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2020丨不同腎功能的穩定缺血性心臟病患者中侵入性治療與保守...

2021-01-18 網易

2020-03-29 22:41:23 來源: 心血管健康聯盟

舉報

  

  

  華盛頓(2020年3月29日)——ACC.20/WCC虛擬會議特色臨床研究Ⅱ專場公布的ISCHEMIA 和 ISCHEMIA-CKD研究最新結果表明,穩定缺血性心臟病腎功能低下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呈指數增加,與手術相關的併發症和出血發生率隨腎功能降低而增加,沒有證據表明整個eGFR範圍的臨床結局具有明顯的治療效果異質性:侵入性治療(INV)與保守治療(CON)的主要或次要結局差異無統計學意義,INV使手術性MI增加,但非手術性MI減少。CKD 4級患者因INV死亡的風險增加,CKD 4/5級患者因INV發生卒中的風險增加。INV在改善心絞痛相關QoL方面具有顯著而持久的益處,但症狀較少,eGFR較低(30-45以下)的患者效果減弱。

  Abstract

  ACC 2020|ISCHEMIA CKD

  研究背景先前對穩定缺血性心臟病患者進行侵入性治療與保守治療的策略試驗並未讓患者納入腎臟功能的整個範圍。當結合使用時,ISCHEMIA試驗是唯一在整個腎功能範圍內招募患者的試驗,從而根據初始侵入性和初始保守性策略的風險和獲益為共同決策提供數據。

  研究方法ISCHEMIA試驗的隨機參與者按其基線eGFR分為以下幾組:1期CKD或腎功能正常(eGFR≥90ml/min/1.73m );2期輕度CKD(eGFR=60-89ml/min/1.73m);3期中度CKD(GFR=45-59ml/min/1.73m );3b期中度CKD(eGFR=30-44ml/min/1.73m );4期:重度CKD(eGFR=15-29ml/min/1.73m );5期:終末期CKD(eGFR<15ml/min/1.73m 或透析)。將參與者隨機分為侵襲性和保守性兩個階段,並將eGFR作為一個連續變量。將評估以下結果:主要臨床結果(死亡或心肌梗死[MI])、淨受益結果(死亡、MI或卒中)、主要安全結果(死亡或新透析、程序性併發症)、主要生活質量(QoL)結果(西雅圖心絞痛問卷[SAQ]總分、無心絞痛率)。

  研究結果ISCHEMIA隨機將5179名eGFR≥30的參與者隨機分組,ISCHEMIA CKD隨機將777名eGFR <30或透析的參與者隨機分組。在ACC 2020上將首次報導整個腎臟功能範圍的臨床和QoL結果。

  

  

  

  

  

  

  

  

  

  

  

  研究結論ISCHEMIA試驗有助於為穩定缺血性心臟病患者在整個腎功能範圍內採用初始侵入性治療與初始保守治療的風險和獲益提供證據。

  編譯:王志佳

  審校: 劉文楠特別鳴謝: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心內科醫師團隊為同步報導提供及時、快速、準確的全文翻譯工作

  POCKET ACC2020

  Immediately

  由 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和 心關注共同發起的POCKET ACC2020項目將依託 醫望醫學提供的人工智慧學術跟蹤系統,為全國廣大心血管醫師帶來及時全面的報導。

  項目得到了 醫師報、365醫學網、醫心、醫格、MedFocus等媒體的大力支持。

  

  POCKET ACC掃碼收藏網頁
ACC 2020最新動態
智能同步,盡在掌中

  1.相關學術信息由醫望醫學提供的人工智慧學術跟蹤機器人提供。
2.相關學術信息的翻譯由醫望醫學提供的人工智慧醫學翻譯機器人完成,並邀請臨床醫師進行再次核對以確保準確度。
3.如有內容上的不準確請微信聯繫我們(WeChat: TIANNA-AI99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冠脈疾病晚期腎病患者侵入性治療後的健康狀況並不優於保守治療
    冠脈疾病晚期腎病患者侵入性治療後的健康狀況並不優於保守治療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6 23:40:37 近日,美國密蘇裡大學堪薩斯城分校John A.
  • 冠脈疾病侵入性治療的心絞痛相關健康狀況優於保守方案
    冠脈疾病侵入性治療的心絞痛相關健康狀況優於保守方案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2 16:00:31 美國密蘇裡大學堪薩斯城分校John A.
  • 初始侵入性治療晚期腎病冠脈疾病患者不優於保守方案
    初始侵入性治療晚期腎病冠脈疾病患者不優於保守方案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2 15:58:10 美國紐約大學格羅斯曼醫學院Sripal Bangalore課題組的一項最新研究,探討了晚期腎病患者冠狀動脈疾病的管理策略
  • 房顫患者若行支架治療,優選氯吡格雷+新型抗凝藥!ACC專家共識
    據估計,大約1/4的人一生中會出現房顫,而大約25%~35%的房顫患者合併冠心病,近期進行冠脈介入治療的患者中大約10%合併房顫,部分患者會合併靜脈血栓栓塞症。這些患者既需要抗凝治療,也需要抗血小板治療,但在臨床實踐中,如何選擇最佳的抗栓治療策略仍存在挑戰。
  • ACC/AHA發布新版瓣膜性心臟病患者管理指南
    12月17日,美國心臟病學會(ACC)和美國心臟協會(AHA)發布了新版瓣膜性心臟病患者管理指南。新版指南強調:①共同決策;②採用侵入性較小的治療方案,減少有創操作。臨床研究已經證實,新的、微創的方法治療瓣膜性心臟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經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TAVI)適應證不斷擴大。
  • Lancet:80歲以上高齡非ST升高的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侵入性治療後對...
    Lancet:80歲以上高齡非ST升高的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侵入性治療後對長期生存有益 2020-08-31 11: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新冠肺炎患者腎功能異常及幹預方案
    另外,病毒感染導致的免疫反應、繼發的細菌性感染甚至膿毒血症的發生,可引起大量促炎因子的釋放,損傷腎臟;再就是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使用的一些腎毒性藥物可對腎臟造成損害。最後,患者本身存在腎臟基礎疾病,病毒感染及治療的過程可誘發和加重腎臟損害,引起腎功能異常。
  • 醫生詳細總結:心臟病患者需要定期檢查哪些項目?省錢又科學
    但是,對於合併某些併發症,或服用一些特殊藥品的患者來說,定期檢查的間隔往往就會縮短。比如,因為下肢靜脈血栓或房顫而長期口服華法林的患者,在PT.INR尚不穩定時,需要每三天進行一次凝血功能的檢測,以便調整藥物劑量,當數值逐漸達標且穩定後,可以逐漸延長抽血檢測間隔,如每周一次、每半月一次,直至每月一次。
  • 缺血性中風是怎麼引起的?心腦血管原因最常見,不排除其他可能
    2、心臟病心臟病也是導致缺血性腦中風的原因之一,因為患有心臟病的時候,身體各個部位的血液循環都會受到影響,而且在局部還會容易形成血栓問題,血栓脫落之後就有可能進入到腦部動脈之中引發栓塞。5、炎症炎症也有可能會侵犯到腦膜和腦部血管,引發缺血性腦中風問題。因為炎症是會不斷發展的,如果感染比較嚴重的時候,就會直接導致局部組織器官病變,引發腦血管疾病是常見的一種情況。炎症導致的缺血性腦中風危害較大,會迅速發展,並且引發其他的併發症,患者如果錯過了治療時機,將很難控制疾病。
  • 急性心梗都要支架治療?這種患者不推薦!
    而後針對 NSTE-ACS 血運重建治療的研究發現,對於低危 NSTE-ACS 患者,侵入性治療策略並不能為患者帶來獲益,甚至可能有害,如在 FRISC-II 研究中,在低危 NSTE-ACS 組中侵入治療後 5 年心梗和死亡率較非侵入性治療組有升高趨勢。 因此對於 NSTE-ACS 而言,不能盲目選擇侵入性治療策略。
  • DragonFly(TM)完成缺血性心肌病FMR經股靜脈二尖瓣緣對緣修復手術
    杭州2020年8月21日 /美通社/ -- 2020年8月18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王建安教授團隊應用DragonFly™二尖瓣瓣膜夾系統成功為一位患有缺血性心肌病的重度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MR)患者完成了經股靜脈二尖瓣緣對緣修復手術。
  • 十年磨一劍,ACC/AHA肥厚型心肌病管理指南更新
    指南鼓勵臨床醫生和患者在確定治療方案時進行共同決策,強調個體化和多學科管理。指南要點一覽1. 共同決策是患者與醫護團隊之間的對話,內容包括充分溝通檢查和治療方案、討論這些方案的風險和獲益,重要的是讓患者表達自己的治療目標,這在肥厚型心肌病管理中非常重要。2. 接診的初級心臟病團隊可以開始評估和治療,但是向專業的多學科HCM中心轉診對於優化患者管理很重要。
  • 謝青教授:看慢B肝患者優化治療後的療效與安全性
    作為新型口服抗病毒藥物,TAF在臨床III期研究(108 & 110研究)中體現了與TDF相當的療效,且顯著改善了患者的腎功能相關指標,並降低骨病風險,成為全球指南推薦的一線用藥之一。由TDF換用TAF治療,有望優化部分患者的治療結果。
  • 全省心內科就診患者中,一半人有心理疾病!雙心治療——心臟病這樣...
    近年來,心血管疾病及有關的心理問題已經成為我國最嚴重的健康問題之一,越來越多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合併存在心理問題。由於涉及到兩個學科,臨床表現不典型,常常容易出現誤診。據統計,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有40%~50%的患者合併心理障礙,高血壓患者75.8%都存在各種心理障礙。
  • 瑞金醫術(九)| 複雜心臟疾病的綜合治療
    裝置治療①「最小的」起搏器植入:2019年12月,瑞金醫院心臟內科吳立群主任完成上海首例、全國首批Micra無導線起搏器植入;2020年9月,吳立群主任完成全國首例Micra AV無導線雙腔起搏器。心力衰竭的心內、心外聯合診療通過心臟內科、心臟外科聯合診療,建立個體化規範診療體系與全程管理模式,針對不同類型患者開展難治性心衰的介入、手術及器械輔助治療,例如缺血性心肌病的冠脈支架植入與冠脈搭橋,瓣膜性心臟病的經皮瓣膜置換與外科瓣膜置換或瓣膜修補,心衰合併心律失常的射頻消融術,CRT/ICD/永久起搏器植入,經導管左心室隔離術,ECMO、左心室輔助裝置和心臟移植等
  • 託伐普坦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體會
    (2)掌握好急性心衰患者出院標準 至少在出院前24小時做以下檢查和處理;血流動力學穩定;無容量超負荷;腎功能穩定;無電解質紊亂(尤其是低鈉血症);已使用基於循證的口服藥物(金三角);為患者提供量身定做的出院後教育及自我保健的建議。
  • 新技術實現免疫檢查點抑制對治療益處的非侵入性早期識別
    新技術實現免疫檢查點抑制對治療益處的非侵入性早期識別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4 23:00:26 美國史丹福大學Maximilian Diehn等研究人員實現免疫檢查點抑制對治療益處的非侵入性早期識別。
  • 成人先天性心臟病的現狀與未來
    醛固酮拮抗劑的加入應考慮血漿電解質水平,使用利尿劑時應監測患者的腎功能和血液生化,以避免低鉀血症和血容量降低導致腎前性腎衰竭[32]。在特發性肺動脈高壓中,地高辛已被證明能顯著改善心排血量[34],但其長期使用療效還不是很清楚。鐵缺乏在肺動脈高壓患者中很常見,發現缺鐵應尋找潛在原因並考慮補鐵治療[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