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次卿「訪臺」只為這四件事!

2020-12-27 臺海網

蔡當局只是川普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棋子,臺灣根本就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只有被予取予求的份。

美國高官最近頻頻訪臺:衛生部長阿扎方唱罷,副國務卿克拉奇又登場。只是這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華府給足臺當局面子,臺當局勢必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華府「放飛機」臺當局「啞巴吃黃連」

華府在一個多月接連派出兩名政府高官赴臺,可謂前所未有,尤其克拉奇是41年來訪臺的最高層級的美國官員,挑釁意味不言而喻。早前外界已經預料,越是接近美國大選,川普政府打「臺灣牌」的動作就越多、越大、越強。因此克拉奇訪臺並不令人感到意外。

反倒是他此行的主要目的竟是「追思李登輝」令臺灣輿論頗為錯愕。早前華府宣布,美國和臺灣將舉辦一場「經濟與商業對話」,並由美國國務院主管經濟成長、能源和環境的副國務卿克拉奇主持,還聲稱 「這場新的高階年度經濟對話將提供平臺,深化美臺在各項優先議題上的經濟連結,包括重新布局科技和醫療產品供應鏈、加強投資篩選和智慧財產權保護,以及擴大基礎設施和能源部門的合作」。

美國務次卿克拉奇17日傍晚搭專機抵臺訪問,國民黨籍「立委」賴士葆(前左二)、費鴻泰(前左)等人赴松指部外,舉牌抗議萊豬進口。(圖源:臺「中央社」)

這番 「高大上」的言論令臺當局雀躍不已,大肆宣傳克拉奇赴臺主持美臺商貿對話新平臺,但如今克拉奇訪臺的行程並沒有安排所謂美臺商貿對話活動。難怪臺媒嘲笑蔡當局只是川普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棋子,臺灣根本就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只有被予取予求的份。

國民黨17日嚴正聲明,臺美經濟對話出現變量,是蔡當局對美溝通出包,好大喜功、「大內宣」的後果;如今「大內宣失敗變大甩鍋」,出現變量就立刻推給在野黨及輿論,當家卸責舉世罕見,國民黨強烈譴責。

美次卿「訪臺」只為這四件事!

那麼,克拉奇到臺灣究竟所為何事?

美臺關係真的這麼你儂我儂嗎?不顧可能攪翻了兩岸關係,硬是要這麼頻繁的派官員訪臺?

臺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教授王昆義認為美國的目的,不外以下這四點:

一、 美國總統川普急著要選票,美豬美牛被臺灣地區卡關10幾年,終於在阿扎「訪臺」之後,打了通關,順利在明年一月登臺。對川普來說,派一員官員「訪臺」,就有這麼大的收穫,何樂不為?

二、既然民進黨當局這麼聽話,那麼再派一個更高階的官員「訪臺」,把所有過去已經做好的與現在正在做的武器,全部塞往臺灣,讓臺灣自己去想像變成一個充滿飛彈的「刺蝟島」,以為這樣解放軍就武統不了臺灣。

三、川普正急著要把「紅色供應鏈」進行切割,而9月15日才讓臺灣半導體業斷供華為,如果克拉奇赴臺對民進黨當局官員耳提面命一番,讓民進黨當局當美國的「看門狗」,民進黨絕對是樂意的。

四、更重要的是臺灣這邊,民進黨當局一直希望跟美國走上談判桌,跟美國洽談所謂「自由貿易協議」(Free Trade Agreement ,FTA),或者是「臺美貿易協議」(Bilateral Trade Agreement,BTA)也好。

大公報評論說,美臺關係的主導權向來掌握在美國手中,臺當局不斷吹噓只要大幅開放美豬美牛,美臺雙方就可以開始商談洽籤自由貿易協定,結果連影都沒有,美國總統川普是商人出身,怎會做虧本生意?

來源:華夏經緯網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編輯:黃榮亮

第一時間給你最全臺海資訊

相關焦點

  • 美次卿克拉奇公然率團「訪臺」,蔡英文將高調迎接
    克拉奇此次「訪臺」,將創下1979年以來美國國務院「訪臺」現任官員最高層級,也是繼美國衛生部長阿扎爾(Alex Azar)8月初「訪臺」後,今年第二位造訪臺灣的美國高階官員。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張惇涵說明,蔡英文預計18日晚間於官邸宴請美方代表團,促進雙方合作情誼。張惇涵表示,「誠摯歡迎美國政府代表團來臺,並感謝美方對於李登輝的表達追思之意。
  • 美國務院次卿訪臺?臺學者:美為競選「加戲」,臺灣應謹防雙輸
    你好臺灣網9月5日消息(記者 鄭婷婷)近日,有臺媒爆出消息說,臺美將舉行「高階經貿對話」,由美國國務院「第三把手」次卿凱斯克拉奇親自率團赴臺主持。報導還稱,目前正在根據克拉奇行程規劃訪臺時間,如安排順利,9月就能夠召開會議。
  • 克拉夫特訪臺被取消 沉思這其中「不解」與「荒謬」
    美駐聯大使克拉夫特(Kelly Craft)原訂將訪臺,但後因國務院交接程序而中止。Craft訪臺與否 凸顯臺灣的「荒謬」當然,對於這項突然而來的宣布,臺灣地區外事部門在1月13日對於克拉夫特無法來臺一事「感到惋惜」,並歡迎她在未來適當時機來訪。但作為臺灣人民一份子的作者,也對這項行程的被美國單方取消,則是感到「荒謬」,但更多是對這件訪問行程原先的安排、包括美國的建議與臺灣的接受,也感到「不解」。
  • 臺當局害怕事發生了!四件大事暴露蔡英文危機,島內目光轉向大陸
    一段時間以來,由於臺民進黨當局和「臺獨」勢力的各種挑釁和破壞,使得兩岸關係嚴重惡化,臺海形勢更加複雜嚴峻。然而,近期臺灣發生了四件大事,暴露了蔡英文當局的危機。四件大事中的第一件就使得島內民眾的目光轉向大陸:臺灣《工商時報》日前發表社論稱,沒有兩岸貿易的臺灣將失去可觀的成長動能。該社論列出數據表示,臺灣今年「出口」得以成長主要是依靠大陸和美國市場,而來自大陸市場的貢獻更是美國的兩倍以上。
  • 全家出動只為這件事
    全家出動只為這件事 2020-10-09 16:46:0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微信公號原創版權禁止商業轉載 授權>>
  • 大使走了、代辦來了、正卿交惡、副卿訪臺、美駐聯合國大使要見蔡英文……
    在這個展廳裡,陳列著梅西獲得的四個金球獎和其他榮譽,此外,通過現代化的視聽多媒體設備,遊人可以欣賞梅西代表巴薩打入的每一個進球。[58] 2015年12月,梅西向一位波赫慈善家捐贈了一件籤名球衣。這件球衣會被拍賣,所得款項將捐給一名在特拉夫尼克市中心醫院進行治療的兒童。[59] 2019年9月,梅西在巴塞隆納格拉西亞大道的Santa Eulalia服裝店,正式發布了個人服裝品牌「M10」。
  • 川普訪臺?藍委陳玉珍:為選情打強心針
    [新聞頁-臺海網] 據中評社報導 針對日媒爆料美國總統川普將突襲式閃電訪臺並承認臺灣,中國國民黨「立委」陳玉珍14日受訪時表示,這不好判斷,撰文記者也相當知名,不時就有獨家消息,若川普真要來臺,代表選情得打強心針,必須做更刺激中國大陸的事,「雖然可能性不高,臺灣也可趁勢把握機會,我們樂觀其成
  • 美國環保署長惠勒突然取消「訪臺」 蔡英文當局須認清新變局
    日前《紐約時報》披露,美國環保署長惠勒(Andrew Wheeler)原訂12月5日率團「訪臺」3天,因應疫情須以包機形式赴臺,估計耗費25萬美金(新臺幣超700萬元),遭美國國內輿論批評是浪費納稅錢,藍、白政黨也譁然,直指川普已然敗選,這是對即將就任美國總統的拜登極度不尊重。
  • 三訪朱自清《背影》月臺
    我穿過車陣,越過碼頭前的臨江路,馬上就看到了「南京北站」四個大字,靜靜地高掛在米黃色的三層建築樓頂,這就是朱自清1925年搭津浦鐵路到北京、朱爸爸奮力過月臺買橘子的那個浦口火車站。據說這裡基本已經廢棄,現在只作為客車維修場以及貨車車站。  我興奮莫名,在附近四處探望,發現車站大樓門窗深鎖,建築的形制樣貌,透露出歷史的滄桑。
  • 看懂《信條》,你只需要了解這四件事
    多年以後,人們或許會說:「《信條》的概念和效果,仍然未被超越。」有關片名時間和人物的設定的含義,你需要了解這四件事—— 第一,看懂《信條》,你只需要了解這四件事 看諾蘭導演的電影最好不要在影院裡玩手機,要集中精神,注意片中以下幾個名詞,這電影就無障礙了。
  • 看懂《信條》,你只需要了解這四件事
    看懂《信條》,你只需要了解這四件事 多年以後,人們或許會說:「《信條》的概念和效果,仍然未被超越。」第一,看懂《信條》,你只需要了解這四件事看諾蘭導演的電影最好不要在影院裡玩手機,要集中精神,注意片中以下幾個名詞,這電影就無障礙了。
  • 美國駐聯合國官員訪臺恐帶來變種病毒?名嘴怒嗆
    華夏經緯網1月9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美國務卿蓬佩奧7日宣布,美駐聯合國大使克拉芙特(Kelly Craft)近期訪問臺灣。島內名嘴「宅神」朱學恆卻憂心質疑,駐聯大使來臺,勢必會有「外交泡泡」免隔離,但若不幸將潛在的英國變種病毒一起帶進臺灣,若與蔡英文見面,該怎辦?他呼籲衛福部門主管陳時中,「應該拒絕沒有影響力的人來要飯」。
  • 最深的愛,不是卿卿我我,而是這「四個字」
    Chapter 02 很多人覺得,最深的愛就是卿卿我我,每天粘在一起,時時刻刻擁抱與親吻。 其實,這並不是最深的愛。因為很多情侶好的時候,都能做到這些,粘在一起,誰也離不開誰,忍不住每時每刻親親抱抱。 而這樣的感情,大多也為因為一點點小事,就被擊碎了。 我就見過這樣的情侶,愛得死去活來,但最終卻因為彩禮多少的問題,而鬧得不可開交,最終還是分開了。
  • 卿本佳人,奈何為朱
    果然柯墨的眉頭皺起來,好像對她這句話很反感,不冷不熱說:「你這把年紀的學員,我不是很有信心。」卿卿頭頂飛過一群烏鴉。她只是比他大了一歲而已,只是比培訓班的其他學員大了三四歲而已……而已啊……滿眼瘦不拉幾的鶯鶯燕燕,乍然看到她這麼個有肉感的知性女子,不是該覺得如沐春風嗎?打怪的時候她發一個哭臉,「大神,有人說你老婆年紀大。」
  • 訪臺的飛機都起飛了,被臨時叫了回去?
    當地時間12日,香港《南華早報》駐華盛頓記者歐文·邱吉爾(Owen Churchill)發推猜測說,克拉夫特訪臺之行可能是在啟程後被臨時叫停的。不過這一說法遭到了臺當局的否認。為具體說明自己的猜測,邱吉爾附上了一張據稱是克拉夫特訪臺航班的航跡圖。「當美國國務院取消克拉夫特的訪臺之行時,克拉夫特是不是正在飛機上?
  • 全家人出動只為這件事,這很中國!
    全家人出動只為這件事,這很中國!除了這些「名場面」 還有很多溫暖的故事 發生在路上 網友排隊點讚: 「充滿愛的世界真暖」 全家出動為堵車路人提供免費麵食
  • 美環保局長取消訪臺「大內宣」式「臺美交流」宣告破產
    美國環保局長惠勒 資料圖此前,臺灣媒體援引《紐約時報》的報導稱,根據美國環保局、「美國在臺協會」文件以及未具名消息人士的說法,美國環保局局長惠勒預定12月5日當周「訪臺」3天,團員總數為10人。此行將就「拯救我們的海洋」倡議與海洋垃圾、空氣品質、兒童健康等議題推展合作。
  • 菁菁校園 | 《卿卿如晤》,不負天下只負你
    4月9日晚,南京郵電大學組織高雅藝術進校園——戲曲專場,邀請江蘇省常州市錫劇院為我校學生表演了大型原創錫劇《卿卿如晤
  • 美國次卿克拉奇今訪臺灣,蔡英文18日官邸設宴歡迎
    「臺美關係」看似持續升溫,繼美國衛生部長阿扎8月訪臺後,美國國務院次卿克拉奇今(17)日至19日率團訪臺,19日將參加已故前臺灣地區領導人李登輝的追思告別禮拜。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張惇涵說明,蔡英文預計18日晚間於官邸宴請美方代表團,促進雙方合作情誼。
  • 親臺派日森喜朗旋風訪臺 臺學者:不想觸怒大陸
    針對日本前首相森喜朗日前率領跨黨派國會議員來臺弔唁李登輝,臺灣師範大學東亞系主任兼政治研究所所長林賢參表示,從森喜朗的身份、來臺1日旋風返日、低調訪臺的方式來看,日本是對臺灣友好,但不想觸怒中國大陸。安倍政府非常務實,不會為臺灣犧牲與和諧的中日關係走向,派森喜朗不太會刺激中共,又能滿足臺灣,且並非臺日關係重大突破。 森喜朗日前率跨黨派國會議員前往臺灣弔唁李登輝,弔唁前蔡英文也在「總統府」會見森喜朗一行人,並在當天來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