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公益講座預告】朱穎婷:淺析古箏曲《暗香》

2021-02-21 尋常藝術

尋常藝術:讓所有希望了解藝術、享受藝術、學習藝術的人們和藝術不再有距離,讓希望以藝術為職業的人們獲得更多的機會和支持,是我們這群藝術熱愛者共同的夢想。

本期尋常藝術邀請到來自武漢音樂學院的碩士研究生朱穎婷為大家講解古箏曲《暗香》。本曲由「箏壇神手」王中山所作,曲中各段的層次感及左手的做韻技巧都對梅花倔強的風骨進行了細緻的刻畫。

《暗香》

曲:王中山

演奏者:朱穎婷

大提琴:餘楚杭

《暗香》是由有著「箏壇神手」之稱號的古箏大師王中山創作的一部非常經典的古箏曲。此曲是作者有感於宋朝詩人王安石《詠梅》之詩句創作而成。作者運用古箏特有的音韻,對梅花在寒冬群芳紛謝時,獨自凌寒開放,報導將至的春訊這種倔強的風骨進行了細緻的刻畫,力求表現出梅花孤寂和清雅形象,優雅獨立與清耿相互交滲,使全曲充滿孤獨而又高潔的氣息。

演奏心得

《暗香》這首作品由十小節的引子和四個樂段構成,通過這四個樂段的演奏,表現出王安石《詠梅》的詩句:「牆角數之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引子部分古箏以單音的方式來表現「暗香。」第一個音出現後,會有一個短暫的空白,並且運用顫音的迴響來填充空白處。前四小節都是以單音並且加上顫音來表現梅的孤傲。古箏左手「顫音」技法,使這首樂曲賦予了音樂表情色彩,潤飾了右手發出的音,起到古箏器樂聲腔化的功能。四個音之後緊接著一連串音符由慢起漸快再漸慢結束,仿佛給人一種從遠處飄來一陣清香的感覺,就像雪地的足印,若隱若現。而最後的延長音之後,以一個泛音做結尾,給人一種飄渺幽怨的意境,仿佛一片梅花飄落在潔白的雪地之中。讓人對後面的曲調長生無限的遐想。

主題段主要呈示主題「梅」的形象,以慢板的速度展開,並以中弱的力度開始。由流暢圓滑的花指進入,將人們帶到「牆角數枝梅」的意境。在演奏花指時,要注意音色對比,適當調整花指的觸弦位置,在低音區演奏的花指要渾厚有力、連貫流暢。這一段的旋律優美、風格纖細,著力表現出了梅的香、梅的優雅。運用古箏的音韻來表現梅花。在演奏這段時,要注意揉弦這一作韻技法,揉弦時,力度要均衡,不能時輕時重,避免出現抖動的感覺,要給人以平穩、均勻的感覺。使音樂變得更加圓潤、甜美、富有彈性。

這段主要表現梅花在嚴寒中獨自開放的形象。也是慢板的速度,以搖指加以展開。奠定樂段莊重威儀的氣氛。使用搖指將「7音」由點變線,使單音變成長音,起到延長樂音,增強音樂表現力得效果。再加上左手滑音的演奏,使旋律韻味更足,將「凌寒獨自開」表現得淋漓盡致。

這一段著力表現了「遙知不是雪」,的內心矛盾。這段曲子則以中板的速度敘述,並慢起漸快,整個樂段沉穩從容。並多處採用花指、上滑音、下滑音,使這段樂曲更加圓潤、優美。前面的樂段情緒平穩中體現了作者內心的平靜。而在107小節後的旋律詼諧風趣、著力體現內心的矛盾。

結束段是整曲的高潮,以快板地速度展開,開頭的強奏,使這一段產生了一種氣宇軒昂、剛毅凜然的效果,體現了梅花堅定的毅志。快速的的十六分音符和剛勁的搖指,表達了梅花獨自在牆角綻開並還散發香味的豪邁、孤傲之精神。整首樂曲結束時慢起漸快,再漸慢,最後以幾個泛音結束全曲,使人意猶未盡。在演奏這段的泛音時,要注意雙手的配合。左手需要輕巧觸弦,避免用力壓弦,右手則需要保證聲音的顆粒性,避免敲擊琴弦,輕輕的撥奏,合理的進行力度變化,這樣才能使泛音輕盈和靈巧。

想聽更詳細的朱穎婷:淺析古箏曲《暗香》的解讀與個人心得,請報名參加本期分享講座。 

分享時間:2016年7月4號(周一) 晚20:00--21:20


分享主題: 朱穎婷:淺析古箏曲《暗香》


分享亮點:

《暗香》各段落演奏提示

如何對有層次的演奏樂曲

樂曲中左手作韻技巧的把握

如何通過演奏表達樂曲的意境

容安排:

一、20:00--20:45(嘉賓講解)

二、20:45--20:50 (休息、收集觀眾問題) 

三、20:50--21:20(嘉賓解答觀眾問題)

分享地點: 尋常藝術微信群

報名流程:

1、將本條連結轉發至朋友圈並截圖,

2、加管理員:尋常藝術@古箏(微信號:xunchangyishu002)並發送截圖註明:「朱穎婷:淺析古箏曲《暗香》」講座報名


長按二維碼即可添加管理員微信


3、管理員審核通過後拉入我們的講座群。

報名費用:此活動為公益分享項目,全部免費

聲明:嘉賓在分享時間段全體禁言,禁止刷屏及發表與作品無關的言語,小夥伴們有問題的,可以隨時向管理員單獨提交。管理員把問題整理好,在提問環節一個個有序地提出。


嘉賓簡介



朱穎婷,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湖北楚天箏會會員,1993年出生於湖南省嶽陽市。自幼隨中國音樂家協會古箏專業委員會會員胡芳老師學習古箏,2007年至今多次求教於武漢音樂學院吳青副教授、胡菁講師、陳韻宇老師。2009年考入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師從左倩講師,攻讀音樂學(古箏演奏)學士學位,在校期間多次榮獲「優秀學生幹部」及校級獎學金,並獲得「優秀畢業生」等榮譽稱號。2013年考入武漢音樂學院研究生部古箏專業,師從武漢音樂學院高雁教授、胡菁講師,理論導師胡軍教授。

藝術實踐:

2013年參加「兩岸四校」音樂學研究生教育論壇音樂舞蹈晚會演出;

2013年參加武漢音樂學院「周末音樂會優秀節目展演」演出;

2014年參加武漢音樂學院研究生實踐音樂會演出;

2014年參加武漢音樂學院民族室內樂專場音樂會演出;

2015年隨專業導師參加「夢入江南」彈撥樂專場音樂會;

2015年在武漢音樂學院民樂廳舉辦「山水」古箏學年音樂會(合開);

2015年參加武漢音樂學院、騰訊大楚網「公益音樂會」演出;

2015年湖北省楚天箏會周年慶典擔任優秀節目《瑤族舞曲》指導教師;

2015年隨任靖老師參加2014年度省級重點學科建設項目·《中國器樂組合的實踐與創新研究》中國器樂組合專場音樂會,擔任古箏演員;

2015年在武漢音樂學院編鐘音樂廳參與「王磊古箏重奏音樂會」演出;

2015年參加「田野芬芳」湖北省全省基層群眾文藝專場演出;

2015年參加武漢音樂學院-紀念黃海懷先生誕辰80周年,中國彈撥藝術周,擔任古箏演員,與王中山教授、王蔚教授同臺演出。

2015年隨武漢音樂學院青年教師陳韻宇前往湖北十堰參加「望故鄉」陳韻宇古箏獨奏音樂會的演出;

2016年在武漢音樂學院編鐘音樂廳成功舉辦「如是」·朱穎婷碩士畢業古箏獨奏音樂會;

2016年隨隨武漢音樂學院青年教師陳韻宇前往湖北襄陽參加「陳韻宇古箏師生音樂會」的演出。

聲明:版權所有,非商業用途轉載不究,轉載請註明作者「尋常藝術」和來源「尋常藝術微信公眾號xunchangyishu-com」。

諮詢微信號:xunchangyishu

投稿Email:xunchangyishu@163.com

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尋常藝術

相關焦點

  • 【音樂會預告】朱穎婷 碩士畢業古箏獨奏音樂會
    》王中山 曲演奏:朱穎婷大提琴伴奏:餘楚杭此曲是作者有感於宋朝詩人王安石《詠梅》之詩句而創作。作者運用古箏特有的音韻,對梅花在寒冬群芳紛謝時,獨自凌寒開放,報導將至的春訊這種倔強的風骨進行了細緻的刻畫,全曲充滿孤獨而又高潔的氣息。
  • 「三湘四季國樂飄香」李賽君古箏公益講座帶你感受國樂之美
    李賽君分享自己學習古箏的經歷。李賽君正在進行演奏示範。紅網時刻12月10日訊(記者 曾珍 通訊員 黃宇 易江石)12月9日下午,文明邵陽·學習大家談第八講「三湘四季國樂飄香」李賽君古箏公益講座在湘中圖書城四樓書裡書外精彩開講。本次講座由邵陽市文聯指導,長沙市音協、邵陽市音協主辦,邵陽市音協古箏學會、長沙市音協古箏古琴學會和邵陽市新華書店承辦。
  • @素社街坊,免費公益講座又來啦!古箏大咖陪你聊「和諧盛世箏樂飄」
    素社街公益講座繼續講!本期嘉賓是古箏演奏家——彭程秦箏吐絕調,玉柱揚清曲。弦依高張斷,聲隨妙指續。徒聞音繞梁,寧知顏如玉。——南朝·沈約餘音繞梁,三日不絕。如山澗泉鳴,似環佩鈴響。這就是古箏。古箏又名漢箏、秦箏、瑤箏、鸞箏,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樂器,屬於彈撥樂器。它是中國獨特的、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它的音色優美、音域寬廣、演奏技巧豐富,具有相當強的表現力,因此它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
  • 預告 |張凱棋古箏碩士獨奏音樂會
    此曲又名《橋》,為絲竹素材匯聚而成的綜合大曲。2 《大漠行》作曲:魏軍打擊樂:徐洋這首作品是根據古絲綢之路阿拉伯地區民族風格特徵而寫成的箏曲,並配以打擊樂,表達了阿拉伯人民的民族情懷。3 《遠清秋》作曲:謝鵬鋼琴伴奏:王卉此曲由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教師、青年作曲家謝鵬先生創作的古箏獨奏曲《遠清秋》。作品名取自宋代詞人柳永的《雨霖鈴》「多情自古傷別離,「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 藏婷婷古箏運動醫學·天津講座 (圓滿成功)
    金秋十月,「古箏運動醫學」創始人藏婷婷老師於10月3日在天津音樂廳,為大家呈現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學術講座。
  • 古箏大師茉莉花劇院開講
    福州新聞網12月24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翁宇民)上周末,中國音樂學院教授、古箏演奏家王中山在海峽文化藝術中心舉行古箏藝術的傳承與發展講座,受到了榕城愛樂者的熱烈歡迎。現場,王中山為聽眾講解古箏演奏技巧,回答聽眾的疑問。
  • 預告 | 戴樂古箏碩士畢業音樂會
    >    此曲依據唐代詩人張繼的著名詩篇而作,作品表現了中國文人精神,使聽者在若隱若現的宋明古風中,感受到作者對江楓漁火的回念與思嘆。曲中融合吸取了崑曲、蘇州民歌、絲竹等曲式和音調特色,呈現出精緻宜人、典雅詩意的水墨風情。五《蒼歌引》陳哲曲鋼琴伴奏:計璐    此曲是青年作曲家陳哲於2014年創作的一首古箏與鋼琴的協奏曲。
  • 當女神彈起古箏,仿佛時間穿越回到過去!
    青年古箏演奏家,第五屆政府「文華獎」古箏青年專業組冠軍獲得者。出生於山東濟南,7歲啟蒙於趙林老師。
  • 《權御天下》- 讓古箏搖滾起來
    師從古箏演奏家、教育家王中山教授、李萌教授。是王中山教授第一批嫡傳弟子。曾獲第一屆全國民族器樂比賽(後改名文華獎)古箏青年專業組第五名。陳葉蕙的演奏清新細膩,技術紮實流暢,音樂表現極富感染力。曾受文化部《文化月刊》採訪,刊登於七月刊人物專訪版面。近年來,陳葉蕙一直致力於古箏在國內外的深入推廣。
  • 頂尖箏童--劉雨希古箏專場音樂會即將上演
    《戰颱風》     古 箏:甘肅天水優秀箏童 《大漠行》              古 箏:劉雨希 打擊樂:吳 昊 《陸遊與唐琬》古 箏:白 洋  鋼 琴:張正宸莫扎特《奏鳴曲》鋼 琴:劉雨希 《我的祖國》領奏:白洋、劉雨希
  • 淘文化—— 曹銀燕師生古箏演奏會
    古箏其為國樂國粹,具有東方之美,清雅含蓄,以簡馭繁,以少勝多,古風蘊籍 ,其意韻訴說內心,為真正的心琴意曲。拿起古箏,緩緩划動下細細的琴弦,優美的音符一個個輕快的跳出,彈奏一曲古典之韻,用琴聲勾勒出來的音符像一條流動的溪水,把人帶進恬美的心境,這就是古箏的魅力。曹銀燕女士舟山市知名古箏演奏家,多年來在舞臺上其精湛的琴技、動人的琴聲展示著民族文化——古箏藝術魅力。
  • 何芸——古箏獨奏音樂會
    王 心 陽:旅 美 青 年 作 曲 家 2006年起進入附中學習至今,師從著名青年鋼琴演奏家吳馳教授,曾參加第三屆中新國際音樂比賽獲中國作品組第三名,2016年中國國際鋼琴藝術節伯牙獎四川賽區專業組第一名,在校期間專業成績優秀,還多次參加各音樂會擔任鋼琴藝術指導,如四川音樂學院民樂系教授,竹笛演奏家易加義老師的秋之聲-竹笛賞析音樂會,唯樂杯古箏全國藝術高校邀請賽指定鋼琴藝術指導,在課餘時間,積極參加公益活動,2016年九月二十三日參加了中江縣輯慶中學
  • 張競文、王涵、楊貝諾碩士古箏音樂會
    2020年12月18日周五下午,在上海師範大學小音樂廳成功舉辦了張競文古箏學位音樂會、王涵碩士古箏中期音樂會、楊貝諾碩士古箏中期音樂會。       作品取唐代詩人杜牧絕句《長安秋望》之意,將長安古樂的曲牌音樂與陝西地方戲曲音樂巧妙的結合,在古箏的演奏技法及表現能力上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和探索。
  • 開票|劉詩純「箏的世界 無所不能」跨界古箏音樂會北京站
    傳承民族文化,傳箏藝於天下,這是一場讓家長感到賞心悅目的中國民族音樂古箏音樂會,讓孩子流連忘返愛上生活愛上美的高雅音樂……十曲絕美箏曲,驚豔了夏日時光!本場音樂會將由著名青年古箏演奏家、中央音樂學院美女演奏家、各項權威賽事金獎獲得者劉詩純老師(先後師從於古箏教育家高亮教授、古箏演奏家、教育家李萌教授、古箏表演藝術家吉煒副教授)領銜,與正在古箏人平臺中招募的摯愛音樂的優秀古箏人才一起現場演繹十餘首人氣經典作品,讓觀眾感受中國民族音樂古箏的魅力。
  • 520愛劇場精彩預告Ⅱ丨古箏專場
    用古箏來詮釋古典和現代作品,囊括唱念做打,詼諧、幽默,別有一番風味。古箏齊奏《月光下的鳳尾竹 》指導老師:韋穎、王玉卿節目簡介:     悠揚的曲調、娓娓動聽的旋律,給人心曠神怡的感覺,讓人不由聯想起那鬱鬱蔥蔥的鳳尾竹林,那別具一格的傣家樓閣撒落在竹林間,有如天上的星子,依山傍水。
  • 100首古箏曲告訴你——彈古箏的女人,美到了骨子裡!
    古箏是中國傳統民族音樂的代表,具有充實之態。古箏音域廣,表現力更強,剛勁有力、雄渾激昂,更具張力。古箏的這種表現力更加顯而易見,它與民間藝術完美結合,形成不同的流派,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美學特徵。無論是秦漢時期的古韻古曲,還是唐代的歌舞藝術,還是明清後的西調、戲曲,古箏在這其中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可以說在中華藝術文化的發展長河中,古箏一直與傳統文化有著難捨難分的歷史淵源。
  • 報名 || 趙曼琴古箏演奏技法體系·4月講座+研習班——藏婷婷主講(深圳站)
    為了讓全國各地更多的古箏老師、古箏愛好者,接觸並深入研習「趙曼琴古箏演奏技法體系」,趙曼琴箏道講師團今年將在全國部分城市開展講座及集訓課程
  • ...民樂古箏的視聽盛宴,貴陽孔學堂「溪山踏歌行」舞臺公益演出亮相
    12月12日晚,貴陽孔學堂「溪山踏歌行」系列舞臺公益演出再次重磅亮相,邀請到中國著名箏團組合「翡翠箏團」,為廣大市民奉上了一場精彩絕倫的古箏視聽盛宴。當晚7點半,演出正式開始。儘管氣溫接近零度,但孔學堂陽明大講堂內座無虛席。
  • 藏婷婷老師主講:趙曼琴古箏演奏技法體系·講座(深圳站)圓滿結束
    很多外地古箏老師早早趕到會場,等候參加由藏婷婷老師舉辦的「趙曼琴古箏演奏技法體系交流會」。藏老師此次講座備料豐富,從古箏演奏、教學觀,身體大肌肉協調運動訓練,再到快速指序訓練、高難度左手按滑音訓練。。。為大家逐一道來。
  • 青鳳古箏專場音樂會——彈出箏誠
    林意君,古箏演奏家、適然箏樂團團長及藝術總監。是一位活躍於兩岸文化藝術交流的演奏家,曾於2004年與上海交響樂團合作錄製古箏CD演奏專輯"西楚霸王",國際音樂大師何佔豪監製。2011年6月12日邀請天津音樂學院青年古箏演奏家範冉來臺,同年 8月29日參加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曉峰音樂廳[兩岸音樂交流-現代箏藝雅集]演出、2013年[第七屆中國揚州古箏藝術學術交流會]擔任協演發表箏曲創作『蒂科蒂科沒有富巴』廣受好評、2013年受邀於福建培田古鎮《春耕藝術節》演出,更深入閩西各地交流,所到之處深受歡迎、2016年邀請青年古箏創作才女周桃桃同臺演出及發表箏樂創作[箏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