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手機》,將婚姻生活中存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赤裸裸地展現在我們面前,小三、厭倦、出軌、背叛,中年婚姻中的危機盡數呈現。
劇中的每個婚姻關係都是生活中一個個婚姻的典型,劇中的每個人都不完美,卻又都是很真實的。劇裡既有為了婚姻使盡渾身解數的李燕,也有為了愛情放雙方自由的於文娟,每個人的婚姻都能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對應。
「沒話找話比無話可說更可怕。」
在看了前幾集的時候,男人們眼中最適合做妻子的人,應該都會選擇於文娟。但隨著劇情的發展,大多數人都會轉變想法。
確實,梅婷扮演的於文娟簡直是理想中的妻子人選,顏值抗打,溫柔賢淑。對丈夫嚴守一體體貼備至,對奶奶關懷孝順,對鄉親熱情相助,從哪方面看都是一個合格妻子的代表。
但這種婚也有它可怕的一點,那就是與丈夫無話可說去還要沒話找話。
於文娟的可怕在於她的隱忍不發,她從不和丈夫正面衝突,對丈夫的各種猜疑和不信任也從不去求證,偏執並固執的相信自己的主觀判斷。
嚴守一的可怕在於他的慣性撒謊,他可以在節目中幽默風趣、妙語連珠,可以在職場中對領導恭維追捧,可以和紅顏伍月有說不完的話,聊不盡的天。
可是,回到家中,面對妻子卻無話可說,連敷衍都那麼的不走心,只剩下謊言,我認為這是冷暴力的一種。愛你是有說不完的話,不愛時就無話可說。
當兩人離婚時,大家在惋惜的同時,可能會想:於文娟要是能聽嚴守一解釋就好了,嚴守一要是能多關心一下家庭就好了。
可是 事不如人願,於文娟最終還是選擇了給雙方自由。兩人終是成為陌路,相互之間還會關心,但不在相愛了,對於這種充滿了猜忌和不信任的可怕婚姻來說,離婚或許是最好的結局了。
「婚姻就是相互被「馴養」,誰也離不開誰。」
李燕和於文娟對待婚姻的態度恰好相反,表面上她對費墨的一切都知根知底,她會翻費墨的錢包,查費墨的電話,就像現實中很多妻子一樣,對丈夫的一切可以行為刨根問底,但她內心是信任費墨的,她也是因為崇拜費墨而和他結婚。
身為知識分子的費墨,很吃李燕打是親罵是愛那一套。在嚴守一向她抱怨沈雪成了另一個於文娟時,費墨給他解釋了婚姻中的「馴養」理論:「養一隻狗,本來你是想馴養它,聽你的話,結果在馴養的過程中,人和狗產生了感情,自己也被狗馴養了,誰也離不開誰,婚姻亦是如此。」這何嘗不是費墨在婚姻中奉行的準則。
在我們看來,李燕時不時的無理取鬧讓人很難接受,但在婚姻中及時的發洩也是維持婚姻的方法,她對婚姻的保衛戰中不光是對丈夫的「馴養」,還有對小三的嚴防死守。
費墨和李燕的婚姻中雖充滿了家長裡短和吵吵鬧鬧,但是非常穩定。李燕也用她自己的方式守住了自己的婚姻,打贏了這場沒有硝煙的婚姻保衛戰。
「千萬不能和女人交心,交心到後來就變成交代,到最後就變成無法交代。」
剩女沈雪是劇中最讓我扎心的一個人,在和嚴守一定情前,沈雪是多麼瀟灑的一個人呀。高顏值、高學歷的智慧型女性代表,是劇中率真到有點二的一個人。
可是結識嚴守一後,她就不再是自己了,她有著大齡剩女對婚姻的憧憬,她為了討好奶奶一切向於文娟看齊,她為了家裡人的看法開始猜忌嚴守一,她為了守住這段感情與李燕結盟,最終活成了另一個於文娟,對於嚴守一,她成了一個不能交心的「偵探」。
嚴守一在和沈雪的這段感情中始終處於被動狀態,被動的同居,被動的見家長,被動的接受訂婚。他愛的是之前的那個率真簡單的沈雪,結果卻發現要娶的是於文娟式的「偵探」和沈雪背後的「大家族」。
所以,嚴守一聽從了費墨的意見:「千萬不能和女人交心,交心到後來就變成交代,到最後就變成無法交代。」
他拒絕和沈雪交心,所以在訂婚時為了兒子不告而別,而當沈雪得知嚴守一有兒子之後,內心是被背叛的,再加上家人的影響,這段感情以分手告終,最後嫁了一個不說話的手語老師。
伍月的兩大願望:一個是讓母親重落葉歸根重新落戶北京,一個是讓自己過上有錢人的人上人的生活。
在傍過大款、撩過嚴守一後,洞察一切的伍月最終選擇了和IT精英楊廣生結婚。這段婚姻一開始就不純潔,倆人只是在互相利用,甚至都不能稱得上背叛。
崇拜著嚴守一和費墨那個文化階層的伍月,不可能愛上那個處處以程序做比喻又眼高於頂的的IT男丈夫,她與之結婚的目的只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兩大願望。
而楊廣生這位IT精英,對伍月與他結婚的目的也是瞭然於胸的,他對伍月處處設防,在伍月手機裡裝了追蹤器,監視者伍月的一切動向,在手機備註中伍月還在「考核中」。
對於伍月一直催促的辦理母親戶口的事,楊廣生一直在敷衍,其實根本沒過問。他娶伍月的目的也只是看中伍月的美貌,帶她出席活動有面子又可以為他的生意加成,一切都是利用。
這段婚姻結束在伍月母親在交通事故中去世後,明白了一切的伍月心灰意冷,也知道這場婚姻是不可能滿足自己的願望了,最終兩人的婚姻也以離婚告終。
這也讓我們明白,沒有感情基礎,為了錢的結婚的婚姻終是不得長久的。
「失去了共同語言,還可以是少年夫妻老來伴。」
年輕時的呂桂花,心比天高,奈何時運不濟。在廣播站直播事件爆發後,呂桂花被牛三斤的一碗加了荷包蛋的麵條感動,也是在沒有其他選擇的情況下,為了結婚而選擇了和牛三斤結婚。
在那個年代,為了結婚而結婚的應該數不勝數,大多數人都被生活的重壓榨盡了心力,就這樣糊裡糊塗過一生了。
可是牛三斤直到老了還對呂桂花的往事不能釋懷,這讓已經沒有共同語言的夫妻倆走向離婚的道路。
不能說這樣的婚姻沒有感情基礎,想當年,呂桂花也曾為了對新婚丈夫的牽掛與思念而趕十幾裡山路去給礦區打電話,只是為了問一句最近你還回來嗎?
再好的感情也難抵時間的消磨,二十幾年沒有共同語言的生活最終磨去了最初的一切美好。
可這樣的生活也奠定了感情的基礎,奶奶去世後,再次回到嚴家莊時,中風的牛三斤給呂桂花煮的一碗加了荷包蛋的麵條,最終喚起了倆人的回憶,呂桂花也想要和牛三斤過下去。
倆人或許不再是愛人,而是親人,或許這才是普通人最常見的婚姻現象。當繁華落幕,一切歸於平淡,生活還是柴米油鹽。
這幾段婚姻,告訴圍城內外的人們,婚姻的基礎是愛情,穩定的婚姻關係需要夫妻雙方共同努力維持,穩固持久的婚姻裡,猜忌和不信任要不得。
在婚姻生活中切忌利用和背叛,厭倦了固定的生活時,不妨冷靜一下,敞開心扉溝通交流,莫給小三可乘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