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大熱的電視劇《隱秘的世界》一經播出就引來網友熱議。
其中話題人物小男孩朱朝陽雖然還是個孩子,但是他超高的智商以及劇中所暗示的他和一系列殺人案的聯繫都讓人毛骨悚然,網友紛紛感嘆:&34;
在電視劇的熱度下,前不久一則網友拍攝的視頻也引起了軒然大波。視頻拍攝者首先是在自家窗戶看到有小女孩站在樓房高層的的邊緣玩耍,因為擔心危險所以上到樓頂勸說三名小女孩趕緊回來。
網友們通過視頻隱隱約約聽到其中一個女孩說&34;。並且在視頻的最後,其中個子最高的一名藍衣女孩突然撲上來要搶走拍攝者的手機,聲稱要刪除視頻。
網友們便猜測那句慫恿別的小女孩跳下去的話也是這名看起來最大的孩子說的,而且她搶手機的動作和想法非常成熟冷靜,以至於不少網友評論這名女孩簡直就是朱朝陽的現實版。
事情鬧得沸沸揚揚,網絡上一面倒地指責藍衣女孩。女孩的媽媽不得不站出來澄清:
藍衣女孩只是個子高,但其實三個人是同齡;
視頻中只有她緊握欄杆不是網友猜測的&34;,事實是提議去天台玩的是另一個孩子,而藍衣女孩自己因為害怕才緊握欄杆,並且沒有參與到在邊緣蹦跳的活動;
視頻最後搶手機的行為是因為女孩擔心會被更多人看到,這個行為雖然不正確但是情有可原。
最後,女孩媽媽還表明希望通過這件事可以給到孩子相關的教訓,做父母的也會加強對孩子的教育,希望大家不要臆測,孩子的世界還是比較單純的。
其實我們冷靜地思考一下整個過程,藍衣女孩的行為非常符合小孩子的特點,比如雖然害怕但還是要和小夥伴一起,雖然覺得遊戲有危險但也不能堅決地勸阻同伴或是及時抽身。
因此,我認為對這件事的討論不應該聚焦在孩子的世界到底是純粹還是陰險,而應該將重點放在如何給孩子更有效的安全教育。
其實,就像廣大網友所擔心的那樣,造成未成年兒童遇險很大的一個原因不是孩子自己主動做了什麼危險的事,而是他們身邊的小夥伴或者稍大一點的哥哥姐姐,甚至是某些成年人對他們進行的慫恿。
這些孩子出於害怕失去朋友或是被同伴瞧不起等原因,無法抵抗這些慫恿,從而釀下大禍。
所以我們不僅要告訴自己的孩子哪些事情危險不能做,還要告訴孩子如果有同伴執意去做,應該怎麼應對。
引導孩子正確的交友觀
交友觀不是告訴孩子怎麼根據三六九等來&34;朋友,而是要令他們明白真正的友情會給我們帶來什麼。
真正的友情一定是可以讓我們感到發自內心的溫暖和力量,那些令我們感到不安、焦慮、卑微的都是有毒的友情,一定要趁早遠離。
那些用友誼來威脅你去做不願意做的事情的也一定不是真的朋友。
家長要注意陪伴和接納孩子
很多時候,道理孩子都懂,但是害怕失去朋友的心情依舊佔領了上風。
一般來說,平時缺乏關愛,自卑羞怯的孩子更願意為了所謂的朋友而鋌而走險。因此,家長平時要注意給予孩子高質量的情感陪伴,並且切忌過於嚴苛,比如經常指責孩子什麼也做不好,經常埋怨孩子等。
沐浴在優質愛意中的孩子,是不會為了劣質的感情而放棄原則的。
和孩子在情景模擬中學習處理方法
堅持己見是很難的事情,尤其是未成年人,他們更容易在猶豫中被裹挾著去做本意不願做的事情。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日常練習入手,排練面對這種情況的方法。
比如,家長和孩子共同演繹這樣一個場景:如果你的好朋友拉著你去河裡遊泳而且不告訴家長怎麼辦?
儘可能地想出每一種可能,並和孩子一起分析利弊,同時了解孩子內心的擔憂和猶豫,目的是讓他趁早&34;各種慫恿手段。
解除心結,了解可能的隱患,並學會靈活處理,比如先嘗試堅決勸阻或是找到折中的玩耍方法,都行不通的情況下一定要在自保的前提下時刻留意同伴動向並及時向大人報告或求助。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中心,而孩子的安全是做父母的最關心的事情。因此,在安全教育上我們力爭做到面面俱到,讓我們的孩子平安、快樂地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