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瓜飄香的季節
文/晨曦
記得在鄉下的時候,每年春天種地的季節,家裡都會在園子的空閒地方種上許多株角瓜。
你別看這小小的角瓜不大起眼,卻渾身是寶。書上記載經常食用角瓜,對於我們的身體大有裨益的,尤其是愛美的女士。經常食用能起到美容護膚,減肥瘦身的作用。
角瓜的生存能力很強,無論土壤的好與壞,只要給它足夠的水份,角瓜就會茁壯的成長。種子種上幾天以後,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小小的種子已破土發芽。在黑黑的土地上裂出一道小小的縫隙,泛出兩片綠色的小嫩芽,然後逐漸的長成大大的園形葉子,根部結出一個長長的果子,頂著黃色的花兒,特別惹人喜愛。夏日的清晨,園子裡沾著露珠的角瓜花,在陽光下,金燦燦的,那株株黃色的小花兒開的特別鮮豔。幾隻小蜜蜂在花蕊中嗡嗡嗡的辛勤忙碌著。吸吮著自己需要的養份,此情此景讓你不捨得離開。
角瓜在那個糧食緊缺的年代,是百姓的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必備食品之一。角瓜的吃法很也多,炒,燉,做餡,熬角瓜粥等等……吃不完的還可以絞成角瓜條,在太陽下曬成幹,留著冬天吃。角瓜雖然吃法很多,但小時候最愛吃的,還是奶奶做的白面角瓜餡蒸餃,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能夠吃上一頓白面蒸餃,對孩子們來說堪比過年。做法是先把麵粉合好醒上,再把角瓜叉成絲,煎幾個雞蛋,用雞蛋、蔥花、豆油、花椒麵,鹽等拌到一起,味道鮮美的餡兒就完成了。
小孩子嘴饞,包餃子的時候我總是偷著生吃幾口角瓜餡兒。被祖母看到了就會說上幾句。餃子包完後放到鍋裡蒸上,孩子們這個時候就開始翹首企盼,盼望立刻能吃上熱氣騰騰,香噴噴的餃子。我心急就先拿著碗和筷子,屋裡屋外的轉悠著,感覺時間過的特別慢,隔一會就到鍋臺上看看,用鼻子嗅嗅,再隔一會,又到鍋臺附近去看看,著急的和奶奶說:」熟了吧,快揭開鍋蓋吧,一會蒸壞了。」這時候奶奶會說:」就你著急,再等會兒,著急也不能生吃啊」,奶奶都說了,只有拿著碗極不情願地等著吧,等待的過程對於孩子們來說是相當的漫長,那一刻,仿佛空氣中都瀰漫著餃子的鮮味。那鍋裡的角瓜雞蛋蒸餃簡直讓人垂涎欲滴……
終於等到熱氣騰騰的餃子出鍋了,揭開鍋蓋的一剎那,餃子的鮮味隨著蒸汽一下子就飄了出來,飄到了院子裡……飄向了空中。此時此刻滿院子都是餃子的鮮味。孩子們這個時候便迫不及待的各自往碗裡夾著,這時奶奶就會提醒我們,千萬不要著急吃啊,燙嘴的,不管那些了,一口吃下去,真的好燙,但是好香啊!簡直是唇齒留香,那香噴噴的角瓜雞蛋餡白面蒸餃,在孩子們的記憶裡,就是童年的幸福和快樂!
晨曦,男1964年生人,參過軍,現在哈爾濱鐵路局某車站工作。業餘時間喜歡看書,運動,手機攝影!
關於我們
1、小說、詩歌、散文、劇本、雜文、書畫、攝影(攝影不能少於六張,人物、風景、家鄉風貌、社會百態等)作品等均可。經審核後發表。一周內未接通知,請自行處理。投稿標題註明「投稿」字樣,謝絕抄襲、文責自負,與本平臺無關。2、稿件須原創首發,即未在其他微信平臺發過(紙媒體、網絡不限),投稿信箱1107458992@qq.com(不接受微信投稿,望請見諒)。3、投稿者自擬「自我簡介」,如想在文章中有你的照片,請和文章與自我簡介一同發到郵箱。4、凡是投稿本刊,一周內不可另投他處(紙媒網絡不限),如有異議,請勿擾。來稿不可能在一兩天內發表,因為來稿量大,本刊要合理的安排時間發表,所以請君莫急,希望我們相互理解和體諒,謝謝配合。5、可關注公眾號、加編輯微信或者QQ號了解詳情,不另行通知。無讚賞無稿酬,發稿7日後發稿費,一般會在第二天發放,與平臺平均分配,後續有讚賞有稿費,用紅包發放,所以要加編輯微信。重點是宣傳創作者的勞動成果,弘揚民族文化,相互學習交流。6、同時歡迎各界朋友加盟合作,把《文學百花》辦的更好,讓我們一起在文學的海洋裡,揚帆起航,共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