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勞動者繼續就業可參加工傷保險

2021-01-13 湛江新聞網

To view this video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and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1月7日,記者從市人社局了解到,近日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省稅務局出臺了《關於單位從業的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勞動者等特定人員參加工傷保險的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創新政策首次將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勞動者、實習學生、見習人員、村居兩委人員、家政服務機構從業的家政人員、新業態從業人員、從事公益活動的志願者等未建立勞動關係特定人員納入了工傷保險參保範圍,可由所在從業單位(組織)自願選擇為其單項參加工傷保險、繳納工傷保險費,參保人員可按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的各項工傷保險待遇。

據了解,《辦法》所納入工傷保險參保對象範圍的「特定人員」,主要包括在從業單位工作的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包括未享受職工養老保險待遇人員和退休返聘人員)、已享受一級至四級工傷傷殘津貼或病殘津貼人員、實習學生(包括籤訂三方實習協議或自行聯繫實習單位的實習學生和從業單位使用的勤工助學學生)、單位見習人員,以及在家政服務機構從業的家政服務人員等未建立勞動關係的勞動者(以下簡稱從業人員)。此外,《辦法》將村(社區)兩委人員,提供網約車、外賣、快遞勞務等新業態從業人員,依法組建的志願服務組織招募從事特定公益活動(應急救援、公共衛生防控、大型活動等)的志願者等特定人員也納入了參保對象範圍。

根據《社會保險法》規定,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係的職工實行「五險統徵」的參保模式。鑑於單位從業的超齡勞動者、實習學生等特定人員未與從業單位建立勞動關係,《辦法》規定從業單位可按「自願參保」原則選擇為未建立勞動關係的上述從業人員單項參加工傷保險、繳納工傷保險費。

相關焦點

  • 江蘇超退休年齡人員和實習生可參加工傷保險
    本報訊(記者王偉)12月18日,江蘇省發布《江蘇省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和實習生參加工傷保險辦法》,明確從明年2月1日起,江蘇省內的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用工單位,可以為本單位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在繼續就業期間或為本單位實習生實習期間繳納工傷保險。繳費費率按用工單位的費率執行。
  • 勞動者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因工受傷,就不能認定為工傷了嗎?
    在認定是否屬於工傷的問題上有兩種不同意見。一種意見認為,南某某在工作時間、工作地點、因工作原因造成死亡,應當認定為工傷;另一種意見認為,南某某已經超過法定退休年齡,與單位已經嗎有了勞動關係,不能認定為工傷。司法實踐中,像這樣的案子很多。勞動者在工作過程中發生工傷,涉及相關項的賠償及責任承擔者的認定,因此,人民對雙方屬於工傷都很關心。
  • 勞動者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因工受傷,是否可以認定為工傷?
    工傷也未給朱某辦理社保,達到退休年齡也未辦理退休。2019年11月8日,那一天正是每年的24節氣中的「立冬」,北方人習慣在這一天吃餃子,朱某在公司看工地摸有回家,家人掛念,就讓孩子端者熱騰騰的餃子給他送過去。誰知道,當孩子到達工地時卻沒有見到朱某,找工地其他人問,說是昨晚11點多還見著,於是多人尋找,10時23分在工地的鋼管堆旁邊找到了朱某的屍體。才知道朱某已經去世。
  • 明年2月起,這兩類人可參加工傷保險,快看看
    近日,省人社廳、財政廳、教育廳、稅務局等四部門聯合印發《江蘇省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和實習生參加工傷保險辦法》,從2021年2月1日起,符合條件的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和實習生將可以參加工傷保險。
  • 超齡就業人員、實習生也能參加工傷保險了
    交匯點訊 經過近1年的醞釀、調研和修改,江蘇省人社廳聯合省財政廳、省教育廳和國稅總局江蘇省稅務局12月17日印發《江蘇省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和實習生參加工傷保險辦法》,從明年2月1日起,江蘇省內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就業人員、實習生都可以參加工傷保險範疇。
  • 為非正規就業勞動者撐起職業安全「保護傘」
    據12月21日《工人日報》報導,江蘇省發布《江蘇省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和實習生參加工傷保險辦法》,明確從2021年2月1日起,江蘇省內的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用工單位,可以為本單位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在繼續就業期間或為本單位實習生實習期間繳納工傷保險,繳費費率按用工單位的費率執行。
  • 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勞動合同終止
    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勞動合同終止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約定的勞動合同並非永恆不變,而是隨時因雙方情況而發生變動。符合勞動合同法規定的法定情形,可能造成勞動合同終止。勞動合同終止後,雙方不需要繼續履行合同義務,勞動者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係轉移手續並出具終止勞動合同證明。終止不同於解除,解除由勞動者或者用人單位一方提出,要求解除勞動關係。而終止則是因為合同期滿而消滅或者合同雙方不可能繼續保持勞動關係。
  • 達道共贏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董事長楊燕非:工傷責任
    今日問答:職工主動放棄社保,工傷待遇由誰承擔?答:我國《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不能以約定支付社會補貼的形式替代參加社會保險。因公司未繳納社保而產生的相關保險損失,應由公司支付。《工傷保險條例》中規定,職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享受工傷醫療待遇。公司應當支付員工因工傷所產生的醫療費和住院醫療期間的夥食補助費、停工留薪期工資。
  • 超過退休年齡後在企業上班受到傷害能否認定工傷?
    建議沒有法定繼承人的當事人在世時對財產進行及時處理。二、超過退休年齡後在企業上班受到傷害能否認定工傷?問:我今年62歲,我是陽新農村人,在企業工作時不慎摔倒導致大腿骨折,請問這算工傷嗎?,能否認定工傷的答覆》(2012年11月25日,〔2012〕行他字第13號)「用人單位聘用的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務工農民,在工作時間內、因工作原因傷亡的,應當適用《工傷保險條例》的有關規定進行工傷認定」。
  • 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會加劇就業難嗎?權威解讀來了
    近期公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這一表述受到社會高度關注。延遲退休如何延?是否會影響就業?經濟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養老保險司相關負責人和業內專家。
  • 靈活就業身份參保好,還是掛單位參保好?
    (即將多一個長期護理險變成六險一金)靈活就業人員自行繳納社保,所含的項目:只能繳納醫療保險和基本養老保險。(可選擇職工醫保和職工養老保險)。從上面這些項目來,一目了然。預計要生小孩的女性,準備用公積金貸款買房的人就不要選靈活就業人員身份來參保了。沒有在單位繳納累計10年以上失業保險的人員也不建議選靈活就業身份參保。
  • 靈活就業人員繳費滿15年了,可以退休不交養老保險了嗎?
    日前,有網友向小編諮詢關於靈活就業人員繳費滿15年,是否可以退休不交養老保險的問題。這位網友留言問道:「我今年滿50周歲了,之前按靈活就業繳費,今年11月份繳費年限已經達到15年,我聽說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就可以退休領取養老金了,所以想問問,我是不是現在可以退休不交養老保險啦?」以靈活就業方式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繳費滿15年是否就可以退休不繳費了呢?小編這就來詳細說一說哦。
  • 廣東「促進就業九條」即將到期?不怕 新一輪的政策或將出臺!
    支持開展「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有條件的地區可對參加人員按不超過每人每月1000元標準給予生活補助。徵求意見時間截止至2021年1月11日。   繼續實施階段性工傷保險費率的政策至2021年4月30日,2021年5月1日起,平穩實施省級統籌工傷保險行業基準費率標準。將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的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4月30日。繼續實施企業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   徵求意見稿特別提出,推動經濟發展擴大就業供給。比如加快推進一批重大產業項目、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重要生態環境項目建設。
  • 2020版:工傷認定流程及賠償標準(1-10級、工亡)
    (三)超過1年申請期限的特別規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由於不屬於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自身原因超過工傷認定申請期限的,被耽誤的時間不計算在工傷認定申請期限內。>2.5萬元十級傷殘1.5萬元江蘇還特別規定,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係,且解除勞動關係時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按照下列標準執行:不足5年的,按照全額的80%支付;不足4年的,按照全額的60%支付;不足3年的,按照全額的40%支付;不足2年的
  • 社保諮詢——工傷異地轉院就醫費用可否報銷?
    諮詢:我之前在福山區交了兩年職工社保,因年齡問題想把社保轉入農村社保,需要怎麼操作?答覆:職工在達到城鎮職工法定退休年齡時辦理銜接手續:城鎮職工繳費滿15年將城鄉居民保險轉入城鎮職工保險。如果不滿15年,應將城鎮職工保險轉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社保銜接合併後一併計算退休待遇,達到退休年齡可攜帶身份證件前往轉入地社保機構辦理。
  • 粵「促就業九條」擬再升級
    今年2月20日,廣東省政府印發了《廣東省進一步穩定和促進就業若干政策措施》(粵府〔2020〕12號,簡稱2.0版「促進就業九條」),而這次徵求意見稿在2.0版「促進就業九條」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比如社保方面,徵求意見稿擬明確,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平穩有序調整和實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等繳費政策,保持企業社會保險繳費成本預期穩定。
  • 勞動者因工負傷的,用人單位是否有權在合同期滿時終止勞動關係?
    1997年2月於某勞動合同期滿後未繼續籤訂勞動合同。XX市處理信訪突出問題及群體性事件聯席會議辦公室於2010年11月17日第10期會議紀要指出:「為妥善處理解決於某的工傷問題,經市聯席會議研究決定,由腈綸化工廠向勞動部門提出工傷傷殘等級鑑定申請,市信訪局負責協調勞動部門及企業,儘快進行工傷傷殘等級鑑定,企業按鑑定標準給予補償。」
  • 人社部:企業員工感染新冠肺炎不能認定工傷
    如果不是從事新冠肺炎預防和救治的醫護及相關工作人員,感染新冠肺炎是不能認定為工傷的。  階段性減免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單位繳費和實施企業緩繳住房公積金政策具體包括哪些?  2月1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階段性減免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單位繳費,以減輕疫情對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影響,使企業恢復生產有個緩衝期。
  • 小店經濟、零工市場……湖北省政府發文支持靈活就業
    近年以來,我省靈活就業人數不斷增加,在就業形勢嚴峻複雜的背景下,靈活就業在解決勞動者生計的同時,成為吸納就業的「蓄水池」,也激發了勞動者創業活力和創新潛能。鼓勵多種形式靈活就業:促進個體經營發展,擴大非全日制就業,發展新就業形態就業。支持自主創業:優化監管服務,提供擔保貸款支持,給予稅費減免支持,發放創業補貼,降低靈活就業場地成本。加強靈活就業服務:實行承諾制登記,支持職業技能培訓,優化人力資源服務,鼓勵設立零工市場,加強靈活就業人員幫扶。
  • 專家:延遲退休有一部分崗位影響到年輕人就業 但影響有限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專家:延遲退休有一部分崗位影響到年輕人就業,但影響有限近期公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延遲退休如何延?是否會影響就業?經濟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養老保險司相關負責人和業內專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養老保險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已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40歲左右,提高到2019年的77.3歲。但新中國成立初期確定的男性60歲、女幹部55歲、女工人50歲的法定退休年齡,近70年未有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