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贏家》告訴我們認真就贏了,但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不認真?

2020-09-03 大窪學者



步《囧媽》的後塵,《大贏家》也以免費觀看的方式讓大家在疫情期間獲得了難得的歡笑。同《誤殺》一樣,《大贏家》也是一部翻拍之作,原版本是1991年上映的日本電影《永不結束的遊戲》,然後是2007年韓國的《率性而活》。如果對這兩部作品有所了解的話,可以看出無論是影片的調性、人物的設置,還是主題都發生了變化,更符合中國影片所一貫倡導的突出正能量的要求。

雖然是一部喜劇,但實際上講述了一個非常嚴肅的話題——關於認真。仔細想想,整個電影中真正從工作角度認真對待的只有兩個人(柳巖飾演的不完全算),一個是公安局長,他的認真是出於一種真正的職業感,希望屬下能夠把演習當作是面對未來真實危機的一次難得預演,這是一個領導幹部應有的態度和意識;一個就是主人公嚴謹,他的認真源於平時對待分配給自己每一項工作已有的慣性,也許是退伍人員特有的素養。其他人則是隨著事件的發展以及在兩人的帶動下逐步從應付、敷衍中認真對待起一次事先並沒有預料到的演習。

「認真就是贏家」是大家看完後輕而易舉就總結出的主題,也並不排斥這樣一種普世的價值觀,但為什麼做起來會這麼難?

認真為什麼會這麼難?

大家可能還記得疫情期間在各地出現的一些衝突案例。仔細一想其實衝突點差不多,一邊是認真執行防疫要求的志願者、基層管理者,一邊是因為沒有滿足自身要求而惱羞成怒的居民。再往下一想呢?就是你幹嘛那麼認真啊?差不多就行了,應該對我網開一面,與人方便,自己方便云云。實際上就是遷怒於工作人員對自己的認真。

在我們單位,每到年終都要評先進個人,然後他們會比其他人多拿10%的年終獎,多出的錢說不多也不多,說不少也不少。但是評審的方式讓人不舒服,就是大家背靠背投票,多者勝出。但是評之前都會說說還有誰沒拿過,言下之意就是儘量要「雨露均沾」,說白了就是吃大鍋飯。所以有時私下交流,有的同事就說,我投別人自己委屈,投自己又不合適,的確幹的最多到頭來還是會被這種一團和氣的做法傷了心。不僅如此,還存在某個部門特別強,某個部門特別弱的情況,但強也是一個,弱也是一個,如果真按照看業績的做法反而成了得罪人,但誰都知道長期下去這個單位也就沒什麼希望了。

開展教學活動難免要給學生打分。多數學生希望你是公平的,有時還會對評分方式提出質疑。但是關係到個人的成績會影響到績點、升學之類的情況時又希望你能高抬貴手,別那麼認真。有時確實也是為難。我同事的做法是要分的一律扣分,我不扣,如果允許的情況下會考慮,但不會有求必應。其實真給不了的話,學生還是理解的。

很多人都知道鄭板橋的名言:「難得糊塗」,意思是活得別那麼明白,別那麼認真。其實,認真之難不在本身,而在於認真這件事對自己是否有利?對自己有利,務必認真;對自己不利,最好睜一眼閉一眼。所以你們要對防疫不能敷衍,但是不要攔著我出去;你們要對別人認真,但不要和我較勁,這個心態實在要不得!

認真的動力來自哪裡?

說到認真、嚴謹,大概會首先想到德國人和日本人。德國人講究準確,一切程序化,一切按照規矩、規章制度來。他們這些文化其實是傳承自普魯士精神,即守時,嚴謹,服從命令,遵守紀律,集體意識等。而日本人則是事無巨細,在規則上精細化,甚至在我們看來一些不那麼重要的細節上也很在意。其實是有一點強迫症,比較極端,要麼不做,一做就玩命幹。

英國的SKYTRAX公司每年都會對世界550家以上的機場進行評價,日本的羽田機場在2013年、2014年、2016年、2017年被評為「世界最乾淨機場」。每年大約有8000萬旅客利用的機場,為何能夠在5年內取得4次桂冠?這些得虧了一位清潔工——新津春子。

她的做法是所有的角落都是用手擦,特別是廁所的部分,是她打掃最為詳細的地方。還有別人看不見的地方,比如垃圾桶和垃圾桶的中間,自動門上的汙垢,這些是旅客不關注的地方,但是新津春子依然會清潔乾淨。

還有一個細節,她原名叫郭春豔,17歲從中國來到日本生活。我們並不想說這又是一個海外華人勵志的故事,而是在思考,是她先天如此,還是環境使然?有人說為什麼不能買國產的豪華車,就是因為中國工人不會嚴格按照要求完成操作,差不多就行了。

我不相信中國人都是如此,凡是中國取得的矚目成績一定是以認真、奮鬥為前提的。成績有多大,就有多認真。所以深究不想認真、不能認真的原因也許是制度所為,領導所為,環境所致。為什麼大家現在都是「認認真真走過場」?因為有些事認真不得,有些事認真了也沒有好結果,認真的人反而沒有好下場。回到影片中,不能想像嚴謹在這件事之後的結果會如何。我們當然希望他被重用、被提拔,但也許是另外一個結果。如果一個單位,一個領導,一個制度容不下認真的人,不給認真的人以希望,誰還會認真?當嚴謹們真成了異類,這的確是個悲哀!

如果真是如此,《大贏家》有個金句是最好的回答:「讓領導先死」!

相關焦點

  • 電影《大贏家》告訴我們,認真的人到底是輸了還是贏了?
    看到《大贏家》的評價那麼好,立馬目不轉睛的看完這部電影,說真,我很喜歡,這是一部搞笑又深刻的電影,這部電影不禁讓人發思,對生活認真的人,到底是輸了還是贏了?他們認為就是走個形式,搶劫-劫匪被擒-案件告破,如此不認真,嚴謹當然不會就那麼草草了事,他非常認真的對待了此次演習,當然在過程中也遭到了質疑和謾罵,很多彈幕也表示,怎麼那麼多人陪他一個人玩。嚴謹在行動前,提前勘查地理位置、攝像頭、巡邏警車等周邊環境,把搶劫過程進行推演,宛如一個真正的劫匪。
  • 《大贏家》:認真你就輸了,一直認真你就贏了
    大多數人都會被環境所同化,只有少部分人才能做到始終如一,但他們也由於不合群遭到別人的冷落。喜劇電影《大贏家》通過一場簡單的搶劫演習,給觀眾減輕壓力的同時傳遞了生活思維,需要正能量!1、認真不受歡迎的原因,是觸碰了他人利益《大贏家》的開頭是主人公嚴謹和上司的對話,銀行職員嚴謹被領導批評,因為對方缺了手續,貸款業務卡在了嚴謹手裡了。銀行當月業績獎金跟這筆貸款掛鈎,嚴謹考慮的比較多,所以他沒有同意不按流程操作的方案,領導勸說吃了閉門羹。
  • 「大贏家」為什麼贏不了掌聲?因為「認真」的價值沒被發現
    演習一開始他就被擊斃了,當時他還不承認,大家去翻監控,找出證據,畫了個原地躺屍的位置,用口紅給他中彈的地方畫了個記號。而嚴謹因為為當劫匪去做準備被群眾誤報的時候,也是他接的警,當時是他說的演習沒那麼複雜,他希望能早早結束好下班給兒子過生日,沒想到最後被嚴謹臣服了。
  • 誰認真誰就輸了?!大鵬新電影《大贏家》讓人上頭:不,只有認真才能贏!
    本來可能就幾十分鐘的演習,硬生生地拖到了晚上九點多。到了演習的最後,一直沒有妥協的嚴謹「贏」了。嚴謹不僅僅贏了這場演習,更通過這件事,將其認真的態度和行為轉變了大家的觀念,受到了大家的認可。所以,嚴謹贏了,認真的人看起來輸了開始,但他們最後贏了。電影的最後,導演借著嚴謹的口告訴所有人:即使認真不被理解,但也要更認真;如果努力沒有成果,那就更努力一點。
  • 《大贏家》:一個意外兩個反轉,告訴我們認真的人多可怕
    做正確的事,還是做合群的人?有時候我們很迷茫。其實生存法則也可以簡單粗暴,我們一直做正確的事,會怎樣?電影《大贏家》,給了我們入戲體驗的機會。《大贏家》,是字節跳動贈送的第二部喜劇片。本來所有人都以為走個形式草草收尾,偏偏假裝劫匪的嚴謹假戲真做,萬分投入。當所有人都在演戲或者是看戲的時候,只有男主最認真最嚴謹。鮮明的立場反差,導致了荒誕的喜劇效果。從劫持人質到打擊警察,嚴謹越來越投入,也越來越認真。而他的認真,反襯出很多人的不認真,起初配合的只有銀行女職員於海嬌(柳巖飾),其他人都對嚴謹加以嘲諷。
  • 認真的人都會是自己的大贏家
    從這裡就開始表現出了嚴謹的那份認真與執著。說這部電影是喜劇片,其實這部電影完全可以說是現實片。從電影中側面反映出了當今社會上許多為了追名逐利,從而放棄了那份認真的現實。 我為什麼要用認真這個詞呢?劇情主要圍繞一次銀行演習來展開的,整部電影幾乎場景沒有離開過銀行。我們代入自身,其實大部分事情屬於形式主義。
  • 《大贏家》:大鵬堅持做自己,認真"嚴謹"才會贏
    無論是在工作還是在生活中,我們都需要這種堅守,堅持做自己,忠於自己的想法和原則,而不是在大浪淘沙下隨波逐流。下面我就從以下四個方面談談,為什麼認真&34;才會贏,以及怎樣做才能成為人生的大贏家。最終,他不僅打贏了一場看似不可能打贏的搶劫戰,還抱得了美人歸。
  • 二刷《大贏家》,才明白我們為什麼要認真?
    《大贏家》是繼徐崢的《囧媽》之後,第二部在網絡平臺免費首映的喜劇電影,由大鵬和柳巖這對黃金搭檔主演,這部電影首映以來口碑一路高漲,很多網友直呼:比《囧媽》好看多了。其實電影中的許多場景,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肯定都遇見過。「那麼認真幹嘛?」「差不多就行了。」這是不是我們很多人的口頭禪?
  • 雖有韓版珠玉在前,《大贏家》告訴我們「認真才是人生贏家」
    而在國版《大贏家》中,添加了男主嚴謹與女同事(柳巖飾演)的愛情故事,使得人物性格和形象不再過於單一,表明再「怪咖」的人都有心之所向,升華了認真的人一定值得被愛,最後能成為人生大贏家這一主題。在影片的最後,同事們一起圍觀手機監控視頻,視頻裡拍攝的是嚴謹每天都會偷偷地放一隻鮮花到喜歡的女同事桌上,但害羞的他遲遲不敢表露自己的心意。
  • 大鵬柳巖《大贏家》:認真你就輸了,一直認真你就贏了
    電影《大贏家》講述了一個搶劫演習的故事。本來就是一個常規的搶銀行演習,大家都走走過場,按照流程完成即可,偏偏因為這次選擇了一個特殊的銀行職工扮演劫匪,於是,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這個銀行職工叫嚴謹,也是電影的男主。為了父親的這番勉勵,他費盡心機。
  • 認真了,你才會是《大贏家》
    <大贏家>卻告訴我們:認真了,你才會成為大贏家。<大贏家>是延續大鵬標籤式的電影——小人物,小生活,小樂趣。嚴謹(大鵬飾)是一位退伍軍人,但退伍後放棄了分配的工作,毅然選擇讀書,並修得金融碩士學位,而後進入民灃銀行。人如其名,工作上謹慎的態度,屢屢遭到上司(田雨飾)的不滿。
  • 認真你就輸了?NO!你一直認真反能成《大贏家》
    在模擬演習時,自始至終只有男主一個人認真對待,他認真地為搶劫做準備,認真地跟人談判,與人對峙,認真地堵住攝像頭,布置機關。可所有人對此都嗤之以鼻,讓這個認真對待演習的男主顯得格外另類。就像我們讀書時的火災演習,認真對待的那個,反而被同學嘲笑、罵神經病。就是這樣一個男主,他用自己認真的價值觀,去對抗所有被劫持人的價值觀。
  • 《大贏家》如果你不認真,當別人認真起來你就輸了
    海爾集團執行長張瑞敏曾說過:「什麼是不簡單,能夠把簡單的事千遍百變都做對,就是不簡單。什麼是不容易,把大家公認非常容易的事情認真做好,就是不容易。」認真是一種可貴的態度,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我們都需要認真對待。
  • 《大贏家》銀行小職員搶了銀行300萬:認真,你就贏了!
    01大鵬在電影《大贏家》中飾演了一名中規中矩的銀行小職員嚴謹,人如其名,嚴謹做事情就是嚴格謹慎,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死板教條,不懂得變通。嚴謹不像銀行和警局其他人那樣把這場演戲當做走過場,而是下了很多功夫,做了充足的準備,不僅去健身鍛鍊身體、規劃逃跑路線,甚至還做了厚厚的一本筆記,把搶劫銀行時會發生的各種情況都模擬了一遍。如果是你被選中搶銀行,捫心自問,你是會像大多數人那樣秉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走走過場做做樣子,早點下班回家吃飯呢,還是像嚴謹這樣認真對待做足準備,扮演一個合格的劫匪?
  • 《大贏家》:認真對待生活,每個人都是人生贏家
    但《大贏家》導演於淼則表示,其實這不並是生活的常態,這個世界恰恰因為有一絲不苟的人,其他人才可以享受相對自由的生活,這些少數派的精神值得被拿出來討論。而《大贏家》講述的就是這麼一個認真的有點「軸」的人物故事。但這種故事題材如果不注重表現形式的話很容易落入俗套,因為觀眾看了開頭就會猜到結尾,如果沒有特別的吸引力,很難控制觀眾的觀影情緒。
  • 《大贏家》:你怎麼對待生活,生活就怎麼對待你,認真才會贏
    嚴謹在開始的獨白,我是一個做事認真、嚴謹的人,但是不受大家的歡迎、工作還是沒有一點起色……到結束的獨白,大家不是真的冷落,家人不是真的不關心,努力沒有成果那就更努力一點……鮮明的把主題點了出來。在認真和形式主義兩者之間,通過人與人的對比來表現。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效果,讓故事有了衝擊力,也增加了故事的信息量。
  • 《大贏家》堅持做到自己認為最好的程度,認真嚴謹,問心無愧
    01 不認真的野兔輸給了認真的烏龜烏龜和野兔賽跑。大家看了都想笑,因為烏龜這麼慢,怎麼可能會跑得過野兔?野兔那速度是烏龜一輩子都趕不上的吧?跟我們想法一樣的還有野兔它自己,而且它天生的優勢就是腿腳敏捷,一蹦一跳,很快就可以到達目的地。野兔認為,烏龜窮其一生,都不可能比自己先到達終點,它就先睡個覺吧,睡醒跑快點就是了。
  • 《大贏家》人認真起來真的可怕。
    然後一直拖著沒看,今天就不知道怎麼想起來。一直以來其實挺喜歡大鵬的,之前的煎餅俠、縫紉機樂隊、受益人、屌絲男士都挺不錯的。現在這個大贏家呢,主人公嚴謹確實是個認真啊,認真的甚至有點過頭,所以身邊人就覺得他傻傻的,執拗,一根筋。對於領導派發的搶銀行任務,本應該走個流程就行,但是他相當投入認真,搞得就跟真的一樣。
  • 《大贏家》:你有多久沒有認真了?
    我的名字叫嚴謹,我對待工作的態度就像我的名字,嚴肅認真,謹慎負責,可認真的人,總不太受歡迎。就算這樣,我覺得做事認真一點,總沒有錯吧。凡是,就怕認真。《大贏家》改編自都井邦彥《遊戲的時間不會結束》。人情世故的背後是成人世界的「處世之道」- 不得罪人、小聰明、長袖善舞,攀比…這些在電影《大贏家》提現的淋漓盡致,周圍環境和人跟主角嚴謹認真做人的態度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同時也在弘揚一種正能量,認真你就輸了,但是一直認真就會一直贏。
  • 成為《大贏家》會是認真的人嗎?
    各位讀者歡迎閱讀此文章,看文章前須知本人文化水平為初中未畢業,寫的不好請多擔待。那麼就《大贏家》這部電影發表一下個人的看法以及觀感。嚴謹的出發電影開始嚴謹(大鵬飾演)從一棟標有「某某設計」的建築走出,去往銀行上班的路上,直到出現《大贏家》電影片名,可以感受到嚴謹是個嚴肅認真熱愛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