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O新劇,車諾比,太好看了.

2021-02-08 玩機總部


HBO和SKY合拍的一部新劇爆了!

剛播出一集,它豆瓣9.6,爛番茄新鮮度95%,IMDB高達9.5,在某視頻網站還擠掉了蟬聯幾周的冠軍《權遊8》。

有人就調侃:權遊第4集崩盤,原來HBO把精力都放在了它身上— —

《車諾比》

從名字看,很顯然,故事聚焦在歷史上著名的車諾比核爆炸事故

當時反應堆內部,產生了極高的熱量,將核電廠的整片屋頂轟飛,放射性同位素隨粉塵進入空氣,被吹向了整個歐洲。

據說,如果當時發生二次爆炸,那麼整個歐洲將不宜人類居住。


因此,雖然已經過去33年,但那一幕幕在如今看來,仍讓人渾身起雞皮疙瘩,直冒冷汗。

要知道,這場世紀性災難所釋放出的輻射劑量比廣島原子彈高出400倍,留下的是一座方圓幾百公裡,世人至今不敢踏足的「鬼城」、「禁區」

這裡「埋葬」著數十萬死於核輻射的人、數百萬受災者的健康、幾十萬因輻射畸變的下一代。

S. A. 阿列克謝耶維奇在她獲諾貝爾文學獎的《車諾比的回憶》中這樣寫道——

那場災難不該只是少數人的記憶。

是天災?還是人禍?

第一集開場,一段經歷者的自述引人深思。

他還說「那裡發生的事,後來發生的事,包括他們做的補救,那一切全部都是瘋狂的。」

在錄下這些話後,他將磁帶取出,跟之前的整理放在一起。

然後,把打包後的磁帶,藏入垃圾桶,他裝作外出倒垃圾的樣子,將其偷偷藏至隱蔽的地方。

為什麼?

因為有雙眼睛在盯著他!

一切安排妥當,男子回到家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此時桌上的時鐘,指針停留在凌晨1點23分.

這場特意安排的「死亡」,把我們帶回至2年前,也就是1986年4月26日。

城市中的人們睡得正沉,一切是那麼的平靜,不久後,從郊區傳來一聲巨響,天空由暗到明。

消防員瓦西裡接到隊裡的電話,被要求去核電站搶救火災。

此時,他對即將面臨的危險全然不知,還笑著對擔心的妻子說,最糟的情況不過是鼻子受累點兒,要聞東西燒爛的臭味兒。

瓦西裡跟隊友們以為只是場普通的火災,像以往一樣按照指示救火。

中間,一位隊友隨意撿起塊地上的「碎石」擺弄,結果沒過幾分鐘,他的手開始潰爛,流血。

但,沒人知道原因。

另一邊在核電站的循環泵室,一群人也傻眼了。

兩位工作人員瑟瑟發抖,邊懷疑自己的操作是否得當,邊給自己洗腦沒做錯;

而負責人呢,儘管接到手下報告,稱第4反應堆堆芯爆炸,也是死不相信,並極力否認。

佯裝鎮定的提出解決方案,說一切都在控制之中。

見到廠長,他也是避重就輕,盡力甩鍋,聲稱自己只是在按照方案進行測試。

那廠長更沒錯了,「我當時在睡覺」。

總之,大家都沒錯。

三人討論一番,在緊急召開的中央委員會上,廠長解釋稱只是發生火災,災情已被控制。

有輕微的輻射,但只在工廠之內。

相比如何補救,他們更在乎如何不產生負面的影響,不僅提出上面將派出憲兵、要安撫受驚市民,提醒他們安心工作,還要封鎖全城,以防消息誤傳。

為什麼?

因為這裡是弗拉迪米爾·I·列寧核電站

它是前蘇聯時,在烏克蘭境內修建的第一座核電站,曾被認為是最安全可靠的核電站。

所以它又怎麼「會」出如此重大的事故呢。

但,自欺欺人就代表沒有嘛?

當然不。

因為現實是不會說謊的,事實就擺在眼前——

負責人的眼睛不會說謊,他早就看到了散落在地上的石墨塊。

之後,他更是正說著話,便產生生理反應,吐了一桌;

最接近現場的工作人員渾身皮膚發紅,潰爛,人奄奄一息。

還有測量輻射值的儀器度數。

1個儀器測量度數為零、或被燒壞,能怪設備垃圾,但2個、3個,甚至4個設備爆表,則證明了什麼。

對於大氣中的放射量,紀錄片《搶救車諾比》中有過詳細說明。

「孩子們仍在廣場上玩耍,正常大氣中的放射量是0.000012倫琴,剛過中午,讀數就高達0.2倫琴,是正常值的1萬5千倍,到了傍晚,值數攀升到正常值的60萬倍。」

一般認為,一個人一年之內吸收2倫琴而不受影響,但一旦吸收超過400倫琴,人體就會遭到致命汙染。

而照當時的速度,當地人4天內就會吸收達致命量。


儼然,這裡已成了人間地獄。

但在工廠之外,在這座城市生活的4萬3千多居民,對實情仍一無所知。

核電站的火光,映照著天空色彩繽紛,有橘色、紅色、天藍色,很壯觀。

人們紛紛結伴成群,圍觀這壯觀的場景。

有夫妻帶著孩子,有三兩個朋友拿著威士忌,他們站在橋上,找最近、最佳的位置觀看,欣賞這彩虹般的夜。

殊不知,他們面前正站著殺人於無形的野獸。

帶有強輻射的「微塵」,落在人們的衣服上,頭髮上,還有正微笑著的孩子的臉上。

有人說,輻射沒有味道。

而據經歷者回憶,嘴巴裡的金屬味道,那股酸味,其實就是放射性碘的味道。

它們能打斷基因鏈,使細胞失去再生能力,伴隨嘔吐、作嘔、腹瀉,逐漸出現致命現象,像是侵蝕肌肉,直達骨頭的恐怖灼痛。

有網友評價道:

雖然不是恐怖片,但看完之後毛骨悚然,一身雞皮疙瘩直想吐。

也有網友評論:

每一幕,都是令人深度膽寒的夢魘。

確實,這裡就好比看不見敵人的戰場,到處都是輻射,它穿透你的身體,侵蝕你的肉體。

作為知道真相的旁觀者,你恨不得自己能跳進屏幕,把事實大喊告訴他們。

我們雖沒有經歷過那次事故,卻能直觀的感受到是多麼的恐怖。

而在恐怖之餘,也佩服那些犧牲自己而拯救民眾的人。

當上級在推卸責任時,底下的工作人員明知有去無回,仍誓死跑到離反應堆最近的地方,開閥放水,降低危險。

為了查明實情,幾位工作人員明知危險,還不惜進入反應堆大廳,用身體抵住沉重的大門。

要知道,接觸後的每一寸肌膚,都將潰爛。

而現實中,在事故發生後的7個月裡,有50萬人將攜手與看不見的敵人奮戰,這是一場無人知曉的殘酷戰役。

人們常說要向前看,但同時我們也不應逃闢歷史中的黑暗。

災難是天災人禍,我們無法左右。

但,蓄意的掩蓋就是人性醜陋。

因為我們直面黑暗的時候,何嘗不是一種尊重。



【資源:進公眾號點擊菜單欄進影院搜索觀看】

- END -

相關焦點

  • HBO高分記錄片:車諾比
    新劇首集IMDB評分9.3分、爛番茄評分為95%、豆瓣評分9.6。「年度神作」「新劇之王」的稱讚接踵而至。「同樣是人類歷史上的巨大災難,我們都知道鐵達尼號是如何沉沒的,卻似乎很少人知道車諾比是怎麼發生的。我想要通過這部劇來填補這個空白。」談到拍攝這部劇的原因時,導演 Craig Mazin 如此說道:「在車諾比,真正危險的並不是核輻射,而是人的謊言。」
  • HBO迷你新劇《車諾比》確定首播日期
    HBO公布迷你新劇《車諾比》(Chernobyl)(共5集)首播日期,包括傑瑞德·哈裡斯(Jared Harris)、斯特蘭·
  • 從HBO《車諾比》: 回顧車諾比
    HBO美劇《車諾比》最近,HBO推出一部和英國SKY合拍的五集迷你劇《車諾比》,豆瓣評分高達
  • HBO美劇《車諾比》
    ——S.A.阿列克謝耶維奇《車諾比的回憶:核災難口述史》那裡是現實版的寂靜嶺,看起來處處生機,但卻不屬於人類。那裡盛開著向日葵,樹根處有成片的蘑菇,但靠近意味著死亡。那裡還有老人,無所謂何時死亡的老人。
  • 2019年HBO好看的美劇排行榜前十名
    【導讀】:2019年hbo好看的美劇排行榜前十名。
  • HBO神劇《車諾比》 聚焦災難後的生死抉擇
    HBO神劇《車諾比》 聚焦災難後的生死抉擇 原標題:   前不久《權力的遊戲》最終章引發全球吐槽熱,HBO在該劇落幕前啟動了另一神劇《車諾比》的開播計劃,該劇瞬間好評如潮,上周,這部在豆瓣獲得9.6高分的美劇迎來大結局。
  • HBO高分美劇《車諾比》| 謊言的代價
    那就是《車諾比》,豆瓣高分9.6。·車諾比那集中。270和梁紅這兩個無懼生死、走遍世界的旅行家,探訪了發生核爆炸後的車諾比。站在車諾比的石棺前面,也只喊著「太恐怖了」。車諾比曾經被認為是最安全、最可靠的核電站。1986年一聲巨響徹底打破了這一神話。由於操作人員違反規章制度,核電站的第4號核反應堆在進行半烘烤實驗中突然失火,引起爆炸,其輻射量相當於400顆美國投在日本廣島的原子彈。
  • HBO美劇《車諾比》CHERNOBYL
    聽過車諾比從一個小鎮變成一座鬼城的故事嗎?了解過這片土地上的生死篇章嗎?深究過此故事背後的政治醜聞嗎?這是一部能讓你了解,讓你驚心,讓你深思的劇。2019年5月6日開播的HBO神劇《車諾比》完結!這是一部HBO和Sky合拍的5集迷你劇,主要講述當年真實發生的一起慘案——車諾比核電站核洩漏事件。
  • HBO《車諾比》:細節與爭議 EP2
    《車諾比》作為娛樂產品的價值,更多的還是引起人們對這段慘痛的近代災難史的關注;而我們作為個人,則應該避免讓這樣的演繹作品主導我們的認知,不斷拓展視野、明辨眾識,建立屬於自己的正確歷史觀。瓦列裡·列加索夫
  • HBO把最恐怖的災難拍成了電視劇,帶你重溫《車諾比》
    在介紹這部口碑炸裂的新劇之前,先補充點背景知識。
  • 不喜歡HBO版車諾比,俄羅斯:我們自己拍!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任潔】美國HBO製作的劇集《車諾比》播出後收穫大量好評,但俄羅斯方面有評論稱HBO版本的《車諾比》有細節失實,刻意抹黑俄羅斯之嫌。因此,俄羅斯NTV電視臺5日在推特上宣布,將拍攝俄羅斯版本的車諾比劇集,故事將講述蘇聯特工如何接受任務前往車諾比,阻止美國中情局(CIA)特工破壞核電站的陰謀。HBO版《車諾比》劇照。俄羅斯「INOSMI」新聞網報導截圖。
  • 豆瓣9.6分的HBO新劇告訴你,真實的人間煉獄什麼樣
    本劇就是圍繞車諾比的核洩漏事件,帶我們回到了33年前,從事故第一線到層層主管,透過一個個普通而又特殊的視角,用最克制,也是最壓抑的手法為我們重新演繹了車諾比的故事。雖然是根據歷史創作,但可貴的是,該劇並不是妄圖以人們的痛苦去博眼球,在災難背後,事件背後的政治、倫理上的思考才新劇聚焦的重點。
  • HBO新劇《車諾比》的大火, 再次確認了工業機器人的存在意義
    撰文 | 宇多田發生在30多年前的車諾比核事故與我們的「距離」實在太遠,就連高中歷史書對這一事件也幾乎是一筆帶過。而現在,這種因年代、國別、特有學科知識以及事故發生概率而產生的距離感,因HBO的2019迷你劇《車諾比》被徹底打破。
  • HBO迷你神劇《車諾比》(附資源)
    《車諾比》海報  「關於本劇」     這部劇剛開始的時候就是一股很濃厚的
  • HBO迷你劇《車諾比》:因為「真實」,所以恐懼
    「他需要喝牛奶,很多牛奶,」我的朋友說,「每個人至少要喝三升……」——摘自《車諾比的悲鳴》,(白俄)阿列克謝耶維奇《車諾比的悲鳴》簡體中文版書影車諾比核電站曾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可靠的核電站。1986年的那場事故徹底打破了這一神話。
  • 聊聊HBO歷史劇《車諾比》與現實之間的出入
    於是當局調集了超過400名煤礦工人前往車諾比挖掘隧道,再向其中填充冷卻物質。(由於大型挖掘機械無法在這種高強度的輻射環境下正常工作,所以用機械挖掘的效率還不如人力)。烏拉娜·霍繆克在劇集中被描繪成「吹哨人」,一個為了探求車諾比事故真相的勇敢正直的核物理學家。
  • 權力的遊戲輸了,這個9.6分新美劇才是HBO年度神作!
    在《權力的遊戲·8》出現一些爭議時,同屬HBO 的《車諾比》又贏得美譽。新劇首集IMDB評分9.3分、爛番茄評分為95%、豆瓣評分9.6。「年度神作」「新劇之王」的稱讚接踵而至。很多人看完後的感受都是:這簡直像是一部讓人透不過氣的恐怖片!
  • 美HBO神劇《車諾比》又黑蘇聯,但總有些東西黑不了
    這邊廂推出的新劇《車諾比》居然馬上又成了熱點,這種能力不能不服。最為典型的,就是說當局拼命掩蓋真相。尤其是劇照裡面說的這段話:謊言的代價是什麼,並不是它會被錯當成真相。真正的危險是,如果我們聽了太多謊言,會再無法分辨真相。」
  • 小小的得罪一下HBO熱劇《車諾比》
    「在美國和俄羅斯顯赫一時的美劇《車諾比》得到了相矛盾的評價。有人讚揚它的真實性,其他人則證明,這個真實性是偽造的,所有人都受影響而顫抖:有人興高採烈,而其他的則極度厭惡。在看這個劇時,考慮到來龍去脈,就變得清楚了:這劇遠遠脫離了電影藝術和文化本身的範圍。
  • 真實的代價——HBO迷你劇《車諾比》
    —— 成  為   思  享  家  ——《車諾比》海報1986.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