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Q4以來,音樂類綜藝市場持續發力,全民音樂互動節目、音樂旅行類節目、音樂競猜類節目紛紛開播。其中,東方衛視《中國夢之聲·我們的歌》就融合了經典和流量,打造出一檔跨代際音樂競演節目。有了第一季珠玉在前,《我們的歌》第二季實力不俗,目前豆瓣評分斬獲7.9分,且以超高話題度和高口碑獲得了市場矚目。
第三期播出後,《我們的歌》第二季再次登上微博熱搜榜,閱讀量高達96.8億。更有#王源陳小春紅豆#、#GAI給自己的歌#、#鄭雲龍唱搖滾太炸了#等多個熱搜話題。作為綜二代,《我們的歌》第二季是如何在飽和的音樂綜藝叢林中突圍的?又是如何保持聲量和熱度的?
音樂遊戲中充滿「驚喜感」
《我們的歌》第二季通過盲選配對、排位賽制讓節目充滿遊戲般的「驚喜感」,嘉賓們的輕鬆幽默也讓音樂競技節目的嚴肅緊張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消解。每位歌手首先通過盲選選擇一位音樂搭檔進行任一規定曲目的演唱,演唱過後由雙方決定是否繼續合體合作。
對嘉賓來說,「驚喜感」來自於「拆盲盒」一般的盲選,變聲處理後的雙方只能通過提問和演唱進行搭檔選擇。容祖兒提到賽制「就像是拆盲盒,非常的刺激,非常的好玩」。李玟也說到「我很好奇,就是我們這次會跟誰搭檔」。
心理學中有一種「期望效應」的概念,期望是對自己或他人的一種判斷,希望自己或他人達到某種目標或滿足某種行為預期。由期望而產生的行為結果就是期望效應。驚喜感就是期望效應的一種,基於心理擺效應的原理,心理會由此產生強烈的驚喜感、興奮感等正面情感。
在盲選環節,容祖兒和張信哲與新生歌手太一隔空聊天,但因為太一害羞靦腆的性格使得聊天場面一度陷入尷尬。然而通過歌曲展示,容祖兒和張信哲都驚嘆太一在臺上臺下判若兩人,稱讚太一「蠻帥的」「有爆發力」。當知道演唱展示的歌曲是太一自己創作的時候,兩位前輩歌手更是驚訝,肯定了太一的編曲能力。新生歌手臺上臺下的反差以及意料之外的音樂能力都給與了前輩歌手超過預期的驚喜感。
而對觀眾來說,「驚喜感」則來自嘉賓的音樂搭檔配對反轉。一心只想選陳小春的Gai周延卻受到前輩歌手的誤導,最後盲選了孫楠,成為最出乎意料的搭配。而後選到陳小春的王源為了成人之美,合體演唱過後主動放棄與陳小春的後續搭檔。
在合唱《R&B all night》的環節,容祖兒乾淨的嗓音配上太一低沉迷人的聲線,贏得觀眾和歌手嘉賓們的歡呼和肯定,播出當晚#容祖兒太一合唱太好聽了#這一話題更是衝上微博熱搜榜,然而最後容祖兒卻沒有選擇太一,致使配對失敗,讓觀眾大跌眼鏡。而一開始配對失敗的鐘鎮濤和馮提莫卻出現反轉,最終還是選擇了對方。
第三期B組嘉賓出場,延續此前的規則,盲選配對、合體演唱。此後A組嘉賓又將與B組進行合作團戰。如何搭檔?不同代際的音樂人之間又能擦出怎樣的火花? 嘉賓和觀眾的好奇心和驚喜感在這持續充滿懸念的音樂遊戲中得以延續。
跨年代組合「唱出青春樣」
節目的一大特點就是讓前輩和後輩歌手進行音樂合作,讓不同年代的音樂人碰撞出靈感,實現代際之間的融合。在後輩歌手與前輩歌手初次交流的時候,節目組將譚詠麟這樣一位50後樂壇老將設置為後輩歌手,讓其他前輩歌手們盲猜,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節目的趣味性,也使得節目擺脫制式化的規則而更加靈活,同時傳達出「音樂使人年輕」的信號,體現節目「唱出青春樣」的宗旨。正如譚詠麟所說的「每一個十年,我就告訴自己我是一個新人,今年剛好又一個十年,又一個新的開始」。
節目還增加了前輩和後輩歌手之間的團建活動,以彌合兩代人之間的陌生,增進合作夥伴之間的默契。第二期中兩代歌手在公演前玩起小遊戲,看簡筆畫猜座位、「你畫我猜」和跳舞機挑戰,在小遊戲互動中,前後輩們的距離被拉近。最終,鍾鎮濤和馮提莫組成的「中國風」組合以遊戲最高默契度獲得首輪第一組出場。
而每組搭檔在臺下的暢聊,在增進彼此之間了解的同時也增進了感情和默契度。如節目中容祖兒和希林娜依·高談身材管理、馮提莫則給鍾鎮濤安利二次元舞蹈,都為節目增添了看點。
代際多元化的特色也使得節目的受眾面變廣,在現場評分的音樂品鑑人被分為00後、90後、80後、70後、60後五組觀眾。而節目嘉賓所吸引的觀眾也從60後到00後都有,跨代際音樂綜藝市場的潛力在一定程度上被激發。
多元曲目創新編排為音樂賦能
《我們的歌》第二季作為一檔音樂節目,無論是翻唱經典,還是演唱新歌,最終都回歸到了音樂初心上,音樂在跨代際歌手的碰撞中獲得了新的能量。首期的四首歌既包含了經典老歌又覆蓋了流行音樂、既有國語歌又有粵語歌。歌手們對四首曲目進行創新編排,既要使歌曲保持經典原味,又能傳遞新的能量。第二期中希林娜依·高和容祖兒的一曲《母系社會》唱出girlpower,讓譚詠麟都不禁目瞪口呆。
張信哲跳出「舒適圈」首次嘗試說唱也讓觀眾眼前一亮,發現「情歌王子」的另一面。《像暗殺似的繞到背後突然擁抱你》是「新聲歌手」太一的作品,合作這一歌曲對一向演唱抒情歌的張信哲必然是個極大的挑戰,但這一反差恰恰能夠給觀眾新鮮感,以及為音樂作品本身帶來更多的可能性。而節目「相互交流」「相互激發」的音樂核心導向也正在這一首首歌曲的完美詮釋中被傳遞出來。
公演之後,鍾鎮濤和馮提莫的合作曲目《為愛痴狂》片段在微博上的播放次數達到902萬次。劉若英和舒淇也都紛紛發微博稱讚,劉若英稱「改編得真好聽,有一種期盼,有著對話戲劇的感覺。馮提莫竟能把這首歌詮釋如此甜美。能為自己喜愛的事情堅持並且痴狂,必定美好」。
在第三期中,王源和陳小春合作的《紅豆》結合了普通話和粵語、集聚了溫柔清澈的「牛奶」嗓音和歷經滄桑的磁性低音,純粹乾淨與纏綿深情的碰撞給老歌帶來不一樣的新韻味。播出當晚,#王源陳小春紅豆好聽#這一話題的微博閱讀量已破270萬。李玟聽完也忍不住當場畫了應援手幅,表示「很享受」。
《我們的歌》第二季延續了上一季的風格特色,善於製造懸念和驚喜,讓音樂人的同臺競技少了「劍拔弩張」之勢,多了相互交流、相互激發的輕鬆感。同時又更加注重代際之間的關係彌合,通過不同的聊天、遊戲環節,提升前輩和後輩歌手之間的熟悉度和默契感。
而無論是經典老歌還是流行新歌,音樂作品本身也在不同代際歌手的演繹中迸發出新的能量。《我們的歌》的跨代際音樂玩法在激發音樂人潛能的同時也在激發著市場潛能,覆蓋著60後到00後五代觀眾,這或許也是為什麼《我們的歌》第二季能夠扛起Q4音樂綜藝市場大旗的謎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