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視頻、抖音、今日頭條《大贏家》出品方共同宣布,於3月20日晚八點免費上線解壓喜劇電影《大贏家》。 該影片通過眾多配角的「不靠譜」以及「插科打諢」,將主角嚴謹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在荒謬的劇情外衣下,展現了社會底層小人物的分寸抉擇,電影聚焦社會、焦慮熱點,在立意上完成了完美升華。
影片主人公嚴謹是一名銀行職員,凡事認真、恪守原則,總是得罪行長,還連累同事獎金泡湯。他不僅職場不順,在家中也因為自己情商不足總被家人忽視。一次偶然的機會,銀行接到了公安局舉辦的搶劫銀行的演習任務,在這次任務中嚴謹被授命扮演「劫匪」。演習過程中,所有人都想糊弄過去早點結束,嚴謹卻認認真真地當起了「劫匪」,上演了一出「啼笑皆非」的「演習鬧劇」。
嚴謹的人卻做著荒誕的事,在病態的執著下,完成著荒誕無法守成的任務——搶銀行,這本身就是極大的諷刺。嚴謹、正直、恪守原則被視為愚蠢,甚至病態;圓滑、諂媚、善於變通被視為生存智慧,甚至成為普世價值。是男主人公病了嗎?不是,是這個社會病了,正如柴靜給深陷在抑鬱中的崔永元的安慰一樣。
《大贏家》正是在這種矛盾衝突中,演繹出一個衛道者的形象。雖然他的力量很微小,不足以撼動社會現存的各項規則,但他就是敢于堅持自己,盡全力發出正義之光,讓習慣了在黑暗中蜷伏的人們看到有這樣的人存在,讓大眾知道「堅持原則」是正確的,這部作品就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
影片保留了日本原版電影的核心故事情節,同時對故事進行本土化的移植和改編,更加符合中國現實國情。同時,相對於韓版《率性而活》,《大贏家》增加了愛情元素,豐富了劇情,使得主角形象更加飽滿。
第一,主角性格一脈相承,保留核心元素。
日韓中三版影片其實都對原著小說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本土化改編和保留,其中有一點完全相同,那就是主角的性格:凡事較真不善變通。國版《大贏家》延續了主角的這一性格,甚至為其取名「嚴謹」突出其對待任何事情都嚴謹認真的態度。
在影片開頭,上班路上司空見慣的一個塑料飲料瓶,卻唯獨只有嚴謹把它撿起來,隨著鏡頭不斷推進,讓觀眾跟隨著主人公嚴謹一路同行。既是工作需要也是性格所致,他西裝革履、腰板挺直地走在路上,與身旁眾人隨意的裝扮形成鮮明對比。而當嚴謹到達工作地點進入銀行,他第一眼看到的竟然是銀行保安沒有戴正帽子。開頭這樣幾個特寫鏡頭便把主人公的嚴謹認真性格展現的淋漓盡致。
正是因為主人公如此「怪咖執拗」的性格,才會有接下來故事裡的荒謬和無釐頭,因此這一標誌性性格是推動故事情節不斷發展的關鍵所在。
第二,添加中國元素「火鍋」,貼地飛行,融合本土文化。
原版電影中有一個情節是「人質們」因為被困太久紛紛喝起了咖啡,而咖啡作為舶來品進入我國的歷史並不長,因而本部影片在改編中去掉了這一喝咖啡的情節,轉而用「眾人點火鍋外賣」來作為代替,緊跟我國國人喜歡吃火鍋同時國內外賣盛行的國情。
看到這一幕,屏幕外的觀眾很容易引起共鳴,尤其是在疫情時期。前段時間,微博發起過一個投票調查:疫情結束後,你最想吃什麼?在一票答案中,火鍋榮居榜首,足可見我國國民對火鍋的喜愛程度。也因為疫情風險,大家紛紛居家練就做菜絕技,想必也是十分懷念外賣的味道。
通過火鍋元素的加入,使得電影更加本土化,符合我們的飲食文化習慣,同時又拉進了與觀眾的距離。
第三,荒誕無釐頭之餘,加滿愛情技能點,使得主角人物形象更加飽滿,完成情感升華。
韓版劇情發展到最後,「被綁人質」雖生出「斯德哥爾摩心理」,但整部電影走向偏黑色幽默的諷刺意味,並未過多刻畫情感。而在國版《大贏家》中,添加了男主嚴謹與女同事(柳巖飾演)的愛情故事,使得人物性格和形象不再過於單一,表明再「怪咖」的人都有心之所向,升華了認真的人一定值得被愛,最後能成為人生大贏家這一主題。
在影片的最後,同事們一起圍觀手機監控視頻,視頻裡拍攝的是嚴謹每天都會偷偷地放一隻鮮花到喜歡的女同事桌上,但害羞的他遲遲不敢表露自己的心意。而柳巖飾演的女同事早就知道嚴謹喜歡自己,還將他送的每一朵花都曬乾夾在筆記本裡珍藏。
這一幕巧妙地對應了演習結束後,女同事拉起嚴謹的手,向警察局長說了一句:謝謝,之後一起奔向外面,此時配樂《漫步人生路》響起的美好畫面。歌詞裡那句「在你身邊路雖遠未疲倦,伴你遠行一段接一段。越過高峰另一峰卻又見,目標推遠,讓理想永遠在眼前」也表明嚴謹對理想人生的追求以及他認真對待人生的態度永遠不會改變。
翻拍之所以能夠出其不意,往往來源於其多重視角下呈現給觀眾的「你以為」與影片真相的衝突,最後結局讓觀眾油然生出「原來是這樣」之感。
第一,多視角切換,觀眾看到的未必是全部。
男主的自述分別在開頭結尾兩次出現,臨近結尾的時候甚至還有一次男主對著」全國觀眾「的自白。影片開頭通過內視角,讓我們隨著鏡頭通過男主人公的視覺、聽覺、他的自述以及他的感受和行動來了解整個故事情節。而後進入全知視角,讓觀眾了解整個故事的發展,以為自己掌握了全部劇情,這不過是個荒誕的「搶劫演習」而已,最後又是通過男主的自述,讓觀眾發現視角受限,所了解的比電影中的人物要少,甚至一開始電影通過主角呈現給觀眾的也不過是觀眾的「自以為是」,將整個故事推向高潮。
第二,刻板印象,先入為主,電影打破常規,發人深省。
電影通過多重視角的敘事方式向我們呈現了一個看似荒誕搞笑實則立意滿滿的正能量故事。而主角嚴謹是這一切故事不斷推進而後實現反轉的關鍵所在。
嚴謹,不論是在影片中還是現實生活裡,一定是個極其不受歡迎的」怪咖"。每個人身邊一定都會有一個這樣的人:他事事較真又十分固執,不講變通又從不給人留情面,尤其是在職場上,當大家都默認」划水摸魚「」溜須拍馬「才是職場制勝法寶的潛規則時,這樣的人就是」最討厭「的存在。
由於男主在電影一開始就是這樣深入人心的認真形象,因此他在之後」搶劫實習「中的種種舉動可以說都在觀眾意料之中。然而隨著劇情的一步一步發展,沒有人能想到壓根沒人當一回事兒的一個「搶劫演習」,男主不僅是當真了,居然能玩的警察們團團轉,似乎男主勝利的結局在此刻就要呼之欲出。
可是這個時候,男主坐在攝影機前開始了那一大段的經典自白:「也許你們也會很好奇,我是怎樣成為一個窮兇極惡的劫匪的。其實我所經歷的事情,很多人都在經歷著,被家人冷落,被領導誤會,被同事排擠,無論自己怎樣努力,生活都不會有起色,於是我開始不滿、抱怨、想要不勞而獲,可能有的人不敢去搶銀行,但是在這樣的時候他選擇去做其他錯誤的事情,希望現在的我,可以成為你們的前車之鑑,當你發現自己的欲望超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的時候,我想提醒你,千萬不要踏上歧途,因為一旦邁出那一步,就永遠不能回頭了。」
觀眾先是通過原本對男主這類人物的刻板印象,在心裡為電影設定了一個預想的結局,在這樣的預想結局和故事情節的一步一步誘導下,走進了男主的故事圈套,影片的教育意義在此刻得到了升華。此時此刻影片給屏幕外的觀眾和故事裡的觀眾留下的是深深的思考。
一部優秀的翻拍作品,想要突破原版作品的光芒,拍出自己的新意,除了情節推陳出新引人入勝以外,具有更深刻的現實意義並能夠引發本土化思考才能更加增添其優秀的品質。
第一,人性沒有絕對的善惡之分,不過是生存壓力下的人生百態。
影片中每一個配角都是我國現實生活中的大眾你我他,油膩的大堂經理,總想偷奸耍滑的銀行行長,對演習不屑一顧的銀行櫃員,英勇的「管閒事兒大爺」,愛說實話的孩子,還有男主「插科打諢」的爸媽和為哥哥嚯出一口「破嗓」的妹妹。
這些人中,「沒有對錯,只有利弊」的大人群體與男主嚴謹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們是我們生活中那些「摸魚划水」對待事情得過且過的典型代表,「管閒事兒」的大爺就像我們周圍那些好打抱不平的大爺大媽,而愛說實話的孩子就是現實生活裡沒有向現實彎下頭還保持純真的少年少女們,而我們身邊也永遠都有一群靠譜也不靠譜的家人們。
影片中對配角們並沒有做所謂的善惡之分,不過是一群小人物為了生活和生存而呈現出了人生百態。在前面的時候,觀眾有可能被這樣一群人搞得又氣又笑,然而在聽完嚴謹的經典自白之後,也是這樣一群人堅定地選擇站在了嚴謹的那一邊,想要讓這場演習真的繼續下去,給觀眾帶來了感動。
這便是人性的複雜,成人的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經常多是灰色地帶,而最重要的是,希望從孩子變為大人的每一個人,都還能如孩童時那般勇敢,能明辨是非,敢於說出對錯。
第二,看似荒誕搞笑的劇情,實則」認真才是人生贏家」。
日版影片譯名為《遊戲永無結束時》,韓版譯名為《率性而活》,兩部影片的名字都和本身想要表現的主題息息相關,國版影片片名《大贏家》也是如此,想要向觀眾傳遞出「認真你就贏了」這樣積極向上的人生觀。
雖然男主嚴謹平時為人刻板嚴肅,但是他對事認真負責,避免了銀行放貸過程中一筆不小的損失,因而被行長評為先進優秀員工。雖然他不善言辭,但他對家人的關心卻時時刻刻被家人感知,所以家人才能在他生日時為他準備驚喜。雖然他不夠勇敢,沒有勇氣表白,但他「每日一枝花」的誠意卻被女同事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存在本子裡,所以最後才能贏得愛情。
最後演習以嚴謹勝利而告終的圓滿結局以及每個人在片尾對嚴謹的誇讚點評,無一不在回應電影「認真你就贏了」的主題。當然,這只是藝術作品所倡導的主題,體現著引導世人向善的美好願望,值得肯定。
然而,個體的思想和行為脫離不了社會的大背景。我們知道,來自於挫折的經驗是最直觀最有效的,它可以讓我們瞬間成長,知道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而這一切源於生存的競爭和壓力,如果違反,面臨的即是被淘汰。在電影中,嚴謹在以一已之力與整個社會抗衡,他不遵守成人世界的規則,不在乎浪費他人的時間,自顧自地玩兒著一場自我上升為精神信仰的」遊戲「。
《大贏家》中的嚴謹傳達的價值觀是孤立的個案。很顯然,這種性格的人在真實社會中是很難獲得成功的。也正因為如此,嚴謹的精神才如此難能可貴。即使不成功,我也要堅持自己為人處世的原則。
在這一點上,嚴謹更像是一種精神上的標杆,就這樣矗立在那裡,供人瞻仰。如果幸運,遇到一個伯樂,也不是不存在成功的可能性,但那只是小概率事件。更多的時候,這樣的「二竿子「會被殘酷的現實秒成渣,現實就是現實,容不得半點戲劇化的虛構。
無論何時,認真是一種優秀的品質,這毋庸置疑,只是很多人在現實中為了生存漸漸妥協,遠離了那個曾經認真的自己。
但是,我們要知道,堅持認真的失敗者比那些懂得變通的成功者更值得讓人認可和尊敬,在他們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我們年少輕狂時的影子。那時的我們相信信仰,堅守原則,把人格看得高過一切,視友誼比金子還要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