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0萬!史上最重虛假訴訟處罰案件在最高法院二巡宣判

2020-12-23 澎湃新聞

6300萬!史上最重虛假訴訟處罰案件在最高法院二巡宣判

2020-12-12 08: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月11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和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分別在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大法庭公開開庭,對涉及虛假訴訟的蘇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華建設公司)與黑龍江鴻基米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基米蘭開發公司)及63名被冒名購房者執行異議之訴系列案件作出宣判,並公布了相應的司法制裁和涉嫌刑事犯罪線索移送有關決定。全國人大代表楊震、李宗勝,全國政協委員張百良,吉林大學蔡立東教授、清華大學王亞新教授、北京師範大學盧建平教授、遼寧大學閆海教授等知名專家學者,以及社會各界代表和部分高校法學院學生近百人旁聽庭審。

本系列案件中鴻基米蘭開發公司因與工程承包人蘇華建設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被訴至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該院於2016年12月5日裁定查封鴻基米蘭開發公司名下268套房產。為阻卻法院對查封房屋的執行,鴻基米蘭開發公司幕後組織部分購房者向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出執行異議,該院於2019年5月先行裁定支持了第一批33名「購房者」的異議請求,中止對案涉房屋的執行,蘇華建設公司遂提起執行異議之訴,請求繼續查封。

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就涉及該33名「購房者」的執行異議之訴審理後,判決駁回蘇華建設公司的訴訟請求。蘇華建設公司不服,於2020年8月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訴,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分別組成合議庭依法對該33案進行了審理。

2020年初,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對另外95名案外人的執行異議作出裁定,中止對案涉房屋的執行。蘇華建設公司提起執行異議之訴,請求繼續查封。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在審理涉及該95名「購房者」的執行異議之訴案件中,在進一步核實「購房人」身份時,發現部分案件涉嫌虛假訴訟問題。同時,第二巡迴法庭在審理有關上訴案件中也發現部分案件「購房者」身份和購房合同及有關票據的真實性存疑,涉嫌虛假訴訟。

▲二巡法官一行去有關單位調查核實相關資料

▲二巡法官親赴現場調查

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和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對上述涉嫌虛假訴訟問題高度重視。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第一時間對上述全部128件執行異議之訴案件中的「購房者」身份和相關購房及佔有使用的證據進行了全面核查。第二巡迴法庭先後4次開庭審理和詢問,重點調查涉嫌虛假訴訟問題。

為確保全面準確查清案件事實,第二巡迴法庭於11月12-17日指派主辦合議庭審判長和承辦法官等五人趕赴哈爾濱市和案涉房屋所在地雙鴨山市,在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和雙鴨山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協助下進行實地調查取證,通過向雙鴨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雙鴨山市自然資源局、自來水公司、物業公司、小貸公司調查和利用周末時間逐戶登門查看、逐人當面詢問等,查明最高人民法院正在審理的33件上訴案中,有17名所謂「購房者」系基於虛假事實並冒用他人名義提起執行異議。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經查核確認,該院一審的95件執行異議之訴案件中有46名「購房者」身份系偽造。

對最高人民法院二審的17件虛假購房案件,經合議庭評議,最終判決:撤銷一審判決,改判支持蘇華建設公司的訴訟請求,即準予繼續查封案涉17套房屋。

同時,為維護法律權威與尊嚴,嚴厲打擊虛假訴訟行為,改善營商環境,推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經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合議庭評議及法官會議討論,並依法報請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批准,決定對鴻基米蘭開發公司在本院每件案件中的虛假訴訟行為分別處以罰款100萬元的民事司法制裁,共計罰款1700萬元。另外,將有關虛假訴訟案件審理中發現的鴻基米蘭開發公司等涉嫌犯罪線索,依法移送黑龍江省有關公安機關查處。

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對其一審審理中的46件涉嫌虛假訴訟問題的案件也同步作出了相應處理,也分別就每案作出罰款100萬元的民事司法制裁,共計罰款4600萬元,並將有關涉嫌犯罪線索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以上兩級法院在鴻基米蘭開發公司該批63件系列虛假訴訟案件中合計罰款6300萬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處罰最重的,同時將各案涉嫌犯罪線索移送公安機關依法查處,這充分體現了人民法院對虛假訴訟行為「零容忍」的態度和「重拳出擊」的決心。

對於鴻基米蘭開發公司該批有關系列案件中尚未發現有虛假訴訟問題的其他16件上訴案件和49件一審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和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將另行依法作出處理。

來源:法影斑斕

往 期 閱 讀

憲法宣傳周丨普蘭店法院帶您學憲法

巾幗心向黨 建功新時代——區法院召開婦女委員會籌備會議

大連市普蘭店區人民法院 拍賣房產公告

恪盡職守鑄忠誠——普蘭店法院政治輪訓開講

大連市兩級法院召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新聞發布會

楊楠等32人涉黑案一審公開宣判

普蘭店區法院開庭審理楊楠等32人涉黑案

防範「套路貸」

【微宣講】青年說法派出法庭篇:青春無悔

【微宣講】青年說法民事篇:無問西東

【微宣講】青年說法執行篇:無信不達

【微宣講】青年說法刑事篇:守望正義

【微宣講】青年說法訴訟服務篇:春風化雨解民憂

【微宣講】青年說法行政篇:官與民的天平

【微宣講】青年說法先導篇:青春有你 與法同行●普蘭店區「微宣講」第四季重磅來襲!●

@當事人 足不出戶立案攻略

●訴訟服務場所恢復開放通告

失信被執行人曝光臺 (2020年第四期 ) 隨手轉發 助力誠信!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6300萬!史上最重虛假訴訟處罰案件在最高法院二巡宣判》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打擊虛假訴訟——最高法召開系列虛假訴訟案件宣判處理新聞發布會
    12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和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以「嚴厲打擊虛假訴訟,助力誠信社會建設」為主題,在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黑龍江鴻基米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系列虛假訴訟案件處理情況,介紹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成立以來與巡迴區各級法院共同嚴厲打擊虛假訴訟工作情況。
  • 黑龍江一房地產公司被罰6300萬,為近年來虛假訴訟最大「罰單」
    這是近年來人民法院針對虛假訴訟行為開出的最大「罰單」。12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和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鴻基米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系列虛假訴訟案件處理情況。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在審理涉及該95名「購房者」的執行異議之訴案件中,在進一步核實「購房人」身份時,發現部分案件涉嫌虛假訴訟問題。同時,第二巡迴法庭在審理有關上訴案件中也發現部分案件「購房者」身份和購房合同及有關票據的真實性存疑,涉嫌虛假訴訟。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和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對上述涉嫌虛假訴訟問題高度重視。
  • 未來如何防範懲治虛假訴訟?最高法:加大處罰制裁力度
    的問題,最高法第二巡迴法庭副庭長郃中林指出,未來防範和懲治虛假訴訟要加大懲罰力度,在法定處罰幅度內適當從重從嚴適用罰款、拘留等妨礙民事訴訟強制措施,同時探索建立虛假訴訟人黑名單,加強內部風險提示,加大處罰制裁力度。另外,也要在未來民事訴訟法修訂時推動適當提高司法處罰上限。
  • 最高法二巡召開虛假訴訟治理專題研討會
    12月11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召開虛假訴訟治理專題座談會。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第二巡迴法庭庭長賀小榮出席會議並講話。座談會上,最高人民法院和黑龍江省高級人員法院有關負責人分別介紹了黑龍江鴻基米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系列虛假訴訟案件審理背景情況以及人民法院防範和懲治虛假訴訟工作進展情況,與會代表委員和專家學者對本案辦理情況進行點評並就虛假訴訟司法治理提出了意見建議。
  • 虛假訴訟系列案法律文書公布了!
    虛假訴訟系列案法律文書公布了! - 編者按 -12月11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和黑龍省高級人民法院分別在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大法庭公開開庭
  • 最高法召開「嚴厲打擊虛假訴訟」新聞發布會
    11日,最高法院和黑龍江省高級法院共同以「嚴厲打擊虛假訴訟,助力誠信社會建設」為主題,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公布了黑龍江鴻基米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系列虛假訴訟案件處理情況。同時,最高法院表示,針對民間借貸、執行異議等重點領域,要研究虛假訴訟行為產生的規律,總結出虛假訴訟識別要素和方法。虛假訴訟嚴重擾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和司法秩序,侵害訴訟當事人合法權益,危害極大。當前,虛假訴訟案件數量逐年增加,類型日趨廣泛,在民間借貸、以物抵債、破產、第三人撤銷之訴和執行異議之訴中反映尤為明顯,成為誠信社會建設中的一大「毒瘤」。
  • 最高法刑四庭負責人就虛假訴訟刑事案件司法解釋答記者問
    微信公眾號「最高人民法院」9月26日報導,為依法懲治虛假訴訟犯罪活動,2018年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732次會議、2018年6月13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三屆檢察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分別通過了《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虛假訴訟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
  • 捏造事實虛假訴訟 東陽市法院判決首例虛假訴訟罪案
    2018-03-20 14:37 |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 黃保平 通訊員 張越美 虞天浩資料圖片3月16日,東陽市法院審結一起虛假訴訟罪案件,被告人何某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據悉,該案是市法院宣判的首例虛假訴訟罪案件。
  • 河南兩公司因虛假訴訟各被罰50萬:欲通過調解逃避巨額債務
    目前該院正在研究相關責任人是否涉嫌虛假訴訟罪等問題。12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相關負責人就虛假訴訟案件處理情況答記者問時指出,目前虛假訴訟防治難點包括發現甄別難、調查取證難、懲治手段不足。綜上,該案雙方虛構債權債務關係、刻意製造虛假轉帳記錄,意圖通過法院以調解的方式逃避債務,達到損害案外人合法權益的目的,實為虛假訴訟案件。
  • ...說法】設套起訴、欺騙法院……「套路貸」牽出50起民事虛假訴訟
    2019年6月至7月,金壇區檢察院對該批50件涉虛假訴訟案件向法院提出再審檢察建議42件,另對具有典型意義的8件案件提請常州市檢察院抗訴。如虛假訴訟標的數額巨大,多次提起虛假訴訟,偽造證據的情節惡劣,損害善意當事人合法權益造成嚴重後果等,具體標準可由司法機關根據實際情況作出司法解釋確定。單位犯本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犯本罪,非法佔有他人財產或者逃避合法債務,又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
  • 「零容忍」「出重拳」,依法嚴厲打擊虛假訴訟——最高法召開系列...
    12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和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以「嚴厲打擊虛假訴訟,助力誠信社會建設」為主題,在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黑龍江鴻基米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系列虛假訴訟案件處理情況,介紹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成立以來與巡迴區各級法院共同嚴厲打擊虛假訴訟工作情況。
  • 虛假訴訟這顆「毒瘤」必須清除
    史洪舉 據12月11日澎湃新聞網報導,日前,最高法院和黑龍江省高級法院公布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處罰最重的虛假訴訟系列案件——黑龍江某房地產公司因與某工程承包公司合同糾紛被訴至該省高級法院,該院裁定查封該房地產公司名下268套房產。
  • 開魯縣法院開出新《民事訴訟證據規定》實施後首例「罰單」
    宣判後,被告李某不服提起上訴,並提交通話錄音等證據佐證涉案借款經原告同意轉借給第三人潘某及第三人實際向原告償還借款9000.00元的事實。重審中,原告李某自認已經收到被告李某或第三人潘某償還了借款9000.00元,並據此對訴訟請求作出了變更。原告李某作為款項出借人故意隱瞞被告及第三人還款情況,對基本案件事實作虛假陳述。
  • 大興法院開出新民事訴訟證據規定實施後該院首張虛假陳述罰單
    大興法院開出新民事訴訟證據規定實施後該院首張虛假陳述罰單 2020-07-02 03: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執行異議之訴中虛假訴訟的認定與裁量
    在執行異議之訴中,當事人提供虛假證據、提出虛假事實主張,進行虛假訴訟以排除法院對執行標的強制執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對於虛假訴訟行為,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作出處罰決定,同時依法將涉嫌犯罪的線索移送刑事偵查機關查處。
  • 倆律師因虛假訴訟獲刑被判刑吊銷從業資格!
    其中兩名因虛假訴訟獲刑被吊銷執業證!多地有人因虛假訴訟被罰!小編在此提醒大家:誠信訴訟是民訴法對當事人參與民事訴訟的基本要求,也是確保司法公平公正的應有之義,面對不誠信民事訴訟行為,法院將加大懲戒力度,努力構築良好的民事訴訟環境。訴訟中,切記虛假訴訟底線不可觸碰!
  • 民事訴訟中作偽證涉及的刑事責任
    民事訴訟中作偽證涉及的刑事責任民事訴訟活動中,部分當事人或訴訟參與人為獲得法院勝訴判決而做出偽造證據的行為。這一行為不僅可能會使得最終的民事判決無效,還會受到民事訴訟法相應的處罰,對於情節嚴重的,還會遭受刑法的制裁。1.
  • 使用虛假身份證件罪!費縣檢察院辦理了這起案件
    近日,由費縣檢察院提起公訴的董某某使用虛假身份證件案在費縣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並當庭宣判。  該案是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山東省人民檢察院、山東省公安廳、山東省司法廳聯合印發的《關於適用刑拘直訴機制辦理刑事案件的若干意見(試行)》實施後,費縣檢察院首例適用刑拘直訴機制,並建議法院適用速裁程序辦理的案件。
  • 興安法院首例刑附民公益訴訟案當庭宣判
    該案經開庭審理後當庭宣判,以被告人唐某其犯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判處其拘役五個月,緩刑十個月;依法沒收作案工具,並判令被告人唐某其在「興安資訊」報上進行公開賠禮道歉。法院經審理查明:2020年6月19日,被告人唐某其將電魚機放在竹筏上,在興安縣湘漓鎮某村湘江水域內電魚,後被巡邏民警當場抓獲,在現場查獲並扣押了乾電池一個、交直流兩用增氧機一臺及非法捕撈的雜魚62.35斤。案發後,被告人唐某其已繳納漁業生態環境修復費用人民幣6000元。
  • 2019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民事行政及國家賠償案件
    後許某通過向常某購買網絡暗刷服務提高點擊量的方式,假借虛假流量誤導網路遊戲玩家,15天刷出2700萬點擊量,而許某未按照合同向常某支付服務費,故被訴至法院。北京網際網路法院一審判決駁回常某全部訴訟請求,認定涉案合同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違背公序良俗,屬「絕對無效」,並作出收繳常某、許某非法獲利16130元、30743元的決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