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囧媽》的後塵,《大贏家》也以免費觀看的方式讓大家在疫情期間獲得了難得的歡笑。同《誤殺》一樣,《大贏家》也是一部翻拍之作,原版本是1991年上映的日本電影《永不結束的遊戲》,然後是2007年韓國的《率性而活》。如果對這兩部作品有所了解的話,可以看出無論是影片的調性、人物的設置,還是主題都發生了變化,更符合中國影片所一貫倡導的突出正能量的要求。
雖然是一部喜劇,但實際上講述了一個非常嚴肅的話題——關於認真。仔細想想,整個電影中真正從工作角度認真對待的只有兩個人(柳巖飾演的不完全算),一個是公安局長,他的認真是出於一種真正的職業感,希望屬下能夠把演習當作是面對未來真實危機的一次難得預演,這是一個領導幹部應有的態度和意識;一個就是主人公嚴謹,他的認真源於平時對待分配給自己每一項工作已有的慣性,也許是退伍人員特有的素養。其他人則是隨著事件的發展以及在兩人的帶動下逐步從應付、敷衍中認真對待起一次事先並沒有預料到的演習。
「認真就是贏家」是大家看完後輕而易舉就總結出的主題,也並不排斥這樣一種普世的價值觀,但為什麼做起來會這麼難?
大家可能還記得疫情期間在各地出現的一些衝突案例。仔細一想其實衝突點差不多,一邊是認真執行防疫要求的志願者、基層管理者,一邊是因為沒有滿足自身要求而惱羞成怒的居民。再往下一想呢?就是你幹嘛那麼認真啊?差不多就行了,應該對我網開一面,與人方便,自己方便云云。實際上就是遷怒於工作人員對自己的認真。
在我們單位,每到年終都要評先進個人,然後他們會比其他人多拿10%的年終獎,多出的錢說不多也不多,說不少也不少。但是評審的方式讓人不舒服,就是大家背靠背投票,多者勝出。但是評之前都會說說還有誰沒拿過,言下之意就是儘量要「雨露均沾」,說白了就是吃大鍋飯。所以有時私下交流,有的同事就說,我投別人自己委屈,投自己又不合適,的確幹的最多到頭來還是會被這種一團和氣的做法傷了心。不僅如此,還存在某個部門特別強,某個部門特別弱的情況,但強也是一個,弱也是一個,如果真按照看業績的做法反而成了得罪人,但誰都知道長期下去這個單位也就沒什麼希望了。
開展教學活動難免要給學生打分。多數學生希望你是公平的,有時還會對評分方式提出質疑。但是關係到個人的成績會影響到績點、升學之類的情況時又希望你能高抬貴手,別那麼認真。有時確實也是為難。我同事的做法是要分的一律扣分,我不扣,如果允許的情況下會考慮,但不會有求必應。其實真給不了的話,學生還是理解的。
很多人都知道鄭板橋的名言:「難得糊塗」,意思是活得別那麼明白,別那麼認真。其實,認真之難不在本身,而在於認真這件事對自己是否有利?對自己有利,務必認真;對自己不利,最好睜一眼閉一眼。所以你們要對防疫不能敷衍,但是不要攔著我出去;你們要對別人認真,但不要和我較勁,這個心態實在要不得!
說到認真、嚴謹,大概會首先想到德國人和日本人。德國人講究準確,一切程序化,一切按照規矩、規章制度來。他們這些文化其實是傳承自普魯士精神,即守時,嚴謹,服從命令,遵守紀律,集體意識等。而日本人則是事無巨細,在規則上精細化,甚至在我們看來一些不那麼重要的細節上也很在意。其實是有一點強迫症,比較極端,要麼不做,一做就玩命幹。
英國的SKYTRAX公司每年都會對世界550家以上的機場進行評價,日本的羽田機場在2013年、2014年、2016年、2017年被評為「世界最乾淨機場」。每年大約有8000萬旅客利用的機場,為何能夠在5年內取得4次桂冠?這些得虧了一位清潔工——新津春子。
她的做法是所有的角落都是用手擦,特別是廁所的部分,是她打掃最為詳細的地方。還有別人看不見的地方,比如垃圾桶和垃圾桶的中間,自動門上的汙垢,這些是旅客不關注的地方,但是新津春子依然會清潔乾淨。
還有一個細節,她原名叫郭春豔,17歲從中國來到日本生活。我們並不想說這又是一個海外華人勵志的故事,而是在思考,是她先天如此,還是環境使然?有人說為什麼不能買國產的豪華車,就是因為中國工人不會嚴格按照要求完成操作,差不多就行了。
我不相信中國人都是如此,凡是中國取得的矚目成績一定是以認真、奮鬥為前提的。成績有多大,就有多認真。所以深究不想認真、不能認真的原因也許是制度所為,領導所為,環境所致。為什麼大家現在都是「認認真真走過場」?因為有些事認真不得,有些事認真了也沒有好結果,認真的人反而沒有好下場。回到影片中,不能想像嚴謹在這件事之後的結果會如何。我們當然希望他被重用、被提拔,但也許是另外一個結果。如果一個單位,一個領導,一個制度容不下認真的人,不給認真的人以希望,誰還會認真?當嚴謹們真成了異類,這的確是個悲哀!
如果真是如此,《大贏家》有個金句是最好的回答:「讓領導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