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黑膠」的全面復甦,近年來全球黑膠唱片銷量已逐漸超過CD碟,僅次於流媒體,越來越多人加入到黑膠用家的隊伍中,大家都感受到黑膠唱片的模擬聲之美,比CD碟和數位音樂資源更接近音樂現場,聲音的鮮活度、質感、動態、密度、細節、厚度、聲場等全面勝出。
在一套黑膠系統的組建搭配中唱放(唱頭放大器的簡稱)和唱頭佔有重要位置,值得用家重點投入,相對唱盤和唱臂來說回報更高。
上月下旬,黑膠小哥王漢磊向筆者推薦了新晉品牌Analogue推出的A3唱頭放大器,說可以先試聽感受一下,並幫忙聯繫了廠家郵寄。之前筆者對這個品牌完全毫無了解,對這款唱放的聲音及表現如何屬於未知數。從廠家提供的品牌資料和技術參數資料初步了解如下:
關於Analogue品牌
Analogue品牌始於2017年的德國慕尼黑,在大名鼎鼎的慕尼黑音響展間隙,一眾來自歐洲各國的知名黑膠品牌的老總聚在一家咖啡廳聊天,探討著如何能夠「打破技巧與手段的表象」去尋找「極致的聲音」。於是,在那次談話後,以這幾位歐洲著名黑膠品牌創始人為核心圈子,其中一位大佬為設計師,我們國內的一位資深圈內人士為執行人,創立了「Analogue」這個品牌。憑藉歐洲設計師的技術積澱與黑膠模擬領域的獨特理解,加上我國成熟的生產配套和加工優勢,從而令Analogue這個品牌從一誕生,可以說就整合了多方資源,有成為爆款的潛質。
技術參數資料詳見:
【新品推薦】用模擬還原「模擬」—Analogue A3電子管唱頭放大器(MM/MC))
開箱及觀感
打開外包裝紙箱后里面裝的是這款唱放的原包裝,居然用的是數萬元高級音響器材、線材才會用到的航空鋁箱,而這款幾千元的器材能用上會不會有點奢侈啊?廠家真是太用心了。打開鋁箱後,終於看到了A3的實物,和之前廠家提供的圖片資料完全一致,整體美觀簡潔大方,小巧精緻,銀色的鋁合金外殼,體積不大但重量紮實,頂蓋上左邊外露出的帶有保護罩的兩隻12AU7電子管給人第一印象就有溫暖的模擬聲感覺,頂蓋右邊印製的電路圖有著專業儀器的工業設計美感。前面板的右方有兩隻大大的旋鈕,其中靠左的那個旋鈕是負責音量控制的電位器(可作為前級使用),竟然用的還是高級的步進式電位器,靠右的那個旋鈕是電源開關;前面板的左方有一個微孔LED的電源指示燈;後面板的最左邊是電源尾座,接著從左至右依次分別是RCA輸出端子一組,MC和MM單端RCA輸入端子各一組,接地端子,MM和MC撥檔選擇開關。輸入阻抗直接設定為MC-100 Ohms/470pF,MM-47K Ohms/100Pf,對於絕大部分不同阻抗的唱頭都有比較好的適應性,不像很多電晶體唱放那樣需要精確地設定匹配的阻抗,也沒有其它一些品牌及型號的唱放那種複雜的曲線設置,操作簡單方便。
試聽感受
筆者在收到A3唱放後的次日帶到了H&C音箱的創始人郝總那裡分享共同試聽,他在聽過不少唱片的LP黑膠版本後對CD碟和數字資源版本完全沒有了感覺,也成為了忠實的黑膠用家。
試聽的音響系統組成如下:
唱機:RS萊森騎士
唱頭:GOLDRING MM旗艦型號1042
參考唱放:CHORD和弦Huei
前級:NuPrime新派AMG PRA
後級:NuPrime新派AMG STA一臺(推中低音單元),H&C定製Mini後級一套(推高音單元)
音箱:H&C PH1629-R全數字分頻書架箱(外置數字分頻處理器)
郝總的這套黑膠系統組合中唱盤屬於入門級(過渡期臨時使用,正挑選新唱盤中),不過把預算重點投入到唱頭和唱放裡了,也算是把唱盤玩到極致了。功放和音箱都屬於中性平衡類型,忠實反映前端音色音質。首先郝總播放的是發燒友人手一張,大家都很熟悉的TAS榜上發燒名盤—RR唱片公司的「Tutti!(無敵天碟)」LP中的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火鳥」選段,這首曲子動態驚人,從圓號的獨奏舒緩引出豎琴和弦樂群的協奏,再到中段的樂器齊奏,後段打擊樂器的加入逐漸引入高潮,最後打擊樂器和其他樂器的合奏,尤其是最後一記的大鼓重錘非常爆棚,極其考驗音響系統。Analogue A3的動態表現非常出色,完全不遜於參考唱放CHORD和弦Huei,只是聲場稍微窄一些,低頻的下潛深度和力度相對稍微弱一些,對於試聽的新機尚未煲熟表現就已經很不錯了。
播放的第二張LP是英國Chasing The Dragon追龍唱片公司2017年最新爆棚錄音發燒唱片「ESPANA 」 (熱爆西班牙/西班牙舞曲),由英國殿堂級女指揮家Debbie Wiseman指揮國家交響樂團(The 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演奏,別看輕這位女指揮家,在她的指揮棒下,交響樂團要多爆棚就有多爆棚,要有多熱鬧,就交出多熱鬧。同時由炙手可熱的英國女中音Rosie Middleton主唱多首名曲。全碟由發燒咪(Mike Valentine)使用direct to disc錄音(直錄),這是發燒咪的拿手好戲,由彩排到直接錄音前,必須要十拿九穩,信心十足下才可以進行,全程不可以暫停,更不可以有任何的犯錯。Directly Cut To Vinyl直接把所有實時音訊一一刻落母盤上,除此之外,發燒咪更用上analog tape模擬母帶直接收錄所有交響樂團及女中音美妙一刻,連音樂過場細節都一一奉上。這張唱片非常考驗音響系統的動態、瞬態(響應速度)、解析力(細節揭示),A3唱放的表現與參考唱放很接近,尤其是瞬態表現完全不像是電子管機。
播放的第三張LP是美國AP公司用母帶模擬錄音復刻的發燒名盤—「Country Hits...Feelin' Blue」中的第一首歌曲,歌者是來自美國的一代鄉村歌王Tennessee Ernie Ford(田納西·厄尼·福特),福特渾厚低沉的嗓音在黑膠唱片版本下還原得更真實、生動,伴奏的樂器聲也非常鮮活、立體, A3唱放表現的聲音厚薄適中,高中低頻三段均衡,不會像有些電子管唱放那樣過於濃厚和溫暖(突出中頻)。
清明節假期後筆者在工作室又用Analogue A3唱頭放大器對比iFi悅爾法3千多元級的Micro iphono2唱放試聽了兩次(分別搭配兩臺唱機)。
試聽的音響系統組成如下:
唱機:RS萊森的騎士/幻影G3
唱頭:鐵三角入門型號AT-3600L MM/萊森定製日本產MC-100
參考唱放:iFi悅爾法Micro iphono2
功放:義大利EAM LAB的Musica202i合併機
音箱:義大利EMME的The New Beta(3單元2.5分頻落地箱)
Analogue A3搭配RS萊森的騎士唱機
Analogue A3搭配RS萊森的幻影G3唱機
Analogue A3
義大利EMME的The new beta落地箱(2.5分頻密閉箱)
義大利EAM LAB的Musica202i合併功放
首先播放了DG公司出品的「hifistereo festival-1」(高保真立體聲節日1)這張黑膠唱片,由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樂團演奏,選擇了大家很熟悉的「1812序曲」選段這首曲目對比,Analogue A3相對 iFi悅爾法Micro iphono2唱放表現這首曲子開頭的輕聲合唱更清晰,微弱的細節都能還原出來,大聲合唱的樂段時聲場更開闊,人聲和樂器分離度、定位強不少,模擬炮聲的樂段動態表現更強,低頻的質感(清晰度)和下潛完勝。
其次播放了「伶歌」這張經典戲曲元素音樂作品黑膠版本的第一首樂曲「將進酒」,Analogue A3表現的中西合璧、層次豐富的配器合奏更宏大、寬廣、立體、渾厚,「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一段的唱白,吟頌得更富於韻味。
接下來又播放了大家都很熟悉的,被發燒友戲稱為「玫瑰仙子」的挪威天后級歌手KariBremnes凱莉.布蕾妮斯經典專輯「Gåte Ved Gåte(迷中迷)」的En Elsker I Berlin/柏林戀人(A Lover in Berlin), Analogue A3表現的貝斯、手風琴、小號等樂器質感、定位更好,凱莉.布蕾妮斯的嗓音更是厚潤迷人,結像更飽滿。
之後又欣賞了海菲茨演奏的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夏韶聲專輯「諳」中的「假如」、奧芬巴赫的「快樂巴黎人」和古諾的浮士德芭蕾舞曲選段,請戴耳機欣賞以下視頻錄音僅供參考(上傳有壓縮):
萊森騎士唱機在搭配Analogue A3唱放後,唱放的身價已超出唱機,可謂將其唱盤潛力發揮到極致了;幻影G3這款中高級唱機也在搭配A3唱放後密度及飽滿度、聲場及定位、解析力及細節等提升很大,充分發揮了唱盤的潛力。其實這款唱放還有升級空間及可玩性,廠家搭配的隨機電子管是國產入門12AU7,如果升級貴族之聲中高端級別或古董名管,素質還能得到提高,整體表現會更好。這是一款性價比高,值得推薦給入門進階黑膠玩家的優秀唱放。