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炒粉糕」飄香的季節

2020-12-24 瀟湘晨報

切條、切塊後,「炒粉糕」就算完成了。記者崔引攝

加入那麼多配料,「炒粉糕」的口味十分豐富。記者崔引攝

一腳邁進寧海縣梅林街道河洪村長壽文化博物館的小院,便可聞到一股炒米的香味;往灶頭前湊了湊,隱隱綽綽的溫熱撲面而來。

雖是初冬,在寧海的不少地方,又到了「炒粉糕」飄香的時節。

16日中午,冬日的陽光灑在小院裡,淡淡的。64歲的何如娟一刻不停地翻炒著鍋裡的糯米。不一會兒,白色的糯米呈現出焦黃色,一股帶著淺淺焦味的米香飄散開來。

一旁的案板上,曬乾的橘皮和生薑片早已備下。看著糯米炒得差不多了,何如娟趕緊把它們倒進鍋裡,一起翻炒。

橘皮和生薑片各有各的「刺激性」氣味。兩者在鍋裡「狹路相逢」,碰撞出讓人驚喜的火花,辛辣中多了一絲香甜的味道。

「在炒米的同時加入橘皮和生薑片,是為了讓糯米『沾』上這股味道。」何如娟說。

小院的一角,大家幫著何如娟把製作「炒粉糕」需要用到的食材備好:米胖、黃豆、花生碎、芝麻、白糖、玉米碎、紅豆、黑豆、山楂……一碗一碗擺了大半桌。

一旁,還有人幫著把新鮮的生薑和橘皮切成條、剁成末。和炒米時用到橘皮、生薑片不同,橘皮碎末和生薑碎末是熬麥芽糖漿用的。

2歲出頭的娃娃在院子裡竄來竄去,東看看西摸摸,趁大人不注意,捏起一小塊橘皮就往嘴裡塞……

這也是製作「炒粉糕」的樂趣之一:平日裡各自忙碌的人們湊在一起,一邊忙著手上的活,一邊閒扯著家長裡短,自有一份悠然自得。

除了炒米,製作「炒粉糕」的幾個重要步驟:磨粉、熬糖漿、捏成團,都落在何如娟一個人肩上。

小院中間擺著一個小小的石磨,這在如今的農家也已不多見。

將炒好的米和米胖、黃豆、花生碎、芝麻、白糖、玉米碎、紅豆、黑豆、山楂,一股腦兒倒進竹簸箕裡攪拌均勻,何如娟開始磨粉。

這是一項考驗耐心的活。她一遍遍地把乍看已經呈粉末狀的炒米重新放回石磨裡再加工,直到用兩根手指輕輕一捻,沒有顆粒感;用嘴輕輕一吹,揚起一層「灰」。

熬糖漿看起來簡單,把切好的生薑、橘皮末倒進燒化的麥芽糖裡,攪拌出香味就好。其實,這很考驗製作者的耐力和技術。

「要熬到糖漿能掛在鏟子上,垂下來像薄薄一層紙一樣為止。」何如娟特地提起鏟子斜過來,糖漿緩慢而勻速地流下……

相比之下,捏成團考驗的則是體力。將炒粉倒入麥芽糖漿中,唯有不停攪拌,才能在糖漿冷卻前定型。

何如娟將鏟子交到記者手中:「你試試。」

看似「輕飄飄」的炒粉在麥芽糖漿的作用下,變得「沉甸甸」,光用蠻力,壓根沒法將它們鏟到一起。

「就是因為製作過程又累又複雜,所以現在做『炒粉糕』的人越來越少,年輕人更是不願意做。」何如娟說。

將揉捏好的炒粉團擀平、切條,撒上炒粉,「炒粉糕」算是大功告成。

小院再度熱鬧起來,大家湊到一起,一邊把切好的「炒粉糕」裝到罐子裡,一邊忍不住往嘴裡塞一塊,一股獨特的香氣在唇齒間流轉。

關於「炒粉糕」,寧海的一些地方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女兒出嫁後給父母送「炒粉糕」是不忘父母養育之恩,是孝順的一種象徵。

相比「炒粉糕」背後蘊藏的這一層深意,如今人們更看重的是「炒粉糕」的「原生態」。

何如娟所在的河洪村是出了名的長壽村,來的遊客不少。小零食「炒粉糕」因為純手工炒制、無添加,成了遊客心目中的「土特產」。

寧波晚報記者石承承 通訊員胡餘灶

【來源:中國寧波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又到了榴槤飄香的季節~~~
    榴槤飄香時!
  • 「國宴佳果」一一廉江紅橙,又到橙味飄香的季節!
    又到橙味飄香的季節!廉江紅橙早己名揚海外,國宴佳果,不僅是廉江人的驕傲也是湛江的自豪!紅橙園遍地廉江大小山頭,一片片綠蔥蔥橙園,碩果纍纍枝頭,壓著很低很低,這是一種豐收「彎腰」!就在這時候,北風起,秋高氣爽,紅橙開始了它一生成熟,積糖、變色,來蝶變它精彩的一生!
  • 角瓜飄香的季節
    角瓜飄香的季節 文/晨曦 記得在鄉下的時候,每年春天種地的季節,家裡都會在園子的空閒地方種上許多株角瓜做法是先把麵粉合好醒上,再把角瓜叉成絲,煎幾個雞蛋,用雞蛋、蔥花、豆油、花椒麵,鹽等拌到一起,味道鮮美的餡兒就完成了。 小孩子嘴饞,包餃子的時候我總是偷著生吃幾口角瓜餡兒。被祖母看到了就會說上幾句。餃子包完後放到鍋裡蒸上,孩子們這個時候就開始翹首企盼,盼望立刻能吃上熱氣騰騰,香噴噴的餃子。
  • 清邁人私藏的7家炒粉店,你試過幾家?
    現在的老闆是快60歲的Pa Dim和Pa Ding兩姐妹,據她們介紹,以前她們店開在塔佩門附近的Suriwong老電影院邊上,當時的年輕人看完電影,都會到店裡吃一份炒粉。 現在她們依然堅持著用老配方來做炒粉,粉條加上豬肉或雞蛋,調料很簡單,只有鹽、魚露和白糖,油則用每天新鮮炸的豬油,做出來的炒粉飄香四溢,配上酸芒果絲、白菜等一起吃,非常美味!價格也不貴,普通的一份才20銖,加蛋的30銖,大份的40銖。
  • 饒平黃岡鎮:中秋將至 糕仔飄香
    【潮汕圈-向世界報導潮汕】速讀 據了解,糕仔是富有饒平特色的傳統餅食,是當地人中秋佳節拜「月娘」、賞月的必備品。  每逢中秋節,除了月餅,一種名為「糕仔」的小圓餅也是饒平縣城黃岡一帶百姓賞月的必備餅食。眼下臨近中秋節,黃岡一些小作坊便忙著製作糕仔。  外觀:小圓餅上印「福」字  在黃岡鎮一家小作坊內,記者看到,幾位女子正忙著製作糕仔。她們有的搓粉,有的熬糖,有的將原料摁進模具成形,忙得不可開交。不一會兒,一塊塊糕仔便鋪滿了半張桌面。
  • 張晉有黯然銷魂面,而在江西,炒粉還得看南昌炒粉!
    作為一個地道的江西人來說,江西的炒粉還得看南昌。在南昌上學的日子裡,一個月總有那麼幾天會特別的想念南昌炒粉,所以在南昌也尋覓了一家自己真正喜歡的南昌炒粉店。這家老南昌炒粉店的位置位於南昌市東湖區的一條小巷子,小巷子的名聲也不大,但是卻總能吸引著無數的食客來到這裡尋覓美食。
  • 江西那麼多地方的炒粉,還是永新炒粉好恰!
    江西老表出去介紹自己的家鄉的好吃的,總會說米粉,炒粉,江西那麼多地方的米粉,除了總所周知的南昌炒粉之外還有哪些地方的粉好吃呢? 南昌炒粉 江西的代表小吃,來江西南昌必須要吃的美食。
  • 中國「最出名」4大糕點,桂花糕上榜,圖5中國人都愛吃
    中國"最出名"4大糕點,桂花糕上榜,圖5中國人都愛吃 現如今,我們可以吃到的糕點種類越來越多,還有一些西式糕點也進入大眾的視線贏得人們的喜愛,但要說起來我國的糕點更勝一籌,因為我國的傳統糕點大多都是用蒸的,吃起來也會更加的健康,你們知道我國最出名的四種糕點分別是什麼嗎?
  • 板慄飄香的季節,用一鍋簡單美味的慄子飯回到童年
    10月過後,是板慄飄香的季節。    小時候我們學校附近有一片慄子林,用竹竿打下來,挖出板慄肉,找幾片菜葉子,就著大米放進裝冬菜的小陶罐裡,小溪邊生一堆火就煮出幾罐香噴噴的慄子飯。    現在我也煮慄子飯給孩子吃。對於手殘黨爸媽,推薦用市面上的炒慄子,肉直接用培根,來點香菇蔬菜,弄碎了直接跟飯一起燜煮就行。
  • 炒粉怎麼炒不成塊?
    炒粉味道鮮美,軟彈有韌性,入味好吃,想要炒粉炒出來不成塊,把粉提前用水泡軟,泡好的粉要瀝乾水分,最重要的就是火候了,只要掌握了這些技巧,做出來的炒粉不粘不坨,軟彈入味,非常的好吃。炒粉相信很多人都喜歡吃,味道鮮美,入味好吃,我也是很喜歡吃炒粉,炒粉的做法也有很多,炒河粉、炒米粉等,都非常的好吃,之前在外面上班的時候,每到下班的時間,走到廠房外面,路邊上到處都是賣炒粉的,吃的人都要排著隊,我也要打包上一份炒粉回家吃,真的很好吃,下面就來分享下炒粉怎麼炒不成塊。
  • 跟著粉紅大叔敞開吃:蟹黃飯、紅燒肉、羊肉手抓飯、桂花糕……
    貼秋膘的季節,就要彪悍著吃,連胸中也湧起一股豪情來。這麼多肉肉是不是看的你心馳神往?別以為大叔只對做菜有研究,他居然開始和小夥伴一起學習做糕點!該說學無止境的奮鬥精神好,還是大叔技能太多讓人羨慕嫉妒呢?大叔家樓下有棵桂花樹,十月桂花飄香,站在屋裡都滿室芬芳。用它來做桂花糕,再好不過。
  • 一夜之間全城飄香!安徽銅陵迎來一年中最香最美的季節!
    在這花好月圓的中秋佳節,在這丹桂飄香的金秋時節,總有一抹抹桂香伴你安康。1這幾天傍晚,我到植物園散步,剛踏上健康步道,不時地總會感覺到隨風飄過來一股股香味,四下裡張望尋找時,只見身後的路旁佇立著兩棵桂花樹。
  • 這個季節的香芋最好吃啦,新手都會做的廣式芋頭糕來報到
    這個季節的香芋最好吃啦,今天來做個廣式芋頭糕,具體做法如下:食材:荔浦芋頭半個、臘腸兩根、蝦米適量、紅蔥頭、水磨粘米粉180克、鹽、雞粉、白糖、胡椒粉、熟白芝麻、豬油、清水460克;過程:1.將芋頭削皮
  • 阿姨炒粉搬了,海皇漁港關了
    14年的海皇漁港關了多少人第1次喝早茶就在這裡多少人晚上常來這裡喝夜茶又有多少人從小吃到大每年在這裡訂盆菜吃年飯如今 它結業了 但我們還有些話要說有些故事想和你分享有些記憶想趁現在寫下丨吃了14年,最後1天卻沒來及去丨
  • 春節習俗--做花糕.年年高
    1月30日,小朋友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學做花糕。
  • 楊梅大量上市的季節,趕緊來做楊梅糕吃吧,讓夏天的你食慾大振
    現在正是楊梅大量上市的季節,一起來跟著慢媽做楊梅糕吃吧,酸甜可口,清香宜人,讓夏天的你食慾大振。每年的這個時間,我和孩子都盼著楊梅上市,然後會買很多新鮮的楊梅回來,給家人做楊梅糕來吃,我今年做的楊梅糕特別有意思,新鮮的楊梅搭配了山藥的綿軟,紅和白的結合,做出的楊梅糕像極了桃花,羞羞澀澀,好不宜人。
  • 【京•贛情思】一盤炒粉裡的家鄉情
    一盤炒粉裡的家鄉情文│朱信雄炒粉,是融入廣豐人血液裡的摯愛。和所有旅居在外的廣豐人一樣,廣豐炒粉也是我的平生最愛。有這樣一句戲說:「外地打工的廣豐人回家,不是看誰先到家,而是看誰先到炒粉店吃盤家鄉炒粉!」這句話,形象刻畫了廣豐遊子對家鄉炒粉的痴愛。
  • 今日白露:桂花飄香的季節在金華賞桂才是正經事(內附攻略)
    白露時節,晴朗白晝溫度雖然仍舊可以達到30多℃,但夜晚會降到20多℃,溫差明顯。一般到9月下旬,金華就正式進入秋天了。俗語說:「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說的是,處暑仍熱,每天須用一盆水洗澡,過了十八天,到了白露節,因為早晚溫差大就應該及時添加衣被,不要打赤膊。另外也要注意腳的保暖,穿寬鬆、舒適、吸汗的鞋襪,以免受涼。
  • 成米其林一星後,還能吃到曼谷傳奇大排檔的炒粉麼?
    保險起見,我先搭乘BTS到Ratchathewi,然後轉市中心運河(其實是條臭水溝)裡的小船,到Phanfa橋後再下來走一段,摸索下來這是去Jay Fai最保證時間的路線。 預定日下午,小姐姐提前給我的泰國手機號打了個電話,確認能否準時到店,弄得人心慌慌,不就吃個蟹肉雞蛋卷和炒粉,至於麼?但還是乖乖的提前搭輕軌再轉小輪船過去,這是我在曼谷最後幾小時了,可不能在陰溝裡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