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因工受傷,就不能認定為工傷了嗎?

2021-01-15 法官解疑

【案例簡介】

2020年4月22日,運城市xx汙水處理工程工地因事故造成64歲的職工南某某(xx縣人)死亡。

在認定是否屬於工傷的問題上有兩種不同意見。一種意見認為,南某某在工作時間、工作地點、因工作原因造成死亡,應當認定為工傷;另一種意見認為,南某某已經超過法定退休年齡,與單位已經嗎有了勞動關係,不能認定為工傷。

司法實踐中,像這樣的案子很多。勞動者在工作過程中發生工傷,涉及相關項的賠償及責任承擔者的認定,因此,人民對雙方屬於工傷都很關心。但實際生活中有許多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仍然在用工單位工作的勞動者,他們因工作受傷是否可以被認定為工傷呢?

【法律規定】

我們來看一下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係的勞動者,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係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勞動法》第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禁止用人單位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

上述法律和規範性文件對勞動者的年齡上限並未作強制性規定,只要不違反法律、法規禁止性規定的有勞動能力的人員,均可成為勞動關係中的勞動者。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七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經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發生用工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勞務關係處理。」

根據該條規定,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是勞務關係存在的基本前提。因此,如果勞動者沒有享受養老待遇或者是領取退休金,即便是新農村社保也不能以此認定為是勞務而不是勞動關係,因此也是可以認定為工傷的。

【結論】

筆者根據上述法律規定,給諮詢者做了解釋。2020年7月,南某某的近親屬申請勞動仲裁,得到了勞動仲裁委的支持。目前本案正在協商執行中。

相關焦點

  • 勞動者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因工受傷,是否可以認定為工傷?
    工傷也未給朱某辦理社保,達到退休年齡也未辦理退休。2019年11月8日,那一天正是每年的24節氣中的「立冬」,北方人習慣在這一天吃餃子,朱某在公司看工地摸有回家,家人掛念,就讓孩子端者熱騰騰的餃子給他送過去。誰知道,當孩子到達工地時卻沒有見到朱某,找工地其他人問,說是昨晚11點多還見著,於是多人尋找,10時23分在工地的鋼管堆旁邊找到了朱某的屍體。才知道朱某已經去世。
  • 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勞動者繼續就業可參加工傷保險
    To view this video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and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1月7日,記者從市人社局了解到,近日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省稅務局出臺了《關於單位從業的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勞動者等特定人員參加工傷保險的辦法
  • 因工受傷評定為一級傷殘,工傷保險待遇與賠償標準
    員工發生嚴重的工傷事故,造成一級工傷,產生高額超出工傷保險報銷範圍的醫療費,全部由用人單位承擔嗎?勞動者在工作中受傷,應當立即送往醫院治療,一般由單位先行墊付醫療費用,然後認定為工傷後,醫療費用由工傷保險報銷。
  • 超過退休年齡後在企業上班受到傷害能否認定工傷?
    建議沒有法定繼承人的當事人在世時對財產進行及時處理。二、超過退休年齡後在企業上班受到傷害能否認定工傷?問:我今年62歲,我是陽新農村人,在企業工作時不慎摔倒導致大腿骨折,請問這算工傷嗎?,能否認定工傷的答覆》(2012年11月25日,〔2012〕行他字第13號)「用人單位聘用的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務工農民,在工作時間內、因工作原因傷亡的,應當適用《工傷保險條例》的有關規定進行工傷認定」。
  • 因工受傷會給予賠償,但工傷認定的標準您知道嗎?
    現代社會法律更加體現對人的關懷,關於工傷賠償的相關規定便是對勞動者的保障,很多人不清楚在什麼情況下能認定工傷,下面猴哥來告訴你!對於工傷的認定,一般要有「三工」要素,即工作原因、工作時間和工作原因。具體的情形有: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2、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3、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4、患職業病的;5、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6、在上下班途中
  • 2020版:工傷認定流程及賠償標準(1-10級、工亡)
    (三)超過1年申請期限的特別規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由於不屬於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自身原因超過工傷認定申請期限的,被耽誤的時間不計算在工傷認定申請期限內。,且解除勞動關係時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按照下列標準執行:不足5年的,按照全額的80%支付;不足4年的,按照全額的60%支付;不足3年的,按照全額的40%支付;不足2年的,按照全額的20%支付;不足1年的,按照全額的10%支付,但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的情形除外。
  • 達道共贏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董事長楊燕非:工傷責任
    今日問答:職工主動放棄社保,工傷待遇由誰承擔?答:我國《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不能以約定支付社會補貼的形式替代參加社會保險。因公司未繳納社保而產生的相關保險損失,應由公司支付。《工傷保險條例》中規定,職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享受工傷醫療待遇。公司應當支付員工因工傷所產生的醫療費和住院醫療期間的夥食補助費、停工留薪期工資。
  • 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勞動合同終止
    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勞動合同終止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約定的勞動合同並非永恆不變,而是隨時因雙方情況而發生變動。符合勞動合同法規定的法定情形,可能造成勞動合同終止。勞動合同終止後,雙方不需要繼續履行合同義務,勞動者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係轉移手續並出具終止勞動合同證明。終止不同於解除,解除由勞動者或者用人單位一方提出,要求解除勞動關係。而終止則是因為合同期滿而消滅或者合同雙方不可能繼續保持勞動關係。
  • 江蘇超退休年齡人員和實習生可參加工傷保險
    本報訊(記者王偉)12月18日,江蘇省發布《江蘇省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和實習生參加工傷保險辦法》,明確從明年2月1日起,江蘇省內的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用工單位,可以為本單位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在繼續就業期間或為本單位實習生實習期間繳納工傷保險。繳費費率按用工單位的費率執行。
  • 工傷認定是哪個部門,工傷應如何認定?
    勞動者特別是外來務工者,在工作中沒有與企業籤訂書面勞動合同,一旦發生工傷類案件,對於勞動關係就有可能成為某些企業逃避工傷賠償義務的藉口。那麼工傷認定是哪個部門,工傷應如何認定? 網友諮詢: 工傷認定是哪個部門,工傷應如何認定?
  • 教授上班途中摔骨折不算工傷?法院:應認定工傷,盤點那些容易被...
    記者盤點了很多在職人員關心的工傷認定問題,並向湖南萬和聯合律師事務所李健律師進行了求證。李健表示,我國勞動法體系的立法導向是明顯偏向於保護勞動者,因此當理論與司法實踐遭遇一定分歧爭議時,不妨都回頭考慮下立法初衷。 1、在單位廁所摔傷,算工傷嗎?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施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應認定為工傷。
  • 過勞死算工傷嗎?工傷認定的標準是什麼?如何為自己維權?
    根據《勞動法》第三十六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第四十一條: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
  • 勞動者因工負傷的,用人單位是否有權在合同期滿時終止勞動關係?
    裁判要點:1.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定,勞動合同期滿,如勞動者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用人單位不得按照相關法律規定解除勞動合同。同時,上述法律第四十五條規定,本法第四十二條第二項規定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勞動者的勞動合同的終止,按照國家有關工傷保險的規定執行。
  • 明年2月起,這兩類人可參加工傷保險,快看看
    近日,省人社廳、財政廳、教育廳、稅務局等四部門聯合印發《江蘇省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和實習生參加工傷保險辦法》,從2021年2月1日起,符合條件的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和實習生將可以參加工傷保險。
  • 申請工傷認定,請走出常見的十個誤區
    所以,不能斷章取義。只有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才能認定為工傷。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應以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出具的相關法律文書為依據。二、因工外出期間,在娛樂場所被他人打傷,造成傷害是否就能認定為工傷?不能。
  • 為非正規就業勞動者撐起職業安全「保護傘」
    據12月21日《工人日報》報導,江蘇省發布《江蘇省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和實習生參加工傷保險辦法》,明確從2021年2月1日起,江蘇省內的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用工單位,可以為本單位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在繼續就業期間或為本單位實習生實習期間繳納工傷保險,繳費費率按用工單位的費率執行。
  • 因工出差期間死亡能否認定為工亡?
    因工出差是特殊工作,從離開到返回家中的期間均屬於工作時間,所經過的地方均是工作場所,屬於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五條第一項規定的因工外出期間。勞動者因工外出期間突發疾病死亡屬於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第一項規定的情形,應當視同工傷。
  • 人社部:企業員工感染新冠肺炎不能認定工傷
    職工因被依法實施隔離措施或因政府依法採取的緊急措施導致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能否解除勞動關係?  不能。企業不得在此期間解除受相關措施影響不能提供正常勞動職工的勞動合同或退回被派遣勞動者。在此期間勞動合同到期的,分別順延至職工醫療期期滿、醫學觀察期期滿、隔離期期滿或者政府採取的緊急措施結束。
  • 解除到達法定退休年齡的人員需要支付經濟補償嗎?
    導讀:「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勞動合同是否自動終止?」這是法律諮詢和勞動爭議處理實務中經常會碰到的疑難問題。該問題不僅在理論界頗具爭議,在司法實踐中,各地司法機關的認定也是不盡相同。今天我們推送一則案例供大家參考。大家對此友什麼意見合見解,也歡迎在文後留言討論。
  • 21點52分在上公共廁所途中摔傷,這事能被認定為工傷嗎?
    理由:1、樊某佳提供的證據能夠證明其於2017年10月2日21時53分摔倒受傷時某美甲店仍處於上班狀態;某美甲店在工傷認定程序中提交的證言及書面說明均不能證明其下班時間為21時30分。樊某佳提交證據的證明力明顯優於某美甲店,一審判決認為,雙方提交的證據均為言辭證據,對「下班時間"這一關鍵事實未能形成優勢證明力的法律效果,系認定事實錯誤。2、鄭州市人社局在一審程序中提交的證據能夠相互印證證明樊某佳是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一項應當認定為工傷的情形,被訴工傷認定決定合法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