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什麼問題是一支冰淇淋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支。不知從什麼時候,冰淇淋已經成為人們不可缺少的甜點。據中國飲食行業協會調查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冰淇淋市場規模僅有708億元,2019年則迅速增至近1380億元,中國冰淇淋市場規模穩居全球第一,預計2021年有望超過1600億元。
    
    受年輕人追捧 已成為備受寵愛的日常休閒甜品
    我國的冰淇淋產業起步於上世紀90年代。最初的主要消費群體是兒童,主要功能是消暑解渴。
    然而近幾年,這種曾經依賴路邊隨機零售的產品,卻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追捧,在社交功能的賦能下,冰淇淋逐漸打破了季節限制,已經成為備受寵愛的日常休閒甜品。
    網紅品牌推陳出新 傳統品牌跨界升級
    消費觀念的轉變,帶動市場迅速擴容,許多品牌瞅準時機,賦予冰淇淋更多高端內涵,以此來迎合消費者喜好。繼雙黃蛋、椰子灰走紅之後,雪糕口味逐漸變得豐富多元,芥末的、魷魚的、香菜的,甚至還有東北鐵鍋燉、長沙臭豆腐、德式黑啤口味等奇葩口味,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網紅品牌推陳出新,傳統品牌也在尋求跨界升級。鍾薛高在聯合瀘州老窖推出的白酒味雪糕獲得好評後,今年又相繼聯合五芳齋推出粽雪糕,聯合娃哈哈推出AD鈣奶雪糕,聯合盒馬推出酸奶車釐子雪糕;喜茶聯合可愛多推出奶茶味冰淇淋;旺仔牛奶聯合凍痴推出奶糖味冰淇淋……如今,各種跨界聯名款雪糕層出不窮,讓原本毫不相干的品牌,在跨界聯合中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產品定位高端 價格一路上漲
    隨著消費市場的不斷發展,很多冰淇淋產品開始被賦予低糖低脂等高端內涵,選購冰淇淋已經逐漸從看口味、看包裝升級成為看營養成分的轉變。定位高端了,隨之而來的是價格的一路上漲。在如今的雪糕櫃檯,已經很難看到3元以下的產品。普通雪糕價格大約在4-8元範圍內,網紅雪糕價格差異較大,但基本不低於10塊錢。
    
    攀高的價格,依然擋不住大家的消費熱情。據了解,2018年雙十一期間,鍾薛高推出2萬片厄瓜多粉鑽雪糕,66元一片的天價卻在15小時內全部售罄。雙十一當天銷售額突破400萬元,2019年618期間,銷量同比增長了5倍多,成為雪糕界的一匹黑馬。或許是冰淇淋本來就自帶年輕屬性,所以大多數年輕人依然願意為了滿足獵奇心理而買單。
    
    人均佔有量不高 發展空間廣闊
    雖然中國冰淇淋市場規模穩居世界第一,但是我國人均佔有量還是顯著低於美國、瑞士等國家。根據相關機構數據,目前中國人均消費冰淇淋2.5公斤,而日本人均消費是中國的4倍,瑞典是中國的6倍,美國則是中國的9倍。由此可見,中國的冰淇淋市場仍然擁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各品牌的發展仍有無限可能。
    吃冰淇淋等於喝牛奶?正確選擇很重要
    我國冰淇淋人均佔有量不高,與人們對冰淇淋的食用觀念也有很大關係。許多網友表示,每次吃冰淇淋總是很有負罪感,不吃忍不住,吃了又怕長胖。據丁香醫生科普,選擇好正確的冰淇淋,四捨五入只等於喝了杯牛奶!
    可是,如何選擇正確的冰淇淋呢?
    1.能量不能太高
    一杯 200 毫升的牛奶,熱量約為 561 千焦,一支優秀的加了奶油的冰淇淋 (65 克) 熱量約為 573 千焦。所以要想選到和牛奶熱量相當的冰淇淋,先翻出包裝袋上的成分表,看準能量再下單。
    2.蛋白質含量優秀
    一杯200 克牛奶的蛋白質含量約為 6.6 克,對於同樣重量的優秀冰淇淋,蛋白質含量也可以達到 6 -8 克。如果每 100 克中含有 3 克以上的蛋白質,就說明它的蛋白質含量,足以和牛奶媲美了!
    3.看產品標準,首選全乳脂
    選擇之前先看產品標準,優質的冰淇淋通常會用奶油或者牛奶作為冰淇淋中的蛋白質和乳脂的來源。如果沒有產品標準,可以看配料表,配料表中排第一位第二位的是生牛乳或稀奶油的也可以選擇。
    
    冰淇淋一直在變,但人們對味蕾的追求不會變。只要足夠好吃、好看、好玩,我們的胃永遠保持開放、包容的態度。
    (大眾網·海報新聞編輯 於琳琳 綜合央視財經、封面新聞、丁香醫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