投資項目的選擇上,重視國家行業布局導向,對於一些監管政策影響較大的行業,相關項目到了投審會後,會經過充分的政策研究,然後再決定投還是不投。
「相對傳統、技術門檻不高的項目不投;成長性不高的不投;團隊企業家精神不強的不投;不符合國家監管或行業政策導向的不投。」
遵循這一「避雷」思路,從監管角度看,毅達得以繞過很多坑。
當網絡借貸風靡一時,毅達也曾進行過相關項目的討論,甚至有若干個項目上了投審會。但最終都被否了下來。
「在很多領域上,有『法無禁止即自由』的說法,政策沒出來之前是紅利。但我們始終認為金融是強監管的,在互金領域發展早期,雖然很多企業成長很快,但政策風險是潛在的。」周春芳認為投資要看長期趨勢,遠離政策風險。
在大數據風險被爆出之前,毅達也曾對此類企業進行過深入討論,數據的來源是否合法?數據使用權是否合法?這些都需要慎之又慎。
如今,再回過頭來看,路線逾加清晰。
毅達資本內部曾做過一個投審復盤,投審項目被否的原因不一:有的因為開放盡調程度不足,有的因為估值過高,有的因為投資條款不能保證,當然也有存在重大瑕疵的,根本原因可以總結為不符合毅達投資文化。
「毅達內部一直強調腳踏實地、理性投資,不追風、不盲從、不追高,以前瞻性的行業研究為導向,堅持 『投技術』、『投成長』、『投創新』、『投人才』。同時,遵循行業的規律,尊重常識,努力挖掘好項目、好價格、好條款的三好項目。」周春芳告訴融中財經,毅達每一個項目的投資,都是一次獨立的判斷、思考和談判的過程。
資本寒冬裡真金白銀的回報,服務業基金的當下和未來
變化無處不在,近年來的一二級資本市場尤為如此。
金融去槓桿、供給側改革、一二級市場估值倒掛、中美貿易摩擦懸而未決、實體經濟增速創歷史新低等,從資產端到投資端,這些變化都對創投行業本身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
2018年以來,受困於募資難、融資難,GP們紛紛上調投資門檻和標準,在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毅達內部提出了「逆向思維,低點布局」的投資思路,挖掘並鎖定優質資產、優質案源,無論是服務業基金,還是毅達資本,投資金額和數量反而達到了歷年最高水平。
截至2019年12月底,毅達資本團隊已經累計投資了800餘家企業,助推其中178家企業成功登陸國內外資本市場,管理資本規模逾1000億元。2019年新增募資更是逆勢增長,募集規模超過了100億元。
未來幾年,毅達將緊緊抓住經濟和產業結構調整的機會,積極投資科技創新、投資消費升級、深化區域布局。服務業基金將在未來1-2年,重點關注工業網際網路、新零售、物流科技、網絡安全等方向。
結果的種子從一開始就埋下。
「有的企業可能會成長為平臺型公司或天花板很高,通過IPO會在將來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有的企業技術能力較強,市場地位也好,但發展空間相對有限,併購是不錯的退出方式;有些項目投的早期,後繼會有融資,如果有合適的機會,我們會邊打邊退。」周春芳介紹,服務業基金在挑選項目的時候,就設定好了什麼樣的項目適合哪種退出方式。
目前在服務業基金投資的22個項目中,有10個項目基本達到了IPO標準,或初步具備IPO條件。
「剩下的10多個項目,有的處於早期發展培育期,有的用戶數據成長性好,財務數據表現亮眼,有的項目已經順利拿到下一輪融資,估值也有顯著增長,還有的項目已實現併購。」
資本寒冬之下,服務業基金給予了投資人真金白銀的回報。
「從2018年開始有分配,2019年、2020年的分配比例逐漸提高。不管是政府,還是市場化投資人對投資項目的質量和退出預期還是比較滿意的。」周春芳稱服務業基金成立的第三年就有項目實現了部分退出,「明天朱總要去跟基金投資人匯報已投項目情況了,估計他會非常輕鬆愉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