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高官訪臺、打包軍售……臺灣,別當棋子!

2020-12-25 環球網

本文轉自【央視軍事】;

近期

美方對臺動作頻頻:

接連派高級別官員訪臺

擬售臺遠程空對地飛彈

美軍艦頻頻穿越臺海

……

美接連派高級別官員訪臺

9月17日,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乘坐商務包機飛抵臺北松山機場。克拉奇是1979年以來,訪臺層級最高的美國國務院現任官員。

8月初,美國衛生部長阿扎曾訪臺。

▲克拉奇訪臺

美擬售臺遠程空對地飛彈

給臺當局打「強心針」

在克拉奇率團訪臺前,外界就有消息稱,川普政府有意向臺灣「打包」出售7項軍事武器。

據美媒報導,這7項武器中,除了之前媒體廣泛報導的「海馬斯」火箭炮、大型偵察無人機、岸基「魚叉」反艦飛彈等之外,還包括一款遠程空對地飛彈。

據悉,這款飛彈的具體型號為AGM-84H「斯拉姆」增程型,是美軍火巨頭波音公司研製的防區外精確打擊武器,由戰機攜帶發射,可從中遠距離對地面和水面目標實施打擊。

▲ 「斯拉姆」飛彈(資料圖)

美媒報導,如果獲批售臺,該型號飛彈將裝備臺軍的F-16戰機;而這款飛彈也將是新一輪軍售中最敏感、最具挑釁性的武器。

美軍艦今年已9次穿越臺海

與推動軍售同時進行的,還有美軍戰艦頻頻穿越臺海。

▲ 「哈爾西」號驅逐艦(資料圖)

8月31日,美國海軍阿利伯克級宙斯盾驅逐艦「哈爾西」號由北向南航經臺灣海峽;公開記錄顯示,這是美軍艦今年第9次通過臺灣海峽。

本臺特約評論員宋曉軍表示,美在臺灣問題上動作多,但政策尚未質變,美並沒有準備在臺海地區打一場「大戰」或徹底放棄「一個中國」的原則;美故意推升臺海局勢,製造競選話題,服務於它的政治目的。

臺當局渲染大陸威脅

增預算、修基地

另一方面,民進黨當局則不斷渲染大陸威脅,並以此為藉口逐年增加防衛預算,提升軍力:

據島內媒體報導,從9月17日開始,臺防務部門在其官方網站上專門開設一個版塊,以文字、照片的形式披露臺灣周邊的軍情動態。

臺軍方以大陸軍機威脅臺灣島東南部空域為藉口,申請上百億新臺幣經費,計劃在未來五年內對島內多個空軍基地的設施進行升級。

2021年度,臺防務部門共申請預算3668億新臺幣,創下新高。值得注意的是,這筆預算中並不包括用於向美國採購F-16V戰機的經費。臺軍方在2021年編列了290億新臺幣的新型戰機採購特別預算。

▲F-16V戰機(資料圖)

馬英九:

臺灣不應成為別人的棋子

19日,馬英九被記者詢問關於美對臺軍售等問題,他公開表示:臺灣在亞洲所扮演的角色,應該是橋梁而不應變成別人的棋子,希望未來兩岸和平,而不是被推向戰爭。

來源:CCTV-4《今日亞洲》

相關焦點

  • 美對臺軍售常態化 真要擦槍走火?
    川普政府任期的最後階段,把「臺灣牌」打得飛起 ,不僅派政府高官連續訪臺,還頻頻對臺軍售,持續製造臺海緊張局勢。當地時間27日晚間,美國總統川普正式籤署撥款法案,其中包含所謂的「臺灣保證法」,鼓吹美國政府對臺軍售常態化 。
  • 臺「外長」:目前不尋求「臺美建交」 但將深化關係
    ,臺網友則斥責,「美國只是利用臺灣,別將臺灣推向戰火」。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當局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20日訪問時聲稱,「『臺美關係』近來大有進展,臺灣會持續強化雙邊經濟、貿易、政治與安全關係,但目前不尋求建立全面『外交關係』。」此外,他一邊聲稱對解放軍戰機越過「海峽中線」感到不安,一邊乞求美國能持續「對臺軍售」。吳釗燮還否認臺灣當局是美國政府用來對抗大陸的棋子,聲稱「我們不覺得自己被利用」。
  • 美臺軍售虛實難辨,「反中賣臺」不亦樂乎
    例如,美國海軍亞太情報總指揮官史達曼疑低調訪臺卻猶抱琵琶半遮面;環保署長惠勒高調預告訪臺又因「迫切國內優先事務」而取消;RCEP籤署時,美臺煞有介事地用「經濟繁榮夥伴對話」和價如白紙的MOU強撐場面。顯然,大勢已去的川普政府內部處於權力過渡階段的混亂和盲動狀態,有人想藉機生事搞亂局勢給民主黨挖坑,有人想製造既定事實讓繼任者受限,還有人想渾水摸魚扛起「反中」大旗博政治前途。
  • 美新一輪對臺軍售,臺灣民眾:「別浪費民脂民膏,兩岸和平才是良方」
    >「別浪費民脂民膏,兩岸和平才是良方」美公開臺機與美軍加油機合練照片 醞釀對臺新軍售 8月27日,美國在臺協會在社交媒體上公開一張照片,上面顯示一架臺灣方面的戰鬥機和一架美國空中加油機正在執行空中加油任務
  • 美高官訪臺,這次蔡英文為何遮遮掩掩?
    知情人士指出,臺灣和美國的軍事交流,包括共同演訓、協訓已執行多年,但過去幾10年,雙方都保持「只能做、不能說」的默契,避免節外生枝,美方也不會輕易開罪中國大陸。因此,除非特殊的例外狀況,美國軍方人士訪臺,大都是穿著便裝、搭乘一般客機來臺,入境後再由臺灣的軍方、「國安」人員接待。
  • 美環保局長取消訪臺「大內宣」式「臺美交流」宣告破產
    來源:海峽新幹線據臺灣媒體報導,低調來訪的美軍印太司令部情報處處長斯蒂德曼24日晚搭專機離臺後,日前傳出將於12月「訪臺」的美國環保局局長惠勒隨即被爆取消赴臺計劃。「神秘客」倉促離開,美環保局長也不來了,民進黨當局一直鼓吹的「臺美交流」,看似不靈了?
  • 美對臺軍售182億元「愛國者飛彈」事先竟沒通知臺灣?
    (資料照片)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綜合報導】臺美軍售亂了套!民進黨當局只敢強顏歡笑?美國曾在7月9日放話,將軍售臺灣一筆高達新臺幣182億元的「愛國者三型(PAC-3)飛彈重鑑測案」,如此大金額,包括臺灣地區防務部門主管嚴德發、空軍司令熊厚基上將竟然事先不知情?!
  • 臺媒:美臺明天將召開「美臺政治軍事對話「,聚焦軍事合作與軍售
    據臺媒報導稱,美國國務院剛剛發布消息稱,美臺雙方將於7日透過視頻會議形式進行所謂「美臺政治軍事對話」。美國方面將有負責軍事政治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克拉克·庫珀(Clarke Cooper)代表參與,預計雙方對話聚焦在區域情勢、臺美間軍事合作與軍售等議題。
  • 臺媒:國民黨主席主張「親美」,希望持續對臺軍售,維持密切關係
    臺媒:國民黨主席主張「親美」,希望持續對臺軍售,維持密切關係根據臺灣媒體《自由時報》的報導,近日,國民黨主席發表了親美言論。江啟臣強調,希望臺灣可以獲得美國的支持,繼續對臺灣進行軍售,取保臺灣的安全。美國大選已經結束,必定會出現新的局勢,這個影響會擴大到全球,包括亞洲和臺灣。事實上,這只是江啟臣的奢望,臺灣《聯合報》分析,拜登上任之後,外交政策不是重點。拜登也在訪談中表示,以美國現在的影響力,去抗衡中國,難免吃力。因此,拜登的重心將會放在美國的國內,試圖緩和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分歧。
  • Living | 川普離任前再送「大禮」,美駐聯國大使訪臺為哪般?
    其中連環送給臺灣的「大禮」一波接一波,更挑起中美敏感神經,而夾在中間的臺灣,看來未必有福消受。 川普手下大將國務卿蓬佩奧上周先宣布,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芙特13-15日訪問臺灣,跟著又表示解除「美臺交往限制」,這些表面看似屬於惠臺措施,其實是笑裡藏刀,目的只是挑起混亂,讓川普等人累積政治本錢他日東山再起。
  • 美對臺軍售闖禍了,蔡當局別得意,大陸火速三連反擊
    12月7日,美國防部國防安全合作局宣布,國務院已批准對臺灣地區出售「野戰資訊通信系統」,估計軍售案總價為2.8億美元。這是川普任期內第11次對臺軍售,也是今年以來第6度對臺軍售。針對此次軍售,島內振奮不已。臺外事部門發布新聞稿送上「感謝」,宣稱此次軍售「使臺灣能即時獲取防衛所需裝備,有效提升嚇阻能力」云云。
  • 蓬佩奧為美臺官方交往鬆綁,臺媒:依然是把臺灣當棋子,不...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任期已進入數秒階段的美國國務卿蓬佩奧,3天之內兩度在臺灣議題上表演「最後瘋狂」。繼7日放風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克拉夫特本周將訪臺後,當地時間9日,蓬佩奧宣布取消美國與臺灣官員交往的所有自我限制。美國國務院沒有說明美臺互動現狀將發生哪些變化,但這無疑是對臺灣問題上中美共識的嚴重侵蝕,也必然威脅兩岸和平穩定,還給拜登政府製造了又一個「外交燙手山芋」。
  • 美高官訪臺,臺獨興奮不已,轉頭就在重要議題上打臉蔡英文政府,與...
    2018年,美國通過了所謂「臺灣旅行法」,該法案允許包括現任內閣級別在內的美國官員訪問臺灣,同時也允許臺灣地區的高級官員進入美國,使美臺之間的高層交往「有法可依」。儘管美國表示阿扎爾前往臺灣主要是討論美臺在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的合作,共同討論防疫措施,鞏固「美臺夥伴關係」關係。然而在中美關係不斷面臨嚴峻挑戰,各種衝突事件不斷的當下,此舉的挑釁意味十分濃厚。
  • 軍售當政績宣傳!美國在臺協會太高調 臺灣買武器如買保險有什麼好...
    (取自美國海軍網站)    美國對大陸大打臺灣牌,美國在臺協會(AIT)近年來在臺灣能見度大增,臺北辦事處長酈英傑前天把臺美軍售當作政績宣傳,令人懷疑這是刻意刺激大陸?他在演講中,流露出高高在上的心態,彷佛軍售是對臺灣施恩,在他處長任內,臺美軍售達成史上最高紀錄。但說穿了,向美國買武器,就是買保險,保這麼多年,保費繳這麼多,有什麼值得臺灣好驕傲?
  • 專家解析美國對臺軍售:骯髒的交易與危險的挑釁
    新華社北京10月29日電(記者查文曄、陳鍵興、劉歡)美方近日接連宣布對臺軍售計劃,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大陸專家受訪表示,美國打「臺灣牌」步步升級,不斷將臺灣推向遏制中國大陸的最前線。
  • 美次卿「訪臺」只為這四件事!
    蔡當局只是川普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棋子,臺灣根本就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只有被予取予求的份。美國高官最近頻頻訪臺:衛生部長阿扎方唱罷,副國務卿克拉奇又登場。只是這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華府給足臺當局面子,臺當局勢必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 美高官訪臺,蔡英文聯手川普,要搞一個「地動山搖」的大新聞?
    「美在臺協會」對此表示,美國總統川普2018年籤署「臺灣旅行法」,旨在派遣高階美國官員赴臺,重申「美臺友誼」,而「本次訪問為此項美國政策的一環」。美國國防部前印太事務助理部長薛瑞福表示,這類訪問應成為例行性訪問。消息傳到臺灣,民進黨當局忙不迭地表示「歡迎」。
  • 美國在臺協會處長稱「臺灣是今年美軍售最大買家」,島內網友諷刺...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11月29日報導,美國川普政府任內10度對臺軍售,美國在臺協會(AIT)處長酈英傑28日說,2020年臺灣是公認美國對外軍售最大宗客戶,總計118億美元的紀錄是臺灣史上單一年度最高金額。
  • 臺當局為美國軍售掏空臺灣,結果是「窮臺」又「坑臺」
    臺當局為美國軍售掏空臺灣,結果是「窮臺」又「坑臺」 2020年11月03日 13:3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輿論批評這已大大超過出臺灣的財政能力。過去4年,民進黨當局向美軍購的費用已經累計高達175億美元。這個巨大的錢坑怎麼填?  這幾年美國川普政府實施「全面圍堵」中國大陸的策略,在臺灣問題上大做文章,天天給臺灣挖坑,忽悠臺灣高價買美國武器,想讓臺灣做犧牲的棋子,而「臺獨」政客也積極配合,整天叫嚷著「軍購保臺」,生怕臺灣在毀滅路上走得不夠快。
  • 對臺軍售,歐巴馬有多少話事權?
    春季一到,美國行政系統內各部門的高層將有一個小範圍的協調磋商。坐在這張「圓桌」上的,往往是國防部一位副部長、國務院一位負責軍控和國家安全事務的副國務卿以及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美方的決定,臺灣當局將在緊接著召開的美臺防務年會上知曉。而一旦雙方達成共識,國防部便會報請美國總統批准。被世界公認出口武器規則最嚴格的美國,表面上看確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