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圓人圓月餅與博物館不得不說的故事

2021-02-27 大灣區之聲

關閉

月餅不陌生吧,

八月十五的時候怎麼也得嘗嘗吧

小編一個朋友吃月餅老是會拉肚子

於是她說自己每逢中秋節會遇到水逆

……

水逆,你懂的

無法解釋時,「水逆」就會出場

直到小編看到她拿出月餅,

從包裝袋裡拿出乾燥劑,

均勻地撒在上面,

慢條斯理的開始吃。

小編才知道:

水逆背負了太久的「黑鍋」……


你可能吃過這樣的月餅,小龍蝦吃起來再也不沾手啦!


也有可能吃過這樣的月餅,方便麵不用調料包!


甚至還吃過這樣的月餅,腐乳從此絕配從饅頭改成了月餅!【偷笑】

但你吃過這樣的月餅嗎?


是不是看起來有點面熟?是不是模仿了他?


沒錯,這是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官方微博曬出的兩個青銅面像形狀的月餅,一下子就成了考古界的網紅,樣子新奇又戳中萌點。


月餅,與博物館親密接觸,就有了文化的味道

吃月餅,從此就不簡單是吃貨的話題,而是咱們文化人可以聊聊的文化事兒

月餅主題博物館


看,這裡有月餅博物館,位於內蒙古烏蘭察布豐鎮市,體現並記載著豐鎮二百多年的月餅文化發展歷程,還原了古時月餅的製作過程。


博物館裡看模具


這是洛陽博物館2015年的一次月餅模具展覽,除了常見的圓形,還有壽桃形、蝙蝠形、蓮蓬形等各種新奇的形狀,最大的直徑約40釐米,做出的月餅估計夠10個人吃。從圖案上看,更加豐富,既有「壽」、「喜」、「和平」等文字,還有嫦娥、月兔、壽星等圖案。 

博物館裡做月餅


現在的人都會吃月餅,可誰會做月餅呢?尤其是走進博物館做月餅。博物館不僅是高高在上的文博機構,更是讓民眾了解文化的切實渠道。這是甘肅天水民俗博物館裡,小朋友們學著做冰皮月餅。冰皮月餅也從珠江來到了西北啦!

月餅匾額是寶貝


1956年,鼓浪嶼17家私營餅鋪合為鼓浪嶼食品廠,由「添成麵食店」傳承下的「中秋月餅」匾額也歸於鼓浪嶼食品廠。這塊擁有上百年歷史的匾額長約80釐米,寬約30釐米,為福建省鼓浪嶼餡餅食品文化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千年前真月餅亮相


新疆自治區博物館的這塊月餅可有點年頭了,不多,也就1400來年吧。這塊出土於阿斯塔那古墓的月餅,其外形和今天的壓花圖案月餅很相似,直徑為6.5釐米,整體呈土黃色。月餅正面壓制有薩珊波斯風格的聯珠紋圖案,和印度佛教蓮花紋中國化的寶相花圖案。看沒,當時人家就會做印花點心了。

元代模具今還在


北宋時期,社會上開始流行吃「餅」的習俗。而作為食品的「月餅」最早見於南宋吳子牧的《夢梁錄》。元明之後廣泛流行,月餅無論形狀、大小如何,都是用模子製成的。月餅模又稱餅印,是專門製作月餅的模具,現在能夠見到的月餅模子是元代流傳下來的,收藏在安徽省源泉徽文化民俗博物館。

用月餅寄託一抹相思

用月餅享受團圓時光

用文化做成美味餡料

用傳承鎖住流動時光。

祝你,月圓人團圓,而不是人圓滾滾,中秋節快樂!

相關焦點

  • 中秋節想家的句子,但願月圓人亦圓!
    願天下有夢的人中秋節夢圓!四、一杯思鄉的酒,鉤起了我滿腔的愁。今夜人團圓,我卻在故鄉的那一邊,何時回家轉,與你共團圓。五、願圓圓的月亮帶上我的思鄉之情,把他傳遞給遠在他鄉的父母!六、八月十五月正圓,合家團圓在眼前。歸心似箭回家轉,不顧勞累奔波苦。月下齊飲桂花酒,聊聊家常笑臉揚。嫦娥月宮舞翩躚,笑看溫情滿人間!
  • 最新中秋節快樂祝福語合集 祝願月圓人亦圓,把酒賞月笑開顏!
    中秋節快樂祝福語合集 祝願月圓人亦圓,把酒賞月笑開顏!時間:2020-10-01 09:4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中秋節快樂祝福語合集 祝願月圓人亦圓,把酒賞月笑開顏!
  • 「月圓、家圓、國圓」三重奏,一泓朗月兆團圓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9月12日訊( 通訊員 何 敏)月是民族、家庭幸福的象徵,隨著中秋節的臨近,節日的氣氛越來越濃,9月10日晚,長沙市芙蓉區馬坡嶺街道錦林社區與同行者社工聯合舉辦的「月圓、家圓、國圓歡樂三重奏」為主題的中秋系列活動,小家、大家齊歡聚,感受團圓的美好氛圍。
  • 月圓天下,品嘗美味——禮德娃巧心制月餅
    在中秋節來臨之際,為了讓孩子們更加深刻地感受節日的氛圍,增加對中秋節及月餅的美好寓意的理解,豐富兒童的民俗知識,禮德幼兒園的寶貝們準備給大家露一手啦——自製冰皮月餅!  首先,準備好製作冰皮月餅食材~   接下來,在老師們的細心引導下、禮德的小朋友們開始動手製作月餅啦。
  • 中秋節最新祝福語:天上月圓,人間團圓,家庭情圓,心中事圓!
    2、佳節到,送您個月餅:層財運,第二層幸運,第三層福運,第四層浪漫,中間夾層甜蜜!祝您天天好心情!3、中秋月如芳,又聞桂花香,盈盈風拂霜,淡淡歲月長。嫦娥舒廣袖,花好人長久,玉兔攜福至,願你樂無憂。中秋佳節,舉杯邀月,對花飲酒,真心祈禱,遙送祝福,願你快樂綿綿無絕期,合家幸福永團圓。
  • 【公益】2018年「月圓中秋 愛心月餅」徵集令
    每逢佳節倍思親,月圓中秋寄相思!我們即將迎來合家團圓的中秋佳節,在這個喜相逢的月圓之際,我們不能忘記身邊的孤寡老人、敬老院老人、殘障人士、寒門學子、特困戶等特殊群體。這已經成為保德百事通和社會廣大愛心商家共同的傳統活動,我們必將傳承下去!
  • 《溏心風暴之家好月圓》:家好月圓慶中秋
    《溏心風暴之家好月圓》作為《溏心風暴》的續集,又是TVB的一力作。由原班人馬夏雨、李思琪、米雪、林峰、陳豪和鍾嘉欣等主要。該劇圍繞「家」這一核心,家好月圓餅家」一家人的故事展開的。寓意為「家好月圓慶中秋」。祖荷兩夫妻將餅店做得越老越好,一家也是幸福美滿。但是隨著殷紅一家的到來,徹底將這一家的幸福生活給打破。殷紅一家偷渡來香港,無處可去,荷媽好心收留了他們。可是就像是農夫與蛇的故事一樣,荷馬最後被殷紅這條蛇給重重的咬了一口。殷紅穩定後,與丈夫離婚,與祖爸偷偷在一起。荷媽知曉此事後,和睦的一家最終對簿公堂。兩人最終走向離婚。法院將六個孩子分別判給了兩邊。
  • 在廈外籍人士:月圓人團圓 入鄉隨俗迎中秋
    中秋節期間,不少在廈外籍人士入鄉隨俗,體驗月餅製作以及閩南民俗博餅,感受濃濃的中秋味。 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吃上一口月餅,才算過一個完整的中秋節。各式各樣的月餅讓人挑花了眼,來自美國的阿達瑪對月餅的製作充滿了好奇,於是約上好友一起製作月餅,深度體驗中秋佳節文化。
  • 古詩裡的月餅有多美,畢淑敏帶頭講述,嫦娥后羿的美滿故事
    當時有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賀,唐高祖李淵接過漂亮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著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們一起吃。唐朝天寶初年的八月十五夜晚,唐玄宗和楊貴妃一邊賞著月,一邊品嘗著「胡餅」,唐玄宗忽然覺得「胡餅」的這個名字俗氣。這時,楊貴妃看到又圓又大的一輪明月,心有所念,脫口而出:「月餅」,唐玄宗大為讚賞,連連稱好!
  • TVB中秋的那些故事 從《溏心風暴之家好月圓》說起
    也許大部分人,是首先想起的是它——《溏心風暴2之家好月圓》甘家以月餅生意為生,家裡七個兄弟姐妹,分別以「家好月圓慶中秋」命名。這部劇最大的主題,是一家人的爭吵分合,而中秋之日的團聚,則是必不可少的節目之一。
  • 人到中年須養生之揭秘中秋節月餅的由來故事與傳說故事!中秋節祝福語大全!【建議收藏】
    25、月圓圓月團圓夜,團圓夜裡望月圓,月圓夜圓月圓圓,夜圓月圓夜團圓,中秋來臨送祝願,願你福氣滿家園,事圓人團圓,夢圓圓夢夢兒圓!祝中秋快樂!26、為什麼月亮這麼圓,因為我對你的思念不會減;為什麼月餅這麼甜,因為我對你的祝福不間斷。今天是中秋節,祝你節日快樂,好運連連!
  • 中秋月兒圓|周茹茹
    又一年月兒圓。  每年中秋,久居異地他鄉的姐姐,總要讓我們給她寄去家鄉的月餅。  家鄉的月餅,普普通通,可以說是其貌不揚,沒有那麼多新鮮的花樣,一層薄薄的紙張下包裹著餡餅,口味也很單調,只有五仁和黑芝麻兩種口味。  即便是如此普通的月餅,卻是兒時中秋我們的最愛。每一口都是香甜,每一口都是甜蜜,每咬一口都會掉渣兒,最後我們都會把渣兒舔幹舔淨。
  • 豆瓣8.3的港劇《家好月圓》,到底優秀在哪裡
    關於中秋節和月餅的電視劇,觀眾不難想到,TVB曾播出過一部以月餅為題材的神劇。將「家好月圓」與月餅聯繫在一起,《家好月圓》顯然符合傳統思想觀念,預示「人月兩團圓」。故事從一開始就是「法院見」,這個場景被認為是《溏心風暴》系列的重頭戲之一,三部作品的開頭均出現了法庭的場景。只要這個場景登場,必定有「大事發生」。
  • 家好月圓慶中秋
    每年的中秋節,我最開心的事就是重溫TVB臺慶劇《溏心風暴之家好月圓》,這部戲是講中秋節的故事,每到中秋節我都希望每一個家庭都可以家好月圓慶中秋。,取名為家、好、月、圓、慶、中、秋,寓意一個整齊而溫馨的家,於每年中秋一家團圓。
  • 京城月餅大賞來了 這些月餅不太推薦吃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鐺鐺鐺又是一年中秋月圓之時各式各樣的月餅上市你眼花繚亂了嗎?月餅盒變得實用了起來國家博物館國家博物館的「月光禮盒」月餅表皮既不是傳統的蛋黃色也不是透明的餅皮而是黝黑黝黑的玄墨色四顆月餅分別代表著
  • 豆瓣8.3分的港劇《家好月圓》,到底優秀在哪裡
    引起共鳴的情感「大戲」‍作為《溏心風暴》的第二輯,《家好月圓》的勢頭比第一部來得還要猛烈。電視劇《溏心風暴》系列被網友調侃為「美食電視劇」,第一部主要賣鮑魚海味,第二部則賣月餅,第三部選擇賣奶茶起家。將「家好月圓」與月餅聯繫在一起,《家好月圓》顯然符合傳統思想觀念,預示「人月兩團圓」。
  • 中秋至,月圓人團圓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自古以來,團圓就是中國人最樸素的心願。祝福的語言有千萬種,但好像都比不上,月圓,人團圓。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祭月節、仲秋節、拜月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 中秋月圓電影片單(搭配月餅食用更佳)
    中國人對月亮特別執著,覺得月圓很美,月缺也很美,上面住著寂寞的嫦娥,身後是一段說不清的愛情故事中秋月圓,一家團聚,在今年這個氛圍下顯得更加珍貴難得。當初只是覺得這個名字很美,沒想到故事和人物都太過於糾結。
  • 這年頭還能吸引我下單的月餅,只有博物館出的了!
    「青銅面具」...今年【博物館月餅】真的很火!將傳統文化找靠譜的糕點鋪製成的月餅,真的是又有文化又有故事又有顏值又好吃!收集了一波「文化月餅」,泥萌看看有沒有你的心頭好哈~三星堆博物館文創月伴三星話團圓很多四川人可能不了解,在文創月餅界,三星堆也算是老網紅了。
  • 中秋烤肉,不得不說臺灣人民太會玩!
    蘇軾在《水調歌頭》中寫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中秋月圓寄託了所有人對家的渴望與思念,這皎潔如明的夜空,圓月更有一種圓滿的意味,所以,中秋節又被稱為「團圓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