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了一年的春節檔,在2021年重新迎來了開門紅。
據燈塔研究院《2021春節檔市場數據洞察報告》顯示,自年初一至年初六,春節檔電影共收穫超78.2億元票房,相較2019年同期的59.05億元大幅上漲32%,創歷史新高。
其中,《唐人街探案3》(以下簡稱《唐探3》)和《你好,李煥英》(以下簡稱《李煥英》)分別獲得35.55億元、27.24億元票房,佔春節檔總票房的80%,兩者分庭抗禮,頭部效應明顯。
然而在社交媒體輿論端,兩者的口碑呈現兩極分化,截至發稿前,《唐探3》豆瓣評分從6.6直線下降至5.6,《李煥英》評分則穩定在8.1左右。
除此之外,《刺殺小說家》、《熊出沒·狂野大陸》、《新神榜:哪吒重生》、《侍神令》、《人潮洶湧》幾部影片的春節檔票房也都達到1億元以上。根據新榜日常持續監測的上百萬公眾號樣本數據顯示,
據新榜日常持續監測的百萬微信公眾號樣本數據顯示,自2月12日影片上映至2月19日,以這7部影片的片名為關鍵詞進行搜索,至少有710篇10萬+閱讀的微信文章(包括重合數據)。
雖然春節假期已經結束,但這批春節檔電影仍有超長的「待機」時間,相關的討論也遠未停止。
313篇10萬+,春節最強黑馬《李煥英》
誰都沒有料到《李煥英》會是今年春節檔最大的一匹黑馬。
影片上映前,不少業內人士都擔心第一次擔當導演的賈玲能否撐起這部由20分鐘小品改編而來的《李煥英》。結果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演員的真誠與結尾的神轉折,給觀眾帶來極大的驚喜,也引起了社交網絡上的一波「自來水」討論。
據相關數據顯示,自2月12日影片上映至發稿前,含關鍵詞「李煥英」的相關微博熱搜達到26條,其中包括#看你好李煥英後遺症#,#看李煥英把口罩哭溼#等等。
這些討論還延伸出一系列周邊話題,比如#賈玲張小斐的神仙友誼#,#你有多久沒擁抱媽媽了#等等。
除了討論影片中的細節,後續熱搜的關注度集中在《李煥英》最終將突破多少票房。早先賈玲那句「票房30億瘦成一道閃電」的玩笑話已經實現,截至發稿前,上映8天的《李煥英》的票房已經突破37.23億,成為中國影史票房第六名,業界預測最終票房將超過50億元。
《李煥英》的熱度在各大平臺都有體現,比如抖音達人「維維啊」發布自己在電影院看完《李煥英》落淚的視頻,稱這是「硬漢不能看的電影」,獲贊339.1萬,據新抖數據統計,這條視頻也是該帳號累計獲贊數排名第二的視頻。
除此之外,抖音結合旗下的剪輯工具剪映,幫助用戶與年輕時候的父母合影,背景音選用了《李煥英》的片尾曲《依蘭愛情故事》。抖音達人「鍋蓋wer」發布了與爸媽婚紗照的合影視頻,截至目前獲贊118.2萬,抖音#回到過去和媽媽合照#話題下的視頻播放量已經達到2.6億,同款剪映模板已經有44.4萬人使用過。
春節作為社交平臺最活躍的時間,用戶幾乎無一例外地將表達欲的炮火集中在春節檔電影,不管是大V博主還是普通觀眾,都積極地在社交平臺分享自己的觀影感受。
這種集中的話題討論度在短時間內迸發出巨大的影響力,從而進一步影響到路人,《李煥英》的票房逆襲在某種程度上與這群「自來水」的觀眾口碑也息息相關。
據新榜日常持續監測的上百萬公眾號樣本數據顯示,自2月12日春節檔開始至2月19日,至少有3.1萬多個公眾號發布了6.8萬篇提及「你好,李煥英」的文章,其中閱讀量達10萬+的共313篇。
從新榜趨勢查詢來看,以「你好,李煥英」為關鍵詞,《李煥英》上映後前3天在微信的熱度還不算突出,直到第4天出現明顯上升,並在第5天達到流量峰值,隨後平穩回落。這個流量趨勢與票房表現也較為一致,據貓眼電影數據顯示,《李煥英》在上映第3天實現單日票房逆襲,並在第4、5天完成對《唐探3》的雙倍票房碾壓。
進一步分析閱讀量10萬+的微信文章,可以看出大多數公眾號多關注於《李煥英》影片中的真情實感。
比如「有書」發文《〈你好,李煥英〉熱映,戳中無數人軟肋:來日方長,才是人生最大的騙局》,「十點讀書」發文《〈你好,李煥英〉火了:賈玲一句話,揭露成人世界扎心真相》,呼籲讀者多珍惜與父母相處的時光,不要經歷「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痛。
「ins生活」另闢蹊徑,結合#賈玲張小斐的神仙友誼#熱搜,講述了兩位主演背後的故事:《〈你好,李煥英〉爆火,賈玲成第一女導演:相愛9年,我終於把你捧紅了》。
隨著春節假期即將結束,「洞見」發文:《春節第7天,這群人開始被拋棄:中國式父母,最終都活成了兒女的手下敗將》,提出反思,認為不少年輕人將壞脾氣留給最親密的家人。
風評一路滑坡,《唐探3》遭遇口碑危機
與《李煥英》的受歡迎不同,《唐探3》則面臨著跌落神壇的口碑危機。
作為「唐探IP」的第三部電影,原定於2020年春節檔上映,不料遭遇疫情黑天鵝,擱淺延期一年,直到今年春節檔才重見天日,也吊足了觀眾們的胃口。距離正式上映還有4天,《唐探3》預售票房3.7億,創造國產電影預售總票房新紀錄。
然而當觀眾們走進電影院後,卻發現口水劇情重過推理,雖然保證了票房,卻傷了推理粉的心。
據相關數據顯示,自2月12日影片上映至發稿前,含關鍵詞「唐探3」的相關微博熱搜達到13條,其中排名靠前、討論度比較高的熱搜話題主要是#唐探3豆瓣評分#,#唐探3廣告植入#等。
與此同時,在公眾號上,《唐探3》幾乎是一面倒的輿論危機。
據新榜日常持續監測的上百萬公眾號樣本數據顯示,自2月12日春節檔開始至2月19日,至少有1.8萬多個公眾號發布了4.7萬篇與《唐探3》有關的文章,其中閱讀量超10萬的共146篇。
在上映前5天,《唐探3》討論度起伏相差不大,但隨後下滑明顯。流量峰值與《李煥英》一樣集中在2月16日,但閱讀量10萬+的篇數對比《李煥英》卻相差一半。
從微信10萬+的爆款文章來看,與《李煥英》開局好評不同,在上映第一天,「3號廳檢票員工」發文《我對〈唐探3〉很失望》,隨後第二天,「蘿嚴肅」發文《長澤雅美應該跟陳思誠索賠》,集中吐槽劇情硬傷,以及片中出現的低俗笑點。
也有不同的聲音站出來支持《唐探3》,「六神磊磊讀金庸」發文《說句公道話,〈唐探3〉怎麼都比不可樂的相聲小品強吧?》,認為「對於商業片,這些毛病沒什麼好摳的了。花個幾十塊錢,全家一起樂,怎麼不值當了,何況還有彩蛋?」
與此同時,《唐探3》的拉跨也成為了B站UP主們的春節檔吐槽火力點。
UP主「路溫1900」發布視頻《〈唐人街探案3〉:國產影史票房最高的爛片》,播放量一度衝到B站排行榜第二名,截至目前播放量1163.2萬,也是該帳號截至目前播放量最高的一條視頻。
頭部吃肉,中腰部喝湯
與《李煥英》、《唐探3》這樣佔據80%票房的強勢頭部不同,留給中腰部電影的發揮空間被進一步壓縮。
據新榜日常持續監測的上百萬公眾號樣本數據顯示,自2月12日春節檔開始至2月19日,提及《刺殺小說家》、《熊出沒·狂野大陸》、《新神榜:哪吒重生》、《侍神令》、《人潮洶湧》等影片片名的微信10萬+文章篇數明顯低於《李煥英》與《唐探3》。
但在這其中也不乏亮點文章,「她刊」發文《演戲演到差點跳樓的他,如今也終於紅了》,盛讚郭京飛在主演的《刺殺小說家》與客串的《人潮洶湧》中的專業表演,以及他成名前的那些默默努力。
「sir電影」則發文力挺《人潮洶湧》:《看好吧,這黑馬票房早晚逆襲》,帶影迷們一一解鎖影片中的彩蛋。但與此同時,耐人尋味的是,截至發稿前,以上幾部影片的豆瓣評分均高於《唐探3》的5.6分,其中評分最低的一部為《侍神令》5.9分,評分最高的一部為《新神榜:哪吒重生》7.3分,但票房卻遠落後於《唐探3》。
有業內人士認為,這幾部電影表現不佳一部分原因是沒意識到定檔的重要性。
比如劉德華主演+監製的《人潮洶湧》,起點並不低,再加上春節前劉德華官宣入駐抖音,短時間內吸粉5000萬,引起網友驚呼「這就是天王的力量」。但這些buff加成並沒有為《人潮洶湧》帶來實質票房轉化率,主要原因還是在於電影內容本身。作為一部探討人性和孤獨的黑色幽默電影,與春節合家歡的觀影氛圍不太符合。
反觀《李煥英》與《唐探3》,雖然口碑兩極化,但這兩部電影之所以票房能夠成功,一大共性就是利用喜劇元素去儘可能兼顧大眾口味,通過降低藝術性達到從眾效果。
但票房高就一定是佳片嗎?
2月15日,央視新聞在微博發布吳京的採訪視頻。作為目前國內電影票房冠軍《戰狼2》的導演和主演,吳京在採訪時提出觀點,「票房高不意味著自己水平就高」,評論區最高贊的回覆同樣在吐槽春節檔排片,引起很多用戶共鳴。
隨著票價高,排期集中的春節檔落幕,一些以口碑實現逆襲的春節影片,或許也將有足夠的空間進行後期營銷發展,但對於觀眾來說,這些影片在經歷春節假期的宣傳轟炸後,或許已經脫敏,發展潛力是否還如願值得期待嗎?
就在發稿前,我們意外發現,開心麻花的新片《超能一家人》已經在抖音開始定檔宣傳,然而它的上映時間是2022年大年初一。牛年的元宵節還沒到,新一輪的「春節檔內卷」卻已悄然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