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驚夢/文
鄧麗君曾有歌「路縱崎嶇,亦不怕受磨練,願一生中,苦痛快樂也體驗」。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許多的酸甜苦辣、艱難困苦與感人肺腑,都將深刻地烙印在所有人回憶裡。而能夠將時間定格的不僅僅只有回憶,音樂同樣也具有這樣的魔力,東方衛視《中國夢之聲·我們的歌第二季》,便是以「我們的歌,唱出青春樣」的積極態度,為華語樂壇的經典金曲重新鍍上時代光芒的同時,也將情懷與初心代代傳承。
年輕時的模樣,音樂裡總是保存著
1974年,譚詠麟與鍾鎮濤等人組成的「溫拿五虎」發行了第一張專輯《SUN SHINER》。這一年,李健剛剛在哈爾濱出生;1991年,已經獲獎無數的譚詠麟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登上央視春晚舞臺。這一年,馮提莫剛剛在重慶出生;1998年,譚詠麟在上海開唱,他成為第一個在八萬人體育場開演唱會的歌手,也是譚校長演藝生涯中最大規模、觀眾人數最多的個唱。這一年,希林娜依·高剛剛在北京出生。
而就是這樣一位「前輩歌手」,卻以「新聲歌手」身份參加了今年《我們的歌》,理由是如此的簡單——音樂讓我永遠25歲。實際上,當譚詠麟和鍾鎮濤這兩位在臺上激情四溢,再度合體演出時,卻絲毫感受不出兩人都已是六七十歲的前輩了。音樂替每個人都保存著年輕時的模樣,只要你願意,它就永遠在那個隨時去觸摸隨時去感受的地方。
音樂給予時間生命,音樂賦予時間內涵
人們用音樂抒寫性靈、訴說情感,給予時間生命的同時,也賦予時間足夠豐富層次的內涵。
對於像譚詠麟、鍾鎮濤、張信哲這樣的前輩歌手而言,音樂便是他們永葆青春樣的密碼,就是年輕樣的延長。縱然今年因為疫情的緣故不能演出,亦不能阻止二人如少年般的心態,抓住任何可以表演的機會,在舞臺上帶給自己快樂,也帶給觀眾感動。
也正如B組歌手裡的李玟、孫楠,雖然真的很久沒有看到他們的身影,但歌聲響起的那一刻還是無比的感動。都說一首歌能夠承載著一段回憶,音樂響起時青春就會如潮水般湧來。這些前輩歌手的歌,毫無疑問會映射到每個人在不同年紀裡的特定回憶,也會剎那間喚起留在某年某月某天的情緒——無論在什麼樣的年紀,總會都有那麼一首歌陪著你。時間或許會帶走你對那首包含著悲歡離合歌曲的記憶,但它旋律響起時瞬間的那份感動,卻是無論如何也帶不走的。
一首歌能夠影響深遠?正如常石磊在節目用琴鍵向自己的偶像李玟深情告白:「你都不知道你的音樂影響了多少個我」。實際上,那些穿越時空的經典,早已經融入進每個聽者的內心與血液中,成為他的性格與人生中的一部分。這也解釋了為何GAI對陳小春如此篤定不已,常石磊又為何對李玟如此心情澎湃——前輩歌手的音樂就是促成後輩歌手踏上音樂道路的動力所在啊。
不同時期傳唱同一首歌,唱的都是經典
音樂不僅有讓人年齡永駐的魔力,它本身更有穿越時空,歷經時間考驗與打磨的神奇之處。有意思的是,在《我們的歌》第二期節目裡,「中國風」組合(鍾鎮濤、馮提莫)合作演繹《大海》時,臺下的90後、00後更在現場毫無時代隔閡的上演了大合唱。要知道,這首張雨生的經典之作誕生於1992年,要比絕大多數現場的90後、00後更「老」——經典音樂的魅力不正就是如此麼?它能夠跨越時間的隔閡,跨越年代的界限,成為每個人心中的青春詩篇。
經典就是昔日的流行,當兩代歌手在《我們的歌》裡進行跨際交融,不僅讓這些這些能夠引發全年齡共鳴的金曲綴上時代新光芒,更在傳承與合作中喚起屬於音樂的初心情懷——縱使前路崎嶇,歸來仍是少年!
兩代歌手對同一首老歌曲不同理解的碰撞,恰恰代表著這些歌曲被不同時代賦予的意義。譬如在最新一期節目裡,李玟和鄧紫棋合作全新編曲的《刀馬旦》後,作為原唱的李玟感嘆這首歌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力,更是直接表示希望鄧紫棋可以翻唱,把《刀馬旦》變成她的歌。新老歌手的重新演繹,讓這些曾經承載了特定的含義與時代記憶的經典再度印證,好的金曲能夠穿越時間的界限這句話並非虛言。
我們唱的,才是屬於「我們的歌」
《我們的歌》前輩歌手和新聲歌手的「融合」跨越了時間、空間,也包容了各自的人生經歷和時代印記。李健在節目裡談起譚校長對於他演藝事業的影響,馮提莫談到父親開的小小音像店裡循環播放鍾鎮濤的歌,填滿在她的兒時記憶裡,GAI、鄭雲龍提到的陳小春的電影和音樂,鄧紫棋曾給李玟的演唱會當嘉賓,常石磊講述自己買李玟第一張專輯的故事……這些都是滿滿的音樂記憶。
這些音樂的記憶跨越千山萬水,依舊能夠用自己的方式感動著一代代人,而《我們的歌》也賦予了這些共同記憶一次特別的機會,讓兩代人共同正參悟歌曲本身的精髓與情感。傳承和成長是前輩歌手和新聲歌手間的碰撞,更是音樂在不同時代的情懷,只有當用時代精神給這些金曲上色,這些承載著眾多記憶的音樂會再度熠熠生輝、煥發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