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種意義上,一個人的嘴,就是一張履歷表。
有時候,一個人為人處世的能力,比智力重要。
情商高的人,從來是看破不說破,懂得關係再好,也不能口無遮攔,丟了分寸感。
有一次,黃渤做客《人物》專訪節目,主持人問他,「怎麼看外界對你高情商的評價?」
黃渤想了想,很認真地說:「你知道真實的狀況根本不是那樣。其實有的時候,所謂高情商,是你不想傷害別人。」
確實,真正的高情商,就是把握一個恰到好處的度,將心比心,讓人相處舒服。
黃渤就是這樣一位既會演戲,也特別高情商會說話的演員。
1974年,黃渤出生在山東青島。
青島人看山東,好比大連人看遼寧,問他是哪裡人,都不說自己是遼寧人,而是直接說大連的。
同樣,青島人被問起籍貫,也幾乎不說自己是山東人,而是自豪地說「青島地(四聲)」。
倒不是他們有多麼瞧不起山東這個母省,而實在是青島太過出名,用人傑地靈來形容一點不為過。
青島出了國內眾多演藝圈和運動健將,老的不說,熟悉點的像倪萍、王寧、黃曉明、高虎、陳好、夏雨、白百合、黃子韜、張繼科等名人。
黃渤的父母都是公務員,和許多傳統家庭一樣,家裡一心希望他能好好學習,考上北大清華之類的大學。
可惜打黃渤讀書起,除了語文還算過得去,其他科目成績都慘不忍睹。
每次期末考試家裡人問起成績,諸位可自行腦補黃渤經典的表情。
青島滿大街的俊男美女,可黃渤那長相實在有些對不起觀眾,看人眼神也哆哆嗦嗦,加之成績也一般,導致他從小就有些自卑。
不過,不是有那麼句話,上帝給你關上了一扇門,總會給你留扇窗戶。
上帝是公平的,確實給顏值和成績都不佳的黃渤留了個「天窗」。
初二時,黃渤因為嗓音不錯,代表學校參加青島電視臺舉辦的「龍城杯中學生卡拉OK大賽」,喜提第三名。
比賽期間,他認識了一個小眼睛的瘦高男孩,長相幾乎和他屬於一個起跑線,讓他倍感親切。
聊了幾句,黃渤知道這個男孩叫高虎,和他同齡,也是個參賽選手。
少年時的夥伴,長大後的摯友
高虎出生文藝家庭,從小在劇團大院長大,家裡都是搞音樂的,近水樓臺就對音樂有了極大愛好和興趣。
兩個半大孩子聊起音樂,一見如故。
高虎會樂器,還懂那麼多樂理知識,這讓半吊子的黃渤十分佩服,此後總纏著高虎教他彈吉他。
一有空,倆人就騎車橫跨半個市區碰面切磋音樂藝術。
高虎也覺得這個總是咧著嘴一臉傻笑的同伴和自己是難得的知己,對自己又崇拜又尊重。只是黃渤基礎比較差,很多樂理實在是教不會,難免有些煩躁。
但是黃渤一聲聲「哥(三聲)」喊的他不好意思,只能耐心地繼續指導下去。
黃渤當時也沒想到,如果不是認識了這位名叫高虎的哥們,或許以他的形象和氣質也就和後來同齡人一樣,老老實實認命去找份安穩工作就此一生。
1994年,黃渤不出所料的高考落榜,得以專心帶著他一年前組織的「藍色風沙」音樂組合去走穴賺錢。
黃渤父母雖然氣個半死,但是兒大不由娘,只能對黃渤的「瞎胡鬧」睜隻眼閉隻眼。
而此時的高虎因為音樂特長,很順利的就通過了山東藝術學院專業藝考。要不是現場有個熟悉的劇團老師偷偷給他建議,讓他再試試在同一考場設點的中央戲劇學院,恐怕也沒了後來作為演員的他,以及比他更火的黃渤。
高虎去試了中戲的藝考,沒費多大就過了專業藝考,自此安心複習文化課。家裡也很高興,畢竟「中戲」名氣遠大於「山藝」,還是在首都上大學。
黃渤呢,此時還在跑江湖,小小年紀的他已經懂得混場子靠的不僅是歌喉,更多是要會調動現場氣氛。
黃渤帶著一幫人聲嘶力竭唱了數次後,因為氣氛不夠熱情,歌廳老闆拒絕付帳。他這才醒悟過來唱歌光靠賣力可不行,得講「套路」。
沒辦法,當跑場嘉賓和駐唱歌手不一樣,「金主爸爸」要的是現場人氣,誰的人氣高,就給誰錢。
「玩套路」,黃渤可不怵,想當年除了語文,諸多科目能在老師眼皮底下,在「友軍」幫助下順利過關,靠的就是玩套路打情感牌。
於是,黃渤總結出一套技術活:第一首歌小試牛刀,第二首歌要亮本事,點燃現場氣氛。中間穿插講講心酸往事,最後一首友情的歌收尾,賺足客人的眼淚。
這還不算,現場要想嗨,得喝酒。
客人們知道黃渤是青島的後,都嚷著讓他一起「喝(四聲)啤酒」,要他一邊喝一邊唱。
沒法子,只能喝。
最多一次,黃渤一首歌唱完喝了十一瓶啤酒。
黃渤組織樂隊走南闖北,自己也懷揣著一個歌星夢
在幾年的時間裡,黃渤幾乎跑遍了中國從南到北的每個省市,見識了不同的人,不同的習俗。
黃渤在外演出一個月回到家,得意洋洋地將2000塊錢「啪」的拍在了家裡桌上。
回家前,他特意將2000元全部換成了10元,這樣顯得厚一些。
那時,他的父母一個月的工資大概300塊錢,他一場演出60塊,一個月下來賺了2000塊錢。
母親挺高興,覺得「哎呦,搞藝術確實賺錢!」後面也不再多說什麼。
最火的時候,黃渤手下的演出隊有個六個人的舞蹈隊和四個人的樂隊。
當老闆,首先得管飯。
黃渤親自當大廚,常常是弄兩條老大的鰱魚,混上豆腐、土豆等素材一鍋燉,然後配上米飯、油餅、饅頭之類的主食就是一頓
算不得多好吃,但是起碼管飽。
二十多出頭的十來個男生,去哪表演完全隨心情,常常是看哪裡沒去過,哪裡好玩。
有人說,沒去過杭州,好!當天十來個人就坐大巴去了杭州,好吃好喝把錢花完了,黃渤就託朋友在當地舞廳走穴賺路費。
當時香港的威猛樂隊很有名,黃渤等人就置辦了行頭去了東北三線城市,冒充港臺藝人登臺表演,輪著唱完四大天王的歌曲後立即拿錢跑人,怕被人識破後爆揍。
團隊裡,黃渤是老闆,也是歌手,由於眾所周知的形象問題,他一上去,就被下面觀眾使勁噓。
起初,他只能灰溜溜的下臺,後來臉皮厚了,琢磨出應付的辦法。
那就是只要有人開始噓聲他,他就特誠懇的說:「接下來我給大家來一首歌,歌名叫《喜歡我的人都好運》。」 唱到那些人一個個都不好意思再噓為止。
外出走穴被人賴帳是常有的事情。可不能急也不能惱,黃渤只能恭敬地端著酒杯,用青島話一聲聲喊「大哥(三聲)我幹(三聲)了!」,一杯接一杯杯灌自己,灌到對方乖乖把錢付了。
黃渤後來笑著調侃:「東南西北四個地方的流氓,怎麼欺負人我都能學。」
正是這種底層生活的經歷為後來黃渤演戲的細緻入微,交際的左右逢源打下根基。
帶著一堆人東奔西跑兩年時間,黃渤突然把演出隊解散了。
原因是當時很多大牌的港臺藝人開始進入內地市場,他們這些野路子的演出隊瞬間就沒了市場。
更重要的是,在黃渤心裡還有個歌星夢,他覺得自己嗓音不錯,或許可以當個真真正正的歌手,這樣一群人瞎跑實在沒有前途。
1995年,沒有絲毫猶豫的黃渤一頭扎進了廣州,那裡是當時諸多流行歌曲的發源地,也是無數懷揣音樂夢想的年輕人聖地。
到了廣州後,黃渤滿懷希望找唱片公司,想出張自己的專輯。
不久,接連碰壁的黃渤意識到自己其實很傻很天真,無數顏值比他好,唱功也不比他差的音樂愛好者都沒找到出頭的機會,他一個外來戶憑什麼會火。
此地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知道黃渤的境況後,竇唯的弟弟竇鵬邀請他來北京發展,他曾在青島看過黃渤的表演。
黃渤一聽,眼就亮了:首都,那是大城市!還有最好的哥們在那裡呢!
二話沒說,黃渤就離開了廣州去了北京,見到了已經是大學生的高虎,二人境遇不同,雖然依舊把酒言歡,但總覺得彼此間似乎差了點什麼。
為了夢想,黃渤開始北漂,住地下室,晚上蹬著自行車去酒吧唱歌。
為了夢想,黃渤開始北漂,住地下室,晚上蹬著自行車去酒吧唱歌。
來北京,他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自己的音樂夢。
可當他準備了小樣送到某唱片公司,滿懷希望和對方一番交流出了門後,在樓梯拐角的儲藏室裡看見堆的和小山似的各種音樂小樣,他頓時明白,自己的音樂夢很可能終究是一場泡影。
家裡人看他沒混出個名堂,催著他回去。
1996年,22歲的黃渤回到故鄉青島,去了家舞蹈學校當街舞教練,連街舞都是他滿世界跑場子時候現學的。
當了教練,業餘時間的黃渤還和他人合開了家貿易公司,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
開公司這一年半時間,黃渤天天和各種人談業務,胡吃海塞,徹底忘記了當年的藝術夢。
沒想到,1997年的金融危機也影響到了黃渤的生意,因為經營不善,他欠下了一屁股債。
有次,債主討債,黃渤趕緊假裝上廁所,讓手下人應付。結果剛走出廁所,迎面就撞上臨時返回拿包的債主。
對方很客氣,也不揭穿,還拉著黃渤去喝酒。
酒席間,誰也不提錢,喝了個昏天黑地,彼此把酒訴衷腸一番後,對方把淚臉一抹,伸手要錢。
黃渤事後感慨:「演的都真真的!那才是最真誠的表演!」
等到好不容易湊錢把債填上,黃渤繼續老老實實去做他的舞蹈教練,晚上又回到舞臺走穴唱歌賺錢。
按理說,一個人的故事到此就差不多了。
可對黃渤來說,故事才剛剛開始,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兩個貴人在召喚他了。
2000年,黃渤接到了好友高虎的電話,邀請他出演由管虎導演的首部電影《上車,走吧》,扮演一名從外地來北京開小巴的農民工故事。
起初,黃渤聽說高虎找他拍電影,以為只是個群演,可還是精挑細選了一張演出照寄過去當試裝照。
沒想到,導演一看就對力推好友的高虎說這孩子長得太帥,不合適。
高虎聽後急了,賭咒發誓說黃渤「絕對沒有照片上那麼帥」,建議讓導演看看真人再說。
等黃渤去了劇組,管虎上下打量了下,對身邊的高虎意味深長地笑了笑,算是認可了他的說法。
有意思的是,黃渤在商場泡了太久,管虎導演問他有什麼問題想問。
黃渤憋了半天,問拍戲給他多少錢,這是來之前他沒好意思問高虎的問題。
得知自己能拿五千,他滿意了,高虎也才一萬。
真正進場拍戲後,黃渤有些慌亂,演著演著自己竟然就喊停了,氣得導演怒罵他就是個大傻帽。
好在有高虎的幫助,黃渤也悟性很高,進入劇組不到一周,終於將自己角色中的「屌絲」氣質拿捏的死死的。
《上車,走吧》劇照
2001年,《上車,走吧》,獲得金雞獎「最佳電視電影獎」,這給已經泯滅了藝術夢的黃渤極大的鼓勵。
劇組去頒獎現場,黃渤還很認真問高虎,到時走紅毯碰見有人拍照,這個步伐到底是快點好,還是慢點好?
就連坐在演員席,導演管虎也不忘扭頭調侃他:「黃渤我見你坐這兒特怪,你應該在觀眾席上邊坐著」。
現場的評委有人對黃渤的表演十分稱讚,甚至說可惜了,按照規定只有影片能參展,不然可以給他報個最佳男配什麼的。
對黃渤來說,真是人生如夢,花了十多年精力的歌唱夢連個門都沒有,而十來天的表演居然得到了那麼大的肯定。
「就這十來天,對自己之前那十來年像是一個巨大的諷刺。」
2002年,黃渤在好友高虎勸說下,準備報考大學。
在高虎精心指點下,他選擇了報考北京電影學院的配音專業高職班,最終以26歲的「高齡」考入了大學。
在此期間,因為有管虎導演和好友高虎的推薦,黃渤參演了電視劇《大腳馬皇后》《黑洞》《紅樓丫頭》等,飾演的角色多為小角色,在電視劇《黑洞》裡最長臺詞只有12個字。
2005年,已經算是管虎導演「御用」演員的黃渤又出演電視劇《生存之民工》,演繹民工的北漂生活,劇中一口青島話的黃渤讓很多劇組的人都誤會是導演找來的民工角色。
多說一句,管虎導演的《生存之民工》是筆者看過的最深動,也是刻畫農民工最為細緻的一部電視劇。也正因為該劇過於真實,後改名為《春天裡》,依舊遭到了下架處理。
黃渤在此片中表演可圈可點,特別是一口道地的青島話,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剛到《民工》劇組的黃渤讓很多人誤以為導演真的找來個民工扮演
這其中就有個青年導演,剛剛拿了劉德華三百萬的投資,想儘可能的找一些性價比高的演員。他看了《民工》後,對黃渤產生了興趣。
這個導演叫寧浩,早年也是個頑主,後來改邪歸正從了藝術,以一部《瘋狂的石頭》劇本成為劉德華主導的「亞洲新星導」計劃中唯一的內地電影作品。
寧浩希望劇中人物說一口方言,這樣和角色形象更為契合。
而幫黃渤看完劇本的高虎也慫恿他一定接下這個片酬並不高的戲。
於是,黃渤稀裡糊塗被寧浩請到了重慶。
等王迅後來進入劇組,分配房間後,看見黃渤、劉燁、嶽小軍和劇中造型一樣,盤著腿叼著煙在床上打牌,自詡正牌演員的王迅氣壞了,以為導演組將自己和一幫場工安排住在了一起,氣呼呼地要找導演調換房間。
《瘋狂的石頭》中黃渤一句「班尼路,牌子!」其實是製片人劉德華的一個廣告置入
《瘋狂的石頭》幾乎是一炮而紅,當年拿下了包括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創劇本獎「在內的多個電影大獎,創下了以三百萬投資奪得三千萬票房的電影奇蹟。
黃渤憑藉滿口青島話的「黑皮」而走紅,並於2008年以主演身份參演寧浩的喜劇電影《瘋狂的賽車》。
但是,對於黃渤來說,走紅是一回事,證明自己的表演實力是另一回事。
很多人習慣把明星分成兩派:偶像派、實力派。
黃渤卻將自己分為第三種:體力派,這是一種自嘲,也是一路走來他的寫照。
為了拍《瘋狂的石頭》裡最後偷麵包那場戲,他繞著高架橋跑了一天,跑到最後整個人都快虛脫了。
2009年,黃渤參演了管虎執導的電影《鬥牛》,他展現了主角「牛二」從不羈到最終妥協,整個無奈的過程轉折。
整部電影,通篇都是黃渤一個人和一頭奶牛較勁。殺青時,他一共跑壞了37雙鞋,不顧形象嚎啕大哭:終於結束了!
整部電影,通篇都是黃渤一個人和一頭奶牛較勁
可即使這樣,他每場戲都會反覆和導演說一句話:「導,這個感覺不對,我要麼再試試其他的?」
多年後,當黃渤不知道第幾百次被問到磨破了三十多雙鞋的經典事例時,他四兩撥千斤地化解了這番恭維:「那是早年間,後來鞋的質量好了,就磨不破了」。
一向對表演要求苛刻的周星馳都說,終於知道黃渤為什麼會成功,「他就是那種可以好一點點,他都不會放過的」。
連好友高虎都佩服說,黃渤這樣的演員又認真又踏實,他不紅,簡直沒天理。
這部電影讓黃渤最終斬獲第46屆臺灣電影金馬獎和第17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第1屆金榕樹大獎最佳演員獎。
當他和劇組去臺北金馬獎頒獎,頒獎的張涵予宣布完影帝「張家輝」名字後,第一次來臺灣的黃渤喜滋滋的看著周圍眾多熟悉的明星面孔,感慨自己也能和他們一同坐在這裡。
此時,掌聲還沒完全停下,擴音器裡傳來張涵予驚喜的聲音:「黃渤,黃渤在哪裡?」
金馬獎影帝迎來有史以來第一顆「雙黃蛋」,這一年,黃渤和張家輝同時獲得最佳男演員獎。
這一年,黃渤和張家輝同時獲得最佳男演員獎
一臉懵逼的黃渤被身邊的導演給拎了出來,他緩緩上臺,一路難以置信的看著頒獎臺。
上臺後,他不忘拿自己調侃:「記得剛考上北京電影學院的時候有的同學就說,黃渤也考上電影學院了?現在的招收標準太鬆了吧?後來跟我們一幫帥哥美女同學去試鏡,導演跟帥哥美女聊了很久,然後過來很禮貌的跟我說:請問你是他們的經紀人吧?後來還有一位長輩知道我要演戲了跟我說,女怕嫁錯郎,男怕選錯行……看樣我選對了。」
短短幾句,將曾經不足為外人道的辛酸往事戲謔地展現在大家面前。
而黃渤高情商的說話技巧也在這時被眾人所發掘。
這之後,他又出演了電視劇《民兵葛二蛋》,參演懸疑喜劇電影《殺生》,獲得第20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和第4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男演員獎。
2012年,參演徐崢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處女作《人再囧途之泰囧》反派「歪脖子」高博,影片上映5天票房突破3億,刷新華語片首周票房紀錄,上映一個月票房達到12億,最終票房12.66億,成為中國電影市場華語片票房冠軍。
不管是出於仗義幫忙,還是出於金錢的誘惑,黃渤成為了一位高產的演員,形成井噴之勢,連續有四五部作品面世的2013年也被媒體稱為「黃渤年」。
隨著《無人區》、《西遊·降魔篇》、《廚子戲子痞子》、《心花路放》、《親愛的》、《尋龍訣》……這些電影火熱,黃渤參加的綜藝欄目,無不大受歡迎,他迅速躋身「十億票房」男星行列。
數年後的金馬獎頒獎典禮上,黃渤碰到侯孝賢導演。
侯孝賢跟他說:「該掙錢掙錢,但身上自然樸實的勁兒別丟了。」
黃渤習慣性的抿著嘴很認真的點點頭,他心中依然縈繞著那個曾經的夢想。
2014年,影帝站在好聲音的舞臺上,深情唱了一首《愛與愁》,導師紛紛轉身。
來到現場的徐崢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跟大家說:「黃渤從小喜歡唱歌,苦於沒有出路,形象有限,一不小心從事了演員這個職業。」
2016年,黃渤正式加入索尼音樂成為旗下歌手,發了專輯《這就是命》
2018年,央視春晚舞臺上,左邊張藝興,右邊陳偉霆,在兩名青春幹將的夾擊下,黃渤連唱帶跳高歌了一曲《最好的舞臺》。
在成為影帝的路上,他一定也沒有想到,自己會以這種身份實現唱歌的夢想。
客觀說,黃渤之所以能被全國人民所喜歡和接受,一方面是他不構成任何威脅的「長相」,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在各類場合高超的說話技巧。
黃渤紅了後,很多人說,黃渤成為繼葛優之後又一個不靠長相,因為平凡人的角色而深受觀眾喜愛的「國民演員」。
甚至有記者採訪,直接詢問他是不是可以取代葛優,黃渤認真回道:「這個時代不會阻止你自己閃耀,但你也覆蓋不了任何人的光輝。因為人家曾是開天闢地,在中國電影那樣的時候,人是創時代的電影人。我們只是繼續前行的一些晚輩,對這個不敢造次。」
這個回復不僅巧妙地避開了記者挖的坑,而且也不卑不亢回答了問題。
面對各種提問,繞不開的首先是黃渤的顏值。
他在上小S節目時,被小S當面提到長得醜,黃渤沒有生氣,而是笑著化解說自己「剛開始長得還蠻婉約的,後來就變得抽象了。」
沒有人喜歡別人說自己丑,也沒有人願意承認這點。黃渤非常智慧的以「婉約」和「抽象」這兩個毫不相干詞來作答,讓人會心一笑後也不得不佩服黃渤的機智。
當馬雲看到黃渤,故意笑著說「他和我的顏值差不多,只是穿得比我好看。」黃渤馬上接話說「因為這個世界上不止我一個先天條件這麼好的人在奮鬥著」
這句調侃既是自嘲也是一種對馬雲的恭維,讓馬雲也忍不住頷首微笑。
高情商,不是迎合和容忍,而是可以好好和自己相處,同時也能把別人放在心上。
可有時,黃渤面對的是帶有某種惡意的責難。
比如,曾志偉和黃渤共同主持節目,他故意說:「你讓我知道,原來我真的不能夠在熒幕上唱歌,只能當個主持就算了,原來在屏幕裡面一張醜臉在唱歌是很難過的,剛剛你啟發了我。」
黃渤面對曾志偉的調侃,回懟過癮
黃渤笑著看了看臺下,轉頭對曾志偉說:「我們互相鼓勵,我小時候也沒想到要幹這一行,後來一想,曾志偉都能拿影帝,我為什麼不行。」
應該說無論曾志偉出於什麼用心,這話嘲諷黃渤長得醜實在是太過於明顯,而黃渤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的回懟實在是大快人心。
同樣,金馬獎上,黃渤作為主持人,先是被臺灣主持人鄭裕玲調侃他的服裝道:「你這是穿著睡衣就來了嗎。」
黃渤說:「因為他們是客人,而我算是回家,在家當然是怎麼舒服怎麼來了。」
這句話讓在場所有人還沒來及叫好,旁邊的蔡康永忽然一句「這是我家不是你家。」頓時讓現場緊張了起來,這句話的火藥味實在太濃了!
黃渤調侃起蔡康永當天穿的「斑馬裝」
蔡康永當天的裝扮也確實「驚豔」
黃渤轉而調侃起蔡康永當天穿的「斑馬裝」:「謝謝,其實剛才我看到你也不是一個人在戰鬥,還有一匹馬陪你。這麼久了,只見過人騎馬,沒見過馬騎人。」贏得滿堂喝彩。
當然,更多時候,他面對的是記者詢問的十分刁鑽的問題。
一次頒獎典禮後,記者問黃渤,「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觀眾愛看你呢?」
黃渤回道:「可能我跟他們身邊的朋友差不多,沒有什麼危險感和壓力感,觀眾看到我,想到自己就全是優越感,這不挺好的嗎?」
好一句「優越感」,將觀眾結結實實誇了一頓,哪怕不是他的粉絲的人,恐怕也會立刻「路轉粉」。
一個情商高的人,說話做事都會讓人覺得相處舒服。
就連對待不算粉絲的觀眾,他也能報以善意的玩笑。
有一次在機場候機,有個粉絲認出了黃渤:「我看了你演的好多戲,我太喜歡你了,我最喜歡看你那部,看了好多遍,就是和劉德華演的那部.....」
這話說的黃渤一愣,自己沒和劉德華搭過戲啊?
正納悶,只聽那人自顧自又說「就是,就是那部,有冰冰的……天下無賊!」
黃渤有些鬱悶,感情這位把他當王寶強了!自己是長相比較「婉約」,和也和王寶強沒啥聯繫啊?
和這位粉絲愉快地聊了十幾分鐘,臨告別,那人要合影,還要求籤名。
黃渤二話沒說,先合影,然後拿起筆「唰唰」在對方遞上的紙上簽了自己大名「王—寶—強」。
我真不是"王寶強」
說到底,情商的最高境界就是真實的善良。
不得不說,曾經的酸甜苦辣經歷使得黃渤在任何時候既不讓別人難堪,也不過於貶低自己,都能以一種智慧的自嘲方式巧妙應對各種場面。
正像他後來和自己班主任徐燕老師說的那樣:「我現在做到這個地步,更知道應該如何彎腰屈膝而行。」
多年歲月裡的堅持和蟄伏,黃渤的生活翻天覆地。
今天,黃渤成了影帝、當了導演,圓了歌手夢,他擁有了一個個耀眼的頭銜。
或許就像他歌曲唱的那樣:
這就是命
不怪自己也不怨別人
不管遭遇怎樣的殘忍
也像最初那樣的真誠
沒有遺憾也不算完整
起起落落的才是人生
盡力而為就無愧於心
在這個顏值當道,鮮肉橫行的時代,有顏的人遲早會被更有顏的人替代,而才華與人品,卻會讓人一路追隨。
希望你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像黃渤那樣,無論遭遇什麼樣的困難,從不缺乏從頭再來的勇氣,在人生的舞臺上認真唱出「一臺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