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常藝術:讓所有希望了解藝術、享受藝術、學習藝術的人們和藝術不再有距離,讓希望以藝術為職業的人們獲得更多的機會和支持,是我們這群藝術熱愛者共同的夢想。
本期尋常藝術邀請到來自武漢音樂學院的碩士研究生朱穎婷為大家講解古箏曲《暗香》。本曲由「箏壇神手」王中山所作,曲中各段的層次感及左手的做韻技巧都對梅花倔強的風骨進行了細緻的刻畫。
《暗香》
曲:王中山
演奏者:朱穎婷
大提琴:餘楚杭
《暗香》是由有著「箏壇神手」之稱號的古箏大師王中山創作的一部非常經典的古箏曲。此曲是作者有感於宋朝詩人王安石《詠梅》之詩句創作而成。作者運用古箏特有的音韻,對梅花在寒冬群芳紛謝時,獨自凌寒開放,報導將至的春訊這種倔強的風骨進行了細緻的刻畫,力求表現出梅花孤寂和清雅形象,優雅獨立與清耿相互交滲,使全曲充滿孤獨而又高潔的氣息。
演奏心得
《暗香》這首作品由十小節的引子和四個樂段構成,通過這四個樂段的演奏,表現出王安石《詠梅》的詩句:「牆角數之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引子部分古箏以單音的方式來表現「暗香。」第一個音出現後,會有一個短暫的空白,並且運用顫音的迴響來填充空白處。前四小節都是以單音並且加上顫音來表現梅的孤傲。古箏左手「顫音」技法,使這首樂曲賦予了音樂表情色彩,潤飾了右手發出的音,起到古箏器樂聲腔化的功能。四個音之後緊接著一連串音符由慢起漸快再漸慢結束,仿佛給人一種從遠處飄來一陣清香的感覺,就像雪地的足印,若隱若現。而最後的延長音之後,以一個泛音做結尾,給人一種飄渺幽怨的意境,仿佛一片梅花飄落在潔白的雪地之中。讓人對後面的曲調長生無限的遐想。
主題段主要呈示主題「梅」的形象,以慢板的速度展開,並以中弱的力度開始。由流暢圓滑的花指進入,將人們帶到「牆角數枝梅」的意境。在演奏花指時,要注意音色對比,適當調整花指的觸弦位置,在低音區演奏的花指要渾厚有力、連貫流暢。這一段的旋律優美、風格纖細,著力表現出了梅的香、梅的優雅。運用古箏的音韻來表現梅花。在演奏這段時,要注意揉弦這一作韻技法,揉弦時,力度要均衡,不能時輕時重,避免出現抖動的感覺,要給人以平穩、均勻的感覺。使音樂變得更加圓潤、甜美、富有彈性。
這段主要表現梅花在嚴寒中獨自開放的形象。也是慢板的速度,以搖指加以展開。奠定樂段莊重威儀的氣氛。使用搖指將「7音」由點變線,使單音變成長音,起到延長樂音,增強音樂表現力得效果。再加上左手滑音的演奏,使旋律韻味更足,將「凌寒獨自開」表現得淋漓盡致。
這一段著力表現了「遙知不是雪」,的內心矛盾。這段曲子則以中板的速度敘述,並慢起漸快,整個樂段沉穩從容。並多處採用花指、上滑音、下滑音,使這段樂曲更加圓潤、優美。前面的樂段情緒平穩中體現了作者內心的平靜。而在107小節後的旋律詼諧風趣、著力體現內心的矛盾。
結束段是整曲的高潮,以快板地速度展開,開頭的強奏,使這一段產生了一種氣宇軒昂、剛毅凜然的效果,體現了梅花堅定的毅志。快速的的十六分音符和剛勁的搖指,表達了梅花獨自在牆角綻開並還散發香味的豪邁、孤傲之精神。整首樂曲結束時慢起漸快,再漸慢,最後以幾個泛音結束全曲,使人意猶未盡。在演奏這段的泛音時,要注意雙手的配合。左手需要輕巧觸弦,避免用力壓弦,右手則需要保證聲音的顆粒性,避免敲擊琴弦,輕輕的撥奏,合理的進行力度變化,這樣才能使泛音輕盈和靈巧。
想聽更詳細的朱穎婷:淺析古箏曲《暗香》的解讀與個人心得,請報名參加本期分享講座。
分享時間:2016年7月4號(周一) 晚20:00--21:20
分享主題: 朱穎婷:淺析古箏曲《暗香》
分享亮點:
《暗香》各段落演奏提示
如何對有層次的演奏樂曲
樂曲中左手作韻技巧的把握
如何通過演奏表達樂曲的意境
內容安排:
一、20:00--20:45(嘉賓講解)
二、20:45--20:50 (休息、收集觀眾問題)
三、20:50--21:20(嘉賓解答觀眾問題)
分享地點: 尋常藝術微信群
報名流程:
1、將本條連結轉發至朋友圈並截圖,
2、加管理員:尋常藝術@古箏(微信號:xunchangyishu002)並發送截圖註明:「朱穎婷:淺析古箏曲《暗香》」講座報名
長按二維碼即可添加管理員微信
3、管理員審核通過後拉入我們的講座群。
報名費用:此活動為公益分享項目,全部免費
聲明:嘉賓在分享時間段全體禁言,禁止刷屏及發表與作品無關的言語,小夥伴們有問題的,可以隨時向管理員單獨提交。管理員把問題整理好,在提問環節一個個有序地提出。
嘉賓簡介
朱穎婷,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湖北楚天箏會會員,1993年出生於湖南省嶽陽市。自幼隨中國音樂家協會古箏專業委員會會員胡芳老師學習古箏,2007年至今多次求教於武漢音樂學院吳青副教授、胡菁講師、陳韻宇老師。2009年考入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師從左倩講師,攻讀音樂學(古箏演奏)學士學位,在校期間多次榮獲「優秀學生幹部」及校級獎學金,並獲得「優秀畢業生」等榮譽稱號。2013年考入武漢音樂學院研究生部古箏專業,師從武漢音樂學院高雁教授、胡菁講師,理論導師胡軍教授。
藝術實踐:
2013年參加「兩岸四校」音樂學研究生教育論壇音樂舞蹈晚會演出;
2013年參加武漢音樂學院「周末音樂會優秀節目展演」演出;
2014年參加武漢音樂學院研究生實踐音樂會演出;
2014年參加武漢音樂學院民族室內樂專場音樂會演出;
2015年隨專業導師參加「夢入江南」彈撥樂專場音樂會;
2015年在武漢音樂學院民樂廳舉辦「山水」古箏學年音樂會(合開);
2015年參加武漢音樂學院、騰訊大楚網「公益音樂會」演出;
2015年湖北省楚天箏會周年慶典擔任優秀節目《瑤族舞曲》指導教師;
2015年隨任靖老師參加2014年度省級重點學科建設項目·《中國器樂組合的實踐與創新研究》中國器樂組合專場音樂會,擔任古箏演員;
2015年在武漢音樂學院編鐘音樂廳參與「王磊古箏重奏音樂會」演出;
2015年參加「田野芬芳」湖北省全省基層群眾文藝專場演出;
2015年參加武漢音樂學院-紀念黃海懷先生誕辰80周年,中國彈撥藝術周,擔任古箏演員,與王中山教授、王蔚教授同臺演出。
2015年隨武漢音樂學院青年教師陳韻宇前往湖北十堰參加「望故鄉」陳韻宇古箏獨奏音樂會的演出;
2016年在武漢音樂學院編鐘音樂廳成功舉辦「如是」·朱穎婷碩士畢業古箏獨奏音樂會;
2016年隨隨武漢音樂學院青年教師陳韻宇前往湖北襄陽參加「陳韻宇古箏師生音樂會」的演出。
聲明:版權所有,非商業用途轉載不究,轉載請註明作者「尋常藝術」和來源「尋常藝術微信公眾號xunchangyishu-com」。
諮詢微信號:xunchangyishu
投稿Email:xunchangyishu@163.com
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尋常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