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冠狀病毒病:會有第二波疫情嗎?

2020-11-18 騰訊網

在世界各國考慮何時以及如何放寬針對2019冠狀病毒病的限制措施的同時,人們的注意力正集中在怎樣避免出現第二波、甚至第三波疫情。世衛組織突發衛生事件規劃執行主任Mike Ryan博士表示,各國需要繼續實施一攬子全面的應對措施,以確保疾病傳播持續被遏制,否則「我們可能會迎來這波疫情的第二個高峰」。

Ryan博士在世衛組織25日的媒體通報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我們沒有看到疫情的第二波。現在,我們正處於2019冠狀病毒病全球疫情的第一個高峰的中心,如果我們看來自許多國家的數據,一些地區疫情仍然處於上升的階段。」

「當前的血清學研究顯示,每個國家的實際感染人數相對較低。」他說,「但我們也需要清醒認識到,這種疾病可能在任何時候捲土重來。」

Ryan博士說,「當前各國已經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來遏制這種病毒的傳播。可以假設,病毒傳播已經處於下行軌道。而下一個危險的時間點,可能是在10月或11月的某個時候。這個假設意味著風險仍在不遠處。世界各地的社區和公共主管部門正在通過減少病毒傳播的機會,使該病毒不再肆意傳播。如果我們讓病毒找到捲土重來的機會,如果讓病毒的發展總趕在我們先前一步,而我們的衛生系統沒能夠及時地做出反應,那我們就會面臨迅速出現疫情第二個高峰的可能。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未來的發展軌跡,仍掌握在各國手中。我們必須繼續團結應對這一人類共同面臨的健康威脅,加強個人衛生健康防護,例如勤洗手、注意呼吸道衛生、建立並鞏固強有力的衛生系統等。人類曾經戰勝天花的勝利提醒我們,當各國團結起來共同抗擊這一健康威脅時,我們將有無限可能。

相關焦點

  • 《2020年世界衛生統計》發布:人類壽命增長可能受到2019冠狀病毒病...
    然而,2019冠狀病毒病大流行正在世界各地造成重大生命損失,破壞人們的生計,使迄今取得的進展受到威脅。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博士說:「好消息是,世界各地的人們正在日益健康長壽。而壞消息是進展速度太慢,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並且可能因2019冠狀病毒病而進一步偏離軌道。」
  • 新冠疫情夏天能結束嗎?警告:秋冬可能迎來第二波病毒!
    今年2月份,國內疫情一度非常嚴重。當時美國總統川普在演講時,表達了對中國抗疫的信心,還鼓舞民眾說「美國會沒事兒的,因為病毒會隨著天氣變暖而消失,到了4月份就好了」。 然而,病毒不隨人願,4月份的美國正面臨最嚴重的疫情。
  • 第二波疫情來勢洶洶 埃及準備好了嗎?
    但就是這場萬眾矚目的歷史之戰,賽前卻居然被「新冠病毒」搶走了風頭,共有8人因在賽前的新冠病毒檢測中呈陽性而不得不缺席了比賽。他們當中不僅有球員、教練,甚至還有一名是本場比賽的裁判。也就是這場「著名」的比賽,讓外界意識到,埃及政府從10月下旬就開始提醒民眾注意防範的第二波疫情已經到來。
  • 「貓傳腹」:一種由貓冠狀病毒導致的疾病
    它在全世界各個年齡段的貓中都有發生,但是這種疾病在不到兩歲的幼貓中最常見。儘管FIP並不是特別常見的疾病,但它很的危害非常大,一旦貓患上這種疾病,結局幾乎總是致命的。 FIP與貓冠狀病毒的病毒感染有關。貓冠狀病毒有許多不同的株,它們引起疾病的能力也不同。
  • 全球第二波疫情來勢兇猛,日增確診超62萬例,中國會受影響嗎?
    今年,新冠疫情的發展動態一直牽動著全世界人民的心。目前,全球第二波疫情來勢兇猛,日增確診超62萬例,據統計,目前歐洲已至少有十二國紛紛作出決策宣布「封鎖令」。 那麼中國會受影響嗎?中國老百姓還需持續警惕的原因有哪些?接下來,筆者就來談一談中國會受到全球第二波疫情的影響。
  • 秘魯第二波疫情中漲價最多的產品有哪些?
    秘魯《安第斯報》報導,在詳細介紹近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迅速增加的原因時,馬塞蒂表示,他們已在三個大區發現了最初在巴西發現的新冠病毒變種,可能更具侵略性。此外,馬塞蒂還提到了新冠確診感染人數曲線,秘魯新冠肺炎第二波疫情曲線上升比第一波疫情時要更快,在短短四個星期內,已達第一波疫情前兩個月的水平,「侵略性更強」。針對新冠死亡人數曲線,上升幅度也高於去年第一波疫情時期。
  • 歐洲已經出現第二波,對今冬的第二波疫情,張文宏給出了明確判斷
    來源:記者論壇「今天英國首相也說了,英國已經出現了第二波;法國已經第二波半個月了;西班牙第二波也已經半個多月了,」在中國,老百姓一直問今年冬天有沒有第二波疫情,對此張文宏解釋:第二波是必然的。「抗疫曙光乍現之下,疫情防控有何挑戰與前景?」
  • 第二波浪潮:以色列每天記錄破紀錄的1,300例新的Covid-19感染
    政府強行封鎖了貝塔爾·伊利特(Beitar Illit),其中16%的測試結果呈陽性 以色列正席捲第二波冠狀病毒(Covid-19)爆發,冠狀病毒國家信息和知識中心報告說,在過去24小時內,新確診的感染病例達到創紀錄的1,319例,這是自該疾病首次發作以來的歷史最高水平該國在三月。
  • 全球累計病例已突破900萬,海外疫情再次爆發,中國會出現第二波疫情...
    有人認為這是國際上第二波疫情爆發,甚至擔心中國也會在秋冬季節爆發第二波疫情。 就我個人來分析,目前應該還不算是第二波的疫情爆發,最多只能說是第一波疫情的第二次高峰。因為疫情一直在持續 ,中間從來沒有停止過,雖然有很多國家一起得以控制,也還是不時的有所反覆。而近期以美國、巴西、印度為首的這些國家疫情又開始嚴重,也還是第一波疫情的延續。
  • 阿聯第二波疫情來襲,在阿華人需擔心種族歧視嗎?
    加拿大,心不大 和大多數移民國家相比,以多元文化著稱的加拿大算是包容度較高的移民大國了,然而即使在這裡,疫情期間依然有不少駭人聽聞的亞裔歧視事件發生,而且受害的大多為華人,大家都只記得加拿大這兩年因為扣押華為大小姐的事情和中國鬧得很僵,可還有人記得嗎?
  • 澳大利亞迎來第二波疫情 維多利亞州重啟封鎖措施
    來源:環球外匯網原標題:澳大利亞迎來第二波疫情,維多利亞州重啟封鎖措施由於擔憂新冠疫情可能再次大規模爆發,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墨爾本市區將實行為期六周的封鎖。以人口數來看,維多利亞州為澳洲第二大州。「 新增病例處於難以為繼的高位,」Andrews 周二在墨爾本的一場媒體簡報會上表示。在這樣的水平上,不採取重大措施就不可能 「 抑制和遏制這種病毒 」。維多利亞州上日新增 191 名新冠病毒病例,為疫情開始以來的最高水準。之前的單日確診病例最高為周一公布的 127 例。
  • 印度一直不願擴大檢測範圍,掩蓋了冠狀病毒病例
    作者:王德華世衛組織敦促各國對更多的人進行檢測,以遏制疫情的蔓延,但印度迄今尚未擴大檢測範圍。印度當局說,他們不會像大多數受感染的國家那樣擴大冠狀病毒檢測,儘管有人批評說,有限的檢測可能會使印度這個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國的冠狀病毒檢測無法被發現。
  • 雙語|美國出現第二波新冠疫情?第一波還沒結束呢
    美國傳染病專家安東尼·福奇近日表示,人們一直在談論第二波疫情,但實際上美國第一波疫情尚未結束。What’s all this talk about a 「second wave」 of US coronavirus cases?當我們在談論美國「第二波」新冠疫情時,到底在談論什麼?
  • 115宗,第四波疫情創新高!全港學校周三起開啟「放假」模式!
    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公布,本港今日新增115宗確診個案,年齡分布11個月到86歲,包括73女42男,當中31宗從小區檢測中心發現。在確診個案中,6宗為輸入個案,其餘109宗為本地個案。本港累計有6239宗確診個案。另有約50多宗初步確診個案。張竹君形容疫情比第三波更劇烈,呼籲市民保持社交距離。
  • 德國期待第二波疫情,能看好德式嚴防死守嗎?
    《歐洲疫情危急:法西日增感染過萬,德國創5月新高》(點擊閱讀)。「新冠病毒患者的感染人數劇增。必須採取合法化措施,降低感染率。」這是德國總理默克爾最新要求。感染數,是德國新冠疫情的唯一解讀嗎?這是第二波開始的預兆?學校會再次關閉,工廠會再次停工嗎?因新冠病毒而起的管制措施也會再次開始嗎?但是也有一種情況出現了。就是新冠感染人數在增加。但德國幾乎沒有人死於新冠病毒感染。此外,重症監護病房有足夠的床位。
  • 譚德塞:各國疫情分四種現狀,太多國家朝錯誤方向前進
    譚德塞指出,2019冠狀病毒仍然是頭號公敵,但是許多政府和人民的行動並沒有反映出這一點。這種病毒的唯一目標是找到要感染的人。但來自領導人的混雜信息正在破壞任何應對行動中的最關鍵的因素:信任。 疫情現狀 譚德塞表示,7月12日,向世衛組織報告的2019冠狀病毒病新增病例為23萬例。幾乎80%的病例來自10個國家,50%來自兩個國家。 他表示,眾所周知,所有國家都面臨感染病毒的風險,但並非所有國家都受到同樣程度的影響。
  • 如何拒絕第二波疫情,國家出手了!
    如何拒絕第二波疫情,國家出手了!國內出現零星散發病例,全球單日新增病例突破60萬,是第一波疫情(春季疫情)峰值的6倍……全球第二波新冠疫情隨著秋冬季的到來而到來,如何拒絕第二波疫情,國家出手了!新華社記者 潘旭 攝11月12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加強冬季疫情防控和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家衛生健康委、外交部等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我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關口前移、航班熔斷,嚴守國門「7月份我們實行遠端核酸檢測以來,檢測了40萬份中外旅客的核酸檢測報告,中間發現是3萬例是有問題的。」
  • 關於第二波疫情,鍾南山這樣說...
    關於第二波疫情,鍾南山這樣說......>中國會暴發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嗎?目前,全球疫情形勢不容樂觀,歐洲、美國疫情出現反彈。10月30日,鍾南山院士表示,從全球視角來看,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實際上已經開始,一些國家已再度強制「封城」。隨著天氣變冷,大部分北半球國家的疫情情況都會加重。但是我國有一套完整的群防群控機制,按照目前的防疫制度和措施強度,中國暴發第二次疫情的可能性很低。不過,社會還是需要對此保持警惕,因為最近已約有八次零星的疫情反彈,而且每次的時間間隔都更小。
  • 美媒:南非第二波疫情主要原因是什麼
    據美聯社約翰尼斯堡消息,南非政府當地時間21日宣布,新冠病毒的一個新變種是該國暴發第二輪疫情的主要原因。據南非衛生官員和制定疫情防控戰略的科學家介紹,這個新變種名為501.V2,在南非新確診的感染病例中佔支配地位。
  • 疫情通報-大華府 部分州重啟 第二波疫情更嚴重 還有第二波經濟衰退
    Fauci)被問及棒球運動場什麼時候會再次滿人時,他這樣說:「我無法看到今年恢復到我們認為正常的狀態。」還沒有引起眾多關注的是,經濟可能會出現W型復甦,即經濟開始好轉,然後今年晚些時候或明年出現第二次衰退的可怕情景。"W 」可能會因為經濟過快地重新開放,而後看到新冠病毒引起的第二次激增而觸發。企業將不得不再次倒閉,在找到疫苗之前,人們就更不敢貿然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