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6日,兵敗如山倒的日本就像過街的老鼠——人人喊打,一顆相當於1.5萬噸TNT當量的原子彈被落到了廣島上空。隨著耀眼的閃光和驚天動地的轟鳴聲,巨大的衝擊波和幾千度的高溫,瞬間把廣島12.5平方公裡的中心區域夷為平地,十餘萬人轉眼化為塵埃,成千上萬人雙目失明,這是人類第一次見證核武器的威力。
在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後的41年,原蘇聯烏克蘭區域的車諾比核電廠發生爆炸,大量高能輻射物質飄到大氣層中,這一次事件造成9.3萬人死亡,總體損失約兩千億美元,給強大的蘇聯重重的一拳。
在廣島、車諾比都遭受核武器的摧殘之後,專家團隊都認為這些區域100年都不能居住。轉眼間到了2020年,車諾比仍是一片靜謐的鬼城,而廣島以及長崎都成了日本大都市、旅遊聖地。翻翻日曆,1945年至今仍還沒有100年,為什麼廣島怎麼就已經可以住人了,沒有核汙染嗎?其實早在原子彈爆炸後的1958年,廣島便已經開始重建,1994年的時候都還舉辦了亞運會,日本人用親身體驗證明,廣島核汙染已經消解殆盡。
既然是100年不能居住,為什麼廣島那麼快就已經恢復重建了呢?這一點其實是美國人的小心機。在廣島原子彈爆炸之後,宣布廣島區域100年不能居住的其實是美國人,這麼做為的就是威懾日本人,讓全民恐慌。而從未見過原子彈的日本當局也被原子彈的威力所震撼,被嚇的只能相信美國人,這也使得天皇在日本「喜提」兩顆原子彈後便匆匆地宣布投降了。
眾所周知,原子彈也是有核汙染的,那為什麼日本廣島可以那麼快就恢復呢?這一點就得問問落到廣島的「小男孩」了。雖然「小男孩」威力達到1.5萬噸TNT當量,但其中的能造成汙染的核原料只有幾十公斤到幾百斤。同時,「小男孩」在空中爆炸,這是比在地面上爆炸更溫和、更綠色的方式,加上廣島沿海通風條件好的緣故,核汙染的消解就更快了。
相比於廣島的「小男孩」,車諾比的核洩漏事件的汙染嚴重多了。首先,它的汙染程度與「小男孩」不在一個等級 ,另外,它是直接在地面上洩露。如果日本人說自己的受到的汙染比車諾比核洩漏事件大的話,那麼它可能還要再挨上1600顆在地面爆炸的「小男孩」。
形象一點說,廣島原子彈爆炸就相當於一個裝著糞的瓶子在房間裡的空中炸開了,而車諾比核洩漏事故則是幾輛糞車把糞排進了房間裡。這麼看,你覺得哪一個更臭呢?
覺得後者更臭的請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