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微企業重大利好!超齡就業人員、實習生也能參加工傷保險了

2020-12-23 新華報業網

  交匯點訊 經過近1年的醞釀、調研和修改,江蘇省人社廳聯合省財政廳、省教育廳和國稅總局江蘇省稅務局12月17日印發《江蘇省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和實習生參加工傷保險辦法》,從明年2月1日起,江蘇省內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就業人員、實習生都可以參加工傷保險範疇。

  《辦法》明確,江蘇可以參加工傷保險的用工單位都可以為本單位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在繼續就業期間或者為本單位實習生實習期間繳納工傷保險。繳費費率按用工單位的費率執行。

  超齡人員就業往往流向中小微企業

  「在家也是閒著,每天到這裡看看機器,還能掙個三四千元補貼家用,挺好的。」12月15日早上8點,63歲的李小同就在宜興市一家鄉鎮金屬製品有限公司的機器前忙開了。李小同的家離公司不遠,騎電動車上班只要幾分鐘。他說,當地65歲以下的村民基本上都在上班。該金屬製品公司負責人袁榮發也表示,公司4名工人都已達到或超過退休年齡。

  「現在很多年輕人不肯到小機械製造廠上班。我們廠總共9個人,除了我們夫妻倆,其他7人都是超齡就業人員,我媽媽早就過了退休年齡也在廠裡做!」說這話的,是無錫市惠山區洛社鎮的一家機械配件廠勞資負責人惠友斐。她表示,現在製造企業都是自動化流水線,對工人的體力要求不高,很多崗位五六十歲的人可以勝任。

  在江蘇,超齡人員想繼續就業往往流向中小微企業。

  「我們廠有400名一線工人,1/3超齡。」泰州某塑膠包裝有限公司人事經理韋朝傑說,這兩年外賣、網約車等平臺經濟興起後,吸引了很多製造業一線員工,企業不得不使用一些超齡就業人員。

  根據江蘇省統計局等抽樣調查數據,預計全省有近600萬超齡人員繼續就業,超齡員工的大量使用也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小企業用工難。

  大量使用超齡就業人員增加用工風險

  按照現行制度,用人單位只能給勞動年齡段員工參加工傷保險。大量使用超齡就業人員,一旦出現工傷事故,對於抗風險能力本來就弱的中小微企業來說後果不堪設想。

  惠友斐所在的機械配件廠去年就遭遇過意外。一名65歲勤雜工不慎被廠裡裝滿鐵器的袋子壓斷了腿,公司賠了20多萬元。「廠裡一年利潤也就二三十萬元,相當於9個人一年白幹。」惠友斐說,為減少損失,今年公司給每位超齡員工繳納了僱主責任險。但與工傷保險相比,僱主責任險等商業保險只能保一時,無法為工傷嚴重人員提供持續性生活保障。

  韋朝傑告訴記者,雖然公司都會對新近員工進行培訓,每天上班前也有安全訓話,但每年或多或少都有工傷事故發生。最近就有一位超齡女工不慎壓傷手指需要植皮。「公司已經墊付了6萬餘元,如果有工傷保險,這筆錢就不需要公司支付了。」

  對於超齡工人無法參加工傷保險,無錫某電器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明亮有著切膚之痛。公司去年擴大規模租用新廠房,本來是件開心事兒,怎料房東僱傭的55歲女門衛夜間突發腦淤血去世。經當地工傷部門協商,僅他們公司就最終賠償了近50萬元。「我們總共也就20多人,50萬不是個小數目,壓力很大。」

  採訪中,超齡人員也希望能參加工傷保險。李小同就表示,在廠裡每天跟機器打交道,生產出來的產品也是很重的金屬製品,難免磕磕碰碰,如果單位可以繳納工傷保險肯定要放心一些。

  據統計,僅江蘇每年超齡就業人員、頂崗實習生工作中發生的工傷事故就有近萬件。

  減少超齡用工風險同時儘量不影響年輕人就業

  江蘇省人社廳工傷保險處處長曹炳泰說,此次江蘇將超齡就業人員、實習生這兩部分人納入工傷保險,目的就是減輕用工單位負擔。但用工單位也應當對超齡就業人員、實習生進行必要的安全生產和職業病防治教育,預防工傷事故發生,避免和減少職業傷害。在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進行職業健康檢查。

  值得注意的是,《辦法》將納入工傷保險點超齡就業人員最高年齡限定在65周歲。對此曹炳泰解釋說,這是參考了國際通行的最高就業年齡,同時我國也鼓勵65歲以上人員減少工作、頤養天年,把更多就業機會留給年輕人。

  考慮到超齡就業人員和頂崗實習人員工作的特殊性,江蘇對超齡就業人員的工傷保險費率徵收以自然月為結算周期,工傷保險費數額為用工單位超齡就業人員實際勞動報酬總額乘以單位繳費費率之積。實習生的工傷保險費徵收以實習協議期為結算期,自辦理參保登記手續後一次性申報徵收,工傷保險費數額為用工單位實習生實習協議期間實際勞動報酬總額乘以單位繳費費率之積。

  以前,超齡就業人員如果因工作傷害致殘,用工單位一般是按照商業保險進行一次性賠償,後期生活往往得不到很好保障。《辦法》明確,參保的超齡就業人員因工致殘被鑑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在其辦理退休手續前,由用工單位和職工本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養老和醫療保險。依據《辦法》參加工傷保險的超齡就業人員、實習生因工致殘被鑑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在辦理退休手續後,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養老待遇。曹炳泰說,「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些人群及其家庭的養老之憂。」

  如果用人單位為超齡就業人員參保期間欠費,期間發生工傷事故,其各項工傷保險待遇由用工單位支付。

  交匯點記者 黃紅芳

相關焦點

  • 江蘇超退休年齡人員和實習生可參加工傷保險
    本報訊(記者王偉)12月18日,江蘇省發布《江蘇省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和實習生參加工傷保險辦法》,明確從明年2月1日起,江蘇省內的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用工單位,可以為本單位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在繼續就業期間或為本單位實習生實習期間繳納工傷保險。繳費費率按用工單位的費率執行。
  • 利好政策!明年2月起,這兩類人可參加工傷保險,快看看
    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和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以下稱用工單位)為本單位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在繼續就業期間或者為本單位實習生在實習期間參加工傷保險的,適用本辦法。
  • 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勞動者繼續就業可參加工傷保險
    > To view this video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and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1月7日,記者從市人社局了解到,近日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省稅務局出臺了《關於單位從業的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勞動者等特定人員參加工傷保險的辦法
  • 北京中小微企業三項社保免徵延長到12月底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依據人社部有關文件要求,為了進一步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應對風險、渡過難關,減輕企業和低收入參保人員2020年的繳費負擔,近日,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市稅務局聯合發布《關於延長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政策實施期限等問題的通知》,明確本市延長階段性減免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
  • 為非正規就業勞動者撐起職業安全「保護傘」
    據12月21日《工人日報》報導,江蘇省發布《江蘇省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和實習生參加工傷保險辦法》,明確從2021年2月1日起,江蘇省內的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用工單位,可以為本單位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在繼續就業期間或為本單位實習生實習期間繳納工傷保險,繳費費率按用工單位的費率執行。
  • 關於印發《宿遷市建築施工企業參加工傷保險實施方案》的通知
    為貫徹落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全國總工會《關於進一步做好建築業工傷保險工作的意見》(人社部發[2014]103號),推進我市建築施工企業參加工傷保險工作,根據《社會保險法》、《建築法》、《安全生產法》和《工傷保險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我們制定了《宿遷市建築施工企業參加工傷保險實施方案》,現予印發,請遵照執行。
  • 全南縣多措並舉確保工傷保險基金安全關
    為優化營商環境,著力機構改革,優化職能職責,自去年10月工傷保險管理經辦職能由醫保局劃轉社保局管理經辦以來。在梳理前期業務經辦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難點,全南縣社保局多措並舉有針對性的狠抓責任落實,確保了工傷保險基金的安全運行。一是強化政策宣傳,全力做好事故預防。
  • 人社部:企業員工感染新冠肺炎不能認定工傷
    企業員工工作期間感染新冠肺炎算不算工傷?  《關於因履行工作職責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醫護及相關工作人員有關保障問題的通知》(人社部函〔2020〕11號)中明確在新冠肺炎預防和救治工作中,醫護及相關工作人員因履行工作職責,感染新冠肺炎或因新冠肺炎死亡的,應認定為工傷,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 山東為超300萬戶中小微企業實體再發福利紅包
    孫宏瑗 攝   山東加大稅費減免補貼力度 為超300萬戶中小微企業實體再發福利紅包  中新網濟南6月8日電 (孫宏瑗)山東聚焦個體經營者和小微企業脫困發展及重點群體就業需要,對中小微企業及就業困難群體實施社會保險補貼、以工代訓補貼,加大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稅費減免力度,使其充分享受政策紅利。
  • 社保有門檻、工傷無保障、勞動關係難認定,靈活就業三大痛點怎麼破
    當前,我國靈活就業形式多種多樣,從業人員規模2億人左右破解靈活就業群體的三道坎:繳納社保的戶籍門檻、工傷保險缺乏政策支撐、勞動關係認定難,應從多渠道打破桎梏,保障勞動者和用工單位的合法權益在江蘇常州某外企從事航空保障技術工作的張強(化名),從今年3月起利用空閒時間做了美團外賣兼職騎手。「企業業務減少,工資縮水一半,難以滿足家庭開銷。」
  • 社保諮詢——工傷異地轉院就醫費用可否報銷?
    答覆:職工在達到城鎮職工法定退休年齡時辦理銜接手續:城鎮職工繳費滿15年將城鄉居民保險轉入城鎮職工保險。如果不滿15年,應將城鎮職工保險轉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社保銜接合併後一併計算退休待遇,達到退休年齡可攜帶身份證件前往轉入地社保機構辦理。
  • 職業安全保障成外賣配送員最大訴求「非正規就業工傷保障」亟待完善
    平臺企業員工數為623萬人,同比增長4.2%。參與提供服務者,如滴滴司機、外賣騎手、家政工等,就法律關係而言,這些人大多數不是平臺的員工,與平臺沒有籤署勞動合同,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非正規就業人員」。這些非正規就業人員遭遇工傷該如何得到保障?
  • 人社部:養老保險基金結餘仍有4萬多億
    亓濤:2月份實施三項社保費「免減緩」政策後,6月份,人社部、財政部和稅務總局三部門又印發了《關於延長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政策實施期限等問題的通知》,將2月份開始實施的階段性免徵中小微企業社保費政策延長到年底,大型企業等其他參保單位社保費減半徵收政策延長到6月底,困難企業緩繳社保費政策延長到年底,同時明確2020年個人繳費基數下限可繼續執行2019年個人繳費基數下限標準、允許靈活就業人員今年自願暫緩繳費
  • 企業社會保險費免徵和緩繳政策溫馨提醒
    ﹞24號)、《關於延長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政策實施期限等問題的通知》(青人社廳發〔2020〕74號)文件規定,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政策2020年12月底到期,對於享受三項社會保險費(養老、失業、工傷)單位繳費部分免徵政策的中小微企業和以單位方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自2021年1月起應繳社保費將全額徵收;受疫情影響且已申請辦理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會保險費緩繳的企業,請按照《緩繳社會保險費申請表
  • 人社部:年底前所有省份都將實現養老保險基金統收統支
    2019年個人繳費基數下限標準、允許靈活就業人員今年自願暫緩繳費。繼續執行16%的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繼續延長失業保險、工傷保險階段性降低費率政策執行期限。政策措施出臺後,三部門全力抓好貫徹落實工作,及時研究解決實施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並按月調度統計各地政策執行情況。目前,相關政策措施貫徹落實情況較好,減輕企業負擔效果明顯,深受企業歡迎和好評。
  • 可申領社會保險補貼、吸納就業補貼,每人每年超1...
    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對企業吸納登記失業半年以上人員就業且籤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並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的,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補貼標準為每人1000元。該項政策要點:1.申請主體:招用畢業2年內高校畢業生的中小微企業、招用我省化解過剩產能失業人員的企業、招用登記失業半年以上人員的企業(此項實施期限為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籤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並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規模界定以《工信部聯【2011】300號》文件為準)。
  • 北京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政策年底到期
    原標題:緩繳社保企業明年1月須「還清欠費」本報訊(記者 解麗)昨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市社保中心獲悉,北京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等三項社會保險免徵政策將執行到2020年12月底。明年起中小微企業需要全額繳納社會保險費。
  • 人社部:養老保險基金結餘仍有4萬多億 按時足額發放沒問題
    2019年個人繳費基數下限標準、允許靈活就業人員今年自願暫緩繳費。繼續執行16%的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繼續延長失業保險、工傷保險階段性降低費率政策執行期限。政策措施出臺後,三部門全力抓好貫徹落實工作,及時研究解決實施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並按月調度統計各地政策執行情況。目前,相關政策措施貫徹落實情況較好,減輕企業負擔效果明顯,深受企業歡迎和好評。
  • 紓危解困 便企利民 助力「六穩」「六保」――人社部養老保險司有...
    、允許靈活就業人員今年自願暫緩繳費。繼續執行16%的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繼續延長失業保險、工傷保險階段性降低費率政策執行期限。  政策措施出臺後,三部門全力抓好貫徹落實工作,及時研究解決實施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並按月調度統計各地政策執行情況。目前,相關政策措施貫徹落實情況較好,減輕企業負擔效果明顯,深受企業歡迎和好評。
  • 宣威市人社局:援企穩崗 降費「減法」換來企業效益「加法」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導致公司經營收入下滑,為應對新冠疫情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今年2月,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人社部會同相關部門出臺了階段性減免企業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三項社會保險費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