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工傷事故發生後及工傷待遇申報注意事項來了

2020-12-19 騰訊網

1.事故發生,到工傷保險協議醫療機構進行救治,告知醫院按照「工傷」的相關規定進行救治。情況緊急,就近在非工傷保險協議醫療機構急救後,及時轉入工傷保險協議醫療機構。保管好醫療的相關憑證。2.單位自事故發生之日起30日內,向工傷認定部門提出認定申請。3.經認定為工傷的,待治療終結後由單位統一向社保經辦機構申報工傷保險待遇。4.第三方侵權造成工傷的,應當在事發第一時間報警、報案,並保管好相關部門出具的有關材料。工傷職工與第三方(含保險公司)達成的賠償協議要寫明具體的賠償項目和賠償金額,且應當在公安部門、人民法院、人民調解委員會等具有相應職能(授權)的機構見證或調解下達成。5.工傷舊傷復發、康復治療、配置(更換)輔助器具、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均需經過相應審批。來源:五華人社責編:李佳怡編審:周曉雪終審:錢紅兵

相關焦點

  • 工傷待遇糾紛超過仲裁時效怎麼辦(上)
    2018年6月12日上午上班時間,我在工作崗位上發生事故,造成左腳踝骨折。之後單位支付了我全部的醫療費用,我住院和在家休息的5個月,單位也照常給我發了工資。之後,我又回單位上班,單位為我調換了工作崗位,但一直沒說工傷賠償。我也沒太在意這事。不過,最近我的左腳踝突感疼痛。經檢查與我2018年的那次傷害有關,醫生還告訴我,這傷殘起碼構成十級。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請問,我還能向單位要求工傷賠償嗎?
  • 工傷職工「工傷復發」由誰來確定,可以享受哪些待遇
    【工傷復發】所謂工傷復發,是指工傷人員經治療,傷病情已穩定或相對穩定一段時間後,又在原工傷部位(傷口)出現與原工傷致病因素有關的活動性病灶和明顯體徵。簡言之,工傷復發是指在工作期間出的工傷事故留下的後遺症再次復發。
  • 享受了工傷保險待遇,還可以找侵權人再要一遍嗎?
    事發後,單位正常為其申報工傷,已享受到了工傷保險待遇。但當事人認為導致他受傷的原因是總承包商未能履行施工現場的安全保障義務,他希望再向總承包商主張侵權賠償責任。本案中總承包商的行為是否構成侵權尚不好下定論,但是員工因第三人侵權導致工傷,能否獲得雙重賠付呢?
  • 工傷認定是哪個部門,工傷應如何認定?
    勞動者特別是外來務工者,在工作中沒有與企業籤訂書面勞動合同,一旦發生工傷類案件,對於勞動關係就有可能成為某些企業逃避工傷賠償義務的藉口。那麼工傷認定是哪個部門,工傷應如何認定? 網友諮詢: 工傷認定是哪個部門,工傷應如何認定?
  • 工傷事故後,傷殘等級鑑定什麼時候做最合適?執業律師,一文講清
    引言:工傷事故發生後,傷殘等級鑑定什麼時候做最合適?怎麼賠償?律師一文講清。所謂希望,就是付出努力有可能比完全放棄強一點。鑑定結果除了直接與工傷待遇掛鈎之外,還表明勞動者以後是否具有繼續從事勞動的能力。勞動能力障礙程度分為一級至十級,其中十級最輕,隨著數字減小,傷殘越重。勞動能力鑑定一般由鑑定委員會根據專家組的鑑定意見作出鑑定結論,對鑑定揭露 不服的,當事人可以申請重新再次鑑定。
  • 工傷賠償案件中幾個棘手問題 勞動法庫
    由於勞動者不懂法律,用人單位又怠於申報工傷認定,故實踐中出現很多錯過工傷認定時間,勞動者申請勞動爭議仲裁被駁回後,勞動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用人單位承擔賠償責任的案件。提起工傷認定是用人單位的一項義務,如果用人單位怠於行使義務的結果是用人單位不用承擔任何責任,不僅社保機構應支付的賠償金勞動者無法主張,甚至連用人單位自行承擔的哪部分責任也免去了(因為法院不受理該案,使得本應由用人單位承擔的哪部分責任,勞動者也無法主張了),這無疑是對法律的極大諷刺,也誘發了用人單位不申報工傷認定的道德風險(因為如果申報工傷認定,用人單位將要承擔法律規定應由其承擔的哪部分工傷待遇;工傷事故發生的多
  • 權威部門解答工傷疑問 上下班途中滑倒摔傷不算工傷
    上下班路上,滑倒摔傷算不算工傷呢?小時工是不是就沒有工傷保險了?工傷後是不是只能拿最低工資?6月14日,省人力資源市場就經常遇到的工傷誤區給出明確答案。有不少人認為,上下班路上自己摔了一跤就是工傷了,其實這個理解是錯誤的。
  • 工傷能否獲得雙重保險賠償?
    優律保團隊出品發生工傷事故,工傷者能否同時獲得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雙重賠償?根據《工傷保險條例》商業保險與工傷保險性質不同,可同時並存,如果發生工傷了,勞動者一方面獲得商業保險的賠償,同時還可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 下班後外出聚餐,返回公司宿舍途中發生交通事故死亡 是否構成工傷?
    2015年12月1日,王雨英下班後於18時30分左右從公司外出與朋友一起吃飯。飯後,王雨英乘坐朋友駕駛的電動車返回公司宿舍,路上發生交通事故,致顱腦外傷死亡。經道路交通事故認定,王雨英對該事故不承擔責任。
  • 工傷「私了」有效嗎?
    但是天不一定隨人願,意外也有可能發生。當工作出現事故,自身不幸受到工傷,受害者選擇「私了」,到底有沒有效力呢?2019年3月20日,安裝工小袁在安裝防火門時受傷。事故發生後,2019年4月30日,小袁自願離職,勞動合同解除。2020年5月1日,雙方就工傷待遇賠償達成了一份《協議書》,按照約定,某公司已經向小袁支付工傷保險待遇65300元,但公司接下來並未承擔其他的相應責任。
  • 2020版最全工傷認定及賠償標準!
    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一一解答首先來了解什麼是工傷工傷的定義工傷指在工作過程中,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或患有職業病。>(四)患職業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 因工受傷評定為一級傷殘,工傷保險待遇與賠償標準
    員工發生嚴重的工傷事故,造成一級工傷,產生高額超出工傷保險報銷範圍的醫療費,全部由用人單位承擔嗎?勞動者在工作中受傷,應當立即送往醫院治療,一般由單位先行墊付醫療費用,然後認定為工傷後,醫療費用由工傷保險報銷。
  • 明年2月起,這兩類人可參加工傷保險,快看看
    第四條用工單位應當對超齡就業人員、實習生進行安全生產和職業病防治教育,執行安全衛生規程和標準,預防工傷事故發生,避免和減少職業傷害。入職體檢(職業病篩查)情況、在校學生就讀證明、未辦理退休手續證明等證明事項採用告知承諾制。 第六條用工單位自願依據本辦法為超齡就業人員、實習生參加工傷保險的,應當按規定為超齡就業人員、實習生申報繳納工傷保險費。用工協議或者三方實習協議期滿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為參加工傷保險的超齡就業人員、實習生辦理停止繳費手續。
  • 上下班途中滑倒摔傷,算工傷嗎?
    深圳下雪是無望了,但每年的颱風暴雨天氣可不少,那麼問題來了,如果遇到惡劣天氣導致上下班途中滑倒摔傷,是否算工傷呢?▲資料圖片據深圳人社局介紹,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14條第6款規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可被認定為工傷。
  • 江蘇超退休年齡人員和實習生可參加工傷保險
    本報訊(記者王偉)12月18日,江蘇省發布《江蘇省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和實習生參加工傷保險辦法》,明確從明年2月1日起,江蘇省內的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用工單位,可以為本單位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在繼續就業期間或為本單位實習生實習期間繳納工傷保險。繳費費率按用工單位的費率執行。
  • 貴州勞動工傷好的律師事務所
    第十八條 發生勞動爭議的企業與職工不在同一個仲裁委員會管轄地區的,由職工當事人工資關系所在地的仲裁委員會處理。  第十九條 當事人可以委託一至二名律師或者其他人代表參加仲裁活動。委託他人參加仲裁活動,必須向仲裁委員會提交有委託人籤名或者蓋章的委託書,委託書應當明確委託事項和權限。
  • 申請工傷認定,請走出常見的十個誤區
    案例:某甲被公司派到某市談合同,合同談好後,為了感謝對方,請對方去KTV唱歌,期間與某乙發生爭執,後被某乙打傷。某甲要求公司給其申請工傷遭拒絕。後某甲自己申請,人社局不認為是工傷。起訴到法院,一、二審法院均駁回。原因:某甲雖然是在因工外出期間受到的傷害,但由於不是因工作原因受到的傷害,因此不能認定為工傷。
  • 超齡就業人員、實習生也能參加工傷保險了
    但與工傷保險相比,僱主責任險等商業保險只能保一時,無法為工傷嚴重人員提供持續性生活保障。  韋朝傑告訴記者,雖然公司都會對新近員工進行培訓,每天上班前也有安全訓話,但每年或多或少都有工傷事故發生。最近就有一位超齡女工不慎壓傷手指需要植皮。「公司已經墊付了6萬餘元,如果有工傷保險,這筆錢就不需要公司支付了。」
  • 福建省調整提高工傷保險3項定期待遇水平 工傷職工傷殘津貼最低...
    原標題:福建調整提高工傷保險定期待遇水平   福建省人社廳日前下發通知,對全省參保工傷職工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供養親屬撫恤金等3項定期待遇進行統一調整提高。   此次調整範圍為2019年12月31日前,取得按月領取傷殘津貼待遇(不含已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工傷人員)、生活護理費待遇資格的工傷人員,以及取得按月領取工亡職工供養親屬撫恤金待遇資格的人員。執行時間從2020年1月1日起開始。   調整後,福建省工傷保險3項定期待遇水平進一步提高。
  • 工傷預防「3+3+3」模式 守護職工安全
    玉林市是人口大市,勞動力基數大,用人單位數量多,但一直以來,部分用人單位對工傷預防重視度不夠,已成為玉林市工傷保險事業發展的一大難題。為此,玉林市積極探索工傷預防新模式,採取「3+3+3」模式,穩妥推進工傷預防工作,築牢職工安全線,從源頭上減少工傷事故的發生,並取得了不錯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