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橘子娛樂
如果五一小長假期間,你還沒聽說過下面這部電影,那你可以清空你的朋友圈了。
說的不是《北京遇上西雅圖2》。
而是《踏血尋梅》。
小長假期間,內地的影迷們終於可以通過不可言說的渠道,目睹了這部去年驚豔香港影壇的「三級片」。
今年香港金像獎,幾乎把所有大獎都拱手送給《踏血尋梅》,拿下包括影帝、影后、最佳編劇、男配女配等七項大獎。
更創下了紀錄。
毫無疑問,《踏血尋梅》幾乎是所有人的去年香港最佳。
但問題來了,《踏血尋梅》好到哪了?
一句話。導演拍出了孤獨感。
這是很多人看完產生的第一個感受,為什麼這部犯罪片,看完心裡空落落的。
導演翁子光,很大膽的將人物心理與社會現象結合在一起。
這並不是一部「三級片」就能夠做到的。
2008年,香港深水埗發生一起援交少女被殺後碎屍案,頭顱被拋入九龍城碼頭。
部分屍體被混入街市,甚至被流通到附近的小攤檔口。
當時,香港小攤吃飯的客人銳減,差點引起食人的恐慌。
《踏血尋梅》原名《踏雪尋梅》。
梅,很明顯是王嘉梅(劇本改為王佳梅)。
而血,指代的是王佳梅被肢解的碎塊。按圖索驥。
王嘉梅,出生於中國湖南省,典型的湖南妹子,喜歡吃辣。
1994年王嘉梅的母親改嫁香港人,2005年嘉梅告別父親移民來香港,居住在大埔太和邨,就讀大埔三育中學,原本品學兼優。
但嘉梅姐姐稱妹妹個性固執,與同學關係較差,又遭老師針對。
08年1月,也就是案發前的3個月,嘉梅主動輟學。
嘉梅與繼父不和,又不想母親靠拾荒維生,主動輟學求職養家。但工作哪有那麼好找,嘉梅碰壁很多次,決定做援交少女。
據《明報》報導,王嘉梅因為母親欠債50,000港元。
在網上援助交際討論區中以「KIMI」名義兜搭嫖客進行援助交際,當中並上傳自拍的性感照。
2008年4月27日,嘉梅在網上結識了24歲的丁啟泰。
失業在家,體重超過200磅的丁啟泰性格孤僻,在一次啪啪的過程中,掐死了瘦弱的王嘉梅。
為了處理屍體,丁啟泰花了6個小時碎屍。
他把碎屍塊衝進馬桶。
隨後把人頭裝在塑膠袋,在裝人頭之前,不忍心看死者的臉,他還把人皮去掉。
丁啟泰知道交警會檢查路障,並沒有親自開車去處理。
他拎著人頭,搭乘九龍巴士去九龍城碼頭,把頭顱拋向大海。
做完這些,丁啟泰回家丟掉血染的床單菜刀,拿走王嘉梅錢包裡的4千多塊錢洗澡睡覺。
並在當天又在網上聯繫了另一名援交少女。
案件最後在2009年7月27日審判,兇手丁啟泰被判處終身監禁。
你必須承認,「王嘉梅碎屍案」是充滿獵奇和殘酷的真實事件,如果要改編劇本。
情色+血腥+暴力
很容易拍成下一部《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
但導演翁子光不想。
他不想拍下一部引起恐慌的《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
甚至連偵破案件都不想描述,更不要說,把重頭戲放在抓捕罪犯上。
在改編故事上,導演從側面多方搜集人物背景素材。卻從未直接接觸涉案人士。
從而在案情塵埃落定後重構了整個故事。
導演翁子光想得很清楚,比起「誰殺人」,他更感興趣「為什麼會殺人,我想知道這一切為什麼會發生。」
「在香港我每天早上都看《蘋果日報》,到現在也是。看了第一版,永遠寫的就是關於殺人案怎麼殺人啊,怎麼肢解啊,什麼頭丟到碼頭啊,骨頭扔到菜市場啊,肉就在馬桶裡衝走。說實話,雖然這個是很血腥的畫面,但是我一點都不關心這個過程。」
於是,就有了現在的《踏雪尋梅》。
在電影裡,案件被分成四部分——
《尋梅》、《孤獨的人》,《踏血》和《看得見風景的房間》。
與一般驚悚犯罪電影不一樣的是,導演沒有到最後才揭曉兇手。
電影一上來,就交代了作案過程---誰是兇手。
以「警察」郭富城的視角深入調查,找尋「他為什麼會殺人」誘發的背後原因。
故事我們都知道了,但導演翁子光,把重點都放在人性剖析上。
春夏飾演的少女王佳梅,外表清純可人,經常給身在大陸的父親發信息,說自己過得很好。
每次曼聯輸了,她還給父親發信息恭喜。
但在香港的她過得並不好。
跟母親繼父一起生活,因為經濟原因輟學,她感到非常壓抑。
打工辛苦,還經常被老闆罵。
迫不得已做了援交少女。
好不容易,以為能有自己喜歡的人,人家卻把她當成洩慾工具。
還當著正牌女朋友的面,羞辱她。
其實,在上學的時候,有個細節就已經暗示佳梅最後的結局。
佳梅的一個同學上課突然割脈自殺。但佳梅並沒有及時報告老師。
事後回憶這一刻,佳梅卻冷漠的回了一句:「她為什麼要自殺。」
那時,佳梅最喜歡的一首歌是鄭秀文的《娃娃看天下》。
「每日製造我熱熱鬧鬧的一生,但在美夢裡,又渴望再做個簡簡單單的人,回頭問問這天空,這人生可輕易嗎?」
兇手丁子聰,相貌普通,身材肥胖,是個失業貨車司機。
獨住,勉強維持生計,沒朋友。
他無法忘記母親,每天都要擦一下母親的遺像。
他也有女友,可是女友嫌棄他沒錢,看他忠厚老實,只是想玩玩罷了。
小時候,丁子聰的母親就因為車禍去世,這給他帶來了陰影。
至今,他都無法去回憶那段傷痛。
這天,他與王佳梅在網上認識,兩人一見如故—
在羞羞的過程中,王佳梅對丁子聰說,她想死。
於是,丁子聰就成全了她。
警察——郭富城。
郭富城這個角色很有意思一點的是,在劇場版97分鐘,他這個角色相當於第三人視角,透過他來去看這個案件。
他辦案有個小嗜好,喜歡用相機拍攝現場的證據。
他雖然是個警察,對工作細心,但家庭生活卻一團糟,妻子正想和他離婚。
面對血腥的案件,他不會很著急的就做出判斷,草草收場。
他相信,一切都有原因。
至於王佳梅為什麼會想死?
導演翁子光給出了答案:
因為她的孤獨感。
翁子光在接受深焦採訪時,這樣說:
這個女孩,青春期完全是崩壞的。但是這個跟香港經濟的發展,環境的變化,都是有關的。
回過頭來看,一切都是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人們的生活,既影響了大陸人,也影響了香港人。
《踏血尋梅》就是關於這個改變的故事,這個女孩子跟著母親來到香港,唯一跟著媽媽學到的事情,就是要一直往上爬,要追求更高的目標,每天要怎麼活的更好,都是一些虛無的東西。
電影整個的故事都是在講:價值觀的崩壞。一個人的青春在這樣的經濟環境的改變之下,怎麼被影響,被破壞,就是這樣的一個故事。
很多人會問,為什麼王佳梅不自殺,而選擇讓他結束自己的生命呢。
不知道小夥伴在看電影的時候,有木有注意影片裡的一個細節。
站在宗教角度,《聖經》裡人死後可以上天堂。但又明確說出自殺而死的人會墜入地獄,所以她想找人幫著解脫。恰好,丁出現了。
王佳梅不是想死,她只是不想活了。
她不是一心求死,而是「死就死了吧」的放任態度。
就像郭富城最後才明白「kdjfjdfj」是什麼意思。說實話,看完之後心裡真的空落落的。
想完整感受,就去看電影吧。
遠方的嘉梅安好。
微信公眾號【影藝獨舌】的所有原創文字,版權均屬【影藝獨舌】及原作者所有。歡迎分享評論,但如有其他媒體複製轉載,須徵得我們同意並註明出處及作者。(請回復「轉載」,了解具體要求!)
微信ID:yingyidushe
對影像和藝人做最恰如其分的評價
【影藝獨舌】
由資深媒體人、影視產業研究者李星文主編。有新聞追新聞,沒新聞評電影。堅持大眾化路線,趣味化表達。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歷史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