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萬港漂都在這兒
本帥身邊有不少香港小夥伴嚮往去國外念書、工作、生活,他們覺得環境更好,學校都比香港大幾十倍,可以感受多元文化.
(圖片來源:果籽視頻)
但是,本帥也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外國人卻選擇來到香港求學、工作與生活,看來是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
就在上個月,英國市場調研公司歐睿國際(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發布最新的全球100個最受歡迎旅遊目的地排名,香港連續第九年蟬聯榜首!
報告稱,2017年訪問香港遊客人數預計將達2570萬,全球十大最多境外遊客到訪城市前五名依次為:香港、曼谷、倫敦、新加坡、澳門。
(圖片來源:網絡)
而且,滙豐銀行的《Expat Explorer》調查報告發現,約有68%在香港工作的外國人表示,這裡有利於他們的職業發展,新加坡的比例為62%,全球平均數為43%。
(圖片來源:端傳媒)
的確,不少外國朋友喜歡香港!本帥來到香港之後,也認識了一些高能的外國朋友,段子說得溜、會粵語、會寫一些漢字,熱愛粵式菜餚,香港的大街小巷比本帥還熟悉,如果不是看長相,完全就是老香港!
(圖片來源:網絡)
他們當中有的在香港收穫了甜蜜的愛情,有的在香港找到了自己鍾愛的事業,還有的依然在這裡寒窗苦讀.今天,本帥就和港漂們來聊一聊這群來自國外的「港漂」!
提起在香港常有很多外國人的地方,相信港漂們會反應出一個名字:蘭桂坊!
(圖片來源:網絡)
本帥還記得自己第一次去蘭桂坊,非常驚訝一個隱秘的小坡上,竟然有大大小小那麼多間酒吧,一些外國人就站在酒吧門口飲酒、聊天,本帥滿心疑惑:到底是誰最先發現了這個地方???
(圖片來源:網絡)
後來,本帥找到了答案,在香港號稱「蘭桂坊之父」的人是他:
(圖片來源:橙新聞)
沒錯!就是照片裡的這個外國大叔了!他的中文名字叫盛智文,他已經來港40年,在香港家喻戶曉,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老香港!
(圖片來源:日經中文網)
盛智文(Allan Zeman)1950年出生在德國,是猶太人,很小的時候隨父母移居美國紐約,父親去世後母子倆移居到加拿大魁北克。
19歲時因工作原因盛智文前往香港,從此對香港一見鍾情,決定在香港定居.2008年他直接放棄了加拿大國籍並加入中國國籍!
(圖片來源:網絡)
從小盛智文就頗具商業智慧,上世紀80年代初,他已經居港10多年,並且賺了一生第一桶金。
他偶然路過一條在香港最繁忙的皇后大道中一帶的斜路,那時路上只有幾間花店,本來是毫不起眼的一條小路,但盛智文卻想在這裡做一些特別的事.
(圖片來源:網絡)
他在這條小路上開設了一間「California餐廳」,後來逐步向業主收購業權,成為蘭桂坊大業主!再吸納了不同的酒吧、食肆,香港最著名的酒吧及餐飲區就這樣從他手上誕生了!
(圖片來源:東網)
這個非常地道的老香港說:「蘭桂坊很小,但我覺得可以做到一些事情,就像香港也是由小漁村開始發展。」
後來,與中環的心臟地帶皇后大道只有一街之隔的蘭桂坊,非常受香港人和外國人歡迎,許多名人和模特兒都來光顧,他先後在蘭桂坊開了17間餐吧,七成以上物業都屬於他!
作為一個老香港,盛智文不但有傑出的商業貢獻,還非常熱衷社會公益,香港政府授予了他太平紳士、金紫荊星章、大紫荊勳章!
還交給了他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拯救瀕臨關閉的香港海洋公園!這讓從來沒有做過樂園生意的盛智文犯難了.
當時的海洋公園設施老舊、不受遊客歡迎,加上強敵香港迪士尼即將落成,政府已經建議關閉或遷往別處經營了。
香港迪斯尼樂園
(圖片來源:網絡)
盛智文立即表示反對說:「這樣跨越山麓的主題樂園,世界少見。而且是本土出品,陪伴很多人成長,必須要保留下來。」他於是決定出任分文不取出任香港海洋公園的董事會主席..
香港海洋公園
(圖片來源:網絡)
他在任的11年間,加入了「亞洲動物天地」等新主題園區,萬聖節、聖誕節期間大搞主題活動,2014年他雖不再續任,但是海洋公園已經翻身成為了全球最受歡迎的主題樂園之一!
(圖片來源:網絡)
相信港漂們都去過海洋公園萬聖節的哈囉喂主題活動吧!這個活動的想法也來自這個老香港!
每年萬聖節扮鬼,盛智文(右)也常常親力親為.
(圖片來源:香港經濟日報)
儘管營收規模小於對手,海洋公園這座本土的主題公園並沒有被迪士尼打敗,相反卻一直在利潤較量中佔上風,業績甚至常常打敗迪士尼,盛智文因此也被稱為「米老鼠殺手」(Mouse Killer)!
(圖片來源:香港經濟日報)
除了「蘭桂坊之父」盛智文,本帥發現身邊還生活著非常多厲害又有才的歪果仁,他們也都是老香港!
(圖片來源:網絡)
他們中有原計劃在香港停留3個月,但一待就是25年的艾倫·楊布拉德,他現在是香港外國記者會的音樂總監。
(圖片來源:Chinadaily)
還有印度大叔馬努·梅爾瓦尼,他1948年就隨父親從印度來到香港,現在是尖沙咀著名的「山美裁縫店」老闆,美國前總統老布希、比爾·柯林頓都在他店裡訂做過西裝!
(圖片來源:Chinadaily)
任香港大學檔案中心總監的李達詩,她已在香港住了11年,並且丈夫就是香港人,她堅定地認為,自己就是香港人!
2014年,李達詩在香港舉辦了婚禮,日子特意選在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穿上重視傳統服裝的她是不是特別美?
(圖片來源:點新聞)
其實他們只是居住在香港的外國人當中的幾位,還有許多外國朋友來到香港之後就打算一直留下來!
有數據顯示,香港過去一年中全日制非本地學生人數為16416人,國際學生佔其中的二成五,這其中也包括了一位叫Chase的美國小哥,放棄紐約大學的錄取,轉學來到香港中文大學!
(圖片來源:果籽視頻)
這位美國小哥改了個中文名字,努力學習粵語,現在他已經能看懂七八成的中文字!
(圖片來源:果籽視頻)
在他眼中的香港非常適合留學,相比紐約大學高昂的學費,在香港念書相對經濟,他愛上了香港這座讓他永遠不會覺得悶的城市!
(圖片來源:果籽視頻)
而且,他認為香港的交通高效便捷,即便晚上很晚回家,也不會擔心城市不安全,這一點香港比紐約做得好!
(圖片來源:果籽視頻)
有那麼多喜歡香港的外國朋友,也有一些外國朋友悄悄告訴本帥,他們覺得香港有些地方很古怪!
本帥曾經就被外國朋友問到啞口無言:香港人為什麼會喜歡吃雞腳?
(圖片來源:網絡)
也有的外國朋友問本帥:在香港,為什麼有人把自己的車牌號起名叫PLAYBOY本帥趕快掏出手機:你也許還沒有看過這個PIKACHU吧
(圖片來源:網絡)
還有一些香港人的英文名,外國人也會覺得莫名奇怪,比如 Orange, Cherry, Apple, Angel…
加上姓氏之後變成了Orange Man, Cherry Wong, Apple Chan, Happy Lee, Angel Yip…本帥腦補了一下「I’m Orange Man. Nice to meet you.」 外國朋友應該很難有不覺得古怪的……
也有在港生活的俄羅斯小哥很不理解香港人為什麼為了喜歡的食物可以排隊一到兩個小時?!
(圖片來源:果籽視頻)
(圖片來源:果籽視頻)
還有為什麼香港人蓋樓會在大樓四周搭竹棚……這一題真的考住了本帥.
(圖片來源:果籽視頻)
上下班路上本帥常看見四周穿梭的外國人,心想香港有中西兼容的生活方式,高效率的工作環境,極強的文化包容度,便捷的交通,繁榮的經濟。
無論你來自哪個國家,何種膚色,這座城市總會給你一個愛上她的理由……而這就是香港的魅力吧!
圖片及資料源於網絡,本文為港漂圈原創,轉載請聯絡港漂圈,投稿請發送至fengyaqi@gangpiaoq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