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防群控,新華社區把好每道關口~~~

2020-12-24 澎湃新聞

群防群控,新華社區把好每道關口~~~

2020-02-24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社區是疫情防控的主力軍,黨員是衝鋒陷陣的先行者。為做好社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切實保障社會穩定和人民群眾生命健康,錫尼鎮新華社區黨支部書記趙銀霞在疫情面前挺身而出,帶領社區幹部職工積極響應上級防控部署,第一時間築牢社區防控安全線。

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從正月初二開始,社區工作人員聯合19個聯合黨委成員單位的325名黨員幹部和185名志願者共同完成所有住宅小區的人員排查工作,設14個堵卡點實行24小時輪崗值班,對出入小區車輛和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和信息登記,確保不漏一戶,不漏一人。組建27個糾察隊對居民進行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和居民違反禁令的行為進行勸阻。

看到社區工作人員和各單位的幹部在防疫一線開展走訪、摸排、登記、宣傳等工作,今年70歲高齡的社區老人杜培興,也不畏風險走出家門,戴上口罩,參與疫情防控志願服務,「疫情來了,我自願報名當一名志願者,我是杭錦人,能給疫情防控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感到很驕傲。」

新華社區包括12個小區,一個平房區和奶站,由16個品質小區包聯單位、19個聯合黨委成員單位和185名志願者共同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在新華社區,大家齊心協力,眾志成城,展現出群防群控、群防群治的和諧抗「疫」氛圍。(記者:吉德 葉牛牛)

原標題:《群防群控,新華社區把好每道關口~~~》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大連的社區、村委會疫情防控怎麼樣?譚作鈞暗訪了……
    他強調,社區、村委會處在疫情防控的前沿,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項決策部署,緊緊依靠群眾、廣泛動員群眾,堅持關口前移、源頭把控,嚴密排查監測、不留空白死角,切實將嚴防嚴控、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各項措施落實到全市城鄉每一個角落,築牢基層防控的「銅牆鐵壁」,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
  • 烏魯木齊:小小微信群正成為社區防控一大陣地
    綠城廣場住宅物業經理楊強說,小區志願者微信群有100人,在此次疫情防控期間分成快遞、配菜、急救、巡查、協助核酸檢測等10個小分隊,全力配合社區做好各項疫情防控工作。例如蔬菜、副食品選購方面,業主可通過微信小程序「綠鄰好貨」下單,次日全部送達。而急救分隊的志願者則由醫生和經急救培訓的社區工作人員組成。  以科技為動力,跑出治理「加速度」。
  • 東安白牙市鎮:「三防三控」築牢疫情防控銅牆鐵壁
    盛春華是白牙市鎮茶亭社區網格員,1月25日接到疫情防控工作通知,第一時間從安徽老家驅車趕回湖南,連夜投入工作崗位。33天來,她在自己負責網格內逐門逐戶摸排外地返鄉人員,敲開了1000多戶老百姓的家門,張貼了近萬份的疫情防控告知書。疫情防控,湖北、特別是武漢返鄉人員是重點。
  • 【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社區和物業微信群裡的戰...
    「有了微信群,核實起來很方便。」7月21日,劉永琴說,乾園社區一共36棟樓,近1200戶,每棟樓都落實了一名包戶的幹部。為方便傳達日常通知,每個組都建立了居民交流的微信群。  「上門統計核實,一棟樓至少大半天,通過這種微信群快速統計初始數據,再以『電話+走訪』的方式查漏補缺,這樣只需要兩個小時就能完成。既高效又準確,又減少人員流動。」劉永琴說。
  • 想入手一套群控,群控如何選擇?給大家幾條建議
    大家好!首先給大家普及一下群控的發展史第一批群控最早是模擬器,什麼雷電模擬器啊 夜神模擬器之類的 現在已經玩不了了,因為沒有真機容易被檢測 。下面給大家講一下 選擇群控的幾點注意事項:第一、腳本:用不用真機 ,如果不用,你懂的就是模擬器。不管他吹得多天花亂墜別理他。模擬器因為沒有硬體支持,篡改數據,十分容易被檢測到是外掛,從而給你造成批量封號。故不建議使用。
  • 臨時卡 五色卡 七色臺帳 各顯神通防疫情
    「臨時卡」「五色卡」「七色臺帳」……隨著返程高峰到來,成都疫情防控進入了第二波防止新輸入與第一波存量防擴散相交織的新階段,形勢倒逼我們必須把工作抓深抓實抓細,我市各地探索各種「笨辦法」築牢防疫基礎,卡住防疫關口。
  • 「龍江好網民·疫情防控阻擊者」叢曉薇:甘做螺絲釘 擰牢社區第一...
    「社區是離群眾最近的戰鬥堡壘,即便是一根普通的螺絲釘,我也要擰得最牢、擰得最靠,幫助居民守好家門,守住第一道安全防線。」8日,在發布會上,哈爾濱市南崗區榮市街道龍泰社區書記兼婦聯主席叢曉薇作為社區工作者代表分享了她身兼「戰鬥員」「宣傳員」「服務員」「守護員」的抗「疫」故事。
  • 【京聲京視】再現社區抗疫故事 致敬基層抗疫英雄——評紀錄片《我的硬核社區》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有兩大陣地不容忽視,一是救死扶傷的醫院,二是嚴防嚴控的社區紀錄片《我的硬核社區》從武漢、北京、山西平遙三個地區、五個社區的基層工作片段切入,將視線聚焦在這群「舍小家、為大家」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基層社區工作者身上,展現他們的抗疫日常和心路歷程。如第一集《九峰派出所》,記錄了武漢九峰派出所從48小時緊急籌備方艙醫院安保工作,到一路保駕護航直至方艙醫院休艙的「生死時速」。
  • 塘尾社區24小時「不打烊」把好27處檢查關口
    塘尾社區在轄區設立27個防疫檢查點。深圳新聞網2020年2月11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謝燕麗 通訊員 餘勇 李皓瓊)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鳳凰街道塘尾社區30餘名黨員幹部堅守一線,團結帶領轄區四萬六千名居民並肩戰鬥,一致抗疫,嚴格把好轄區27個防疫檢查關口,共同守護平安家園。塘尾社區充分運用網格化管理機制,壓實工作責任,督導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 「社區防疫」野坡社區:編織群防群控防護網積極抗疫
    新湖南客戶端2月6日訊(通訊員 周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席捲全國,牽動著野坡社區每個黨員志願者的心。為有效防控疫情蔓延,野坡社區黨委按照上級的精神,組織全體工作人員犧牲與家人團聚的機會返回社區上班。黨員志願者們看到社區工作人員犧牲節假日服務於居民群眾,不僅主動送來一盤熱騰騰的臘魚臘肉等,給工作人員補充營養,還自發地加入抗擊疫情志願者隊伍。黨委書記開展工作 在各網格,隨處可見黨員志願者身影。
  • 如何把好發熱門診「第一道關口」,浦東護士這樣說️→
    如何把好發熱門診「第一道關口」,浦東護士這樣說️→ 2020-04-07 08: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兜牢「網底」,守住國際化社區的「安全屏障」
    在這場與時間賽跑的防疫戰中,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有一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成為了講好中國防疫故事的社區窗口,這就是虹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周日的早晨,是虹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朱穎的疫情班,她負責對回滬人員進行初訪。
  • 如何擰緊近視群防群控這股「繩」
    疫情給防近帶來新挑戰複課後,甘肅某中學初二年級老師史萬浩在班上做了個小調查,結果令他驚訝:全班29名學生,有7個孩子戴上了眼鏡,有8個孩子的視力明顯下降。「疫情期間,孩子的戶外運動時間少,加之近距離長時間注視電子屏幕,這是近視加重的主要原因。」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李卓分析。
  • 面對疫情,四季晶華社區這樣做……
    自武漢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以後,各地都極度重視疫情防控,姑蘇區吳門橋街道四季晶華社區也密切關注,按照上級要求積極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同時加強宣傳,全面普及防控疫情知識。
  • 2020北京社區申論範文:凝聚共同抗擊疫情強大力量
    社區工作者申論:本文整理2020北京社區申論範文:凝聚共同抗擊疫情強大力量。更多北京社區工作者考試信息,請點擊北京社區工作者考試網。基層社區堡壘堅固,網格化管理防控有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抗擊疫情有兩個陣地,一個是醫院救死扶傷陣地,一個是社區防控陣地。」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關鍵防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有效防線。我國社區實行網格化治理,力求精細化。
  • 北京通州新華街道三項措施破解社區治理難題
    為解決這些社區治理難題,北京通州區新華街道創新三大秘笈——大數據管人管車,甚至包括養犬信息;租房先備案,中介、業主、租戶都要籤訂承諾書;成立運河商務區聯合黨委,商務樓宇黨員成為疫情防控「先鋒隊」。大數據平臺信息一目了然只要是登記過的居民,進入通州區新華街道盛業家園社區的河畔麗景小區,無需出入證,刷臉即可完成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