殫精竭慮,卻把孩子養成了仇人

2021-02-08 樊雲峰教育雜談

人生的價值

3'15"

生活不易。

這部泰國煽情廣告片,再度讓我熱淚盈眶。


人生的價值需要用什麼來衡量?

(摩的司機)因為我以前坐過牢,去應聘的時候,沒人敢錄用我。

(製衣女工)我縫一顆扣子能拿到1.5泰銖,所以生活十分不易。

(殘疾收銀員)我覺得生活艱難,因為我生來就和別人不一樣。


我怕我的小孩覺得.

為什麼我的爸爸在做那麼低賤的工作?

我怕我的孩子覺得丟臉,因為他有一個殘疾的媽媽

我希望.他心裡不要這樣想吧。

曾經好幾次,我拿不出錢給孩子做生活費,不得不去跟別人借債,

只是一個摩託車司機,害怕他們不能和我一樣忍受辛苦的日子。

我的女兒考上了好學校,但她卻沒辦法去讀,我也知道對她來說很可惜,但沒辦法,她必須靠自己。

殘疾人薪水不高,我覺得很對不起兒子,都是我害他過得這麼辛苦。

我怕我小孩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每每想到這裡我都寢食難安,怪我做得不夠好。

我很想跟我的女兒說聲抱歉,如果.如果她出生在別的家庭,就不會過得這麼辛苦了。


你知道.

你的人生價值多少嗎?

他是一個非常厲害的人,不眠不休、廢寢忘食,只為了養家餬口。

只為了多賺一點錢,來撫養我們、照顧我們。

我希望他也能好好照顧自己,就像照顧我們一樣。

我很想跟他說爸爸我愛你,我會永遠愛你直到生命的盡頭。

她的腳有缺陷又怎麼樣?她把我養育大長大,有什麼好丟臉的?

就算別人嘲笑我的媽媽腳有殘疾,那也是他們的問題。

在我心目中,我媽是最完美的英雄。

我知道她很累,但她從來不抱怨過,從來沒有向我抱怨過一個字.

我不希望我媽覺得,出生在別的家庭,當別人家的小孩會過得更好。

雖然他沒有錢,但給我的愛卻一點不比別人少,在我眼裡,我媽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能當她的女兒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了。

我並不認為我比別人缺少什麼,只缺可以看到媽媽過得幸福快樂。


為那些愛我們的人而活,

就是人生的價值所在,

為愛而堅持.

再看看我們現在的教育。

幾乎整個社會都在努力為孩子創造最好的環境,無微不至的呵護著他,自己省吃儉用也要給孩子最好的,基本上有求必應,恨不得什麼都替他幹了。

殫精竭慮,小心翼翼,患得患失,絞盡腦汁,千方百計.

即便是這樣,我們又把孩子養成了什麼?

養成了仇人!

見到太多的父母和孩子勢同水火!

父母抱怨孩子不懂事,孩子抱怨父母不理解,這樣的生活怎麼可能幸福?

一旦走到這一步,又該埋怨誰?

怨父母!

因為我們沒有教給孩子感恩,沒有讓他們知道一滴水一簞食來之不易

不要再一味傻傻的只讓孩子吃好、穿好、玩好、學好了,而要捨得用生活錘鍊,品嘗生活艱辛滋味,才能懂得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才能懂得感激父母養育之恩。

我非常羨慕片中那三個家庭,享受這發自內心的幸福。

什麼是最好的教育?

從小教起,從小事教起。

勿貪多

瓶中有果,兒伸手入瓶。取之滿握,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母曰:「汝勿貪多,則拳可出矣。」

這就是最好的教育。

家庭教育的力量由此可見一斑。

親,點開下面的廣告吧,騰訊給俺使小錢呢。

點讚轉發朋友圈,親,請活動活動手指.

相關焦點

  • 把孩子養成仇人,看這三種媽媽是怎麼做的?
    媽媽和孩子,本應是世界上最親密的人。但為什麼在有些家庭裡,孩子卻視媽媽如仇人呢?最大的可能,就是養孩子的方式出了問題。據晨媽觀察,這3種性格的媽媽,最容易養出不懂事的孩子。暴脾氣的母親都說做父母是一場修行,最考驗的就是一個人的脾氣。
  • 為何自己用盡全力,卻把孩子養成了仇人
    有一些父母很疑惑,原本挺好的孩子突然就變了,處處跟自己對著幹。有的孩子甚至把拳頭揮向了父母。孩子的變化讓父母們猝不及防,他們想不明白,為何自己用盡全力,卻把孩子養成了仇人。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如果你家也有這樣的問題孩子,如果你也感到困惑想找到答案。那麼,建議你看一看央視攝製的紀錄片《鏡子》。片中為我們講述了三個問題少年和他的背後家庭的故事。
  • 為了孩子好,瘋狂逼孩子的媽媽,卻把孩子養成了仇人
    把孩子的天賦扼殺在萌芽中,以為只有學習一條路可走,毀掉的是孩子的未來,還有小心呵護起來的親情。可悲的是,很多媽媽不覺得自己是在逼孩子,反倒認為是為了孩子好,到頭來自己很受傷,卻沒有人理解背後的心酸。1小時,超過60%的父親因為工作繁忙,抽不出時間陪伴孩子;超過20%的父親還沒有認識到陪伴孩子的重要性。
  • 這3種媽媽最容易把孩子養成仇人,看看有你嗎?
    媽媽和孩子,本應是世界上最親密的人。但為什麼在有些家庭裡,孩子卻視媽媽如仇人呢?最大的可能,就是養孩子的方式出了問題。據晨媽觀察,這3種性格的媽媽,最容易養出不懂事的孩子。正如教育專家馬卡連柯說:「一切都給孩子,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給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 愛孩子是天下父母的本能,但千萬不能讓這份愛失去了限度,否則只會養出一個不懂感恩、得寸進尺的孩子!
  • 這3種媽媽,最容易把孩子養成仇人,尤其第一種最常見!
    在大多數人的眼裡,媽媽和孩子應該是世界上最親密的人,媽媽離不開孩子,孩子也離不開媽媽。都說天底下最無私的愛就是母愛,但為什麼在有些家庭裡,孩子卻把媽媽看作仇人?2019年3月,江蘇省鹽城市某小區,13歲男孩因瑣事與母親發生激烈爭吵,激動之下用菜刀將母親砍死。2018年12月,12歲少年將母親殺害,被帶走時,孩子一臉鎮靜。
  • 把孩子養成仇人?南京一高二學生因母親說教,持菜刀致其母死亡
    把孩子養成了仇人?南京一高二學生因母親說教辱罵,持菜刀致其母死亡,警方:因家庭管教長期有矛盾! 11月12日晚,南京市第十三中學學生李某,回家後遭到母親說教辱罵,情緒激動的情況下,李某用菜刀將母親殺害。案發後,李某換了衣服出門,在同學家借宿一夜。
  • 這三種父母,最容易把孩子養成仇人,你對孩子愛的方式正確嗎?
    在現實生活中,有時候,那種由愛生恨,又愛又恨,愛恨交加的「仇人」,實際上要比血海深仇的那種仇更加讓人誅心。其實,要說這更誅心的是,這個既讓人愛不起而又恨不得的人,Ta可能是我們身邊的父母。為什麼說有些父母哪怕傾盡了幾乎所有的愛,而卻把孩子愛成了仇人呢?
  • 「敗家子」倒光父親茅臺,只因手辦被送走:這3類家長,最容易把孩子養成仇人
    明明是至親的父母,卻成了孩子心中的「仇人」。明明所做的一切都是「為孩子好」,卻粉碎了孩子的心,逼孩子走上極端。心理專家李玫瑾說過:孩子的問題,歸根結底是父母的問題。每一種異常行為的背後,一定可以在其所受的教育中找到原因。
  • 成龍女兒割腕自殺,告母入獄:我們是怎麼把孩子養成仇人的?
    父母扭曲的愛,是孩子仇恨你的開始。吳卓林說:「從始至終,我都只要求空間。」空間這個詞,對很多孩子來說,太奢侈。現實生活中,有太多父母用自己的設想來規劃孩子的人生,要求孩子在他們認為正確的道路上行走,卻從不曾聆聽孩子們內心的聲音。在愛的禁錮下,孩子們找不到能容納他們的空間。
  • 17歲高中生弒母: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是把孩子養成「仇人」
    的確,孩子出了問題,也是家長出了問題。媽媽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控制孩子,只關心孩子學習,不關心孩子內心的需要,才導致了這場悲劇。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是把孩子養成了自己的「仇人」。媽媽把孩子當成希望,當成「盼頭」,甚至把整個人生壓在孩子身上,這是多大的壓力啊,這種愛孩子背不動,承受不了,只會把孩子壓垮。
  • 15歲女孩勒死母親藏屍行李箱:為什麼我們付出一切,卻將孩子養成了仇人?
    生活裡,孩子變仇人愈演愈烈據知情者說,張某是一位要強的單親媽媽,與丈夫離異多年,獨自一人將孩子撫養長大,平日對女兒管教甚嚴。可我們一手養大的孩子,卻成了最尖銳的利器,插進了自己的胸口。我們怎麼把孩子養成了仇人?這讓我想起北大學子吳謝宇弒母案。吳謝宇有著幾乎完美的履歷,在學校年年第一,還被北大提前錄取。在父親癌症去世後,他還安慰媽媽說:「別難過了,爸爸在天上看著我們呢。」
  • 同樣是養子,彥佑對簌離言聽計從,為何荼姚卻將潤玉養成了仇人?
    同樣是養子,彥佑對簌離言聽計從,為何荼姚卻將潤玉養成了仇人?真相其實很扎心,無論是彥佑,還是潤玉,其實都是有良心的,彥佑對簌離言聽計從,潤玉對荼姚,在簌離被荼姚殺死之前,荼姚也是再三忍讓!然而,彥佑的言聽計從,至少還能為他換來簌離的幾句安慰和憐惜,可潤玉的忍讓,卻只會讓荼姚得寸進尺!不僅殺簌離,還想繼續除掉潤玉!
  • 這幾種父母不是在養孩子,而是養「仇人」,到了晚年就會自食惡果
    既然給了孩子生命,作為父母就要對孩子的一生負責。每個父母都為孩子傾其所有,給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條件和最優質的教育環境。但是有些孩子不僅沒能長成父母期待的樣子,反而變成了父母的「冤家」。尤其是以下這幾種類型的父母,表面上是在養育孩子,實際上卻是在將孩子一步一步變成自己的「仇人」,到了晚年就會自食惡果。
  • 為何父母用盡全力卻成為孩子的仇人
    #紀錄片 4
  • 為什麼有些父母付出一切,卻把孩子養成仇人?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父母堂(askjane)」身邊見過很多「100分媽媽」,對自己要求苛刻,為孩子付出一切,盡己所能將孩子的人生「安排」得井井有條……然而,這樣為孩子傾盡所有之後,卻並沒有換來一個100分的孩子,甚至孩子可能成了「仇人」十一長假裡,刷了英劇《黑鏡》的第四季,這部劇主要討論的是如果實現了那些滿足人類極端需求的科技,會對人類社會有什麼影響
  • 有些人 生生把狗養成了人的仇人
    包括西安幾家媒體在內的全國多家各類媒體,都關注報導了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一家兩個孩子相繼被自己家養的兩條狗咬傷,這家人只給小一點的弟弟打了狂犬疫苗卻沒有給更早被咬傷的姐姐打,結果姐姐狂犬病發,目前已經處於腦死亡狀態。
  • 讓孩子養成「好習慣」的不二法門
    良好習慣的作用不僅是孩子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還是孩子智力發展的橋梁,更是培養孩子創造精神的重要手段。因此,從小著力培養使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品質,不僅對家庭和學校的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還能使孩子終身受益。
  • 16歲女孩「賭上性命」逃離親媽:這4種父母,最容易把孩子養成仇人
    那些錯誤的養育,逼著孩子成了仇人,逼著孩子拼了命也要反抗和逃離。短劇《聽見她說》中,楊紫飾演的單親少女小雨,在26歲生日時對媽媽說道。因為丈夫出軌,小雨母親不再相信任何人,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到了女兒的身上。
  • 父母養育孩子的路上,不要讓孩子養成嬌生慣養的習慣
    可這樣的缺課之下,容易讓孩子滋生嬌生慣養的行為,一有點不舒服就開始請假,同時也會影響孩子的學業,還不能很好的學會克服困難,養成堅持上學的習慣。當然,也並不是說孩子生病了,就一定非得讓孩子上學不可,只是有一些輕微不適,不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還是有必要讓孩子繼續堅持。
  • 多少父母用報復性懲罰把孩子養成了仇人
    別讓報復性懲罰,成為孩子一生的陰霾。——少兒守護人最近,在一個叫Reddit的論壇上,一位家長的帖子火了。「我刪了兒子的《我的世界》遊戲,我是混蛋嗎」,這位母親問道。事情是這樣的: 疫情期間,孩子在家線上學習。但由於年紀小,缺乏自我約束能力,孩子老是賴床。這位母親在一次兩次的警告後,見仍沒有作用,便一氣之下刪了孩子最喜歡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