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肉的定義是顏色最深接近黑色,它不是紅色,不是褐色,不是棕色,不是黃色、黑肉被人為地定義為樹中心,含油量最高,其實非也。
樹的油脂流通是通過樹心,但樹心隨著年齡增長,有空洞化,排擠分散趨勢,十檀九空,包括紫檀很多樹心都是空的就是明證。刨開樹心,尤其是已經空洞化的樹心,黑色部分,反而含油量低。原木的含油量有極限範圍,2%-6%是學科界公認的標準。萃取的油脂的顏色為金黃色,含油量高的往往是那些褐色部位,很多非正產區的檀香木,量沉色深,為什麼引導黑肉,博取利益,不言自明。
追求黑肉的終極目的是含油量。追求含油量的終極目的是味道。可無數實踐證明,黑肉沉水,它的味道未必就最好。因為味道的變化是一個系統的組合過程,如窖藏陳化方法,樹的部位。這就是為什麼,100%純度的檀香油,所帶給我們的味道是另外一個表達。
老山檀木製品,時間久了,大多會氧化變黑。而有一部分雖然又輕又黃,但窖藏陳化方法得當,味道同樣達到高境界。事實勝於雄辯。
關於陰沉料,這是追求黑肉人為操作的畸形。
高壓燻蒸同上。味道的描述,雖然抽象,但是如果不抓住味道,僅看黑肉沉水,會走很多彎路,尤其是大量非正產區檀香。
很多炫耀黑肉沉水理論的群體,依舊不肯認錯,不願為曾經大量誤導行為低頭,實際是擔心損壞所謂的專家形象與利益。
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多慮,人非聖賢孰能無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