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上海虹橋精神療養院內,傳來一陣陣輕快悠揚的音樂。
---《天涯歌女》。
37歲的周璇在這裡,完成了她生命中的最後一次歌唱。
在上世紀,「金嗓子周璇」是上海灘縱橫歌壇、影壇的兩棲明星。
周璇的記憶,在六歲之前處於真空狀態。
世人不知道她真正來自哪裡,也不知道她出生的具體年份。
六歲這一年,是她生命的真正起點。
周璇在她的回憶錄中曾說過,這一年,是她記憶的真正開始。
也正是這一年,周璇來到了上海的一戶周姓人家。
這戶人家屬於當時的上流階層,養父周文鼎是英租界工部局的一個翻譯,養母葉鳳妹算得上影視圈的邊緣人,即便當時的人蔑視她為戲子。
更為重要的是,家中的長子周履安是當時明星公司的知名男演員。
阮玲玉就曾經是這家公司的臺柱。
那時候,小周璇的名字叫做周小紅。
生活在這樣一個家庭中,小紅應該很幸福,至少要比普通人家的生活要滋潤。
不過,遺憾的是,她並沒有真正享受到這個家庭帶給她的溫暖。
除了養母葉鳳妹之外,周家人對這個外來小姑娘都冷眼相待。
小周璇的童年記憶中,最溫暖的回憶莫過於養母對於的養育之恩。
小紅來到周家不久,養父周文鼎因為吃喝嫖賭的問題,負債纍纍。
周文鼎看著家中年幼的小紅,動了心思。
他想要把小紅賣到妓院換取一些錢財度日。
養母葉鳳妹多加阻攔,終於保下小紅,最後乾脆直接帶著小紅離開周家,母女倆開始獨立生活。
離開了周家的葉鳳妹為了維持生計,開始在一些小型的舞場唱歌。
舞臺上的葉鳳妹歌聲嘹亮。
舞場外的周小紅翹足盼望。
那時的小紅還無法真切的感知到,養母葉鳳妹的歌聲中滿是悽涼和酸楚。
生活的真實模樣,還沒能讓舞臺外的這個小女孩真正的成長起來。
她只知道,那一刻的自己對舞臺、對音樂有一種天然的熱愛。
她想站在舞臺上,成為人群中最耀眼的新星。
臺上的人在流淚,臺下的人在高呼。
縱然生活艱辛,艱難維持生計的葉鳳妹還是選擇讓小紅接受教育,甚至將她送到了歌舞班學習音樂、舞蹈。
這樣的生活一直持續了四年之久。
1931年,6月。
上海明月歌舞社的琴師章錦文來到葉鳳妹所在的幫傭家做客。
她意外聽到了一陣陣音樂。
她順著聲音尋找,發現一個十一歲的小女孩一邊洗衣服,一邊哼著小曲。
章錦文對小紅異常感興趣,將她介紹到了明月歌舞社。
在明月歌舞社的這段日子裡,小紅遇到了一位熱心的大哥哥。
她經常喊他「嚴華哥哥」。
嚴華來自北平,對這個剛剛來到歌舞社的小姑娘異常的照顧,不僅耐心的教周璇學習說普通話,還儘可能為周璇提供額外的演出機會。
很快,歌舞社幫小紅出演歌舞劇《特別快車》,歌舞劇中的音樂也被製成唱片。
歌舞社對於小紅的出色表演極為滿意,馬上又讓小紅演唱《民族之光》。
這首歌貼合那個戰亂的年代,贏得不少喝彩。
周小紅也因為歌曲中的一句「與敵人周旋於沙場之上……」改名為「周璇」。
如果故事就這樣順風順水的話,大家可能都不會關注以後的周璇。
上海電影興起之後,周璇剛剛開始的美好生活又陷入了困境。
明月歌舞社倒閉。
新月歌劇社倒閉。
新華歌劇社倒閉。
周璇可以說是走到哪,倒在哪裡。
幸運的是,這些倒下的歌舞社成就了周璇的腰包,五年的登臺演出,她已經積攢了一筆不少的財富,她和她的養母已經不必為了生活發愁。
而且,周璇已經成為上海三大歌星之一,年僅14歲的周璇位居第二。
1935年,周璇開始嘗試轉型,涉足影視行業。
在這裡,她憑藉以前的名氣,僅用兩年時間,就已經縱橫歌壇、影壇,成為上海灘盛極一時的兩棲明星。
從小女孩成長為兩棲明星,周璇僅用了七年的時間裡。
這七年裡,周璇口中的那個「嚴華哥哥」一直在陪伴著她。
1937年,周璇陪同嚴華哥哥在香港、菲律賓等地演出,這次南洋之行,他們之間的感情迅速升溫。
回到上海的第二年,周璇選擇前往嚴華老家與其成婚。
這一年,嚴華27歲,周璇18歲。
他們之間整整相差了九年。
可對於周璇而言,嚴華哥哥是個溫情的人,他曾在自己最無助,最落寞的時候,讓他感知到了一絲絲的溫暖。
周璇每次回想起嚴華哥哥耐心教她京片話的時候,總會開心的笑。
不過,感情歸感情,生活歸生活。
周璇的第一段感情最終還是碎成了一地雞毛。
他們兩結婚僅僅三年,雙方矛盾越來越深。
嚴華的對於周璇而言,就像一張巨大的網,讓她無法脫離。
結婚以後的日子,周璇感受不到真正的自由。
其實,所有人的愛情大抵都是如此。
用力會死,放手會跑。
所謂的長期陪伴也是如此,普通人想要求得一種極致的平衡實在太難。
嚴華對於這段情感生活束縛的越厲害,周璇內心的掙扎就越強烈。
這段矛盾時期,周璇還在忙於拍攝《夜深沉》。
這部電影在拍攝之初,周璇有了自由選擇男主角的權力,他力推年輕帥小夥韓非,韓非大為感動,每次拍戲結束之後,韓非總要殷勤的送周璇回家。
而這一切,周璇的丈夫嚴華都看在了眼裡,他當場打了周璇一巴掌,還警告韓非以後不要再送周璇回家。
周璇在處理感情問題上相當的不理智,甚至有那麼一點自私。
她為了給韓非道歉,竟然邀請韓非上門做客,嚴華再次暴怒,當場掀翻飯桌,所有人不歡而散。
周璇在生氣的時候,有時候還會跑到乾爹柳中浩家中居住。
兩人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吵鬧不斷。
最終,周璇帶著兩萬元的存摺出走,嚴華為此勃然大怒。
他在報紙上公開炮轟周璇,稱其攜款出逃。
嚴華加上媒體開始炮轟周璇,那段時間,周璇生活壓力巨大,將一整瓶鎮靜藥吞入腹中。
所幸,大家及時發現周璇,挽回了一條性命。
他們曾經相識的那份美好蕩然無存,他們兩人之間僅剩下了相互和仇視。
1940年,周璇和嚴華正式離婚,結束了這段短暫的婚姻生活。
婚姻關係中,已婚婦女一旦和異性無界,再好的感情,其實也抗不住這樣的傷害。
有時候,適當的距離感、分寸感才是夫妻生活和諧的最佳保障。
離婚後的日子,周璇仍舊忙於事業。
半年後,周璇認識朱懷德。
朱懷德從小出生在一個優渥的家庭中。
他老爸是上海有名的綢布商。
這這樣一個在封建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公子哥,依舊難逃包辦婚姻的影子。
他早已經有了合法的妻子。
可這一切,周璇都被他蒙在鼓裡。
上海男人似乎永遠對丈母娘的心理拿捏的十分到位。
朱懷德和周璇交往的時間有八年之久,更多的時間都在想著怎麼討好周璇的養母。
她對周璇養母的呵護讓周璇異常感動。
八年之考驗,周璇終於決定將自己的後半生交給朱懷德。
那時的周璇相信,人性經得起考驗。
而且,如此漫長的歲月,讓周璇對朱懷德深信不疑。
他們兩人終於走到了一起。
周璇決定與其攜手共度此生的時候,朱懷德的狐狸尾巴還是漏了出來。
她不會想到,朱懷德的背後還有封建社會的包辦婚姻。朱懷德再度撒了一個彌天大謊,聲稱自己的妻子已經身患絕症,希望周璇能夠體諒。
周璇相信了!
兩人在一起的那段時間,周璇將自己不少財物分給了朱懷德,朱懷德拿著這筆錢投入到了自家的生意中,開始漸漸疏遠周璇。
甚至有一個多月的時間沒有回家。
而此時的周璇發現自己懷有身孕,馬上寫信催促朱懷德回家照看。
1950年,9月。
周璇在醫院順利產下一名男孩。
新時代的到來,周璇還未享受過一絲溫情。
生活的一記重錘就直接將周璇捶的沒有還手之力。
回到周璇身邊的朱懷德,以孩子來歷不明為由拒絕承認,還要滴血認親。
產後的周璇本來身體已經極度虛弱,面對朱懷德的無理請求,周璇還是狠心做了決心。
她在報紙上公開宣稱自己和朱懷德脫離同居關係,結束了這段戀情。
女人其實很容易在產後抑鬱,周璇產後本來身體就極度虛弱,加上朱懷德此次的無恥行徑,她的精神狀態一天不如一天。
1951年,剛剛產後不久的周璇又參演電影《和平鴿》,電影中有一幕是關於驗血的戲份。
周璇在演戲途中突然大吼:
「驗血!是你的孩子……你們都走開,讓我孤獨吧!」
周璇瘋了!
為了治好周璇的精神病,上海虹橋精神病療養院請來了上海最好的精神病專家粟宗華,配合國外進口藥物為她精心治療。
不過,周璇的情感災難還遠遠沒有結束。
在生命的最後6年裡,剛剛患病了周璇遇到了一件更加恐怖的事情。
---唐棣來了。
唐棣說實話,算不上周璇生命中的男人。
他和周璇相識,緣於周璇拍的最後一部電影《和平鴿》,電影拍攝前周璇的精神還處於正常狀態,那時候唐棣是劇組的一名海報美編,是繪製電影宣傳海報的主要負責人。
周璇患病之後,唐棣以戀愛名義侵犯周璇,做出不倫之事,其行徑讓人髮指。
周璇朋友發現之後,狀告唐棣,最終將其扔進大牢三年。
這起事件後,周璇的精神狀態反反覆覆,始終沒能完全康復。
1957年,6月8日。
在上海虹橋精神病療養院居住六年的周璇,身體已經漸漸康復。
朋友們前來看望她時,周璇給大家唱了人生中最後一次歌曲:
---《天涯歌女》。
這首歌成為周璇一生中的謝幕之歌。
1957年,9月22日。
周璇突發急性腦炎,不治身亡。
年僅37歲。
其實,周璇的一生在對待情感問題上,相當的不理智。
她的嚴華哥哥,算不上一個失責的丈夫。
周璇曾經在接受採訪時,記者曾經問過她兩個這樣的問題:
請問:你為何要和嚴華離婚?答:請你原諒,免談往事,好嗎? 問:那麼談現在的事,嚴華又結婚了,你有何感想? 答:世界上或者又多了一個美滿家庭吧。
這雖是兩段簡短的對話,可我們大概能夠想像,周璇的第一段感情和她自身處理方式不佳有很大的關係。
她始終沒有覺得曾經的嚴華哥哥是個失責的丈夫,相反,她的談話中夾雜著那麼一絲絲的愧疚,也夾雜了最為真摯的祝福。
大夢初醒,原來我們都是曲中人~
當有一天,我們能夠真正讀懂自己的故事,或許才會明白:
感情這東西,碰不得,更傷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