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俄勒岡11月在大選戰況激烈之際,悄然的通過了兩項法案法案,正式宣布在該州持有少量硬性毒品非罪化。
其中109法案規定,民眾可以合法持有軟毒品「迷幻藥」(psilocybin)。而110法案則更為激進的規定,民眾持有搖頭丸、海洛因和古柯鹼等硬性毒品,只不要超過規定數量,同樣也不算犯罪,被執法部門發現只需要繳納100美金即可。
在俄州之外,華盛頓州同樣邁出了硬性毒品持有非罪化的步伐。而兩州之外。2020年裡,亞利桑那、蒙大拿亞、南達科他、新澤西跟密西西比等州也在「毒品合法進程」上大步邁進,相繼宣布持有大麻合法化。
這也就意味著,迄今為止美國只剩下十五州仍堅持規定持有大麻為非法,堪稱是自尼克森向毒品宣戰以來,美國再一度「禁毒戰爭的失敗之年」。
此距2018年,川普發布最嚴厲「緝毒行政令」不過兩年——根據該行政令,走私毒販最高可以被判處死刑,這在當時被視為美國「禁毒戰爭」的又一高潮時刻,一改2012年歐巴馬時期的「緝毒寬鬆」氛圍。
而多個由民主黨執政的州份,推出「毒品非罪化」法案,恐怕也離不開藉此在大選中討好佔到人口近10%的癮君子們——非洲裔作為民主黨的鐵票倉,基礎選民,其人口也不過3890萬人(不過兩者有重合)。
| 美國毒品歷史泛濫已久 |
墨西哥堪稱是「毒梟王國」——當街槍殺記者,綁架議員,威脅市長都已經算是老生常談,而收買整個警察局,街頭巷尾遍布「暗哨」,也都不算是什麼大新聞。
而之所以堂堂中美洲大國淪落至此,則是因為墨西哥「距離天堂太遠,距離美國太近」——美國有超過3500萬人口是癮君子,毒品市場的規模高達八百億美金!
美國龐大的毒品需求,讓墨西哥深陷「毒金泥沼」之中,那麼美國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吸毒呢?
墨西哥輸入美國的毒品中,以大麻最為大宗,一度佔到了全美大麻市場份額的96%。
而美國的大麻歷史,則是今日美國「禁毒戰爭接近失敗」的根源。
在北美十三州還是英國的殖民地時期,北美十三州就是英國大麻的主要供應地,這也導致種植大麻成了美國農場的「傳統技藝」——從開國總統華盛頓到一代雄勳羅斯福,不少美國先賢的農場裡都曾種植過大麻。
不過就像英國人雖然販賣鴉片,但國內卻將鴉片售賣定為非法一樣,二十世紀之前,在美國吸食大麻仍然是被人看不起的「癮君子」。
但隨著熱衷吸食大麻的移民湧入和二十世紀初的經濟危機導致美國底層白人失業破落,陷入頹喪之中,大麻很快就在美國底層社會中風行起來,無數失業者在「虛幻滿足之中尋求安慰」。
此後,美國又先後經歷二戰、越戰等「血肉泥沼」般的戰爭之中,美國青年憂慮戰歿,發起反戰運動之餘,同時也熱衷於吸食大麻以求醉生夢死,及時行樂。
二十世紀,可謂是「大麻依賴」在美國生根發芽的時期,大麻的泛濫也引起了美國政府的警覺,先是小羅斯福總統籤署了《大麻稅法》,然後又是尼克森「向毒品宣戰」,美國正式進入「禁毒戰爭」時期。
但所謂時勢所趨,非人力可抗。
到了新世紀,隨著冷戰結束,西方世界迎來巔峰時刻,「自由主義」大行其道,享樂主義更成為一種廣泛共識,再加上「美國夢」越來越遙遠,貧富差距越來越懸殊,這又加劇了大麻的風行程度。
在二十一世紀前後,雖然「禁毒戰爭」進行的越來越艱難,可吸食大麻還是不上檯面的事情,但到了2012年先是加州批准了《同情者用藥法案》,使大麻用藥合法化。再是科羅拉多州和華盛頓州批准了大麻的休閒療養使用合法化。
不過至少在當時,三州的立法舉措引來了廣泛的批評。
然而到了短短七年之後,全美的社會共識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根據皮尤調查顯示,1969年贊成大麻合法化的人只有12%,反對的人高達84%。而在2019年卻有67%的美國成人對此贊同,反對者則下降到了32%。
| 為什麼美國毒品會逐漸合法化?|
2020年美國多州推動毒品非罪化乃至合法化進程,關鍵在於三處。
美國禁毒戰爭自上世紀以來已經持續數十年,但嚴厲的毒品打擊卻看起來見效甚微,毒品仍然在美國泛濫,甚至引發了「阿片類藥物濫用危機」——在2016年,有超過6萬美國人死於阿片類用物使用過量。
因此禁毒政策在美國遭到了不少人質疑,導致了美國民意在禁毒問題的翻轉。
在過去八年裡,全美多州推動的「大麻合法化」立法措施中,只有極少數州份是由州議會直接立法的,其他的州份都是在大選中的「公投選項」中,由選民自決——此次俄勒岡州的109法案和110法案,就是公投通過。
冒險改變「緝毒思路」,除了「禁毒戰爭」成效不彰以外,更為重要的是「葡萄牙抑毒模式」的成功,讓美國人有心效仿。
所謂葡萄牙模式,就是對所有的毒品進行「非罪化」,並在基於治療和減少成癮方面投入大量資金,此舉這使得該國的毒品使用者的終身用藥量有所增加,但在毒品傷害方面卻大為下降,並且成癮者從10萬人下降到了2.5萬人,死於吸毒過量的癮君子也下降了85%。
西方世界的「社區自治」,是其政治基礎,但這帶來的一大問題,就是富有的社區,治安良好,嚴厲的政策也能得到很好的實行。但貧窮的社區,則治安敗壞,淪為黑幫天堂,如「禁毒」等事,自然是流於表面,禁無可禁。
這也是為何同為民主發達國家,但日韓卻不存在毒品泛濫乃至於發生阿片類藥物危機的原因。
說到底,「葡萄牙抑毒模式」是西方社會在「緝毒問題」上,在「嚴禁」接近失敗後,不得不採取的折中之法,所謂「好轉云云」,並非是「真好」,更不值得他國效仿。
除了「禁毒策略」的愈發無力,導致美國多州改換路線「由禁趨控」,更為重要的是由於民主黨推行「高福利策略」,導致該黨治下的州市財政壓力巨大。
而大麻等軟毒品乃至硬毒品的合法化或非罪化,則能讓地方政府正大光明的徵收大額稅金,彌補財政的不足——而這在新冠大流行,民主黨州市採取了嚴厲的社會隔離措施,經濟萎靡不振的當下,更為亟需。
這就是為什麼一下數州推動大麻合法化,而已經推動了大麻合法化的俄州和華州不得不在「硬毒品」上打主意的原因。
此外,美國大選也讓很多民主黨高層,樂意推動一些毒品的合法化或非罪化。
癮君子群體,大部分都是低收入群體(或曾經是中高收入者),其中有色族裔更是佔到大頭——而這部分族群中,除了少部分人,同樣也是民主黨的主要擁躉。
美國毒品使用者,人數超過了3500萬,民主黨人推動毒品合法化或非罪化,無疑能夠極大討好癮君子們,哪怕無法將癮君子群體轉為黑人那樣的鐵票倉,也足以在「攸關生死」的2020年大選中,爭取他們成為「關鍵人群」。
至於放縱毒品之後,設想中的「毒品合法非罪化,政府管制抑毒減害」會否偏離預期軌道,以至於美國未來淪為「北美病夫」,則這個問題明顯不是「病急要投醫」的美國人和民主黨所關心的——畢竟先將抗疫不利的川普趕下臺,才是很多美國人心中的第一大願。
而葡萄牙是一個小國,美國能否依照該國的模式「抑毒成功」,真的是天知。
至於美國的國運,未來如何,更是堪憂。
- END -
記得點讚!
還有轉發、評論、關注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