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裡我和孩子一起追番的,就是這部央視引進的日本動畫片

2021-03-02 i陪娃

今年春節,我有件特別期待的事,就是央視時隔十多年後,再次引進日本動畫片了!

要說咱們小時候,電視裡放的超一半都是日本動畫,每播一部新的,就會在班裡引起一波兒追番的熱潮。但是芊芊長大的這幾年,電視裡就只有國產動漫的身影了,無論劇情還是畫風,感覺確實不如日本動漫能抓人心。

所以這回央視再次引進日本動畫,而且還是我之前就刷過的一部非常好的片子,我當然早早設好了鬧鐘,還沒到點兒就拉著芊守在電視前了。

本來只是私心想著芊能陪我重溫小時候一起看動漫、一起聊動漫的氛圍,沒想到的是,芊竟然也看得特別投入,甚至還做起了「筆記」。

雖然是一部醫學類的動漫,但是因為故事框架和細節都設計得特別好,孩子看著一點都不費勁,很多我之前覺得特別專業的詞彙,像免疫系統、纖維蛋白什麼的,孩子現在張口就來,還讓我找出她之前那些血常規報告,一板一眼的研究起來。

除此之外,片子中還有好多有意思的地方,芊也真學到了不少知識,我在下面慢慢給妞們說哈。

另外,中文版的觀看連結我也給你們找好了,在文末掃碼,就能免費獲取觀看了。

這部片子,就是日本同名漫畫改編的動畫《工作細胞》,它把人體內的各種細胞擬人化,通過細菌和病毒的入侵事件,來介紹細胞的不同功能,所以這也是一部關於我們自身的動畫。

給妞們放個央視的預告片,這是花粉入侵時,身體內部的反應,是不是看著就很燃~

再來一段可愛的,要說這次的中文配音也是超給力的!

我大概在一年多前就看過日文版的了,因為喜歡,還推薦給了好幾個閨蜜。這次和芊又一起刷了中文配音版,發現無論大人還是孩子,都能為之著迷。我想,大概是它這幾點特別讓人喜歡:

1. 中文配音+有趣人設

妞們都知道我愛給孩子找英文片兒,有一個原因就是,沒正式引進的片子,網上只有「原音中字」的版本。如果是英語原音的,孩子半聽英語半看中文字幕的,這片兒不費勁就能看進去。

但是日文片可不行了,聽力上完全不懂,字幕閃得又快,別說給孩子看了,連我自己之前看《工作細胞》時,都得經常暫停下來逐字看。

不過現在有了中文配音版就不一樣了,用母語灌幾遍耳朵,就是記得特別熟。像細胞數量——37兆2000億個、像專業名詞——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芊芊現在都說得特順口。連「杉木花粉過敏」「組織胺」,都能特別專業的念出是「杉(sha一聲)木」和「組織胺(an四聲)」。

還有動畫裡細胞角色的擬人化都很用心,比如紅細胞穿著紅色工作服;而中性粒細胞是數量最多的白細胞,他整體就是白色的;特意沒有起名字,就叫「紅細胞小姐」這樣,所以孩子認角色也不費勁。

我還帶著芊查了紅細胞的電鏡圖,她發現動畫裡紅細胞的帽子,和現實中紅細胞圓餅狀的樣子很像;

還有紅細胞成熟時會脫去細胞核,在動畫裡也是通過帽子的變化來展示的。

除此之外,每種細菌也都有自己的華麗人設,比如紫色的肺炎鏈球菌、黃色圓球的金黃色葡萄球菌,芊看了這些細菌的電鏡圖像,發現動畫中的形態也都是根據現實來設定的。

這裡必須要吐槽下國產動畫,正好前些天帶芊去科技館,看了部4D電影,講的也是白細胞大戰細菌的故事。

但是這個藍色的白細胞,真的讓人覺得他們是不是該叫「藍細胞」;然後細菌的樣子也非常恐怖,要麼是多眼怪,要麼是老巫婆,前排孩子嚇得直捂臉;還有角色名字也是花裡胡哨的……幸虧芊有《工作細胞》的鋪墊,才大概都能對上誰是誰,算是沒白花票錢。

2. 內容老少鹹宜

妞們不要一聽是動畫片,就覺得是給小孩看的哈,因為這部片子真的是我和芊都能學到很多知識。

像芊芊,自打看了幾集《工作細胞》後,對身體裡各種細胞是如數家珍。比如紅細胞小姐一看到賣糖包的就走不動道兒,是因為紅細胞需要葡萄糖合成能量。現在她想吃糖的時候,就甩鍋給紅細胞,說是她身體裡的紅細胞沒勁兒工作了。

還有去年新冠病毒爆發時,芊問細菌和病毒有什麼區別,當時我找了不少資料給她科普,但她看完轉臉就忘了。

這次看了《工作細胞》後,她可是把它們最主要的區別記得牢牢的:細菌是獨立的個體(在動畫中都有頭有身體的),直接進攻人體;

而病毒需要先寄生到細胞上(在動畫中是像帽子一樣扣到普通細胞頭上),使細胞變異,才開始破壞免疫系統。

我自己看的時候也學到了很多知識,比如我之前以為,人體內只要有了癌細胞,就是得癌症了。看過動畫後才知道,人體每天都會產生上千個癌細胞,只要免疫系統及時清理掉它就沒事了。

而且大聲歡笑居然能夠活性化「自然殺傷細胞」,使它能更高效的殺死癌細胞、預防癌症。所以現在芊一跟我噘嘴找彆扭,我就回她:「小心你的自然殺傷細胞要失去活性了。」 她秒懂我是在提醒她「莫生氣」。

還有我之前給妞們科普過如何通過血常規報告,判斷感冒類型:

① 白細胞計數升高+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升高,考慮細菌感染。

② 白細胞計數正常/降低+淋巴細胞百分比升高,考慮病毒感染。一開始我也記不住中性粒和淋巴誰高誰低,現在跟動畫結合:一般細菌進來,中性粒細胞就幹掉了;但有一次病毒來,最後是靠T細胞(淋巴細胞的一種)才殺掉。所以每次一想到這個T細胞殺病毒的畫面,我就立刻分清楚了。

3. 故事(知識)的展開循序漸進

我之前覺得有關醫學題材的片子,肯定特別「難懂」。但是《工作細胞》並沒有一上來就撲一大堆專業詞彙,而是一點一點把故事和知識結構展開。

比如第1集中,有臺詞的一共是5種細胞,但它會重點只先介紹紅細胞和中性粒細胞,而且只講他們最主要的作用——紅細胞是「運貨」的,中性粒細胞是「殺敵「的,其他特點就後面慢慢再說。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孩子能把更多注意力放在畫面上。像紅細胞運貨的時候,芊就發現,她一會兒運的貨物是O2,一會兒又變成CO2,問我怎麼回事,是不是畫錯了?還有她有時候又是抱著食物的,是需要休息吃飯麼?

帶著這些疑問,在第8集裡紅細胞去體內大循環時,終於找到答案了——給細胞送的是氧氣和養分(食物),從細胞那兒拿回來的是二氧化碳。整個循環體系,又是結構圖展示、又是人物闖關的,比生物老師講得可生動多了,我看彈幕裡好多來做筆記的。

還有巨噬細胞,前9集都是御姐扮相,到第10集才告訴我們她還能變身成穿防化服的單核細胞。

但這個點,其實在前面已經鋪墊過好幾次了,每回巨噬細胞在房間裡喝茶時,旁邊都有個穿防化服的,當時還覺得怪怪的,看到後面才知道,原來她們是「自己人」。

還有金黃色葡萄球菌,作為主角出現了兩次,也是表明了它的一個特點——存在於皮膚和毛孔中,所以每次皮膚有破損她就來了。當然片中的說法是故事化的啦——姐姐給妹妹報仇。

第一次是金葡菌妹妹出場,血小板用纖維蛋白阻斷了傷口,她沒法叫來更多同伴,於是掛了。第二次是金葡菌姐姐來報仇,不光組合升級,還自帶纖維蛋白當盾牌,而這也正是現實中金葡菌的一種作戰方式,叫做凝固酶。

像這些知識點,如果脫離了故事,一股腦的陳述出來,孩子肯定不感興趣。但是如果跟著劇情走,一層一層揭開,孩子的興趣就會被一直吊著,不知不覺就把枯燥的醫學常識都記住了。

4. 讓孩子主動關注自己的身體

前面說了,《工作細胞》是央視時隔十多年後再次引進的第一部日本動畫,之所以會選擇它,央視也給出了解釋,就是希望在疫情期間,大家能更多地關注自己的身體。

像芊芊原來就問過,怎麼一到冬天就打流感疫苗呀?

現在結合著動畫就能講得清清楚楚:病毒入侵時,B淋巴細胞就得製作抗體對付它;而甲流病毒極易發生變異,B淋巴細胞如果來不及應對,身體就會生病。

流感疫苗,就是科研人員提前判斷病毒變異趨勢,幫身體準備好抗體。芊說:「那這個疫苗還是要打的,細胞就不用那麼辛苦了。」

還有最近不是爆出進口三文魚染新冠嘛,我就跟芊說咱先不吃魚生這些東西了,可她就是嘴饞央著要吃……

不過看完《工作細胞》食物中毒那集後,她去搜了現實版的「異尖線蟲」……結果別說新冠了,光是那寄生蟲的畫面,我估計她一年都不會想吃生的東西了。

(畫面易引起強烈不適,感興趣的妞自己搜吧……)

還有我閨蜜的孩子,一到春天就過敏,所以「杉木花粉」這集看得特別認真。那些流淚、鼻塞、打噴嚏的情況,她真的覺得就是片中描述的那樣——是火山噴發、洪水暴發、地殼震動的大災難。

而且片子裡,肥大細胞為了排除過敏原,釋放了過量的組織胺,最後還是靠藥片才得以穩定。

孩子找出她過敏時用的「鹽酸奧洛他定(帕洛坦)」,說明書上果然寫著它能「抗組胺」,是「肥大細胞穩定劑」。閨蜜說孩子發現這個點時,可激動壞了。

這部《工作細胞》不光我和芊芊喜歡看,聽說還有生物老師、醫學院老師,也推薦學生來看的,足以見它的專業性。不過我給芊芊看,倒不是為了讓她以後搞這方面的專業,而是想著她能把這些專業名詞先混個「耳熟」,以後學生物時見到了不頭疼、生活中遇到了也不抓瞎。

這部動畫片一共14集,中文版目前已推出10集,明天(周六)就會推出最後4集了,喜歡的妞們可以利用周末,帶孩子一口氣刷完。

連結都給你們找好了,掃下方二維碼,回復「工作細胞」,就能免費獲取觀看連結了。

相關焦點

  • 被央視「六公主」相中,日本駐華大使館為之打Call,動畫《工作細胞》「絕」在哪兒?
    自2006年廣電總局對境外動畫片發出限令以來,海外動畫片就正式退出了中國學生放學後的電視時光。沒想到時隔15年,一部日本動畫即將登陸中國電視螢屏,而且是央視!2月13日起,央視電影頻道(CCTV-6)將在上午播出日本科普動畫《工作細胞》。
  • 日本大熱科普動漫《工作細胞》,春節期間將登陸央視電影頻道
    月13日在央視電影頻道首播,當晚,央視電影頻道官方微博也確認了這一消息。木棉花(上海)動漫有限公司是由臺灣木棉花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設立的分公司,代理過《全職獵人》《妖精尾巴》《科學電磁炮》等熱門日本動漫,不過還是有網友表示懷疑。1月22日晚,央視電影頻道官方微博@CCTV6電影頻道發布了一張《工作細胞》的宣傳圖,並配發文字稱:「春節的驚喜何止一套《工作細胞》#CCTV6春節片單#」,確認了消息的真實性。
  • 為什麼看動畫叫「追番」?「番」就是動畫的意思嗎?
    從卡通片到動畫片,再從動畫片到動漫,國內對於動畫這一載體,尤其是日本動畫這一領域的稱呼經歷了多個階段的轉變,最終變成了這麼一個詞——追番。追番中的"番",是一個源自日語的外來詞彙,它的全稱是番組(ばんぐみ),本意是電視中的節目。
  • 從新番舊番共存,淺談國內日番引進
    番劇,是ACG圈子中的一個常用語,指的就是動畫電視連續劇,也就是一直陪伴著我們成長的動畫片。雖然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但是相信大多數人都是擁有著追番經歷的。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番劇就是日番,小時候的《哆啦A夢》、《櫻桃小丸子》還有現在的《鬼滅之刃》、《海賊王》都是人們心中的高人氣日番。
  • 春節適合大人孩子看的動畫片,熊出沒變形記,這部電影溫暖人心
    《熊出沒·變形記》這個系列以及連續五年加入到春節檔當中,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關於這一部電影,孩子在和家長一起觀看的時候,我們當家長的可以更好地引導孩子,讓他們在收穫快樂的同時,也能夠得到一些提高和感悟巧因烏龍變微縮,巨人國裡大冒險,電影中光頭強父子再會
  • 80後專屬,54部引進的經典動畫片
    小編80後一枚, 一直懷念兒時的動畫片,除國內經典動畫片外,更是對當年引進國外的動畫片念念不忘,今天就整理出來當時引進來的54部動畫片,和大家一起懷念一下
  • 哪部動畫片讓你念念不忘,卻又想不起細節?是不是這部日本動畫片
    特別是那稚嫩的童聲反覆唱著「我要我要我要找我爸爸,走到哪裡也要找我爸爸……」 因為這首歌太深入人心,導致時隔近40年,當年迷戀這部動畫片的「小朋友」已經為人父為人母,但心中念念不忘的還是「找爸爸」。30年過去了,許多人依然沒弄明白咪咪到底找到爸爸沒有?其實小編告訴你,這部動畫片根本不是找爸爸的故事。那麼《咪咪流浪記》到底講了什麼內容呢?這部動畫片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
  • 時隔十多年,央視再度引進日本動畫
    還記得央視播出的《聰明的一休》《中華小當家》等日本動畫嗎?這可能是許多80後,90後的童年回憶。然而,自從2006年廣電總局發布一則限制境外動畫的通知後,直到今日,央視再未播出過一部日本動畫。但就在近日, 多方消息確認,《工作細胞》將在2021年2月13日(正月初二)在CCTV6播出,這將是十幾年以來,日本動畫再次被央視引進並正式播出!
  • 今年的日本七月番,國內引進數量創新低
    《刀劍神域Alicization終章》《非槍人生 第二季》《我的青春戀愛物語果然有問題 第三季》《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 第二季(前半篇)》等11部作品,為四月番延期開播或重新開播的作品。《某科學的超電磁炮 第三季》,則是一再延期的1月番。雖然引進數量少,且不少作品為此前延期上映作品,但七月番中卻不缺霸權番。
  • 我們小時候看的動畫片,比現在孩子看的強多了
    上世紀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堪稱中國譯製動畫片引進播出的黃金時代。對於70末-80初生人來說,不但可以看到畫風精緻唯美的日本人氣之作,還有風格多樣的歐美動畫片令童年時光更加豐富多彩。每個人的記憶都會不太一樣,但當我們一起重溫這些經典動畫,回首兒時光陰的時刻,想必都會有一樣美好的感動。
  • 春節假期,除了霸權神作,還有什麼值得一看?拿好這份追番清單!
    順便說一下,男主和咒術的娜娜明是同一個聲優哦~今年的一月新番,非常多人安利!劇情偏輕鬆日常向,甜甜的校園戀愛實在太美好啦~喜歡戀愛番的小夥伴,這部我首推!今年的一月新番,一天一個現充小技巧,如果你有「想改變」、「想嘗試新東西」的想法,或許這個番可以給你足夠的勇氣哦!今年的一月續作番,第二季經費比第一季充足,老婆們更好看了!
  • 央視追番?!日本動畫《工作細胞》將於下月央視播出!中文配音片段公開!
    近日,根據國內動畫代理商 MUSE木棉花動漫消息:《工作細胞》(第一季)將於2021年2月13日在央視CCTV6正式播出。而這也是自從2006年後,直到這部《工作細胞》,才總算打破了電視十幾年沒再播日本動畫的情況。
  • 那些暴露年齡的動畫片,再也回不來了
    沒錯,這部片子,就是《聰明的一休》。 中國引進海外動畫片的歷史,已經有將近一百年的歷史了。 不過,規模最大也最精彩的一次,還要數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在全國人民普及電視的時候。 和一休一樣遠渡而來的海外動畫片,陪一代人度過了整個童年。
  • 【學子頭條】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動畫片
    許多人感嘆,我們出生在動畫的黃金時代,記憶裡經典的片段與場景,帶著熟悉的時光的味道,在歲月的無聲流轉裡,成為一生最璀璨純真的珍藏。今天,我們沿著記憶的拐彎,一起來重溫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動畫片,在倒敘的時光裡,再蕩一遍鞦韆,讓童年映紅你我的臉。
  • 比起喜羊羊,我更希望我的孩子看禁播動畫片
    別著急說我以偏概全,我跟你一樣清楚,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不能把鍋甩給《熊出沒》和《喜洋洋》,只是心疼受傷孩子的同時,我更心疼只能看著這樣的動畫片長大的中國2.3億兒童,覺得這個事得展開說說。大家回顧一下這部動畫片的片頭曲 | 視頻時長:1:03 客觀講,抄日本動畫絕對不是只有我們這麼幹,放眼東南亞地區,都沒放過島國。由於這邊的國家特點鮮明,他們抄襲之後,總會轉換成帶有本國文化的特色的標籤之後再播放,其中最為誇張的就是泰國。
  • 《魯濱遜一家漂流記》這個動畫片我追了十幾二十年了還沒追完我會隨便亂說麼
    勞資有孩子了一定強迫他給我看完這個動畫片!!! 小時候斷斷續續在央視大風車看過,後來不知道放學玩心太大還是怎麼的,就沒看完,是心裡一直以來的遺憾!因為每次飯局只要聊起來動畫片我能拿得出手的就是獅子王,沒童年傷不起!
  • 央視十多年後再播日本動畫,但「限播令」從未廢止
    在這個視頻網站可以輕鬆追番的時代,大概年輕人不能理解,為什麼《工作細胞 第一季》登陸央視會顯得特殊?畢竟觀眾們可以在B站觀看這部動畫。正在播出的《工作細胞 第二季》,同樣已經在B站獨家開播。而此次即將開播的《工作細胞 第一季》,的確是自「限播令」之後,央視首次引入的日本TV動畫。然而必須看到,這部動畫並沒有登陸央視少兒頻道。選擇播放的時間,也並非夜晚黃金檔。這一消息曝光後,網友的悲觀情緒並不少。其中提到最多的問題,就是擔心《工作細胞 第一季》會因為暴力、血腥內容,遭到家長的舉報而下架。
  • 《工作細胞》登陸央視,日媒報導:柯南之後14年來再引進新日漫
    幾天後,木棉花動漫官方、CCTV6官方與B站番劇官方等發布轉發該消息,基本就確定了《工作細胞》第一季動畫將於春節期間登陸央視CCTV6電影頻道播放。,從內容來說是沒有早戀等讓家長盯緊的敏感題材,但從畫面來說就是「番茄醬」與我同行,只要對這方面沒有任何問題,其他都不是問題,又不是BLACK那樣,還要應對完全不可迴避很大的白細胞等過於真實硬核的設定與畫面。
  • 驚喜,這部寶藏科普動畫片要在央視播出了!
    故事的發生地就是我們人類的身體,我們身體裡各種細胞各司其職,維持著身體的運作。我們來帶大家看看動畫片裡我們的細胞是怎樣為我們的健康努力工作和戰鬥著的。細胞們在身體世界忙忙碌碌著。他不甘於命運的不公,隨著一天天的成長強大他的內心愈發痛苦,最終他還是成為自暴自棄的魔頭,在被各類免疫細胞除掉前,他發出最後的哀嘆「我其實只是個普通的細胞,只是想和大家一樣生活在這片世界裡」。
  • 這部重口味的怪獸動畫片,我勸你們一定要給孩子看!
    這部BBC最經典的科教動畫片叫《梅西去樂趣島》,探險+十萬個為什麼,相信我,沒有孩子能拒絕。米粒當初對這部動畫片,真是相當痴迷,我喊他下樓騎車,不去!)同樣的道理,放在人體上也一樣,如果灰塵、沙粒、煙霧等等進到了人的眼睛裡、鼻子裡,我們一樣需要通過製造眼淚、打噴嚏來趕走它們。用形象的方式、簡單的語言解釋生活中的科學小問題,孩子能理解得更透徹。這就是科教動畫片的魅力,比你在X度上費力查找原因,再用嚴肅生硬的語言解釋給孩子聽有用一萬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