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國內上映後評分或繼續降低,外國人真的拍不好中國故事嗎?

2020-09-11 方舟電影說

9月4日,由迪士尼出品、劉亦菲主演的《花木蘭 Mulan》在國外上映。今日,是它在中國內地登陸銀幕的第一天。

4日國外首映至今,豆瓣評分暴跌至4.7分,各大論壇風評更是慘不忍睹。

甚至有許多網友痛心疾首地說:張導是我們錯怪你了,和這片一比,《長城》似乎也沒多爛了啊!

而今日在國內上映後,豆瓣最新短評多以1星、2星居多,3星已經少見,4星以上更是寥寥無幾。

這也就意味著,《花木蘭》的評分可能會繼續降低,跌破4.7分。

為什麼這部擁有巨大觀眾基礎、完美先例範本(1998年迪士尼動畫版木蘭)以及豪華參演陣容的鴻篇巨製,會淪落到這般境地?

原因有四。

一,期望太高。

《Mulan》在上映前的宣傳工作做得非常好,各大媒體爭相報導,粉絲團隊添磚加瓦,將觀眾們的期待值捧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

正所謂登高易跌重,正式上映後,電影中各種不盡如人意的缺陷被無限放大,最終徹底隕落。

二,演技欠佳。

神仙姐姐的形象、氣質非常貼合木蘭,精彩的打鬥戲也能看出她為這部電影的傾力付出,奈何演技確實是硬傷。

在一些特寫鏡頭中,觀眾都看不太出她臉上的神情變化,自然難與之共情,沉浸到故事中去。

三,劇本生硬。

很多橋段不合情理,劇情發展有違邏輯。

比如李連杰飾演的皇帝,堂堂華夏之主,居然在不帶侍衛的前提下孤身深入,想要和敵人來一場皇城PK。

再比如鞏俐飾演的女巫,花了四分之三的進度條,極盡所能地來逞兇作惡,結果最後被木蘭幾句話感動了,直接棄暗投明。

更離奇的是加入正義陣營後她連法術也不會用了,之前幻影移形,最後肉身擋箭。好像這年頭的反派改邪歸正後都逃不了捨己救人的宿命,可這樣的送人頭未免太牽強刻意——編劇要我死,我不得不死。

四,不是中國的「中國元素」。

也許是因為故事原型來源於中國,也許是為了「討好」國內觀眾賺足票房,製作方可是煞費苦心將許多「中國元素」融入電影。

為什麼要打個引號?舉幾個例子便知。

對鏡貼花黃,硬是把小家碧玉貼成了日本歌舞伎。

我翻遍了歷史書,也沒找到哪個朝代的皇帝是這幅打扮,確定不是太監奪權篡位?

電影通篇都貫穿了一個「氣」字,卻又從未真正解釋過「氣」為何物,搞得玄而又玄。

一會讓你以為「氣」是一種意志,一會又發現「氣」能實實在在地強身健體;這就好像小學生抄作文一樣,一會從烈士傳記裡搬點,一會從武俠小說裡摘點,最終搞得模稜兩可,不倫不類。

當然,最不中國的「中國元素」當屬英譯俗語。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俗語被純正的美式發音讀出來時,不僅喪失了原本的韻味意趣,甚至還有些搞笑。

「四兩撥千斤」,被翻譯成了「四盎司可以移動1000磅」。

「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翻譯成了:「我騎著馬看到兩隻兔子並排奔跑,我想一隻應該是公的,一隻應該是母的,但是你知道嗎?你不能真的分辨得出來,因為它們跑得非常快。」

如此種種,不禁會讓人產生一種錯覺:是不是外國人真的拍不好中國故事?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最簡單有力的回擊便是98版《花木蘭》。同樣是迪士尼的作品,同樣在原型的基礎上做了大膽改編,但其豆瓣評分卻有7.8分。

再比如赫赫有名的《功夫熊貓》系列。

雖然這個系列均為杜撰,但其中實實在在的中國元素讓人倍感親切:功夫、比武、包子、麻將、猴拳、鶴拳、蛇拳、螳螂拳、太極、氣功……即使是英語配音版,觀看起來也沒有絲毫違和。

你也許還會驚嘆外國人的腦洞是如此之大,將無數中國元素那樣巧妙地融為一體,締造出一片神奇絢麗的山水意境。

(龜仙人羽化登仙)

3部《功夫熊貓》的豆瓣評分都在8分左右,對於系列電影來說能一直保持這般的高水準已經難能可貴。更值得驚嘆的是,導演團隊中並沒有一個中國人。

哪怕是2、3部的主導演——呂寅榮,這位名字頗像中國人的才女也並非華夏子民,而是地地道道的韓國人。

其實不僅僅是中國故事,許多其他不是本國拍攝的本國電影,同樣收穫了無數讚譽。

比如湯姆克魯斯主演的《最後的武士》,豆瓣評分7.9。描繪了日本明治維新時期武士道落寞卻不屈的情狀,其展露的武士精神讓許多中國觀眾都為之扼腕。

美國派拉蒙影業出品的《勇敢的心》,豆瓣評分8.9。講述了起義軍領袖威廉·華萊士率領蘇格蘭人民反抗英國統治的歷史,敘事流暢嫻熟得就仿佛是美國人在講述自己的南北戰爭一樣。

皮克斯出品的《尋夢環遊記》,豆瓣評分9.1。它完美地還原、呈現了墨西哥人文風情,就連一些本土觀眾都坦言:「這是我們看過的最能展現墨西哥傳統文化的動畫電影了。」

所以,能不能拍好一個其他國家的故事,無謂國籍、文化之分。只要足夠真誠、足夠尊重地去深入一種文明,沉下心來探求其精神內涵,就一定能投之以李,報之以桃。

相反,若是只抱著圈錢的目的,沒有一顆對其他民族的敬畏之心,那麼哪怕演員陣容再豪華、宣傳力度再大、製作班底再雄厚,最終收穫的也只有慘澹的票房和撲街的口碑。

電影方面如此,邦交亦是如此。而這對於某些外國人而言,似乎還是有點難以理解。

屏幕面前的你,還打不打算去影院看看這部講「中國故事」的《花木蘭》呢?

更多關於電影的一切,請關注【方舟電影說】。


相關焦點

  • 外國人為什麼拍不好《花木蘭》?中外評分差別大
    《信條》在國內已經上映了,豆瓣評分8分左右,很多人說看不懂,配樂太吵等,但是還算可以;劉亦菲主演的《花木蘭》在網上已有了,但是豆瓣評分只有5.8分,非常低,可以說是&34;。為什麼《花木蘭》在國內的評分這麼低?
  • 《花木蘭》為何上映評分暴跌?迪士尼到底有沒有認真拍?
    《花木蘭》為何上映評分暴跌?迪士尼到底有沒有認真拍?看見這個消息的時候我是抱著一種懷疑態度的,因為對於花木蘭這種擁有悠久中國歷史的家喻戶曉的人物,一個絕大部分的外國人能拍好嗎?這是國外各個網站對於電影的評價《舊金山紀事報》:一部振奮精神的電影,雖然沒有按計劃上映,但它來的時機堪稱最佳。
  • 花木蘭差評無疑,但是劉亦菲演技真的不好嗎?
    今日凌晨,電影《花木蘭》正式在國內上映。劇情大家應該都了解一二,畢竟花木蘭可是家喻戶曉的巾幗英雄;替父從軍,凱旋而歸。外國拍攝團隊,拍中國故事,中國人怎麼看怎麼彆扭,電影語言是英文的就算了,可是文化卻是外國文化摻上中國文化這就有點不倫不類了。比如說電影中說花木蘭天生擁有名為「氣」的超能力,「氣」這這個概念中國人幾乎都只是在《功夫熊貓》上見過,中國當然都是說「內力」。而且第一次上戰場花木蘭就穿著個布衣披著頭髮萬軍之中如入無人之境,真正的花木蘭哪有這麼多天生優勢?這些一下就拉低了花木蘭堅強、勇敢、孝順的品質。
  • 《花木蘭》難逃「外國人永遠拍不好中國故事」的魔咒
    迪士尼巨製的《花木蘭》將於本周五在國內上映,也是近期關注度最高的影片,然而,這部好萊塢首部以中國背景和中國故事所打造的真人電影,還未在國內正式上映,便已遭遇了口碑的全線崩盤。豆瓣開分 5.9 分,不到 24 小時跌至 4.9 分,目前只有 4.8 分,僅好於 14% 的古裝片,好於 7% 動作片,創造了迪士尼電影的歷史評分新低。
  • 花木蘭——外國人講不好中國故事
    壹 · 前言《花木蘭》這部迪士尼真人電影,從開始籌備到全球選角,再到上映,一路走來可說是吸睛無數。在國內也是定檔在9月10日上映!但是上映之前,其在豆瓣的評分就已經滑到了4.2分,最近終於是有點起色但也只是4.7,還沒過5。
  • 《花木蘭》國內還未上映評分就持續走低?它值得
    《花木蘭》國內院線上映的時間是9月11日,但是目前國內最知名的影評網站&34;已給出4.7的評分,打分人數高達6.4萬人。迄今為止,國內觀眾對《花木蘭》詬病最多的還是整個故事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呈現上。很多觀眾不明白,為什麼生在南北朝的花木蘭住在福建的土樓裡?
  • 花木蘭國內上映,評分依然低至4.9,從木蘭形象看它為什麼撲?
    美國迪士尼出品,由中國知名影星劉亦菲主演的2020版《花木蘭》,本來承載著不少人的期待。但上映後,卻令人大跌眼鏡,評分跌至豆瓣4.8分。在中國院線上映後,評價也沒有好多少,評分僅上漲了可憐的0.1分。雖然評分不代表一切,但清一色的負面評論應當說明了些問題。這樣一部大製作、高成本、強卡司的電影,為何會收穫這樣的結局?
  • 《花木蘭》國內快上映,聽說有點失望,評分怎麼那麼低
    大家都對這一部電影的上映,可是迫不及待的想看,一直等著國內的上映。這幾天國外已經上映了,網上出現了很多爭議,很多平臺給出的評分都是在5.9左右,這對於《花木蘭》還未在國內上映來說,是極其負面的影響,畢竟還沒有在國內正式上映,就被網友們吐槽說電影不好看,想必後面的票房也會多多少少受到一些影響。
  • 如何看待外國人翻拍中國故事
    老外講不好中國故事?】 由劉亦菲、甄子丹、鞏俐、李連杰等共同出演的電影《花木蘭》從準備以來都備受關注,如此超強的卡司陣容讓人不得不相信這是一部質量早已受到保證的電影。 可《花木蘭》一上映評論就發生了不可逆的偏移,中國觀眾評價為「史上最差的花木蘭」,西方觀眾評價為「一部迪士尼出品的超級大爛片」。 一個靈魂西化的花木蘭無法打動東方觀眾,而一個本質上中化的花木蘭當然也無法讓西方觀眾為之動容。
  • 『花木蘭』熱映,劉亦菲甄子丹鞏俐李連杰參演,為何評分直線下降
    近日,由迪士尼拍攝的真人版《花木蘭》,已經在多國上映,令人疑惑的是《花木蘭》在北美被熱捧,收穫了一大批木蘭粉,甚至有觀眾開始模仿起花木蘭妝容來,可在國內《花木蘭》評分卻一路走低。劉亦菲『花木蘭』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講述的是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因為木蘭詩被納入語文課本,相信還有不少小夥伴跟我一樣
  • 劉亦菲《花木蘭》9月11日上映,外國人講中國故事,畫風有點怪
    外國人講中國故事,總覺得的講到點子上,沒講到骨髓裡,畫風總覺得怪異。故事講完後,心中總覺得少了很多東西,或許我們中國人心中花木蘭代父從軍的形象和故事,已經根深蒂固,這樣子只注重特效的花木蘭引不起我們的共鳴。
  • 國內還未上映口碑就已崩盤?《花木蘭》中外評價呈兩極化
    22年前,由美國動畫巨頭迪士尼打造的動畫電影《花木蘭》,讓「木蘭代父從軍」這個在中國家喻戶曉的傳奇故事為全球觀眾熟知。當迪士尼宣布耗資2億美元拍攝真人版《花木蘭》時,立刻引發了熱烈關注。而如今,《花木蘭》在流媒體平臺上線後,國內外出現了兩極化的評價。
  • 劉亦菲版《花木蘭》將上映,評分跌到4.7分,真的要撲街?
    這部劉亦菲版的《花木蘭》宣布定檔中國內地的上映時間是9月11日,然而電影未上映已經被網友瘋狂吐槽。影片讓國內影迷難以接受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身為主演的劉亦菲竟然是美國籍,難怪大家會說中國人的故事,美國人拍美國人演,關我們什麼事?以前很多的演員,全都是外國籍的,如鞏俐和李連杰都是新加坡人了,只有甄子丹和鄭佩佩算是我們國內的明星了。
  • 你還在吐槽劉亦菲版《花木蘭》嗎,到時候在國內上映你就知道了
    可以說花木蘭的故事是一支英雄的歌,悲壯的詩。多年來,木蘭的事跡被千千萬萬的青年學生所誦頌,《木蘭從軍》長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勵著成千上萬的中華兒女在保衛國家的戰鬥中做出了驚天動地的壯舉。人們為了紀念她,在虞城縣內還建有木蘭中學、木蘭火車站、花木蘭度假村、花木蘭民兵連等等。每年的四月初八,木蘭的生日,人們前來祭祀,人山人海,廟會盛大。
  • 花木蘭首映:評分4.8,槽點多多,外國導演沒理解好這個故事?
    影片的情節設計存在大量的漏洞,女主角花木蘭的成長軌跡,以及她的行為舉止,也讓很多的中國觀眾想要吐槽的地方。豆瓣評分也僅為難看的4.8,果然,外國人還是無法導演好中國的電影。這個情節的設計,真的有些超出想像了。蝸牛君分析,或許卡羅導演有參考過《臥虎藏龍》站在竹子上打鬥的場面,或者是國內的一些玄幻劇,但是這種歷史題材,和武俠風、玄幻風,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 花木蘭,到底「蘭」不「蘭」?
    近日大家期待已久的電影《花木蘭》終於率先在北美上映了,但口碑兩極分化,北美著名評分網站爛番茄的新鮮度達81%(119鮮28爛),MTC評分69分,但國內豆瓣才5.9。為什麼會這樣兩極化呢,這裡我們不做古,只是拋磚引玉,大家心裡自由定奪。
  • 花木蘭上映,國風又熱一次?
    ,代父從軍的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多次拍成電影,搬上大熒幕,受到全世界很多觀眾的喜愛。如今迪士尼再拍真人版,從選角到定檔,甚至電影花絮都自帶流量,受到了熱切地關注。故事粉、迪士尼粉、演員粉各路聲音一直是爭議伴隨著期待,如今,劉亦菲版本的花木蘭終於在國內上映了,到底是否符合你心中的花木蘭,還是需要你看了電影再做評判。
  • 花木蘭確定內地影院上映,劉亦菲演繹的童話版的動作片能吸引你嗎
    但好的是「影院已經復工的國家繼續選擇影院發行的形式。」《花木蘭》過審意味著在內地上映指日可待,有網友興奮說道:「劉亦菲木蘭花開終歸家。」然而也有網友有質疑道:「《花木蘭》和動作片不同,先得腦補的是劉亦菲演繹的是迪士尼童話。真的會符合國人審美嗎?」
  • 花木蘭國內未上映口碑先崩塌 劉亦菲髮長文感謝團隊
    花木蘭國內未上映口碑先崩塌 劉亦菲髮長文感謝團隊時間:2020-09-08 23:3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花木蘭國內未上映口碑先崩塌 劉亦菲髮長文感謝團隊 9月7日,劉亦菲在個人社交媒體上發布英文長文,回顧了自己拍攝電影《花木蘭》的心路歷程,並曬出與主創團隊的合照
  • 致《花木蘭》| 中國觀眾不好糊弄
    花木蘭替父從軍的經典故事,早已在中國婦孺皆知。3年前,當迪士尼宣布拍攝真人版花木蘭,並選用中國本土女演員劉亦菲出演該片女主時,國內反響意外熱烈。作為中國女性「巾幗不讓鬚眉」的典型代表,花木蘭無疑是最佳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