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以色列日啟動:尋找科技創新國度的「秘密」

2020-12-10 IT時報

IT時報記者 郝俊慧

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一路向西15公裡,到祁連山路右轉便是中以(上海)創新園,12月8日,以色列駐滬總領事愛德華(Edward Shapira)和前中國駐以色列特命全權大使詹永新穿梭於一館一園之間。

這是特殊的一天。猶太難民紀念館在數年擴建後重新開放,而以「共享經驗、共鑄輝煌」中以合作前景為主題的以色列日活動則同日在中以(上海)創新園召開。「紀念館代表的是歷史,創新園代表的是未來,這意味著兩個民族正攜手從歷史走向未來。」詹永新表示。

70多年前,在猶太人民最黑暗的時候,中國人民向他們開啟了「生命之門」,70多年後,中國是以色列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貿易夥伴。2019年,中以雙邊貿易達148億美元,兩國正攜手走在創新合作的新徵程上。

8日的以色列日活動同時也是中以(上海)創新園成立一周年系列活動之一,愛德華笑稱,中以(上海)創新園是以色列官方和企業代表團到上海的必經「打卡」之地,為以色列初創企業家創造了良好環境和創新生態系統。

愛德華

以「創新」吸引資本

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以色列斥資2000萬美元,建造了自己第一座世博國家展館「海貝殼」,向全世界展示以色列高科技的「秘密」,也讓更多中國人開始認識這個與自己有著同樣悠久歷史的民族。

70多歲的以色列,是世界公認的技術創新中心之一,儘管人口只有900萬,22000平方公裡的國土面積相當於海南省的三分之二,卻已是當今世界第二大初創型企業集中地,僅次於美國矽谷。

資源的匱乏「倒逼」以色列必須走以高新技術為驅動力的發展之路。以色列駐滬總領事館商務領事韓寧偉透露,以色列研發投入佔GDP超過4%,每萬人中有近140人是工程師,這些數據均為全球第一。

如今,以色列已逐漸將經濟轉型為以創新和高科技為主導的經濟模式,U盤、膠囊內窺鏡、櫻桃番茄、自動防撞系統等這些走入國人生活多年的產品,最初都來自以色列。

人才是以色列最大的財富,47%的以色列人受過高等教育,沃倫·巴菲特曾言,「如果你到中東尋找石油,無需在以色列停留,但若你找的是人才、活力和智慧,那麼以色列是唯一一站。」

一個「為什麼以色列能成為科技創新國度」的視頻揭秘在「矽溪」(以色列特拉維夫的silicon wadi)可以如此創業:找一個房間,放兩三張桌球桌、三四個懶人沙發,幾分鐘之內,便會有一排排喝著飲料、帶著智能手錶的畢業生聚集到你門口,如果你再有一個公寓和雜貨店,那他們永遠不會走。

獨有的民族和國家歷史,使「創新」成為以色列的國民基因。目前,以色列有超過6000個初創企業和超過1000個研發中心,平均每天誕生三家科技創新公司。

以色列創業團隊以「迷你」著名,人數不多,創新項目講究「小而精」,「尖端創新技術是我們最美麗的地方,非常袖珍,但非常核心。」以色列SHENG-BDO Ziv Haft中國業務發展執行總監馬奕良介紹,在數據挖掘、新材料、生物醫學、農業、水處理技術、可再生能源、安防等方面,以色列企業都走在世界科技前沿。

自2002年成立以來,SHENG 公司便致力於為中以之間開展投資銀行、商務拓展等業務提供顧問和商業開發服務,馬奕良介紹,目前跨國公司在以色列已經設立了超過250家研發中心,2019年,以色列科技公司通過522筆交易募集了83億美元,今年儘管有疫情影響,但依然有34家以色列初創公司11月獲得超過10億美元的募資。

近10年來,中國資本對以色列青睞有加,越來越多的中國金融和戰略投資者進入以色列,據中國駐以色列大使館報告,中國在以色列的投資已達到80億美元。阿里巴巴、百度、平安、復星、騰訊、華為等中國大企業均投資了以色列的高科技公司。

安可(北京)諮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董事總經理鼎傑夫表示,如今以色列獲得的投資20%以上來自中國公司。

以市場尋求「變現」

長期以來,以色列都是全世界重要的高科技輸出國,而擁有巨大市場、資本以及產業化能力的中國,是以色列初創企業「淘金」的寶地。

「以色列很多企業希望來到中國。」PTL集團是一家總部位於上海的管理公司,旨在幫助以色列企業在中國建立本地業務,1997年,其總經理Arie shrier 第一次到北京時,這裡依然是「只有大魚才能活下來」,20多年後,進入中國的以色列中小企業已經遍地開花,「中國非常重視創業園區對企業的培養,如今我們在中國大約有300個項目。」

成立一周年的中以(上海)創新園便是中以雙方探索合作的新空間,截至目前,園區已經吸引了360國際數字安全與生態運營中心、螳螂慧視等32家企業、機構、項目的入駐,涉及智能製造、生命健康、網際網路安防等多個領域。除了上海,中國還有許多地方政府看好與以色列的合作,浙江、廣東、山東、江蘇等其他9個省市也都與以色列籤署了雙邊項目,

除了將以色列初創企業引入中國,不少曾經與以色列結緣的中國創業者也在將以色列的技術引入中國。詹永新透露,2014年訪問以色列的中國人大約有4到5萬人,而到了2019年,這個數字超過17萬。

江蘇綠浥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李勇多年致力於以色列農業科技在中國的推廣教育,「中以之間的農業科技差距明顯,舉個例子,中國番茄每平方米的產能大約為10公斤,荷蘭可以提升至30公斤,但以色列可以做到平均產能50公斤。」2015年,李勇團隊推動以色利農業技術在中國落地,將國產藍莓的產能從300公斤提升到2000公斤。

「如果說以色列企業做的是從0-1的事,那麼中以合作是從1走到10,而中國市場是10到無窮大。」以色列阿格納項目公司大中國區總裁介玉成認為,實踐表明,以色列企業擅長用創新技術換資本,因此中國與以色列的合作,離不開資本和產業的支持,而中國市場則要考慮,如何將先進的技術與落後的使用者融合,找到「洋為中用」的項目合作最佳模式。

韓寧偉認為,儘管以色列企業有獨樹一幟的技術和產品,但必須在中國市場中經受風險的洗禮後,才能實現自我迭代和適應,更好地適應市場,他希望,通過國家和企業之間的合作,推動更多以色列初創企業在中國「大展拳腳」。

相關焦點

  • 弗魯姆轉會以色列創新國度 合同期至退役為止
    克裡斯·弗魯姆明年將正式轉會至以色列創新國度車隊。昨日下午17時,英力士車隊宣布克裡斯·弗魯姆將在2020年賽季結束後離開車隊。在為英國世巡車隊效力11個賽季後,弗魯姆將從2021年開始加入以色列創新國度車隊,並將一直在隊裡待到「職業生涯結束」。
  • 戰疫:觀察與鏡鑑|以色列依託科技優勢抗擊疫情
    、死亡60多人,被譽為「創新國度」的以色列面臨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可謂不嚴重。國土面積三分之二是沙漠,城市人口集中且密度大,也導致以色列疫情蔓延快。為了兼顧疫情防控、民眾生活和經濟活動,以色列逐步升級抗疫力度,直到6日晚宣布全國封鎖三日。同時,以色列依託自身優勢,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疫情防控這一艱巨工作中的作用。4月6日,以色列中部城市布內布拉克居民在排隊購物。
  • 以色列宣布啟動「創世紀2」號登月計劃
    新華社耶路撒冷12月9日電(記者尚昊)以色列科技部9日宣布啟動「創世紀2」號登月計劃,並將在約4年內發射該國第二個月球探測器。該計劃的啟動儀式9日在以色列總統府舉行。以色列科技部說,「創世紀2」號月球探測器將由一架軌道器和兩架著陸器組成,重約630千克,軌道器將在數年內繞月球飛行並進行科學實驗,兩架著陸器則將降落在月球上的兩個地點進行科學實驗。以色列科技部還說,「創世紀2」號登月計劃將由以色列非營利機構「以色列太空登陸組織」、以色列航天局、以色列航空航天工業公司等合作完成。該計劃預估費用為1億美元,其中一半資金將由國際合作提供。
  • 薦書|求異:從應許之地到創業國度
    巴菲特曾說:「如果你來中東是尋找石油,那麼你可以忽略以色列。如果你是在尋找智慧,那麼請聚焦於此。」《求異:從應許之地到創業國度》一書幾乎涵蓋了以色列的各方面信息資源,全方位深度解讀以色列崛起之謎,站在歷史和文化的高度為企業家和創業者回答N個價值千萬的關鍵問題。
  • 2020中關村論壇全球科技創新智庫論壇明日啟幕
    來源標題:2020中關村論壇全球科技創新智庫論壇即將啟幕 分享智慧,論道創新  2020中關村論壇全球科技創新智庫論壇即將啟幕2020中關村論壇全球科技創新智庫論壇將於
  • 【決勝全面小康,踐行科技為民】恩施州2020年全國科普日活動之啟動儀式
    全州各級各部門要緊緊圍繞今年全國科普日活動主題,深入基層、立足實際、突出特色,關注群眾所想所需所盼,開展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群眾性科普活動。啟動儀式結束後,州科協及鹹豐縣相關部門組織廣大科技志願者、社區群眾和百餘名師生開展了系列科普知識宣傳和科技諮詢服務、科技志願者籤名、中國流動科技館鹹豐巡展活動。據了解,此次全國科普日活動啟動式還在鹹豐縣設了兩個分會場。
  • 聚焦| 中以創新合作周開幕,以色列創業者定製「中文傳單」
    9月9日,以色列特拉維夫會展中心2樓,首屆中以創新合作成果展示會現場,一位以色列參觀者包裡揣著厚厚一疊自己印的中文宣傳冊頁,大紅底色,正反印刷,特別醒目。
  • 購買科技服務直接抵扣,江蘇省科技創新券正式啟動兌付
    近日,隨著江蘇省科技資源統籌服務雲平臺(下稱「雲平臺」)首筆線上創新券服務訂單完成,江蘇省科技創新券兌付工作正式啟動。南京大學分析測試中心成為首家成功兌付創新券的服務機構,從兌付申請到資金撥付僅用7個工作日。
  • 「科技助力經濟2020」重點專項啟動
    近日,由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與晉大納米科技(廈門)有限公司共同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助力經濟2020」重點專項《殼聚糖系列抗菌納米防護材料及消毒劑的研發及產業化》在晉大科技公司正式啟動。  啟動會上,海洋三所所長蔡鋒對項目的實施提出了要求。
  • 世界價值,中國重構:阮思喬律師走進以色列
    創新創業,全球化就在腳下以色列是著名的創業國度,在創造和創新方面能力非常強,對科技研發的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的4%以上。以色列在農業、生物、醫藥、通信、電子等領域的科研能力世界領先。 被稱為「矽谷第二」的「創業的國度」以色列,是一個較為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中東地區唯一一個自由民主制國家。
  • JDD-2018京東數字科技全球探索者大賽正式啟動 獎金高達220萬元
    11 月 20 日,JDD-2018 京東數字科技全球探索者大會在北京開幕。當天,京東數字科技副總裁、技術研發部總經理曹鵬與大賽評委共同宣布「JDD-2018 京東數字科技全球探索者大賽(簡稱:JDD 大賽)」在中國內地、中國香港、美國、以色列四地同步啟動。
  • 2020:泰康人壽科技創新成果
    線上直播、智能客服、極速理賠……一場疫情讓社會加速進入數據時代, 科技在保險業的應用也更加普遍。2020年,泰康人壽擁抱科技、擁抱大數據,打造產業網際網路,用科技賦能一線,從培訓、承保、理賠、營銷等方面實現全流程線上化,切實做到讓保險更安心、更便捷、更實惠。
  • 四川天府銀行獲「2020年度金融科技創新獎」
    來源:時刻頭條12月16日,由和訊網主辦的2020年財經中國年會暨第十八屆財經風雲榜銀行峰會在北京召開,會上重磅揭曉第十八屆中國財經風雲榜之銀行業評選結果。科技賦能,服務創新,四川天府銀行獲「2020年度金融科技創新獎」。
  • Silkn攜手Inmode亮相以色列科技文化沙龍,再現院線美容家用進化史
    2020年12月8日,由對外貿易局與以色列駐滬總領事館聯合主辦的首屆以色列科技文化沙龍在上海中以創新中心隆重開幕,旨在展示時下最前沿、最專業的以色列黑科技產品,為中國消費者呈現了一場精彩紛呈的科技盛宴。
  • 2021年浙江省中小學學生科技創新作文大賽啟動
    由浙江教育報刊總社和浙江省發明協會主辦的2021年浙江省中小學學生科技創新作文大賽舉行啟動儀式。浙江省外國專家局支持並指導浙江省發明協會少年科創專業委員會開展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局長厲勇為首屆科技創新作文大賽優秀作品集《科技創新未來已來》作序,副局長張紅衛通過線上向會議致詞,希望開展更多的科技創新賽事活動,使青少年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科技實踐活動中培養創新精神、激發創新意識、提高創新潛能。
  • 秀色可餐也,一起欣賞「神的國度」以色列10大美女
    以色列是上帝的國度,以色列猶太人是神的選民,這裡有很多關於神的故事。 以色列的國土面積僅有2萬多平方公裡,人口也不算多,但這裡經濟發達,科技領先,人民生活很富裕。這裡雖然常有宗教衝突,民族爭鬥,但這裡的美女熱烈、現代、開放、包容,讓你流連忘返。
  • 中關村軟體園創新服務驛站啟動並首批引入科技金融集成產品
    為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5月22日,「中關村軟體園創新服務驛站」正式揭牌啟動,並首批引入中關村發展集團科技金融集成產品入駐,面向企業提供集科技擔保、科技租賃、創業投資、科技信貸、企業上市等在內的金融服務,實現零距離「無縫對接」,提高中小微企業貸款可獲得性。
  • BICES 2021同期工程機械科技創新成果展區籌備工作啟動會在京召開
    BICES 2021同期工程機械科技創新成果展區籌備工作啟動會在京召開 2020-10-28 來源:BICES北京工程機械展 10月26日,將於BICES 2021同期舉辦的工程機械科技創新成果展區
  • 威海創新園大數據智能科技中心項目啟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田佳玉11月24日上午,威海創新園大數據智能科技中心項目啟動儀式在威海創新園大數據智能科技中心(原金海岸大酒店)舉辦。威海創新園大數據智能科技中心作為環翠區的重點招商項目,將致力打造一個集園區管理、企業服務、政務服務、生活服務、產業服務等於一體的多樣化智慧園區。中心的成立將提高企業進駐園區的信心,促進招商引資,引導產業集聚,帶動威海經濟發展。園區建設完成後,將吸引大量優秀的高新技術科技公司入駐,引進高校人才,促進威海高新技術發展。
  • 2020年BCG科技挑戰者:新興市場下一代創新生力軍
    本文聚焦新興市場科技百強挑戰者,那些雄心勃勃、潛力無限,有望重塑所在行業的企業。一、2020年BCG科技挑戰者——許多科技活動正在向新興市場轉移。數年甚至數十年來,科技行業一直是增長和價值的最大驅動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