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英年早逝的8位頂級人才,至少有7位能改變三國歷史走向

2020-12-24 騰訊網

什麼叫英年早逝?有人說法正英年早逝,但是法正可是活了45歲,算不錯的了;這裡要說的主要是指40歲以下的天縱奇才,最小的僅13歲;這八人中,至少有七位是能改變歷史走向的。

TOP、8 郭嘉

郭嘉生於公元170年,卒於公元207年,終年38歲,算是英年早逝了吧。

郭嘉智慧真的是曹魏第一嗎?不見得,至少荀彧、荀攸、賈詡不比郭嘉弱,但是對曹操個人影響最大的還是郭嘉,曹操自身就極富謀略,所以想讓曹操完全聽從一個人的建議,這人只能是郭嘉了。

在曹操諸多謀士中,唯獨郭嘉最了解曹操,並且兩人關係親密,猶如朋友一般。據載,二人行則同車,坐則同席。在嚴於治軍的曹營帳裡,郭嘉有很多不拘常理的行為,但在偏愛他的曹操眼裡,「此乃非常之人,不宜以常理拘之」。

在長年徵戰生涯中,曹操總是把郭嘉帶在自己身邊,以便隨時切磋,見機行事。每逢軍國大事,郭嘉的計策從無失算。曹操更是對年輕的郭嘉寄予了無限的希望,打算在平定天下之後,把身後的治國大事託付給郭嘉。

有一句是這麼說的,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雖然這句話有幾分湊巧的意思在裡面,但是若是郭嘉真的沒有死那麼早,還真沒劉備什麼事,看看有郭嘉的曹操和沒郭嘉的曹操,實力明顯差距很大;所以在赤壁之戰後曹操哭郭嘉,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TOP、7 馬良

馬良生於公元187年,卒於公元222年,終年36歲。

馬良兄弟五人都有才華名氣,而馬良又在五人中最為出色,因此有「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讚譽。209年,劉備擔任荊州牧,徵召馬良為州從事。馬良與諸葛亮關係友善,曾奉命出使東吳,受到孫權恭敬的接待。

221年,劉備稱帝,建立蜀漢政權,任命馬良為侍中。222年,劉備東徵東吳,派遣馬良招納安撫武陵一帶的五溪蠻各部,各部首領們都接受蜀漢的印信封號,相繼響應劉備。

同年六月,劉備在夷陵之戰中兵敗,馬良也遇害身亡。可以說後來諸葛亮傾囊相授馬稷,和馬良也有莫大的關係。

TOP、6 龐統

龐統生於公元179年,卒於公元214年,終年36歲。

襄陽龐德公稱龐統為「鳳雛」,諸葛亮為臥龍,司馬德操為水鏡。徐庶曾對劉備說,臥龍鳳雛,得一而可安天下!龐統曾與東吳陸績、顧劭等品評人物好壞,自稱有輔佐帝王的才能。

在劉備佔據荊州後,龐統也看好劉備這條「潛龍」,於是從東吳過來投奔他,起初被任命為耒陽縣令,後來經過魯肅的推薦,劉備親自考核龐統的能力,後任命他為治中從事,親密程度亞於諸葛亮,後龐統和諸葛亮同為軍師中郎將。

與劉備一同入川,於劉備與劉璋決裂之際,獻上上中下三條計策,劉備用其中計。進圍雒縣時,龐統率眾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僅三十六歲,追賜統為關內侯,諡曰靖侯。後來龐統所葬之處遂名為落鳳坡。

TOP、5 周瑜

周瑜生於公元175年,卒於公元210年,終年36歲。

東漢末年名將,洛陽令周異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身體長壯有姿貌、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周瑜少與孫策交好,21歲追隨孫策奔赴戰場平定江東。

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任,周瑜將兵赴喪,以中護軍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208年,周瑜率軍與劉備聯合,於赤壁之戰中大敗曹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209年,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

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實奇才也」,孫權稱讚周瑜有「王佐之資",範成大譽之為「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宋徽宗時,追尊其為平虜伯,位列唐武廟六十四將、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TOP、4 孫登

孫登生於公元209年,卒於公元241年,終年33歲。

孫登是孫權的長子,公元221年,孫登被立為王太子;並任命南郡太守諸葛瑾之子諸葛恪、綏遠將軍張昭之子張休、丞相顧雍之孫顧譚、偏將軍陳武之子陳表等進宮,為孫登侍講詩書,並隨從騎馬射獵。程秉、張溫先後為太子太傅。

孫登不僅能禮賢下士、喜愛人才,在鎮守武昌期間,寫信給步騭,請求教誨。步騭於是把當時在荊州界內擔任重要職務的官員即諸葛瑾、陸遜、朱然、程普、潘濬、裴玄、夏侯承、衛旌、李肅、周條、石乾等十一人列出,對他們的品行才能進行逐一的介紹分析,且上疏希望孫登要信任和重用這些傑出人才,後來這些人才幾乎都被孫權重用了。

可以說孫登是孫權最滿意的接班人,如果孫登沒有早逝的話,三國發展的走向就未可知了。

TOP、3 孫策

孫策生於公元175年,卒於公元200年,終年26歲。

孫策是孫堅的長子,也是孫權的哥哥;在孫堅死後,為繼承父親遺業而屈事袁術。195年,孫策徵得袁術許可,準備東渡長江,橫江進攻樊能、於糜,又在當利口襲擊張英。孫策來到曲阿並以曲阿為據點,與揚州刺史劉繇進行決戰曲阿之戰,大敗劉繇。

196年孫策率兵進攻會稽王朗和吳郡嚴白虎。197年,袁術僭越稱帝後,孫策與袁術決裂。197年,曹操下詔書給孫策,要孫策討伐袁術,任命他為騎都尉,襲父爵烏程侯,兼任會稽太守,曹操奏許朝廷任命策為討逆將軍,並封為吳侯,後統一江東。

孫策絕對是東漢末年崛起最快的一個諸侯了,沒有任何投機取巧,兩年的時間拿下江東,左膀右臂為周瑜和太史慈,麾下不論是文臣還是武將都算是一流諸侯了;可惜正當孫策準備發兵北上之時,在丹徒狩獵中為刺客所傷,不久後身亡。

TOP、2 周不疑

周不疑是劉表別駕劉先的外甥,少有異才,聰明敏達,在十七歲時就著有文論四首。周不疑去了許都以後和曹衝關係很好,互為好友,兩個神童在一起,多妙啊。曹操也很喜愛他們兩個。

可惜天妒英才,曹衝在十三歲的時候因重病不治身亡。曹衝死後,曹操的心就變了,因為他每當看見周不疑的時候就想起曹衝來,心突已,於是命人暗殺之。曹丕不以為然,還跑去上諫。結果曹操把他訓斥了一通:「如果是曹衝到還罷了,周不疑不是你這樣的人玩得轉的」。於是派人去把周不疑刺殺了。

周不疑有異才,這個異才,很值得推敲。三國志上說他著有「文論四首」,看起來似乎是有關文學論述的詩作。但如果他是一個尋章摘句的腐儒,如同荊州的王粲之流,想來曹操絕對不會對其如此忌諱。他很可能有孫堅那樣的「異智」,而且劉先又曾經為其擇師不得。

關於他的軍事才能,《零陵先賢傳》曾有記載:曹操攻柳城不下,圖畫形勢,為難計策,周不疑進十計,攻城即下也。

TOP、1 曹衝

曹衝是曹操和環夫人之子。從小聰明仁愛,與眾不同,深受曹操喜愛。曹衝出生五、六年,智力心思所達到的,就像成年人那樣聰明。據說「曹衝稱象」這個故事是真的,當時的大象是吳國從交趾的來的南亞象。

因為曹衝的智慧和寬仁,曹操幾次對眾大臣稱讚曹衝,有想讓曹衝繼承大業的打算。但是在曹衝十三歲時得了重病,曹操親自為他向天請求保全生命。

到了曹衝死去時,曹操極為哀痛。曹丕寬解安慰曹操,曹操說:「這是我的不幸,卻是你們的幸運啊。」一說就流下眼淚,為曹衝聘了甄氏已經死去的女兒與他合葬,追贈給他騎都尉的官印綬帶,命宛侯曹據的兒子曹琮做曹衝的後代。

如果曹衝不死,以曹操的做事風格,立曹衝為儲的可能性極大,而且曹衝還有另一個天才神童玩伴周不疑;以這兩人的妖孽之姿,司馬懿想奪權?恐怕不太現實。

相關焦點

  • 三國時期頂級謀士排名
    波瀾壯闊的三國時期,也是歷史上能人輩出的一個時代,文臣武將層出不窮。兵法謀略、爾虞我詐,你來我往,形成了一部可歌可泣的戰爭史詩,一直為後世所津津樂道。而謀臣是參與和策劃這部歷史大舞臺的主導力量,他們的計策甚至能夠左右對未來的走向。
  • 王平,一個不為人知的常勝將軍,改變三國歷史走向的男人
    三國這個英雄的時代,除了無數的英雄豪傑,我們熟悉的有關羽、張飛、趙雲、馬超、曹操、劉備、孫權、魏延等等。但,王平這個改變三國的人,卻鮮有人知。其實,王平非常厲害的將領,只是英年早逝,如果在給他多一點時間,成就絕不在關羽張飛之下。觀其一生甚至連敗仗都沒有打過,就這一點我們就能看出他的能力有多強,只不過他的起點比較低就一個普通小兵,所以沒有被我們的識人天才曹阿瞞發覺與重用。所以後來換了老闆,到了劉備那邊,不過劉備也沒能發覺他的厲害,也就只給他封了一個小官職。
  • 三國時期的大學生、音樂家,而且他還是三國時期最長壽的人
    導讀:三國時期有很多經天緯地之才,這一期將為大家講述三國時期的老壽星,他的年齡相比於現代人都是有過之而不及。說起太學,很多人有可能還對這個詞不太理解,太學是中國古代的國立最高學府,相當於現代清華、北大的教學水準,是古時候培養人才和選拔人才的重要根據地。太學的建立是始於漢武帝時期,他採納了董仲舒的《天人三策》,「興太學,置明師,以養天下之士」的建議,最終設立了具有專業教育系統的太學。
  • 三國時期十大頂級謀士,袁紹孫權劉備各得其二,其餘皆在曹操帳下
    在整個三國時期,真正能決定天下局勢其實並不是那些手握重兵的諸侯,而是他們手下的謀士、軍師等人。這些人都堪稱是各個勢力的「中樞神經」,負責處理陣營中的大小事務,而其中能力最為突出的幾人則被稱為頂級智囊,三國時期排的上號的幾大戰役或者政治事件都出自他們之手。
  • 三國奇才,一生教育無數謀士,堪稱三國第一伯樂
    司馬徽還接待了諸葛亮、龐統、徐庶三位超級土地。司馬徽和鬼谷子一樣,不是自己出山,而是世界在他的控制和期待之下。因此,司馬徽成了三國中最神秘、最強大的隱士。司馬徽,生在潁川陽翟人(今河南禹州)人,品行端正。司馬徽端莊典雅,學識淵博,尤其善于欣賞各種才華。凡是被司馬徽評價過的人,都能一夜成名,身價倍增。
  • 三國時期最強20位謀士排行榜!
    從整個三國時期來看,沮授的這一戰法是與後來司馬懿戰勝諸葛亮的方法不謀而合的。但當時的袁紹正在躊躇滿志之時,他如何能聽得近沮授的這一番話?最終沮授被無情的關進了大牢。最終袁紹兵敗,沮授被曹操抓獲。曹操很欣賞沮授的才能,對沮授以禮相待,但沮授誓死不降,遂被曹操殺害。
  • 三國死得最可惜的3位將才,一人可吞吳,一人可救蜀,一人可破魏
    千古傷心舊事,一場談笑春風殘篇斷簡記英雄,總為功名引動古今多少風雲,盡在博覽眾史三國時期是一個混亂、同時出現無數人才和英雄豪傑的時期,著名的謀士諸葛亮、英勇善戰的關公、一代奸雄曹操,這些英雄們用自己的血汗譜寫了一段雖不完美、但卻也稱當上恢弘的故事,這段時期發生的事大部分都寫進了名著《三國演義》中,已然成為了一段經典。
  • 誰才是三國時期真正的高人?
    三國時期,群雄爭霸,戰火延燒。一部《三國演義》就是一座江湖,它將真實的三國藝術地加工和再現,英雄輩出,激起浪花無邊。那麼,誰才是三國時期真正的高人呢?劉備?他知人善用,手下諸葛亮、關羽、張飛,赫赫有名,光耀史冊。劉備從一個小縣城新野起家,縱橫捭闔,幾年時間就佔據三分天下的蜀漢地盤,讓對手喘不過氣來,不能不說高。孫權?禮賢下士,穩穩地蟋踞江南富地,自得其樂,不能不說高。曹操?
  • 三國時期的夷陵之戰,看看劉備的損失,蜀國為何一蹶不振?
    三國演義這部小說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在三國這個勾心鬥角的亂世之中,更多人所被吸引的還是以劉備為中心的群雄之爭。而三國裡也有震驚中外的世界名戰,官服,赤壁,夷陵之戰號稱三國頂級的三大戰鬥,同時也是改變整個三國局勢的戰鬥。不過今天所說的夷陵之戰卻是一個讓人議論紛紛的戰鬥。
  • 三國群英傳3,介紹8位女武將,強不強力不重要,養眼就好了
    三國群英傳3相對於群英1和群英2來說,畫風變化非常大,至少變得更加能讓玩家接受了。
  • 【論史】鄧芝 鄧艾改變三國歷史的英雄
    10多年後,鄧芝的一次外交活動,讓三國鼎立的局勢又堅持了40年。當鄧芝拼命南逃時,族人中年僅12歲的口吃少年鄧艾,隨母北行,當了一名放牛娃。沒人會想到,這個放牛娃後來成為三國鼎立局面的終結者。  鄧芝和鄧艾,他們從同一個地方出發,一個向南、一個向北,一個為歷史打了一個結,另一個把結解開。兩位客死四川的英雄,無論是向南還是向北,都用自己的方式取得了成功,但都沒能回到起點。
  • 為什麼說三國是河南人的時代?4個河南籍名人改變了三國歷史
    三國時代,群雄爭霸,逐鹿天下。曹操、劉備和孫權,成為三國時代的三大巨頭。這三人雖然能力各異,各有千秋,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非常重視人才的招攬與引進。他們都深知「得人才者得天下」的道理,想盡辦法千方百計挖掘搜集各路人才,為己所用,三國時代也因此群英薈萃,燦若星辰。
  • 三國時期的4位箭術高手:黃忠墊底,呂布只能排第二
    說起三國演義裡誰最善射,那無疑是漢升老將軍,小說裡說他有百步穿楊的本領,一輩子唯一沒射中關羽,還是因為黃忠故意放水,而《三國志》
  • 三國時期,有幾人能鎮住司馬懿?僅有這六位
    由此可見,在曹操死後,司馬懿是有多麼放飛自我。作為一個手擁大權的謀臣,司馬懿在曹魏的地位無可撼動。那麼在三國時期,有幾個人能夠鎮住司馬懿?僅有這六位。曹操第一位便是他的主公曹操,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曹操還在世的時候,司馬懿就只能夠俯首稱臣。而且曹操本就詭計多端,善於識人,司馬懿的鬼心思他也能夠猜個一二 。
  • 三國時期的長壽五虎將之冠絕吳中的丁奉
    在亂世中開創一片天地,沒有得力的武將怎麼能行?東吳能徵慣戰的武將也不在少數。(一)東吳的武將從松堅時代的程普、黃蓋、韓當、周泰到小霸王孫策時代的太史慈,再到孫權時代的甘寧、蔣欽,哪一個不是有萬夫不當之勇?太史慈是一個堪與蜀漢五虎將相提並論的名將。甘寧以數百騎兵襲破曹魏大營而未損一兵一卒。
  • 三國真正厲害的十位謀士:四大都督只有一人,荀彧諸葛亮不在其中
    漢末三國時期不僅湧現了很多名將,比如入選武廟的多達九人,也出現了不少謀略出眾的謀士,不過大多數人對於謀士的定位可能有些誤解,把不少人也歸入到謀士之類
  • 三國裡面的「身高8尺」是有多高,想知道在三國裡,你有多高呢?
    古時候的打仗多出能人義士,身高2米3的呂布呂奉先往那兒一站,不用動,看起來就很有力量感,怪不得拿著方天畫戟能和劉備、關羽、張飛3人打個平手,就連貂蟬也愛上了他。如此看來,在古代打仗的時候身高確實有著先天的優勢。話說赤兔寶馬是呂布呂奉先的坐騎,呂布對它也是非常的喜愛,一匹成年寶馬的高度是多高呢?一般都在2米2以上,體重基本都在1噸還要多。
  • 盤點三國時期的6位命運悲慘的美女,貂蟬悲慘程度排第五
    在那個動蕩戰亂的時期,女人的命運一般都很悲慘,就如曹操為了增加國家人口數量,不惜下令讓寡婦改嫁;而美女,雖然看似光鮮亮麗,卻往往更加悲慘,不是輾轉流離,就是成為政治工具,現在來盤點下三國時期的六位命運悲慘的美女。
  • 不讀三國枉少年!讀透三國,可以改變孩子的一生
    今天書集君為大家帶來的是這本《少年讀三國》適讀人群 :8-10歲讀歷史 學古文 長少年豪情帝王、名將、謀士、群雄 三國豪雄齊亮相《三國志》《後漢書》《晉書》 歷史典籍尋真相由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少年讀三國》是一套專為少年兒童編寫的三國歷史書,全套書共分四本,為帝王卷、名將卷、謀士卷、群雄卷,一共展示了48位三國代表人物的豐滿個性和跌宕人生。
  • 遊民評測|《真三國無雙8》評測7分 熟悉的三國,陌生的無雙
    《三國》的亂世,也就此拉開帷幕。  戲劇性的是,《真三國無雙8》也遇到了和十常侍之亂一模一樣的境遇。在傳統的無雙領域已經很難有突破,且大多數玩家都逐漸對割草感到厭煩的當下,光榮大膽地決定引入近十年來最重要也是最為流行的一股風氣——開放世界,希望藉此給《真三國無雙》系列帶來新的活力。  可沒曾想,開放世界並不是什麼靈丹妙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