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教唆小夥伴玩「死亡遊戲」視頻被曝光,青少年隱私權是擋箭牌?

2021-03-02 牆藝術 WALLART

最近一個很火的視頻,是一個藍衣服的女孩子帶兩個女孩子在高樓天台欄杆外面玩,藍衣服小孩緊緊抓住欄杆,但卻跟另外兩個小孩說:「鬆手。」

在被拍攝男子發現,藍衣服小孩撒謊說:「我不在這個小區。」,然後她要求錄像男子刪除手機視頻,並兩度瘋狂的搶奪手機企圖刪除視頻。

 

在男子說危險的時候,她反駁說:「我們不可能掉下去。」而事實上,在拍攝的時候除了她自己緊緊抓住欄杆以外,剩下的那兩個小孩都在天台邊緣處。

 

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到,她們玩的這個「死亡遊戲」真的是讓人捏一把汗,踏錯一步,就會從高樓墜下,絕無生還可能。

 

我真的不願意以最惡毒的心來揣測小孩子,但事實就擺在這裡,有的小孩子的惡,惡的純粹。

 

但我真的覺得,這藍衣服小女孩帶那兩個小孩去天台像極了張東升帶嶽父嶽母爬山的那個橋段。她的言行舉止我很難和一個「孩子」聯繫起來,她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幹什麼,並且她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請你把手機裡的錄像刪掉。」我不想扯什麼隱私意識,她要是認識到隱私意識,她能意識不到在樓頂爬欄杆不安全?是的,她意識到了,自己手抓著緊著呢。

但她卻教唆兩名女孩子在死亡邊緣試探,如果沒人發現,真的是有人掉下去了,會不會大家只會覺得這只是一個兒童失足墜樓事件?

 

細思極恐。

 

現在的小孩子,已經不再是你以為的小孩子了。前段時間的4個歲小孩輪姦案件風頭才剛過不久。

我們認知中的小孩子是天真無邪,單純幼稚,但事實上,現在小孩子的心智成熟程度遠遠超過了我們的想像。我們小時候曾經接觸到的是怎麼樣的世界?

我只記得臺式電視機循環播放的還珠格格。

而他們接觸到的世界是怎麼樣的?

抖音快手無奇不有,網頁彈窗信息豐富。

 

我們看到的這個視頻已經是最好的,藍衣小女孩被批評教育,另外兩個小女孩也沒發生什麼意外,拍攝男子大家點讚。

但我們換一種方式來想,如果是最壞的結局會怎麼樣?

一個小女孩不小心失足跌落,藍衣女孩未滿14歲,無需付任何責任。

所以,我就假設的更加惡毒一些,如果是那個藍衣小女孩把這兩個女孩子推下去了,她也不需要付任何刑事責任。

 

讓我想起了,曾經在網上看到的一個段子,說一個小學生交了一個作文,裡面詳細的寫如何殺一個人,如何解剖,如何處理屍體之類的。當老師叫他過來問他,為什麼寫這樣一篇作文的時候,他說,我就是看《七宗罪》模仿的寫的。之後老師就讓他回去了,當這孩子走後,辦公室一個老師說,如果這個孩子用他作文裡的方法把我們殺了,他不會承擔任何後果。一室寂靜。

 

不寒而慄。

 

對於很多網絡上的聖母說,這種視頻放出來,侵害到了小孩子的肖像權和隱私權,她只是個孩子啊。我就想問:「是不是未成年人光著身子殺人,人們就看不到他了?」

 

首先,我想說的是,如果你關心的是這個小孩子的隱私而不是其他兩個小孩子的生命的話,我無話可說,如果你覺得這都無所謂的話,那請你讓你家小孩跟她去玩。

 

其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條有法律規定,合理實施下列行為,可以不經肖像權人同意:

1.為個人學習、藝術欣賞、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在必要範圍內使用肖像權人已經公開的肖像。

2.為實施新聞報導,不可避免地製作、使用、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

3.為依法履行職責,國家機關在必要範圍內製作、使用、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

4.為展示特定公共環境,不可避免地製作、使用、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

5.為維護公共利益或者肖像權人合法權益,製作、使用、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的其他行為。

 

而那些說轉發的人應該給女孩子打碼,而這種行為也有法可循,這條適用於民法典的第一千零二十五條:行為人為公共利益實施新聞報導、輿論監督等行為,影響他人名譽的,不承擔民事責任。

 

如果只是一個簡單的潛在反社會人格的女孩子的作惡,也還好,其實我們更應該恐懼的是:「藍鯨遊戲」。

 

這個女孩子如果是受到的訓練或者說是準備過應對突發情況的話,那就很危險了。萬一是類似「藍鯨遊戲」,這種事件就還會繼續。

 

也許有人還不太了解「藍鯨遊戲」,我先簡單介紹一下,藍鯨遊戲來源於俄羅斯死亡遊戲,據報導,「藍鯨遊戲」已經出現在墨西哥的社交網絡中,中國的社交網絡也有類似的死亡遊戲出現,這款「藍鯨遊戲」誘導青少年進行自殺以及誘導其他青少年的自殺行為。而凡是能夠遵守這個遊戲步驟走下去的青少年,沒有一個能夠活著走出來。

 

中國國內目前依舊有著「藍鯨遊戲」的身影

 

俄羅斯當局也指出,「藍鯨遊戲」是一款「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精心謀劃的「一場針對至少200萬年輕人的死亡策劃」。

 

所以家長必要的教育以及適當的幹涉小孩子的交友圈是很有必要的。

 

我提到這個「藍鯨遊戲」並不是為了危言聳聽,只是為了提醒家長,在14歲以下這個階段的孩子,注意他的交友圈,不要低估一個所謂的孩子的歹毒,家長也需要隨時保持警惕。現在的小孩真的和以前的孩子不一樣了。不要把孩子所犯的錯誤,都輕飄飄一句:「他還是個孩子,什麼都不懂「。

 

但話又說回來,這個未打碼的視頻,在微博上已經達到了一千多萬的播放次數。那個小女孩確實需要「修理」,必須受到足夠的教育以及教訓,這樣的事情確實噁心到家,但我們在某種程度上也的確要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我們必須譴責這樣的行為,但我們不應該知道她到底是誰,即使是藍衣女孩做出這樣的事情,但我們也不應該讓她成為網絡暴力的中心。

 

其實,對於這個事件,我的關注點還不僅僅在這個藍衣女孩子身上,我的關注點卻主要在另外兩個小孩子身上,視頻可以看出來,那兩個小孩子也不算小了,卻不能做到有基本的常識。她們還沒有意識到這種行為是非常危險的,還有就是也許模模糊糊意識到了但卻對「小夥伴」提出的建議卻無法識別好壞,盲目的聽從。

 

這才是最讓人擔心並且心驚的。

 

因為她們自己本身沒有安全意識,而家長學校也恰恰並沒有教給孩子什麼是「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正因為如此,作為家長需要對孩子進行「三生」教育,所謂的「三生教育」就是關於生命、生存、生活的教育。

 

①首先是要告訴孩子,讓孩子清醒的認識到生命不是像遊戲人物一樣,死了之後可以重來,生命只有一次,需要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②需要教孩子學習相關的生存技能以及進行相關演練,例如遊泳、野外生存基本常識、火災地震逃生等知識

 

③需要教孩子什麼是危險,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需要迴避的。教小孩子生活常識及基本工具的使用。比如用電、用火之類的

 

④培養孩子的心理素質,比如陽光、勇敢、樂觀團結等。

 

最後,我想說的是,小孩子可以很天真,也可以很邪惡,我們不能因為一句邪惡,就把小孩子打入地獄,也不能因為他小,就把他默認成不會作惡的天使。

 

請用教育束縛孩子的惡。

 


推薦閱讀:
敲基因的「天才小學生」與黑澤明的《影武者》

更多好物推薦

請點擊


相關焦點

  • 教唆幼女玩「死亡遊戲」:別讓孩子的「不懂事」,釀成最可怕的惡
    相信很多網友最近都在微博上看見了這樣一段觸目驚心的視頻畫面:視頻中有3個女孩,高一點的藍衣女孩以及矮一些的短髮女孩和條紋女孩。圖片來源:網絡而這三個孩子正在樓頂的邊緣玩耍。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其中藍衣女孩自己緊緊扒住欄杆,而另外兩名小女孩卻在邊緣蹦蹦跳跳。要知道,這可是在這麼高的樓頂上,並且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稍不注意,是極有可能墜樓身亡的。看到這裡,你也許會以為這就是幾個熊孩子喜歡玩這種危險的遊戲。
  • 女孩被同伴慫恿「爬樓」: 很多父母都不知道, 這可能是一場死亡遊戲……
    看過完整視頻的網友紛紛表示:藍衣女孩的反應太不正常了!2015年11月,17歲女孩琳娜·派倫科娃臥軌自殺,她可能是在這個遊戲影響下的第一個自殺者。2016年初,俄羅斯赤塔的一位14歲少女,臥軌自殺……這些參與者完全順從遊戲組織者的擺布與威脅,凡是參與的沒有人能夠活下來,已經有130餘名俄羅斯青少年自殺了,而且這個遊戲還在向世界擴張。2017年,這種邪教遊戲流入中國。
  • 「藍鯨」——青少年自殺遊戲再度蔓延至中國!
    曾經席捲全球的死亡遊戲——「藍鯨」,在中國再度出現!!!什麼是「藍鯨」?「藍鯨」,是一款俄羅斯死亡遊戲,遊戲的參與者在10-14歲之間,完全順從遊戲組織者的擺布與威脅,已經有 130 名俄羅斯青少年自殺了,而且這個遊戲還在向世界擴張。
  • 教唆他人自殺算犯罪麼?
    青少年很容易被外界的因素影響,包括來自網絡的,小編以前看過關於藍鯨遊戲的報導,而這針對的正好就是青少年,先給他們洗腦最後讓他們自殺。 「藍鯨遊戲」是什麼呢?藍鯨,是一款俄羅斯死亡遊戲,曾因煽動多名青少年自殺而引起關注。
  • 許志安出軌視頻曝光:計程車內有無隱私權?
    近日,有港媒爆出,許志安出軌馬國明女友黃心穎,兩人在車內的一段親密視頻也被曝光。視頻的內容、各當事人事後的表態、網民的輿論等,我們就不過多地去評判,但是我們可以從這件事中,探討一下公眾人物隱私權和公眾知情權。每次娛記、狗仔偷拍公眾人物出軌、吸毒等新聞,都會掀起輿論的一陣熱度,製造了熱點、吸引了眼球。
  • 【警惕】可怕的死亡遊戲蔓延我國,有人上傳自殘照片!
    周先生向錢報記者轉述說,參與者必須完成50個非常極端的任務,比如每天凌晨4點20分起床,然後看一整天的恐怖片,在「玩」到後來,讓參與者自殘,並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一些隱晦而又厭世的內容,「而這個遊戲的最後,則是唆使參與者去自殺。」周先生聽完孩子對於這個遊戲的介紹後,極為吃驚,立刻勸阻孩子參與此類遊戲。「這類遊戲利用青少年心智不成熟,一味追求耍酷的心理,危害性和迷惑性很大。」
  • MOMO死亡遊戲調查:或被別有用心者利用 應抵制
    有報導稱,海外的MOMO遊戲導致阿根廷一名12歲女孩自殺,中國的MOMO卻被網友「玩壞了」。打開微博輸入「MOMO死亡遊戲」,各路網友與MOMO的QQ聊天記錄鋪天蓋地而來。據了解,MOMO遊戲會在線上尋找目標受眾,然後發布死亡任務,如果目標不完成任務,則會利用黑客技術找出目標的私人電話、家庭住址,對其進行騷擾。為了一探究竟,記者就這個叫MOMO的遊戲展開調查。
  • 「你就是行走的垃圾」:藍鯨死亡遊戲怎麼殺死你的孩子?
    ——這是一個發源於俄羅斯的網絡死亡遊戲,蔓延全球,極其危險。遊戲過程極度黑暗,參與遊戲者在50天內被邪惡的心靈操控術蠱惑洗腦,或教唆他人自殘自殺,或自己走上自殘自殺的道路。孩子玩這種遊戲  首先是陷入絕望,然後是恐懼失去親人。目前,已有17名俄羅斯青少年因加入藍鯨遊戲而自殺。
  • 墨西哥11歲女孩沉迷恐怖遊戲,被陌生人教唆後竟試圖掐死兩個弟弟
    據墨西哥《千年報》2020年12月11日報導,12月11日,墨西哥金塔納羅奧州切圖馬爾市,一名11歲的女孩沉迷於恐怖遊戲,收到一名陌生男子的網絡聊天指示後,她試圖掐死6歲和4歲的弟弟,隨後又離家出走。羅莎女士告訴警察,自從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女兒就沉迷於一款恐怖遊戲,但她和家人並沒有對她玩的遊戲進行檢查,直到一個星期前,她發現女兒的手機上有一名陌生男子的簡訊,並教唆女兒殺死她的家人。
  • MOMO死亡遊戲調查:不可過分娛樂化 防止被人利用
    有報導稱,海外的MOMO遊戲導致阿根廷一名12歲女孩自殺,中國的MOMO卻被網友「玩壞了」。打開微博輸入「MOMO死亡遊戲」,各路網友與MOMO的QQ聊天記錄鋪天蓋地而來。據了解,MOMO遊戲會在線上尋找目標受眾,然後發布死亡任務,如果目標不完成任務,則會利用黑客技術找出目標的私人電話、家庭住址,對其進行騷擾。為了一探究竟,記者就這個叫MOMO的遊戲展開調查。
  • 死亡遊戲「藍鯨」潛入香港,比死亡更可怕的竟是......
    內地多地發現有校園社交平臺中驚現「藍鯨死亡遊戲」字樣,在個別地方的中、小學生中「口口相傳」,已有多名青少年參與「藍鯨遊戲」的死亡任務。有188名香港青少年登記成為其會員,還約定在12月21日集體自殺。死亡群組管理員不斷對參與者進行死亡灌輸的手段和「藍鯨」遊戲如出一轍!
  • 【突發】建興一男一女疑似玩「死亡遊戲」自殺身亡(視頻+圖片)
    看南部合作/爆料聯繫電話:18783955797爆料電話:0817-5665555、5600001 微信:15520870888網友描述,今天上午十時許,建興新橋頭賴家壩小區某房屋內一男一女死亡關於死亡遊戲藍鯨,是一款俄羅斯死亡遊戲,遊戲的參與者在10-14歲之間,完全順從遊戲組織者的擺布與威脅,凡是參與的沒有人能夠活下來,已經有 130 名俄羅斯青少年自殺了,而且這個遊戲還在向世界擴張。這款遊戲藉由網絡,從俄羅斯傳到世界上其他國家,包括英國、阿根廷、墨西哥等在內的多國都發布警告。
  • 3女生天台冒險,12歲男孩離奇死亡,他們經歷了什麼?
    【想看更多深度有趣的育兒內容,歡迎搜索關注公眾號「家長會了麼」】近日,三個女孩天台「冒險」的視頻看得人膽戰心驚,評論區一片留言更是讓人脊背發涼。
  • YouTube兒童頻道驚現不雅視頻,竟還教唆孩子...
    但萬萬沒想到,令所有父母們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YouTube Kids並沒有過濾所有的視頻,許多兒童節目中竟然充斥著暴力、血腥、色情、槍枝,甚至還教唆孩子自殺.一位來自佛羅裡達的母親、兒科醫生Dr. Free N. Hess在她的博客Pedingmom.com中發表了一篇關於YouTube Kids中令人感到不安的視頻,她表示,這些視頻讓她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恐怖世界。
  • 「藍鯨」遊戲任務曝光,做家長的千萬留意自己家孩子的QQ群!
    「據兒子說,這個遊戲是從國外傳來的,非常酷,雖然還沒有參與玩,但同學們都在談論它。」周先生向錢報記者轉述說,參與者必須完成50個非常極端的任務,比如每天凌晨4點20分起床,然後看一整天的恐怖片,再「玩」到後來,讓參與者自殘,並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一些隱晦而又厭世的內容,「而這個遊戲的最後,則是唆使參與者去自殺。」
  • 死亡遊戲藍鯨50個指令曝光 俄羅斯藍鯨遊戲qq群號有嗎?
    [科技訊]5月18日消息,死亡遊戲藍鯨50個指令曝光,俄羅斯藍鯨遊戲qq群號有嗎?號稱死亡遊戲的藍鯨遊戲,其中最變態的就是它的50個指令,到底死亡遊戲藍鯨50個指令是什麼呢?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另外,有很多人都在尋找俄羅斯藍鯨遊戲的qq群號,關於俄羅斯藍鯨遊戲qq群號的事情,小編有一番非常重要的話要對大家說!
  • 【軍武遊戲】「軍武小夥伴」平時玩什麼?(下)
    上次我們提到了一部分軍武小夥伴們玩的遊戲,但是小夥伴們玩得遊戲那會只有這麼一點?
  • 新"藍鯨"死亡遊戲"Momo"席捲全球,12歲女孩因此自殺!
    一名女孩的手機曾被黑客攻擊,她被要求尋找視頻上傳到社交媒體上,這是「Momo遊戲」的挑戰之一,現在正在追查和她交換信息的那名18歲男孩。這些遊戲利用了兒童無知而又膽大的特點,肆無忌憚的製造恐慌。俄羅斯弗拉迪米爾地區一個年僅5歲的小女孩在玩遊戲時被嚴重燒傷。
  • 十年長期研究表明:從小玩暴力遊戲並不會讓青少年變成暴徒
    這項研究調查了一組十歲左右的青少年,讓他們玩俠盜獵車,然後等他們成年後,看青少年時期玩這種暴力遊戲,有沒有扭曲他們的心理。如今這些孩子都已經是20多歲的成年人了,他們有沒有因為過早的玩暴力遊戲,導致在成年後,比小時候沒玩過暴力遊戲的孩子更有暴力傾向呢?
  • "藍鯨"死亡遊戲流行,折射出青少年對生命的草率
    如今青少年愈發地追求遊戲對感官的刺激,但普通的遊戲似乎已經不能滿足一部分玩家。一種來自俄羅斯的《藍鯨死亡遊戲》(Blue Whale)吸引了很多青年。這是一種自殺式死亡遊戲,從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期間,在俄羅斯境內發生了130起青少年自殺事件,其中至少有80人的死和「藍鯨」遊戲有關。這款遊戲不是簡單地誘使青少年自殺,而是「虐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