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習俗--做花糕.年年高

2021-02-16 階梯康明園幼兒園

1月30日,小朋友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學做花糕。

     當日,階梯幼兒園舉行了"做花糕、學民俗"活動,讓孩子們自己動手學做花糕,體驗和感受春節民俗文化和樂趣。在民間,春節有用紅棗和麵粉蒸花糕的習俗,寓意人們的生活年年高、步步高。

先來欣賞大一班小朋友製作花糕

甜甜蜜蜜----做花糕----賞花糕

qioaxiaopu過年吃花糕代表喜慶和吉祥,做花糕,則寓意著興旺,幸福安康。

瞧,幼兒園的寶貝們,就被濃濃的花糕香包裹著、雀躍著、幸福著,感受到了綿遠悠長的中華情、傳承意。

中一班製作的小刺蝟一隻只好可愛啊


小班的寶寶們說:「別看我小,我也很能幹」,瞧,小班的小可愛做的招財進寶,紫氣東來花,花開富貴多好看啊。給你們一個大大的贊。


別看我小,我也很能幹,瞧,小班的小可愛做的招財進寶,紫氣東來花,花開富貴多好看啊。給你們一個大大的贊。



感謝家長們一直以來對我園的支持,

有了你們的認可才能讓我們更加努力步步前行

     雖然這是一次小小的活動,但帶給孩子們的不僅僅是快樂體驗,也是一種傳承,我們希望讓孩子了解更多我們的民俗,了解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也希望孩子們能像「花糕」(高)一樣,芝麻開花節節高。花糕飄香,年味漸濃。祝願親愛的家長朋友們在2021年「招財進寶,花開富貴,紫氣東來。

--

2021年階梯幼兒園春季招生火爆進行中

招生範圍:3-6歲幼兒

招生班級:小班    中班    大班

招生熱線:18099237400(賈老師)

                 15276505119(董老師)

相關焦點

  • 春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過年春節吃餃子吃魚吃年糕的寓意
    4、年糕  軟糯又富有韌勁的年糕也是南方過春節必備的食品。年糕除了好吃外,春節吃年糕還在於其好彩頭,糕同「高」,寓意我們的日子年年高升。年菜裡帶有「糕」的菜品,都被寄予步步高升的美好寓意,春節吃這些菜意在討個好彩頭。  7、粘豆包  粘豆包又叫「年豆包」,顧名思義就是過年做的一種食品。粘豆包一般是用黃米麵做成的紅豆、綠豆或豇豆餡的糕點,是東北人春節期間喜歡吃的一種粘食。  8、長面  長面,也叫長壽麵,福建閩南地區過年吃它,寓意「年年長久」。
  • 組圖|迎新年,花糕吃起來,年貨備起來,鮮花買起來!
    進入臘月,山東省陽穀縣獅子樓街道北關村村民王菲家又開始忙碌著打新年花糕、做花饃,喜迎新春佳節。在魯西一帶,當地村民有過年蒸花糕、做花饃的習俗。如今,他們他們採取「黨支部+合作社+村民+電商」的模式,將花糕這一傳統工藝發展創新,在花糕上製作成人魚、富字、百花迎春等造型,備受人們的喜愛。花糕不僅為成為當地農民過年增收的重要途徑,也為即將到來的春節增添了濃濃的年味。(陳清林 胡來振 攝)1月17日,在陽穀縣僑潤街道西八村北鬥花卉大棚裡,花農正在幫助客戶選購鮮花年貨,為節日增添喜慶氣氛。
  • 春節習俗及禁忌大全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那麼春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春節又不可以做什麼?現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春節習俗1、倒貼福倒貼福,中國傳統年俗。2、祭祀一般農村會在春節去祭祀,城市的應該很少會有祭祀的了,不過呢還是有人會在春節的晚上去燒紙,不過一定要注意安全哦!每年都有因為燒紙而發生火災的事情發生,儘量不要選擇荒山有草的地方。
  • 時光荏苒重陽處,花糕寓意暖人心
    比如,在港澳同胞習俗中清明為「春祭」,重陽為「秋祭」。廣西隆安縣九月九日會放任牛羊自行覓食,福建海澄縣重陽節則會放風箏為戲。重陽節這天,南京人家會以五色紙鑿成斜面形,連綴成旗,插於庭中。陝西廣大農村家家戶戶的門前則都會插上青翠的茱萸,並且左鄰右舍互相贈送。重陽節吃花糕的起因緣於重陽登高習俗。
  • 新春吃糕,年年高!
    前兩天給大家介紹不少高品質、高性價比的年夜飯禮盒套餐。就總有粉絲寶寶在後臺問,大菜硬菜都有了,感覺好像還缺了點什麼……?嗯,是的沒錯!點心。要說過年必吃的點心可真不少!春卷,也有人稱之為「春餅」。春節吃春卷,更有吉祥如意 消災去難的好寓意。
  • 又逢年糕飄香時,歲月綿長年年高
    「吃年糕,年年高。」壽光有做年糕、吃年糕的習俗,藉此來寓意「年年發財、步步高升」。1月13日,營裡鎮53歲的劉天秀早早起床開始準備,午飯前,她要蒸一鍋女兒最愛吃的年糕。「每到快過年的時候,我們這兒每家每戶都會蒸年糕,寓意一年比一年好,以後越走越高。現在雖然距離過年還有一個月時間,但女兒喜歡吃,我就提前蒸一鍋,一家人解解饞。」劉天秀說。
  • 300年「林梓潮糕」!隔著屏幕,你都能聞到悠悠老滋味~
    人一生中都有些美好的記憶比如小時候和玩伴調皮搗蛋還有遇見美妙的如皋風景再比如我們熟悉的林梓潮糕是南通人最難忘的心頭好呀~林梓老萬和潮糕店已成為「中華老字號」 ,入選首批「江蘇老字號」,林梓潮糕獲評江蘇「當家點心」、南通「十佳」名點。林梓潮糕製作技藝也列入南通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過年搗糖糕!溫州味兒裡還寓意著「年年高」
    朗讀文本賞析:《春節憶兒時》(搗糖糕)緊接著是做年糕,我家鄉稱為「搗糖糕」。長工們做年糕,阿榮伯就捏元寶,大大小小的元寶捏了無數個。捏一個最大的(有米鬥那麼大),再以紅絨線串了一百個子孫錢(嶄新發亮的銅錢)套在上面,擺在大廳靠屏風的琴桌正中。其他的元寶,由大而小,九個一疊,九九生財,擺在灶脊上、穀倉裡,由我幫著去擺。這時,母親在廚房裡蒸松糕,一層豬油,一層紅棗,一層紅糖,好甜好香,我一手鬆糕,一手糖糕,這邊一口,那邊一口,阿榮伯做好了元寶,又給我捏一個關公,一個張飛。
  • 冬至|冬至節日習俗|冬至節日吃什麼過節
    我國南方一些地方有冬至宴飲的習俗。北方多數地方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吃餃子成為多數北方中國人冬至的風俗。古人喜賀冬至,冬節是「時年八節」之一,各種冬至節日食物甚多。羊肉湯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 有電飯鍋就可以做年糕,寓意好「年年高」香甜Q彈又喜慶
    春節,很多地方都有吃年糕的習俗。春節食物講究個吉祥喜慶,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意寓人們在新的一年生活和工作一年更比一年高。從此每年都期盼著過年,期盼著吃「年糕」,小孩子的心思就是這麼簡單,過年能滿足味蕾就開心,哈哈~長大後遷居南方,但是對於北方年糕的喜愛不曾遞減,買不到年糕那就自己做吧,竟然也把年糕做得漂漂亮亮,加入了紅蜜豆、核桃、枸杞,不僅營養豐富,更是顏值擔當,層層疊疊,兒子說這款年糕香甜Q彈比奶油蛋糕還好吃,看著就喜慶吉祥,年年糕。
  • 春節習俗|臘月二十九,提瓶去打酒,你的家鄉都有哪些習俗?
    臘月二十九,是春節前最忙碌的一天,又成小除夕,它不像三十除夕那般每隔三五年會缺席一次,二十九的小除夕可是每年都會隨年而至,所以人們在這天準備完過年的各種活動、吃食。一家人也會在這天從全國各地回到家團聚。
  • 越南全民過春節:購年貨、貼春聯、吃年飯,習俗和中國最相似
    越南是中南半島上漢化程度最高的國家,其文化習俗深受中國影響。對越南人來說,春節是一年中最具意義的節日。除了中國過春節,越南是唯一一個全國慶賀春節的國家。大年前夕,從城市到農村,家家戶戶打掃房屋,掛燈籠貼對聯,辦年貨,吃年飯,拜神祭祖,春遊玩樂,家庭團圓過新年。
  • 重陽節,除了菊花酒、花糕,還有幾樣美食別忘了吃,在家就能做
    每逢重陽節,老人們喜歡登山賞菊,吃美食,喝佳釀,據史料記載,重陽節有「吃重陽糕、飲菊花酒」,北方有吃羊肉麵等習俗。今天小廚就來說重陽節都有哪些標誌性的美食,在重陽有五樣美食是一定要吃的,你是否都吃過呢,如果沒有,那請記得明天做起來和家人一起吃吧。
  • 冬至習俗你知多少?細數冬至的傳統習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習俗你知多少?細數冬至的傳統習俗 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中秋、春節可能是國人最重視的節日,但在兩廣人的眼裡,冬至卻也是一樣重要的節日,甚至比春節還重要得多,兩廣人有句話叫冬大過年,從此可見冬至在兩廣人心目中的地位.
  • 小年吃什麼傳統食物 農曆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吃飴糖的由來習俗
    每年臘月廿三,是家家戶戶蒸粘糕吃粘糕的日子,意為粘住灶王的嘴,讓其上天言好事,不說人間壞事。粘糕用黃米、紅棗等為原料,香甜勁道,入口綿軟,取「年年高」的吉慶之意。另外,海南人用椰子作配料趕製椰糕用來食用並祈福,取「年年高」的吉慶之意。  3、麻糖  晉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頭」的俗話。
  • 寒露至 | 登高賞紅葉,飲酒吃花糕
    今日正好是寒露,吃花糕、賞紅葉、飲菊花酒、登高、吃芝麻、北京還有鬥蟋蟀,這六大傳統習俗大家都知道嗎?       不如今天跟著好豆君過個傳統的舌尖寒露節~     【明·菊花酒】秋風傾菊酒,煮酒為雙親 「十月採甘菊,去蒂,只取花二斤,擇淨入醅內,攪勻,次早榨則味香清冽。
  • 美食:舌尖上的春節!開啟春節美食地圖
    各個地域因地理、文化環境不同也形成了自己富有特色且豐富的飲食習俗。「吃」往往會成為大部分人節日期間的主要活動。美食是中國人過年的重頭戲,「民以食為天」這句話似乎在春節這個傳統佳節更加顯得入情入理。每逢除夕夜,一家人圍坐在熱氣騰騰的飯桌旁,就是透著那麼一股喜慶熱鬧勁兒,而這也是中國民間過年的最大特點了。在年夜飯上的每一道菜都蘊含著人們對於新年的期待和祝福。
  • 冬至習俗是什麼?
    年糕是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成的糕,在春節和冬至,我國很多地區都有講究吃年糕。年糕有紅、黃、白三色,象徵金銀,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著小孩身高一年比一年提高。所以前人有詩稱年糕:「年糕寓意稍雲深,白色如銀黃色金。年歲盼高時時利,虔誠默祝望財臨。」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吃年糕從明末清初直到今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
  • 春節「年味」漸失及對春節習俗傳承與保護
    春節作為中國人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延續至今,是中國人自己最渴望的一種自覺習慣。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許多春節民俗習慣猶如浩瀚煙波中的微塵,逐步被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中,不復往日輝煌。部分習俗的原始意義已經淡化,更多的是其象徵意義。與此同時,隨著社會的變遷和經濟的發展,一些嶄新的民俗在逐漸興起。
  • 韓國和中國:一樣的春節,不同的習俗
    是顏值高、唱跳俱佳的韓國明星,還是讓人少女心爆棚的一部部韓劇:從《我是金三順》、《浪漫滿屋》到《大長今》,亦或是從中國明朝傳到高麗的多姿多彩的韓服?但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韓國也是過春節的,而且韓國春節的日期與中國一致,都是農曆1月1日,不過有很多與中國不同的習俗。韓國人把春節稱為「雪日」,有純潔、單純的開始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