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搗糖糕!溫州味兒裡還寓意著「年年高」

2020-12-27 浙江在線

2020-01-06 19:16 |浙江新聞客戶端 |特約編輯 潘淑娟 編輯 林如珏

點擊收聽音頻朗讀:

本期朗讀者:陳麗香

溫州圖書館閱秀匯朗誦社社員;龍灣區教育文聯副主席、朗誦分會會長。

朗讀文本賞析:《春節憶兒時》(搗糖糕)

緊接著是做年糕,我家鄉稱為「搗糖糕」。米粉在蒸籠中蒸透以後,加紅糖在石日裡搗得糖色均勻,並有了彈性,然後用長方雕花模型壓成一條條朝笏似的長年糕,一排排疊得高高的,以備正月裡送禮請客之需。長工們做年糕,阿榮伯就捏元寶,大大小小的元寶捏了無數個。捏一個最大的(有米鬥那麼大),再以紅絨線串了一百個子孫錢(嶄新發亮的銅錢)套在上面,擺在大廳靠屏風的琴桌正中。其他的元寶,由大而小,九個一疊,九九生財,擺在灶脊上、穀倉裡,由我幫著去擺。這時,母親在廚房裡蒸松糕,一層豬油,一層紅棗,一層紅糖,好甜好香,我一手鬆糕,一手糖糕,這邊一口,那邊一口,阿榮伯做好了元寶,又給我捏一個關公,一個張飛。我在廚房與走廊之間,大人們的縫兒裡鑽來鑽去,我告訴阿榮伯說我都快樂得要裂開來了。

最後的一籠,是「富貴年糕」。那是專門給叫花子的。在一般人家,富貴年糕,至多蒸一籠,糖加得少,米粉也較粗。母親總是讓他們做兩籠,而且是同樣多的糖,同樣細的米粉。她說一年一次是難得的。富貴年糕,只有一部分用模型壓的給叫花頭,其餘的只搓成圓筒筒,再切成一段段,計口授糧,不論男女老幼,每人一段。從初一到初五,叫花子全家出動,背上背一個,懷裡抱一個,手上再牽一個,成群結隊而至。前門討了,轉到後門又來討。一年到頭是這幾張熟面孔,阿榮伯都認得,我也有好多認得。他們滿口的:「大老爺、太太、大小姐,加福加壽,多子多孫,一錢不落虛空地,明裡去了暗裡來,高升點,年糕多給一塊,高升點。」就跟唱流水板似的。阿榮伯想不重給也不好意思。他們還會說:「阿榮伯,你做的年糕比那一家大戶人家的都細、都甜。」阿榮伯更樂了,誰不喜歡戴高帽子呢。阿榮伯說,叫花頭告訴他,他們新年裡討來的年糕,總有好幾大籮,吃不完都賣出去。只有我們潘宅討去的年糕,不偷工減料,是一定存著自己慢慢吃的。阿榮伯最後總是高興地說:「這是老爺太太積德。「那些年富力壯的男女,五官完整,卻是一代傳一代的以乞討為常業,這種惡習,不能不說是村子裡樂善好施的大戶人家所養成。在當時好心的母親是相信善有善報,在父親來說,是中年人心靈上的一點補償。我呢,只覺得做叫花多麼自由自在,多麼好玩。起碼不必讀書了。如今想起那些被背在背上日曬風吹的嬰兒,和光著腳板整天東奔西跑,和我差不多年齡的孩子,他們何以被註定當叫花。鄉民們有這種善心,為什麼不捐錢辦鄉村小學,辦收容所呢?

「我讀溫州」 

欣賞完本期的節目音頻,品讀完文學作品後,您是否也蠢蠢欲動,想要為自己喜愛的作品「發聲」呢?  

「我讀溫州」版塊是《朗讀溫州》欄目下的一個面向全社會朗讀愛好者們的開放平臺,如果你也熱愛朗讀,也希望為溫州或自己「發聲」,歡迎各位向《朗讀溫州》欄目踴躍投稿!  

【投稿要求】內容體現「溫州」元素,音頻節目時長控制在10分鐘以內。  

【投稿方式】以音頻結合文稿(姓名、職業、照片、原文)的形式,發送至郵箱zbwzfs@126.com!同時不要忘了留下您的聯繫方式哦!方便小編聯繫您!

1578309385000

相關焦點

  • 春節習俗--做花糕.年年高
    當日,階梯幼兒園舉行了"做花糕、學民俗"活動,讓孩子們自己動手學做花糕,體驗和感受春節民俗文化和樂趣。在民間,春節有用紅棗和麵粉蒸花糕的習俗,寓意人們的生活年年高、步步高。先來欣賞大一班小朋友製作花糕
  • 新春吃糕,年年高!
    前兩天給大家介紹不少高品質、高性價比的年夜飯禮盒套餐。就總有粉絲寶寶在後臺問,大菜硬菜都有了,感覺好像還缺了點什麼……?嗯,是的沒錯!點心。要說過年必吃的點心可真不少!春卷,也有人稱之為「春餅」。春節吃春卷,更有吉祥如意 消災去難的好寓意。
  • 春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過年春節吃餃子吃魚吃年糕的寓意
    2、餃子  餃子是北方人過年必吃的食品,因其形似元寶,被人們賦予「招財進寶」的寓意,人們還把寓意吉祥的硬幣、糖果、紅棗、花生等包在餡裡面。吃到硬幣象徵新年發財,吃到糖果表示來年生活更甜美,吃到花生則寓意健康長壽。  3、湯圓  南方過年的標配是湯圓。上海、江蘇等地正月初一的早餐要吃湯圓,寓意團圓美滿。
  • 有電飯鍋就可以做年糕,寓意好「年年高」香甜Q彈又喜慶
    春節食物講究個吉祥喜慶,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意寓人們在新的一年生活和工作一年更比一年高。小時候隨著父母生活在延邊地區,周圍的老鄉多是朝鮮族,每到過年就會有朝鮮族朋友給我家端過來一大盆自己自製的「年糕」,也叫「打糕」,看著好像平常無奇,吃上一口就會迷戀上它的味道,軟糯Q彈,黏性十足,簡直就是人間美味。
  • 又逢年糕飄香時,歲月綿長年年高
    「吃年糕,年年高。」壽光有做年糕、吃年糕的習俗,藉此來寓意「年年發財、步步高升」。1月13日,營裡鎮53歲的劉天秀早早起床開始準備,午飯前,她要蒸一鍋女兒最愛吃的年糕。「每到快過年的時候,我們這兒每家每戶都會蒸年糕,寓意一年比一年好,以後越走越高。現在雖然距離過年還有一個月時間,但女兒喜歡吃,我就提前蒸一鍋,一家人解解饞。」劉天秀說。
  • 南方人年夜飯裡的年糕,春秋時期就已存在?還包含許多吉祥寓意
    如果說北方人過年吃餃子是傳統的過年習俗,那麼南方人的新年餐桌上,一定必不可少的食物就是年糕了。年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有著悠長的文化歷史,最後這種食物被賦予了美好的祝福和寓意,而傳入到了家家戶戶,成為了南方人十分喜愛的一種食物。時間過得真快,春節轉眼就快到了。
  • 溫州餐飲傳奇親授!90%溫州後生兒不知的十二月令美食!
    年糕,是正月裡家家戶戶都要吃的菜,包含著年年高的吉祥寓意,糯糯的口感,孩子們很愛吃。在溫州,吃蟹有許多個時節。二月裡的蟹,便是其中之一。二月的蟹兒類似於正月裡的螃蜞,個頭很小但一場肥美,油炸、生醉皆可。
  • 太陽貓早餐 吃一盤溫州炒年糕,年年高升 Vol.270【大年初六特別版】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每天60秒原創早餐↟  2月2日早上過 年 要 吃 年 糕Rice Cake
  • 溫州燈盞糕和豬油糕
    距今已經有六百多年的歷史燈盞糕是用大米、黃豆磨成稠漿加入麵粉包裹白蘿蔔絲為餡料再放入豬肉或者牛肉再或者雞肉如果覺得還不過癮還可以加個雞蛋再蓋上一層溼麵粉然後把整個燈盞糕放入油鍋中炸至金黃剛出鍋的燈盞糕掰開來香噴噴的讓人直流口水
  • 除了年年有魚,廣東人過年都喜歡吃些什麼?
    年年有相聚,歲歲有除夕。經過一年的工作,全家人歡樂的團聚時刻即將來臨。一想到今晚萬家燈火、家家廚房裡飄散著炊煙的景象,半島君就期盼不已,不知道你是否也深受同感?全盒不但有團圓、生活美滿的好意頭,而且代表著一個家庭的生活水平。
  • 過年了,教你5款花樣饅頭的做法,寓意好顏值高,不要錯過!
    ,教你5款花樣饅頭的做法,寓意好顏值高,不要錯過!今天跟大家分享5款花樣饅頭的做法,寓意好顏值高!學會過年露一手。讓大人小孩都愛不釋口。讓饅頭做出新意,吃出趣味。一起來看看具體的做法吧!第一款:過年把饅頭做成魚的形狀,寓意好,年年有餘。
  • 豐鎮人說「糕」
    我喜歡吃糕,我們全家也都是糕的愛友。在漫長歲月裡,已經耳濡目染,耳聞目睹了製作糕的詳細流程。每逢吃糕,我都是老伴的灶臺幫手,經過千錘百鍊,談不上輕車熟路,也是製作高手。我把詳細製作程序分享給大家。素糕要經過反覆搋(chuāi),直至勁到、色澤光亮、金黃燦燦為止。在素糕上面用胡麻油輕輕塗抹一層,防止素糕乾皮。講到這裡,我驀然想到三年自然災害期間,俗話說得好:誰家過年不吃頓餃子。我們家過年就沒吃餃子。我媽用積攢的三斤黃米麵,蒸了素糕。每人每月供應二兩胡油,那捨得去炸糕,把素糕冷卻後,切成薄片,鍋裡倒很少油,像烙餅子一樣,把素糕烙到糕起小泡,成淺紅色。在上面撒些鹽。我媽美名其曰:渣渣糕。
  • 馬上過年了,教你5款花樣饅頭的做法,寓意好顏值高,不要錯過!
    馬上過年了,教你5款花樣饅頭的做法,寓意好顏值高,不要錯過!饅頭是中國一道傳統美食。今天跟大家分享5款花樣饅頭的做法,寓意好顏值高!學會過年露一手。讓大人小孩都愛不釋口。讓饅頭做出新意,吃出趣味。一起來看看具體的做法吧!第一款:過年把饅頭做成魚的形狀,寓意好,年年有餘。
  • 【尋找身邊的年味】喜樂團圓年夜飯,你家過年什麼味兒?
    除夕夜裡,北京城裡的家家戶戶老老少少都會圍在一塊守歲,這樣一個日子裡,在這個古城裡,留下來的年夜飯菜餚,稱之為吃行業的文化底蘊完全不足為過。而這些菜品們,扮演著北京年夜飯桌上的主角。肉腸粉腸,每年過年餐桌上一定會有的拼盤組合:各種腸類,看著並不能提起人的食慾,但有著一種食物吃的不是味道,是情懷。甭管是自己灌得還是別人送的或是稻香村買的,這一口必不可少。
  • 快過年了,別忘給家人做這糕點,好吃好做寓意好,年年高升好彩頭
    前幾天婆婆送了很多蔬菜過來給我們,裡面有幾個大蘿蔔,趁婆婆還沒回家,趕緊做個蘿蔔糕給婆婆嘗嘗。這糕點我家最近沒少做,拌一拌蒸一蒸,切成小塊後,直接吃或者配蘸料吃都可以,蘿蔔和臘腸的香味,再加上幹蝦的鮮味,交織在一起,咬一口滿嘴都是香味,特別過癮。
  • 對不起,上海人過年不吃餃子!
    這道菜裡,除了烤麩之外,還必須要有香菇、金針菜、黑木耳和花生米這四樣配菜。烤麩諧音「靠夫」,寓意家裡的男丁來年取得更高的成就。白斬雞寓意:吉祥如意初一吃湯圓,初二吃年糕,吃了年糕年年高!年糕是上海人的心頭好,和排骨放在一起炒,軟糯鮮美,寓意也好,過年必備!
  • 陳安妮的米芝蓮三星 | 接過財神,步步「糕」升
    於我而言,留住年味兒最好的方法,莫過於和家人多做幾盤賀年糕點。在廣東,製作賀年糕點不僅僅是年前的專利,一直到正月十五,每家每戶都會繼續蒸糕,討個好意頭。「糕」和「高」同音,過年吃糕點這個習俗,表達的也正是廣東人民對在新的一年裡能夠步步高升的美好希冀。所以想要步步高升,糕點又怎麼會嫌多呢?
  • 那些年吃過的溫州經典甜食,你還記得嗎?
    那些年裡,這些甜食深深烙在我們心中,是如今好多零食都沒辦法替代的~  今天小布就帶大家回到童年,這幾款溫州的傳統甜食,有沒有你記憶裡的那一份?快跟小編尋一尋兒時鐘愛的那口家鄉味!  炒米糖  炒米香,年將至。炒米糖,在溫州人心裡,有著標誌性的意義。每到過年的時候,這酥脆的小甜點,成了孩子們的過年零食標配。  花生炒米糖、芝麻炒米糖、玉米炒米糖······這些溫州米糖炒貨系列可是溫州人喜愛的零嘴之一。炒米以糯米為主要材料,烹飪的做法掛霜為主,口味屬於甜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