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想要聊聊《被告人》的首播觀感,外加一些其他關於演技的話題吧。
講真,看到《被告人》首播14.5%的收視出來的時候,挺意外的,不瞞大家說我開始對這部劇的期待值放得特別低,沒有特別的原因,總是覺得最近兩年吧,除了個別好劇外,韓劇出現了韓流劇且演技不行的主演的劇收視偏高,演技好的演員接的劇總是撲街的怪現狀,大基數的評論導向也特別奇怪,讓人不舒服。池城這種能夠用演技拿大賞的演員反而挺不容易的,所以看到收視挺高興。
兩集看下來,這劇的故事比我想像中的要精彩不少。這種類型的劇最難的部分在於,明明答案一早就已經公開了,但為了能夠製造緊張氣氛和觀賞度,懸念依舊要有,《被告人》在這點上首播做的很高,起碼到第二集結尾,大家認真看了劇的話,其實可以就蠻多細節點產生不少設想討論的。
失憶這個梗雖然是老梗,可是這次編劇把這種失憶設定成了在一定的藥物或者其他外力作用下,定期清除某個人腦海中的固定記憶,這樣就就給劇情又增加了很多其他的可能性,誰是負責刪除記憶的人?刪除的方法是什麼?刪除記憶會導致過去的記憶出問題或者拼湊錯誤嗎?如何恢復記憶?……這樣一來,好像暫時就不用擔心劇情的容量了。
儘管在前兩集的剪輯上,由於加入了倒敘的方式,而且必須在闡述的同時加入第三方視角,其實時間線的邏輯是有點略混亂的,但看到第二集的收視還微微上升了下,蠻好的。至於池城的演技,嚴基俊的演技,甚至是吳昶錫的演技,在首登場的時候都讓人有很好的印象,後面如果劇本保持住,想來會有更大的發揮空間的。
這劇目前明顯的不足,就是女主角了。第二集裡權侑莉登場部分的戲我沒快進仔細看了,遺憾的是,從她這兩年幾個戲的表現來看,她也是屬於SM愛豆中的大多數,即沒有演戲的天賦,這十幾分鐘的戲其實有怒有喜有悲,她也在笑她也在哭,但是一種程式化的表演,眼睛裡沒有太多的東西,臺詞可能跟她現在說話發音有點關係了,有點僵。少女時代除了秀英演戲還不錯外,其他幾個上劇真的都是讓觀眾感受很差。
SM的問題就在這裡了,如果真的那麼想把旗下愛豆往演員培養,能不能多磨練磨練,能不能從配角做起?動不動就是主演,能力還完全不匹配這個位置,觀眾真是有什麼罪啊?反觀在《錐子》,在《voice》裡演配角的藝聲,表現反而自然的多。今天看《金科長》裡面有一句話,叫:努力是努力,成果是成果。我覺得送給所有演戲的SM的愛豆剛好。
粉絲非要在各種評論裡刷自己演技好是粉絲的自由,但也請注意,掩耳盜鈴這種事情通常都是大寫的尷尬。說到這裡我忍不住還是提一嘴《藍色大海的傳說》,雖然這部劇男女主角這一位大咖一位韓流star都難用「演技」來評價,然而李敏鎬真的是……明顯演技越來越弱了,儘管他也不是走演技路線的,但幾乎清一色的同類角色人設更是消耗了有限的可能性,其中許俊宰父親過世的那場哭戲,看的我真是尷尬的不行,這樣下去別說跟同齡演員比,跟一些演技豆比都給比下去了。
當然,不同的人追求的是不同的路線,有人追求演技的精進,有人追求商業價值的最大化,最終都選適合自己的路就行。不過在這個過程中,韓劇最好還是多一些真實,少一些閉眼吹,否則搞得跟國產劇那樣還要吹摳圖CP德藝雙馨,有意思咩?
最後,祝大家小年夜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