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勞死算工傷嗎?工傷認定的標準是什麼?如何為自己維權?

2020-12-23 梅靖律師

過勞死算工傷嗎?

先來看看相關的法律法規對工作時長的規定和將過勞死視為工傷的判定標準。

根據《勞動法》第三十六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第四十一條: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根據《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國家實行職工每日工作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40小時的工時制度。因工作性質和工作職責的限制,需要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職工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得超過44小時。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延長職工工作時間。因特殊情況和緊急任務確需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相關規定,職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視同工傷。

因此,如果員工在工作崗位上發生過勞死,或者超出正常工作時間加班導致過勞死,應該認定為工傷。但是,如果不是在工作崗位上,而是在下班後的時間,比如在家中繼續加班導致過勞死,是否算工傷呢?

這種情況想要認定為工傷就很困難,因為此時已經不是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上了。

更嚴重的是,即便是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上突發疾病,如果搶救時間超過了48小時,在此時間之外才死亡,那麼同樣難以被認定為工傷

曾經有這麼一個案件,案件中過勞死的死者梁某,在工作崗位上突發疾病,隨後被送進醫院搶救,並在10天後搶救無效死亡。

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行政裁定書(2018)桂行申413號即對此種情況作出了裁定,對於死者梁某於2016年9月29日22時送入田林縣人民醫院搶救,到2016年10月9日死亡,根據百色市人民醫院出具的「病程記錄」、「居民死亡醫學證明(推斷)書」顯示,梁某的死亡時間為2016年10月9日14時35分,距離其住院搶救的時間2016年9月29日22時相近十天時間,已遠超視同認定工傷的48小時的法定期限。二審法院根據我國《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第一款「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視同工傷」的規定,不認定為工傷並無不當。最終駁回了原告的再審申請。

小結一下,過勞死進行工傷認定需要滿足以下幾種條件:

在工作崗位上發生過勞死在工作崗位上,因為超出正常工作時間加班導致過勞死在工作時間以及工作崗位上突發疾病,搶救無效死亡,搶救時間未超過48小時

工傷認定後如何為自己維權?

職工發生工傷後,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如果職工與單位之間沒有勞動合同,可以先依法向勞動仲裁機構申請確認勞動關係。

用人單位未按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職工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後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鑑定。勞動能力鑑定是指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的等級鑑定。勞動能力鑑定由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提出申請,並提供工傷認定決定和職工工傷醫療的有關資料。

對於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職工發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

如果職工與單位就賠償事宜無法達成一致,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如果仲裁還是無法實現自身目的,可以起訴至法院要求賠償。

最後若勞動者無法被認定為工傷,家屬可依據《侵權責任法》的相關規定向用人單位主張相應權利。並且還可以在社會醫療保險制度允許的範圍內請求救助。

相關焦點

  • 過勞死能否認定工傷?
    (二)原二審判決對工傷認定的適用法律本質上把握不當。在工傷認定的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工作原因三要素中,工作原因是核心要件,是認定工傷的充分條件,即便不在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只要是因為工作原因所導致的傷害,就應該認定為工傷,梁某系由於過度勞累導致腦出血以致過勞死,因此,梁某符合工傷的根本特徵。
  • 工傷認定是哪個部門,工傷應如何認定?
    勞動者特別是外來務工者,在工作中沒有與企業籤訂書面勞動合同,一旦發生工傷類案件,對於勞動關係就有可能成為某些企業逃避工傷賠償義務的藉口。那麼工傷認定是哪個部門,工傷應如何認定? 網友諮詢: 工傷認定是哪個部門,工傷應如何認定?
  • 突發疾病超48小時死亡、「過勞死」,不認定傷,就沒辦法維權嗎?
    |「過勞死」認定不了工傷,怎麼辦?|工作環境太惡劣,傷害太大了,怎麼維權?在工作中,如果不符合工傷認定的情形時,是否就意味著用人單位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2015年12月25日,蔣某昏倒在值班室,公司立即將蔣某送往醫院治療,診斷為腦梗死。2015年12月28日,蔣某經搶救無效死亡。2016年1月7日,公司申請對受傷害職工蔣某工傷認定。
  • 2020版最全工傷認定及賠償標準!
    關於工傷認定大家有著諸多疑惑「下班後因中暑昏迷」「吃工作餐被魚刺卡住」「應酬客戶喝多了身亡」這些算不算工傷?……甚至有些人直接說只要是在公司受的傷都算工傷!真的是這樣嗎?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一一解答首先來了解什麼是工傷工傷的定義工傷指在工作過程中,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或患有職業病。
  • 上班路上滑倒摔傷算工傷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雪天上下班,路上滑倒摔傷能不能算工傷?在五險當中,因為發生機率小、享受待遇的人群少,所以工傷保險一直是話題度最低的那個。但最近幾年,許多上班族開始關注工傷保險,希望能有制度來為這些因工作原因而導致的健康損失買單。相關專家今天通過北京日報客戶端就此回答公眾的疑問。
  • 【科林維權】我在魔指仙境暈倒,算不算工傷?
    楊女士的母親想要得到公司的工傷賠償需要滿足什麼條件呢?光正大律師事務所蘇亮律師介紹說只要存在事實勞動關係,就可以去相關部門進行工傷認定,認定的下來後,可以要求公司進行相應的賠償。她必須第一個必須要是必須要證明是有工傷的情況,必須要通過勞動部門認定為具有工傷關係,那麼可以進行相應的賠償。那麼他要先證明勞動關係,勞動過程中發生的一個工傷事實的話,那可以要求單位進行賠償。記者:雖然說她在這家店已經工作了九年,但是並沒有籤過勞動合同,也沒有交過社保,那她這個要怎麼證明他們之間是有勞動關係的?
  • 【新聞縱深】「過勞死」維權叩問法律難題 從事這十大行業的是「高危」人群!
    「過勞死」維權的法律困境  困境一:「過勞死」難以認定工傷  我國《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的七種應當認定為工傷的情形中無一提及「過勞死」。而《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規定:「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 48小時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視同工傷,看似為「過勞死」在法律規定上找到了安放之處,但從實踐來看,一方面,很多「過勞死」的勞動者是因為長時間過度勞累所致,其損害結果未必都發生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很可能因勞累在家休息時死亡,而這並不符合視為工傷的認定標準。
  • 教授上班途中摔骨折不算工傷?法院:應認定工傷,盤點那些容易被...
    同時,她騎自行車是上班途中自己不慎摔倒受傷,不屬於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傷害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情況,這才做出了不予認定為工傷的決定。【盤點】那些被「誤解」的工傷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數量位居各類行政案件前列。工傷認定中的「工作原因、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因工外出期間」以及「上下班途中」如何認定,成為爭議最多的問題。不少勞動者對工傷保險並不十分了解,對類似上下班途中發生事故算不算工傷等法律條文,往往說不清,也由此對工傷造成了一定「誤解」。
  • 工傷案件中如何認定仲裁時效
    2001年,陳東和持工傷認定卡片提出工傷認定遭拒,2004年3月再次受傷,舊病復發,2004年5月再次提出工傷認定,2007年12月28日,通過工傷認定,2008年4月8日,經鑑定為十級傷殘。2010年4月28日,陳東和申請仲裁,未予受理。
  • 護林工河中死亡 算不算工傷?法院撤銷「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責令...
    護林工河中死亡 算不算工傷?法院撤銷「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責令被告限期重新作出行政行為每日甘肅網12月22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護林工離奇死亡,家屬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相關行政部門決定不予認定為工傷,雙方遂發生糾紛。
  • 2020版:工傷認定流程及賠償標準(1-10級、工亡)
    一需在什麼期限內提出申請(一)用人單位一方的申請時限根據《工傷保險條例》、《工傷認定辦法》的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 小夥受傷一年,工傷認定屢遭碰壁,工傷認定時效究竟如何計算?
    我國工傷的相關法律法規規定,職工要申請工傷認定,是有訴訟時效限制的,需要在一年內,申請工傷認定。在實務中由於病情發作或者事故傷害的滯後性,在事故發生很久之後才出現事故傷害後果。這時候往往會過了事故發生之日起一年的時間。
  • 2020年工傷認定流程及賠償標準都在這,一次告訴你!
    ……這些基本上都是我們之前遇到過了工傷類的諮詢,小尊平時也只是工傷類型科普的比較多,但是對於怎麼去認定工傷,以及工傷怎麼賠償科普的很少,所以今天小尊就把工傷認定流程及賠償標準一次性都告訴你!大家如果還有疑問的話,也可以評論留言或者直接私信諮詢!
  • 上班途中感染算工傷嗎?律師解答:很難認定還是做好防護措施
    上班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算工傷嗎?單位經營困難,可以適度降薪嗎?讓我們聽聽律師解答一、單位必須提供口罩嗎?不提供,員工可以拒絕上班嗎?但在特殊時期為員工提供口罩,充分體現了企業對員工的關懷,建議有條件的企業可以為員工準備些口罩。二、上下班途中,感染了新冠病毒,算工傷嗎?
  • 申請工傷認定,請走出常見的十個誤區
    【申請工傷常見的十個誤區】一、上下班路上自己摔了一跤,造成傷害,能申請認定工傷嗎?不能。原因:上下班路上自己摔了一跤,造成傷害,的確符合「上下班途中」的認定範圍內。但是,不可忘記「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這句話。
  • 內傷認定工傷,何時不再是難題
    信報近日報導的《內傷,算不算工傷?》有了新進展。工人許建設所在的工廠一個車間起火,他在參與救火過程中暈倒,8月1日,記者跟隨許的家屬去城陽區行政服務中心向社保部門遞交了工傷申請材料。8月4日,青島市城陽區人社局工傷處工作人員將家屬和廠方召集在一起表示,目前所提交的材料尚不滿足工傷認定,建議家屬再去搜集證據。許建設的工傷認定再一次懸了起來。
  • 上下班途中滑倒摔傷,算工傷嗎?
    深圳下雪是無望了,但每年的颱風暴雨天氣可不少,那麼問題來了,如果遇到惡劣天氣導致上下班途中滑倒摔傷,是否算工傷呢?▲資料圖片據深圳人社局介紹,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14條第6款規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可被認定為工傷。
  • 權威部門解答工傷疑問 上下班途中滑倒摔傷不算工傷
    上下班路上,滑倒摔傷算不算工傷呢?小時工是不是就沒有工傷保險了?工傷後是不是只能拿最低工資?6月14日,省人力資源市場就經常遇到的工傷誤區給出明確答案。有不少人認為,上下班路上自己摔了一跤就是工傷了,其實這個理解是錯誤的。
  • 搶救時間超「48小時」不能認定為工傷,《工傷保險條例》引爭議
    更為遺憾的是,由於馮某發病後經過不斷搶救,還是沒能挽回生命,但時間上卻錯過了《工傷保險條例》裡面規定的「48小時」,其不能被認定為工傷。 通過了解,馮某突發的疾病為「主動脈夾層破裂A」,屬於搶救成功率極低、死亡率極高的病症。可是不管如何,生命高於一切。馮某的親人知道希望渺茫,但還是堅持治療,雖然經過醫院全力搶救,還是沒能創造奇蹟,馮某還是在ICU裡堅持15天後,不幸離世。就是這個搶救15天的時間,超過了《工傷保險條例》裡規定的「48小時」,馮某不被認定為工傷。從這方面來說,認定合規。
  • 因工受傷會給予賠償,但工傷認定的標準您知道嗎?
    現代社會法律更加體現對人的關懷,關於工傷賠償的相關規定便是對勞動者的保障,很多人不清楚在什麼情況下能認定工傷,下面猴哥來告訴你!對於工傷的認定,一般要有「三工」要素,即工作原因、工作時間和工作原因。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3、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4、患職業病的;5、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7、還有一條兜底性條款,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